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總想去糾正孩子的行為時,你是否在限制孩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文/叢非從 選自作者新浪博客
這不僅是個「拼爹」的年代,更是一個「拼孩子」的年代。
父母們在享受孩子們可愛的行為帶來的歡樂時,也經常被他們帶入恐慌:
孩子時不時吸允手指頭,是不是有強迫症?小手隨便亂摸,到處都是細菌怎麼辦?玩泥巴是挺開心的,可是泥巴終究是很髒的東西呀!
他們想及時訂正孩子們的錯誤行為,但又不知道如何正確地表達。
不幸的是,當他們總是習慣性地強行禁止,或者用頒布指令似的口吻命令道:
「放下,不准摸!」
「不要玩xx!」或「不要動xx!」
「你怎麼這麼不愛乾淨!」
「再xx就打小手,知不知道!」
而更為不幸的是,在這樣的相處模式中,孩子逐漸學會了見招拆招,而忘記了成為他們本來的樣子,丟失了做自己的機會。
-
面對孩子的「不合理行為」,父母們是如何應對的呢?
玩泥巴,用髒話表達情緒,吸允手指等不合理行為的產生,是因為孩子的部分內在需求沒有得到滿足,需要通過這些行為獲得滿足來達到平衡。
如果這種需求得不到滿足和尊重,且一味遭到禁止,那麼,這就是一種指責和控制。
有些父母會不自覺地利用自己是孩子的生理營養和心理營養的供給者的權威角色,給孩子壓力:我給你供給,所以你要聽我的。
這種父母會把自己認為對的東西強加給孩子,並要求孩子即刻停止某種行為。
這時候,孩子為了能繼續獲得父母的愛而不得不暫時委屈自己放下需求而去討好父母,如果孩子處於第一逆反期(3歲左右)的時候就會反抗父母的強制。
反抗失敗時,孩子會逐漸陷入孤僻或陷入更深地討好。
有些父母則反其道行之,因為寵愛孩子而無休止地滿足他,縱容種種不良行為。
而這只會促成類似李天一的教育悲劇。
這種因寵溺而不忍心訂正孩子的行為,是一種「討好」,父母把孩子的需求放在無比至上的位置,為了讓孩子開心而忍耐了自己的管教。
殊不知當父母把自己放得卑微的時候,孩子就失去了依靠,而只能放縱自己的慾望來獲得心理的滿足感。
還有些父母看似開明,會非常耐心地給孩子講解是非對錯,這種叫做「超理智」。
不該玩泥巴、不該啃手指等等,不嚴厲打罵而是理智地講道理是正確的,但是過於理智反而會傷害孩子。
這種溝通方式的滑稽之處在於,孩子尤其是幼兒期的孩子尚處在「直覺行動思維」的階段,他們採用直觀的行為和動作解決問題的思維。
該階段的孩子是無法判斷對錯的,他們唯一懂得的就是當有需求的時候需要得到滿足。
所以,此階段「苦口婆心地講道理」無異於「對牛彈琴」。
我們都知道,當人際溝通採用了不健康的行為方式時,人際關係就會效率很低甚至負向親近。
親子關係亦然,當父母採用不健康的溝通方式去應對孩子的時候,他們的關係只會日益凸顯出問題。
而採取有效的、健康的方式和孩子互動,及時地訂正錯誤行為,則能避免陷入控制、討好、超理智的怪圈。
-
哪裡來的「不對」呢?不要讓自己的固有思維限制了孩子的思維發展。
別人的意見和做法與你不一致在生活中太過於常見。
成熟的人的做法是虛心向對方學習,「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而改之」;不成熟的人的做法則是「我才是對的,你肯定錯了」。
親子關係也是人際關係的一種,是否大人比孩子多了二三十年的經驗就一定是對的呢?
