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費疫苗到底該不該打?別急!疾控專家告訴你~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免費和自費疫苗,也就是國家規定劃分的一類和二類疫苗。

一類疫苗是計劃內疫苗,也就是國家出錢給寶寶打;二類疫苗是計劃外疫苗,也就是需要咱們自己出錢給寶寶打。

很多家長在每次給孩子打疫苗時,都會糾結,自費疫苗該不該打?

別急,今天健康君請到國家衛生計生委疾控防控專家委員會免疫規劃專家、北京市疾控中心主任醫師孫美平告訴大家自費疫苗到底要不要打?怎麼打?並奉上詳細自費疫苗攻略

首先,孫美平表示,只要是國家食藥監局批准的疫苗都是安全有效的。

有的預防同一種疾病的疫苗,既有免費疫苗,也有自費疫苗,家長可以優先選擇免費疫苗,自費疫苗為次選。

1. 有時,孩子存在某種第一類疫苗說明書里提到的禁忌症,但這種禁忌症卻在第二類同一種疫苗的說明書里明確了可以接種時,醫生會建議孩子接種自費疫苗,以避免孩子成為免疫空白者。

2. 有的疫苗雖然在已開發國家被列入了免疫規劃, 但在我國由於現階段缺乏該疾病可靠的全國性流行病學數據, 所以還不能列入第一類疫苗,家長可以考慮。

3. 此外,第二類疫苗中的聯合疫苗,由於接種劑次數量顯著減少,接種一支可以預防幾種傳染病,不良反應風險相對減少,也不失為一種選擇。

另外,今年手足口病的「剋星」——腸道病毒71型滅活疫苗馬上就要上市啦!

自主研發出該疫苗的北京科興生物製品有限公司EV71疫苗產品總監劉沛誠介紹,其公司生產的EV71手足口病疫苗通過生產註冊申請,獲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批准,預計在二季度末上市,將首先納入第二類疫苗,家長可自願自費選擇接種。

對此,孫美平說:「導致手足口病的有多種人腸道病毒,但臨床中的重症和死亡病例主要由EV71病毒感染所致,所以EV71病毒有了疫苗可以預防,對於減少我國兒童手足口病的重症和死亡病例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我國在2008年春季將手足口病列入法定報告管理的丙類傳染病,每年都會非常關注。

孫美平表示,手足口病大多數患兒症狀輕微,感染後可以自限性康復;少數重症患兒可出現腦膜炎、腦炎、腦脊髓炎、肺水腫、循環障礙等,多由EV71感染引起,個別重症患兒病情進展快,可導致死亡,致死原因主要為腦幹腦炎及神經源性肺水腫。

因此,研究針對EV71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更有意義。

手足口病是由多種人腸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而以柯薩奇A組16型(CoxA16)、腸道病毒71型(EV71)多見,多發生於學齡前兒童,尤以3歲以下年齡組發病率最高。

病人和隱性感染者均為傳染源,主要通過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觸等途徑傳播。

北京市近五年監測數據顯示,北京市手足口病發病時間以4-9月為主,5-7月為發病高峰。

那麼,問題來了~打了疫苗就能百分之百預防手足口病嗎?

孫美平指出,任何一種疫苗的保護率都不可能達到100%,一般來講,能夠達到90%以上就是不錯的疫苗了,由於存在個體差異,有個別人儘管接種了疫苗未被保護而會感染。

另外,疫苗是一種特異性免疫製劑,目前這兩家公司研發的手足口疫苗僅針對EV71病毒,所以只能預防EV71病毒導致的手足口病,對其他人腸道病毒所致的手足口起不到預防作用。

儘管兩家公司的疫苗已經獲的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批准,但即使預防同一種疾病的疫苗,不同生產企業生產的產品也會存在差異,由於尚沒有成品疫苗上市,手足口疫苗如何接種,還需要參考疫苗說明書,或者以相關部門發布的手足口病防控方案為指南。

除了即將上市的手足口疫苗,目前北京市使用的第二類疫苗有哪些?該怎樣接種呢?快跟著健康君一起來看看!

B型流感嗜血桿菌結合疫苗(HIB疫苗)

接種目的:預防肺炎、腦膜炎、中耳炎、心包炎等。

接種時間:6月齡以下兒童注射3針次,間隔1-2個月,1年後加強1次。

6-12月齡兒童注射2針次,間隔1個月,於出生後第二年加強接種1次;1-5歲兒童注射1針。

小貼士:5歲以下寶寶易感染B型流感嗜血桿菌,它不僅會引起小兒肺炎,還會引起小兒腦膜炎、敗血症等嚴重疾病,是引起寶寶嚴重細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

該疫苗在歐美國家被列入免疫規劃,提供免費接種。

狂犬疫苗

接種目的:預防狂犬病。

接種時間:犬類動物咬傷或抓傷者越早接種越好。

小貼士: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感染後,潛伏期一般為1至3個月,是病死率高達100%的急性傳染病,被犬類動物咬傷後一定要及時接種疫苗。

