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愛,就是讓孩子慢慢成長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孩子出生時,整個家庭都沉浸在喜悅之中,孩子小臉的粉嫩、身體肥嘟嘟軟綿綿,十分可愛。
開心之後,家長們就開始為孩子的人生設計藍圖,要培養孩子什麼特長、上什麼學校、從事什麼職業等等,樂此不疲。
孩子牙牙學語的時候,家長們開始教孩子背古詩;孩子的剛學會走路,家長們帶孩子去學舞蹈;孩子們學會玩遊戲的時候,家長拉著孩子學識字算數。
要求孩子一歲的時候自己穿衣服,兩歲的小孩會自己繫鞋帶,三歲的孩子像大人一樣安安靜靜地寫字……
家長們如同跑步教練,催促他們:孩子,快呀!不要停下來,你不能做個小孩,你要迅速長大。
家長們忽視孩子的心理、身體的實際發展發育,要求孩子快速成長,這種揠苗助長的教育方式,對孩子只有害而無益。
催促孩子成長,父母也無法克服自身焦慮,容易將這些焦慮轉嫁給孩子時,又增加了對孩子的傷害。
例子:
康康媽媽為了孩子能早一年上學,託了不少關係。
康康媽媽沒有認識到比同齡人早上學的弊端,之後花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糾正當初的決策失誤。
因為康康小朋友比別人小1歲,上幼兒園的時候,自理能力就比大孩子差一些,雖然只小一歲,但孩子年齡越小這種差異就越明顯。
讓他早上學一年,承受了與他的年齡不相稱的壓力,違背了孩子成長的發展規律,學習難度超出了他理解能力範疇。
康康一年級時,別人能讀懂數學應用題的時候,他讀不懂。
另外,還有自控能力差,注意力差等諸多問題出現。
孩子的每個年齡階段都有他們應該做的事情。
比如孩子5歲,他不可能不愛動,不可能注意力集中,更不可能學習認真。
父母或者老師要求5歲,甚至更小的孩子在教室里坐好,保持安靜,其實是在束縛他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天下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只有不懂教育孩子的父母。
生命的過程,就像一曲節奏舒暢的樂曲。
父母以愛之名,打亂孩子成長的節奏,這首曲子必然不好聽,也就是必然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麻煩,而這些麻煩,需要孩子孩子和父母去共同承擔。
對於孩子來說,也很不公平。
大人與孩子的生活節奏、生理節奏以及生命節奏 都是大不相同的。
孩子有自己的節奏,對他們而言,感覺最舒服、最順暢、最有利的就是順應自然的生理節奏。
如果孩子的生活節奏過快,會影響身體的激素分泌, 對身體和心理都會造成損害。
經常被打亂節奏的孩子,一般都會有早熟、易煩躁、耐性差的特徵,或截然相反,表現為反應遲緩、自我壓抑、對某些事物過分依賴。
作為家長,當務之急是嘗試和孩子一起放慢節奏去生活。
這樣做不僅事關家庭生活品質,而且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
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讓孩子慢慢成長,在遊戲中感知、探索、思考這個世界。
別對孩子說這一句話,希望看到還不算晚!
「起床!起床!快去洗臉,快去刷牙……」前段時間,一段名為《媽媽之歌》的視頻在國外網站被瘋狂點播。創作並演唱《媽媽之歌》的,是美國喜劇女演員安妮塔·蘭弗洛AnitaRenfroe.48歲的她是3個...
停止你的催促強迫症,把孩子的節奏還給孩子
如果你是一個媽媽,早上起來之後是不是在不停地對孩子說著"快點兒,快點兒,來不及了!"如果你是一個孩子,早上是不是在這樣的聲音中迎接每一天?性子慢、做事拖拉,當我們不停地對孩子說"快點兒",或者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