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延伸戰:寶寶的事情誰做主?!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爺爺奶奶輩兒的教育觀念落後了,不適合寶寶。

」「你這麼年輕懂什麼?你老公都是我教出來的!」……「隔代教育」還真是每個家庭的心頭刺啊!人家說「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隔代教育」卻經常演變為「婆說婆有理媳說媳有理」。

隔代教育聽誰的?演變成了婆媳延伸戰怎麼破?本期小編為你全方位攻略,拔去「隔代教育」這根心頭刺!

【案例一:婆婆媳婦「火併」,驚動警方我伙呆】

福清橋尾邊防派出所接轄區村民吳某報警稱,他家裡有人在「火併」,請求出警制止。

待邊防官兵趕到現場時,卻發現是一個老太太和一個年輕女人在打架!原來兩人一個是他母親,一個是他老婆,在如何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經常爭執。

媳婦愛給兒子買玩具和衣服,而在婆婆看來實在浪費;媳婦琢磨著教寶寶數數、寫字、畫畫,而婆婆卻說:「學這些沒用的東西幹嗎?」就這樣,婆媳分歧越來越大,爭吵不休,進而大打出手。

【案例二:婆媳為寶寶教育整天吵,老公有家不敢回】

渝中區蔡家石堡的隆先生苦悶不已,為培養兒子的獨立性,兒子兩歲開始,隆妻就讓他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洗自己的襪子、手絹等,但每次隆母都會出面干涉;兒子做了錯事,妻子教育時,隆母都會充當孩子保護傘。

最終,婆媳二人到了「有她沒我,有我沒她」的地步,左右為難的隆先生只好離開家住進了酒店。

爺爺奶奶多溺愛孫子,希望把最好的都給孫子,不讓孫子受一點苦;但現在的媳婦多是高學歷高智商的職業女性,思想前衛,要求獨立。

當「隔代教育」出現在家庭時,難免會出現「婆媳開戰」的問題。

【媽媽看過來!聰明媽巧解隔代教育4個小問題!】

問題一:重口味!輔食總是做得太咸

婆婆的理由:孩子要開味覺,而且吃鹹的也有勁。

聰明媽有妙招:

妙招一:開啟叨叨模式,吃咸會得各種病啊blabla……

吃鹽多了對心臟、腎臟都不好,先把這個觀念普及給老人,不要直接就說給孩子做輔食的事,只說希望他們少吃鹹的。

等他們接受了這個觀點,再跟進一步「洗腦」:孩子這麼小就吃這麼咸,估計沒長大就得高血壓、心臟病、腎病……

妙招二:巧用醫生「聖旨」光環,不得不服!

寶寶嬌嫩的皮膚難免會起一些疹子、痘痘。

如果你帶寶寶去看病,即使不是因為吃得鹹的原因,回來也要「傳達」醫生的話:「要是再吃鹹的,臉上的痘痘會越來越多,還治不好,會變得很難看。

」誰不希望自己的孫子、孫女白白凈凈的呢?

問題二:夠心塞!大人寶寶的衣服一起洗

婆婆的理由:節約水。

聰明媽有妙招:

妙招一:看不過眼的人就是醬,自己洗吧親!

雖說老人幫著看孩子,但是自己能做的事情還是要自己做。

而且,這樣既能落個「勤快」的好名聲,還能保證寶寶衣物的清潔,何樂而不為呢?

妙招二:我是土豪我怕誰,買買買!

買個兒童專用洗衣機,只需把寶寶衣服上有污漬的地方揉搓一下,然後統統放入小洗衣機里,再用嬰兒專用肥皂粉漂洗幾遍就可以了。

婆婆樂得清閒,也不會有意見啦。

問題三:亂花錢?給寶寶買品牌洗護品該不該

婆婆的理由:小孩子哪有那麼矯情,便宜的一樣用。

聰明媽有妙招:

妙招一:苦口婆心講道理,處女座媳婦專用!

