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愛打人,父母怎麼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孩子像天使一樣可愛,可是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天使變成小小暴力狂了,打家人,打小夥伴,不開心的時候打,開心的時候也打……媽媽一定很著急,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其實這是孩子成長到這個階段經常會遇到的問題,爸爸媽媽則只需要找到有效的方法,慢慢糾正孩子的壞習慣。

在談論孩子「打人」「咬人」的行為之前,我們首先要了解這些行為背後的動機和想表達的情緒,這樣我們在判斷時才能做到公正合理,在教育時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1、1歲以內的寶寶習慣於用嘴巴和手來探索世界,對他們來說「咬一咬」「拍一拍」媽媽或者別的小朋友,與「咬一咬」「拍一拍」玩具或者桌椅沒有太大的區別。

而且,大人們也常常會用「親一親」「摸一摸」寶寶的臉頰和頭來向寶寶表示親切,所以寶寶也會模仿著用「咬一咬」「拍一拍」的方式向其他人表示友好。

此時的寶寶還不能準確地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情感,所以,一旦遇到困難和挫折,他們也只會用咬和拍打來表示不耐煩的情緒。

2、2歲以後孩子處於建立自我意識的時期,非常看重對所有權的保護,敵意和攻擊行為其實是他們發展到一定階段的自然反應。

這些攻擊行為有時候是出於自我防禦(因為受到了攻擊、恐嚇、排擠),是孩子在語言或力量上輸於他人的時候,才會爆發出來的行為;有時也是因為敏感地接收到周圍環境、父母情緒的變化,出於釋放壓力,表現為外在的攻擊行為;還有時候可能是孩子在模仿成人解決問題的方式。

總之,「打人」「咬人」大都只是身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自然表現,並不意味著他真的性格暴戾。

建議做法:

引導正確表達情緒

家裡可在冰箱上或在顯眼的位置擺放一張正面管教情緒臉譜。

在孩子因詞彙量不夠或表達能力不夠的時候,我們在家可以引導孩子指認情緒臉譜。

不過多評價孩子行為

過多的關注反而會起到強化的作用。

因此,平時避免讓孩子過多地聽到大家對他「打人」「咬人」行為的談論,也不要因此給孩子冠上「小霸王」之類的綽號。

要多關注寶寶的細微變化,當他有「打人」「咬人」的傾向時,就要關注孩子出現這些行為背後的錯誤目的及時破解他們的密碼信息並作出相應的回應。

家人保持態度一致

和孩子親密接觸的家人要有一致的認識,那就是孩子打人的壞習慣是一定要糾正的。

在達成一致後,就不會出現孩子打奶奶,媽媽很生氣,奶奶卻笑嘻嘻的情況。

這樣,當孩子打人時,全家就可以齊心協力地糾正他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育兒即育已|孩子喜歡動手打人怎麼辦?

我兒子2歲5個月,有時候特別興奮的時候總喜歡打我或者他奶奶,而且很用力,或許他自己也不知道那是在打,我們應該怎麼引導他才好?有時候幫他穿衣服,他很興奮抱著我的手就開始咬,我頭疼死了!今天在媽媽互...

家長須知:解析寶寶咬人打人的背後真相及對策

寶寶老是喜歡咬人,比如吃飽了奶會咬媽媽一口,玩的開心了會狠狠地咬奶奶一口,煩躁的時候也會咬爸爸一口。如果任由她咬夠為止,她會沖你笑一笑。如果你大聲地喊疼,寶寶就會哇哇大哭。看網上有人說,3歲以內...

寶寶打人只是一種自然表現

9個多月的寶寶偶爾會用拳頭和牙齒跟父母或者是小朋友「交流」,許多爸爸媽媽會因此感到很煩惱,其實,每個孩子都會經歷這個時期,寶寶現在打人的動作只是模仿大人,是一種無意識行為,所以爸爸媽媽不要過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