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攻擊性行為長大就好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有些寶寶很小就表現出了攻擊性行為,喜歡用語言暴力或拳打腳踢來發泄心中的不滿。
這種行為一般在3~6歲出現第一個高峰,10~11歲出現第二個高峰。
總體來說,男孩以暴力攻擊居多,女孩以語言攻擊居多。
很多家長認為,這是寶寶小,不懂事,長大自然就會好了。
這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全對。
否則也不會出現攻擊性行為這個概念了。
一般來說幼兒的攻擊性行為會隨著年齡增長,社會互動增多自我控制增強而得到改善。
不過,如果處理不好或不加引導的話,這種行為模式不斷得到加強,不但會妨礙孩子與小朋友的關係,還會影響孩子一生的發展。
國外的一項研究表明,百分之七十的少年暴力犯罪分子在兒童時期就被認定有攻擊性行為。
是不是很可怕?也就是說,如果不加克服和制止,攻擊性強的孩子長大後走上犯罪道路的幾率非常大。
「從小看大,三歲看老」這句老話就是這個意思。
遇到這種情況該怎麼辦呢?隨便扔一個玩具讓孩子宣洩?當然不行,這樣只會讓孩子認為生氣時打人是允許的。
如果孩子的做法不算太過分,最好採取不相容反應技術法。
一方面,不干涉孩子的過激反應,另一方面則對與人分享的孩子加以獎勵,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知道哪些行為是值得讚揚的。
如果孩子的攻擊性過強,則可採取「冷處理」或移情換位的方法。
所謂「冷處理」就是在一段時間裡不理他,用這種方法來「懲罰」他的攻擊行為。
移情換位就是告訴孩子攻擊性行為會給別人帶來痛苦。
2-3歲孩子出現了攻擊性行為,爸爸媽媽該怎麼辦呢?
柳寶現在2周歲了,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時候,只要稍不順心就打旁邊的小朋友。隨著寶寶的逐漸長大,自主意識逐漸增強,面對與他人之間的衝突,會直接採取攻擊行為來應對。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的正確引導。
寶寶會打人,有攻擊性行為?要怎麼處理和解決?
或許大部分家長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都會遇到一些大大小小的問題,其中最主要的問題還是孩子打人的問題,攻擊性行為和親社會行為是什麼?小孩子要是有攻擊性行為的話,家長該如何處理呢?
你家寶寶有沒有出現攻擊性的行為
攻擊行為是一種內在生理的驅動,有先天遺傳和內分泌的原因。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和大腦發育,這種行為在二、三歲會頻繁出現在兒童身上,到五、六歲形成第一次高峰。第二次高峰出現在青春期。同時,男孩的攻擊...
孩子喜歡打人或咬人是有暴力傾向麼,被打了,要不要打回去呢?
問題:從寶寶1歲多開始,很多家長發現,孩子似乎開始有了「暴力傾向」。一言不合就動手,到了將近2歲左右甚至喜歡抓人,捏人,還有的喜歡動口咬人!!!好怕他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耍時 把別的小朋友弄傷,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