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小兒推拿楊曉:兒童健康養好脾胃肺,養兒先把寶寶脾胃肺養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小孩子容易生病,原因多是兩條:吃多了,凍著了。

生的病最常見也就三類:發燒、咳嗽、積食。

養孩子先把孩子的脾胃和肺養好了,常見病就會少很多,這是調理孩子身體的大方向。

脾常不足莫貪涼

一般來說,只要不是有一些先天疾病或者後天出現的重大疾病,孩子的心、肝、腎這三個系統是不會有問題的,那麼孩子有病主要問題就集中在脾和肺上。

把這兩髒安撫好了,孩子的病就少了大半。

先說脾胃,明代醫書《幼科發揮》中說:「小兒脾常不足,尤當調理,調理之法,不專在醫,唯調乳母,節飲食,慎醫藥,使脾胃無傷,則根本固矣」,並得出結論說,「調理脾胃者,醫中之王道」。

所以,家長一定要注意養護孩子的脾胃。

要知道,貪吃是孩子的本性。

有句俗話叫「吃飯不知饑飽,睡覺不知顛倒」,就是形容小孩子的。

但是,孩子的脾胃功能還未完善,如果吃太多肥甘厚膩的食物,就容易積食,傷到後天之本——脾胃。

小孩子生病,積食絕對是個導火索。

積食是怎麼回事呢?人的胃是腐熟食物的,說白了就像個「發酵池」,裡面是產生、蓄積熱量的。

如果不停地往胃裡塞東西,熱量就越積越多。

這時候,孩子就會「生內熱」,會表現出不愛吃飯、口臭、便秘等現象,晚上睡覺還會煩躁不安、哭鬧等。

這時一受涼(就是外感風寒),很易感冒、發燒、咳嗽。

而且小孩子積食時間長了,人就會消瘦、頭髮枯黃、面色萎黃,甚至影響到身體發育和智力發育。

所以有句老話「欲得小兒安,三分飢與寒」,讓孩子飢一點,比飽一點要好。

肺常不足當嬌養

小孩子生病,最讓家長揪心的就是感冒、發燒、咳嗽、支氣管炎、肺炎、哮喘等,這些都是肺臟疾病的表現。

而「肺為嬌髒,肺常不足」這種說法見於明代萬全著的《育嬰家秘·五臟證治總論》,現在廣為醫生們所接受。

這本書裡面也明確指出:「肺為嬌髒,難調而易傷也……天地之寒熱,傷人也,感則肺先受之。

」 人的五臟中,只有肺跟外界直接相通。

從生理結構上講,五臟里,心、肝、脾、腎這四個臟器都在下面,唯獨肺像個傘一樣,在上面把它們遮擋著。

所以中醫上說:「肺為清虛之體,且居高位,為諸髒之華蓋,百脈之所朝,外合皮毛,開竅於鼻,與天氣直接相通,六淫外邪侵犯人體,不論是從口鼻而入,還是侵犯皮毛,皆易於犯肺而致病。

風、寒、暑、濕、燥、火這六邪進犯身體的時候,肺總是首當其衝,正因如此,再加上孩子身體相對孱弱,所以最容易出現呼吸系統疾病。

孩子肺臟功能弱的時候,還容易引起其他疾病。

這一點家長們一定要重視。

養孩子,把脾胃、肺臟養好了,孩子常見病就會少很多,這才是調理孩子身體的大方向。

適用妙招——捏脊

捏脊可以促進氣血運行,健脾養肺,改善臟腑功能,不僅對反覆感冒、發燒等效果都非常好,還對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瀉、失眠及孩子疳積等也有很好的效果。

每個當父母的都應學一學。

捏脊方法很簡單,先讓寶寶趴在床上,背部保持平直、放鬆。

家人站在寶寶後方,兩手的中指、無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狀。

然後食指半屈,用雙手食指中節靠拇指的側面,抵在孩子的尾骨處;大拇指與食指相對,向上捏起皮膚,同時向上捻動。

兩手交替,沿脊柱兩側自長強穴(肛門後上3~5厘米處)向上邊推邊捏邊放,一直推到大椎穴(頸後平肩的骨突部位),算做捏脊一遍,每天5~9次即可。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小兒推拿的知識與相關問題:敬請關注——「小兒推拿楊曉」。

濟南小兒推拿楊曉老師推廣小兒推拿療法,普及小兒推拿知識,呼籲學習小兒推拿,增強孩子身體素質。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愛生病的孩子是哪裡弱?

感冒、咳嗽和腸胃功能紊亂是小兒最常出現的健康問題。一般來說,只要不是有先天疾病或者後天出現的重大疾病,孩子的心、肝、腎這三個系統是不會有問題的,孩子生病主要問題都集中在脾和肺上。小兒護理應重點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