鄒奇奇,被美國媒體譽為「世界上最聰明的孩子」,曾經發表《成年人能從孩子身上學到什麼》的演講震撼全球。
她向全世界的大人們發出疑問:「你上次被評價為『幼稚』是什麼時候?像我這樣的孩子,被稱作『幼稚』是件常有的事。
每一次我們提出無理的要求,或者是做出異於常人的表現時,我們就被稱作『幼稚』,這真的很讓我為之煩惱。
」其實,當孩子在用自己視角看待問題的時候,只是與大人的觀察角度不同而已。
除了那些危及他生命的行為需要被制止之外,大人們也需要向孩子們學習,他們的視角里自有你意想不到的美麗。
是否孩子的行為不符合成年人的認知經驗,就是不對或不好的呢?這不得而知,我是一個從小在農村長大的孩子,玩泥巴啃手指從來沒有人制止。
當長大後回憶起童年時光時,我覺得那時候的泥巴給了我無比的快樂。
成年人「自以為是」地只看到了消極一面,比如「髒」、「細菌」,而從來沒有從孩子的角度用心感受那些遊戲帶來的樂趣。
也許,父母可以試著放下「我是大人,我的話就是權威」的觀點,試著去尊重孩子的視角,帶著尊重和平等去溝通意見,孩子就能用開放的態度接受觀點。
-
是陪伴,是鼓勵,而不是強求與控制
有時候我們不得不說「父/母」是一個高難度的角色。
因為既需要像朋友一樣和孩子開心相處,懂得尊重彼此的觀點,又需要維持做父母的「供給者」和「教育者」的角色,甚至還得在精疲力竭的時候扮演上帝,對孩子的需求無限滿足,尤其是孩子的心理需求。
我們的心理同樣有需求,像身體對於食物有需求一樣。
孩子的身體和心理需求都需要依賴於父母。
無條件的、有安全感的愛是孩子的第一心理需求,也是低層的需求。
孩子需要感受到爸爸媽媽這樣的愛:無論我好與壞、對與錯,你們都是愛我的,都不會拋棄我。
有如此信念的孩子才會敢於自由地做自己,自由地快樂,自由地成長。
但是在「控制」、「討好」與「超理智」里,孩子會漸漸感受不到這種愛。
在「控制」里,孩子很容易就感受到做哪些行為才是被愛的,而哪些不是,仿佛再不聽話就會被拋棄。
甚至,我們常常會聽到這樣赤裸裸的威脅,「你再不聽話我就不愛你了」,雖是玩笑話,但可想而知,在孩子幼小的心靈里激起了幾多漣漪。
在「討好」里,父母把成年的自己放在過於卑微的位置,一切以孩子為重,卻讓孩子無法感受到如大樹般高大安全的庇護,只覺得自己是一個斷了線的風箏而無處可逃,被放任自流而無人幫他樹立一個有威嚴,有愛和安全感的形象。
在「超理智」里,那些大道理被理所當然地提升到訓導的層面,而此時,愛就不自覺地被隱藏了。
這一點在家庭伴侶的親密關係中也很常見,例如當你過於和伴侶講道理、分析對錯的時候,愛恰恰就被忽略掉了。
這時候,父母需要帶著無條件的愛和堅實的安全感去和孩子相處在一起。
先表達愛,然後溝通。
讓孩子真正地感受到自己是被接納的,被愛的,不會被拋棄的。
而這就是真正的陪伴。
成長和探索是人成長的基石,是孩子的第二心理需求,也是高層的需求。
需求的背後是認可。
孩子需要通過不斷的探索和象徵性的遊戲來完成對世界的探索,並期待父母可以表達「你很棒」的認可,並不吝用鼓勵推動自己繼續探索。
玩泥巴、爬桌子、說髒話等行為都屬於象徵性的遊戲,是孩子自發選擇的一種方式。
這時候,父母需要在認可的基礎上去鼓勵孩子做一些可以滿足自身需求的事情,而不是強制禁止。
阻止一個行為的最好方式是替代,而不是強行禁止或縱容。
當他的需求在另外一件事上漸漸被滿足的時候,原先的行為就自然被替換而沒有留下任何傷害。
所以,當父母們想去訂正孩子的錯誤行為時,需要反思自己慣用的那些話語和行為是否會給孩子帶來傷害,反思是否要把自己的標準答案強加給孩子,反思是否可以選擇一種滿足孩子心理需求的方式來替換錯誤的行為,而更為重要的是要確定孩子的心裡此時仍然充溢著滿滿的愛和信任。
【版權申明:本文章和所使用圖片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
】
親之助
家庭教育 | 親子教育 | 親密關係
個人成長 | 共同成長 | 心靈成長
父母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
堅持每日閱讀,收穫家庭幸福
愛發脾氣、講道理不聽的孩子,這3個方法治一個好一個
孩子發脾氣,逆反,講道理不聽,這些情況最容易讓父母頭大。其實,孩子的不聽話和哭鬧撒潑,是在跟父母說「不」。面對孩子的「不」,父母們有沒有想過,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孩子的「暴躁」脾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