耐心擺事實講道理,告訴婆婆:「便宜的我也買過。

可是給寶寶用過後他老是抓頭、抓身上,都快要抓爛了。

再說,一年頂多也就用一兩瓶,如果把身上抓出毛病去看病就更貴了……」相信我,只要你夠堅持,一定會有勝利的那天。

妙招二:蝦米?您老看錯了,不是我買的呀。

必殺技!不讓老人知道價錢,或者告訴他是單位發的、朋友送的。

就是得把花出去的錢錢深埋心中啊。

問題四:分歧大!衣服究竟該多穿還是少穿

婆婆的理由:孩子體質弱,穿得少容易凍著。

聰明媽有妙招:

妙招一:瞅准機會就「洗腦」

全家一起出去玩或者運動的時候,找一個老人覺得熱要脫衣服的機會:「我怎麼沒覺得熱呢?哦,是因為您活動了。

估計寶寶好動,所以肯定總覺得比咱們熱。

」老人有切身感受的時候說服工作更容易。

妙招二:如果叨請深叨,就是要持久戰!

告訴老人孩子穿得多就不愛說話,不愛運動就會發育緩慢,行動遲緩,就會比別的孩子笨。

以後上幼兒園受委屈,再大點兒體育不達標就上不了重點學校……(以下省略一萬字)

【婆婆看過來!9個隔代教育不能迴避的問題!】

1.老人需避免對孩子說,再不聽話不親你了,不要你了——破壞孩子的安全感。

2.老人需避免對孩子日常生活採取大包大攬——影響孩子責任感的形成,自理能力的培養,以及手眼協調,運動協調能力的發展。

3.老人需避免因擔心孩子安全問題,衛生問題,不讓孩子動這,不讓孩子玩那,怕孩子弄髒衣服,身體,不衛生,限制孩子正常的探索——影響孩子的好奇心,探索精神,冒險精神,自信心,免疫力的發展。

4.老人應避免愛孩子而好吃的不捨得吃,給孩子吃,或者孩子有好吃的給老人的時候說爺爺奶奶不捨得吃給寶寶吃——讓孩子形成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形成所有一切都是應該,不懂感恩的惡習。

5.老人應避免中國式禮貌,強迫孩子跟陌生人打招呼,問好——禮儀要養成,但是不能忽視孩子的自我意識,自我保護意識的形成。

6.老人應避免過於溺愛孩子,不堅持原則和規則,尤其是孩子耍賴和哭鬧的時候——影響孩子秩序感,規則感的培養和自律。

7.老人應了解情緒管理的基本常識,正確認識情緒,避免壓抑孩子合理情緒,比如對孩子說,不許哭,憋回去,再哭揍你,大過年的哭啥哭,掃把星——壓抑孩子的正常情緒發泄。

8. 老人別把垃圾食品當寶貝,碳酸飲料,肯德基,麥當勞,小作坊生產的各種蜜餞,小零食,街邊油條,煎餃,只要孩子說要吃,老人就儘量滿足——色素,香精,防腐劑,過多脂肪,地溝油,反覆使用的油,對孩子身體百害無一利。

9.老人應避免在爸爸媽媽管教孩子的時候充當保護神角色,當爸爸媽媽管教孩子的時候——讓孩子分不清是非,讓孩子產生有人撐腰有恃無恐的心理,學會鑽空子。

婆婆與媳婦,大家都多一份體諒,就自然可以少一份紛爭。

家庭和睦才能夠為寶寶提供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既然大家都是為了寶寶好,為什麼就不能為他想想,還給他一個健康快樂的家庭氛圍呢?

——媽媽網原創資訊

更多精彩母嬰資訊,可關注【媽媽網】微信獲取!還有大波媽友福利等著你哦!

如何關註:打開微信→添加好友→查找【媽媽網】or【mama_cn】即可。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慣子如殺子!再富,也要窮孩子?值得一看!

作者:孩子成長慧,蘋果媽最近一位讀者給我留言說:「蘋果媽,我因為工作原因,和老公都沒時間帶孩子。現在家裡是和老人一起住的,孩子被爺爺奶奶都慣出毛病了,我真的很苦惱,但又沒辦法,你說我該怎麼辦啊?...

婆媳鬥氣,別打孩子出氣

最近聽了兩個打孩子的事情。一個是媽媽打了孩子給婆婆看。家裡有個4歲的小男孩,正是最調皮難管的時候。一不留神,他就能把家給拆了。平時,這媽媽無論說什麼,只要一管教,公公婆婆就連聲阻止她。小男孩有爺...

育兒中,聰明媳婦一般怎樣應對婆婆?

俗話說「隔代親隔代親」,祖輩對寶寶的寵愛程度是不容置疑的。但是當寶媽們和婆婆因為不同的教育觀念而發生矛盾,甚至把關係鬧僵的時候,我們是不是應該反思——理性又智慧的處理方式應該是怎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