口服輪狀病毒疫苗

接種目的:預防秋季腹瀉

接種時間:6個月-3歲以兒童每年口服1劑次。

小貼士:嬰幼兒秋季腹瀉是一種由輪狀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腹瀉,其是秋季嬰幼兒就診的主要疾病,嬰幼兒口服輪狀病毒疫苗後,即使感染輪狀病毒也可以減輕症狀。

流感疫苗

接種目的:預防流感

接種時間:6月齡-35月齡兒童注射2劑次,間隔1個月,每劑次0.25ml;3歲以上兒童注射1劑次,每劑次0.5ml。

北京地區每年9-12月接種。

小貼士:在流感流行季節之前接種,可以減少受種者感染流感的機會或者減輕流感症狀。

在歐美國家被列為免疫規劃,提供免費接種,在我國屬於第二類疫苗。

在北京市,為中小學生和老年人提供免費接種,其他年齡段自願自費接種。

七價肺炎球菌結合疫苗

接種目的:預防7種血清型肺炎球菌引起的侵襲性疾病。

接種時間:3-6 月齡嬰兒接種3 劑次,3、4、5月齡各一劑次,每次至少間隔1個月,7-11 月齡嬰兒接種2 劑次,每次至少間隔1 個月;12-23 月齡嬰兒接種2 劑次,每次至少間隔2 個月;24 月齡- 5 歲兒童接種1 劑次。

小貼士:是2歲以內嬰幼兒可接種的預防肺炎球菌肺炎的疫苗。

7價肺炎球菌結合疫苗於2015年在我國退市,目前北京市僅有極少數醫院為嬰幼兒提供基礎免疫最後1劑次的接種,其升級替代品13價肺炎球菌結合疫苗在歐美國家被列入免疫規劃,提供免費接種。

23價肺炎球菌多糖疫苗

接種目的:預防肺炎球菌肺炎

接種時間:2歲以上體弱多病兒童、65歲以上老年人、慢性疾患或免疫功能減弱的人群,注射1劑次,高危人群5年後加強一次,健康人不需加強。

小貼士:引起肺炎的病原體有很多種,目前我國還沒有一個全國數據能證實肺炎球菌導致的肺炎在我國肺炎中所占的比例,所以目前沒有列入第一類疫苗。

該疫苗在歐美國家被列入免疫規劃,提供免費接種。

水痘疫苗

接種目的:預防水痘

接種時間:18月齡接種第一劑次,滿4歲接種第二劑次。

小貼士:水痘在幼兒園、小學容易發生局部暴發流行,在歐美國家被列入免疫規劃,提供免費接種,在我國屬於第二類疫苗。

北京市如遇幼兒園、學校發生水痘疫情,為保護易感者,對沒有接種過水痘疫苗的15歲以下兒童提供免費應急接種。

DtaP-IPV/Hib五聯疫苗

接種目的:屬於聯合疫苗,將針對5種疾病的疫苗成分聯合在一起,可預防兒童白喉、破傷風、百日咳、脊髓灰質炎和B型流感嗜血桿菌感染。

接種時間:2、3、4、18月齡各接種1劑次。

前3劑次之間最短間隔≥28天,第3-4劑次之間最短間隔6個月。

小貼士:DtaP-IPV/Hib五聯疫苗,寶寶僅需打4劑次,若用傳統疫苗則要12劑次。

其因接種劑次少,被一些兒童家長所選擇。

該疫苗在歐美國家被列入免疫規劃,提供免費接種。

另有兩種自費疫苗,更多是在出現疫情傳播風險情況下才會被人關注——霍亂疫苗和出血熱疫苗。

最後,健康君溫馨提醒,家長遇到預防接種的疑問,既可以向接種醫生諮詢,也可以撥打12320公共衛生熱線進行諮詢。

采寫:王卡拉

編輯:Lynne、時靜璇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有用,

請關注我們!

方式一:點擊文章標題下的藍字「趣健康」

方式二:長按下方的二維碼或指紋-識別二維碼

聽說關注「趣健康」會有好運哦~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寶寶疫苗須知,究竟哪些自費疫苗必須打?

寶寶剛一呱呱墜地,兩個小胳膊就分別打上卡介苗和B肝疫苗,預防接種是預防和控制傳染病最經濟、有效的方法之一,也是守護寶貝健康的重要措施。隨著防疫知識的普及,父母對預防接種越來越重視,那麼我們該如何...

不要怕花錢 這些自費疫苗一定要給寶寶打

家長帶孩子去接種疫苗時,有時會被問及:「自費疫苗要不要打?」家長的反應也各不相同,有些家長會掏錢給孩子打,有些家長則不願給孩子打,我就聽過一個寶媽的霸氣回答:「所有要錢的疫苗我們都不打!」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