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教育的爸爸千篇一律,有趣的爸爸才是萬里挑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孩子玩某個遊戲玩嗨了時,會要求反反覆復的玩,大人們就會抵不住無聊,拒絕孩子。

有些人習慣邊陪孩子邊做事,比如看手機、寫報告、回復領導簡訊、做家務。

……以上場景你是不是似曾相識?

不管是育兒圖書,還是微博觀點,我們都會把陪孩子一起玩,作為一項重要的親子活動。

很多父母其實也明白,經常陪孩子一起玩,對於增進親子關係是非常重要的。

但關鍵問題是,孩子的遊戲在大人眼裡,總是無聊的,所以常常以搪塞的心態對待。

我們常常看到的畫面是,當孩子積極投入到遊戲中的時候,父母只是隨意做做表面文章,甚至還常常故意輸掉遊戲。

父母剛玩幾分鐘就開始東張西望,若有所思,孩子往往不停地叫著爸爸、媽媽,希望喚回神遊的父母。

如果這樣陪孩子玩,可能持續不了多長時後,孩子和父母都會感到索然無味而草草收場。

這樣的陪玩,也完全達不到親子互動的目的。

有一位爸爸曾向心理醫生求助:「兒子孤僻不合群,平時也總拒絕跟我玩,他好像對我失去了興趣。

心理醫生聽完後,讓他評價自己是個什麼樣的爸爸。

那位爸爸立馬說道:「我喜歡糾正孩子的不良習慣,管教他。

然後,醫生又轉向旁邊的媽媽,問她如何評價老公和孩子的關係。

那位媽媽先是欲言又止,後又用詞非常謹慎小心,生怕踩到雷區。

那位男士見妻子回答問題緩慢,就不耐煩的開始用手指在桌面上敲打。

那場景像極了下級在向老闆匯報總結,老闆很不滿員工的表述一樣。

聽完那位媽媽的評價後,心理醫生問那位男士:「你剛才用手指不停的敲桌子,是什麼意思?」

他說:「意思就是,讓她快點回答問題,不要浪費時間。

相處模式是共通的,他與妻子說話時的催促,在與孩子溝通時也會如此。

在對這位爸爸略知一二後,心理醫生給出了一些建議,讓他暫時放棄說教。

而那位古板的爸爸卻反駁醫生說:「我是孩子的爸爸,我當然有責任修正他不好的習慣。

引導孩子,是父母的責任。

但過度說教,父母在孩子面前就會失了趣味。

所謂,無趣。

試問,哪個孩子願意跟一個無趣的人玩呢?

每個父母都想走進孩子的內心,跟孩子打成一片。

卻又矛盾的以一副大人的姿態,對著孩子指手畫腳。

和孩子繪畫,常常想著讓孩子改正握筆姿勢。

和孩子堆積木,常常想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來。

和孩子看書,常常想著重複書里的道理。

這些看似陪伴,卻是無形的說教。

孩子原本是想跟你玩,卻因為你的說教,讓孩子覺得無聊。

所以他可能:

跟你畫不了幾分鐘就不畫了,搭不了幾塊積木就想換其他的玩具了,看不完一本書,就想走開了。

不是孩子拒絕跟你玩,而是你滿身的無趣味,讓孩子不願意跟你分享,跟你玩。

美國臨床心理學家勞倫斯•科恩博士在《遊戲力》 一書中提到:對父母而言,共情的表達方式和遊戲,是與孩子重建聯結的最佳方式之一。

因為,共情的表達方式會讓你理解孩子的感受,而遊戲歡樂、有趣,可以讓大人走進孩子的世界。

01

轉變心態:從陪孩子玩轉變為和孩子一起玩

要讓家長更加投入地陪孩子一起玩,首先就得把我們的心態進行轉變,從陪孩子玩,轉變為和孩子一起玩。

當我們感覺是自己跟孩子一起玩的時候,就不會把陪伴孩子當作一種任務,更不會隨便應付孩子。

02

投入狀態:從敷衍了事轉變為全力以赴

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我們的一舉一動,他們都會盡收眼底。

很多父母跟孩子一起玩的時候,常常心不在焉、左顧右盼,讓孩子感覺是在應付差事,而不是高質量的陪伴。

無論多麼簡單的親子活動或者遊戲,只要我們全身心投入,孩子就一定能感受到。

關鍵是我們的心與孩子的心,每時每刻都要在一起。

每次小皮看小豬佩奇的時候都很想讓我陪他看,我跟她說:「媽媽就坐在你旁邊看。

」小皮不同意,還拿走了我的手機。

於是,我索性安心陪著她看完了兩集。

視頻結束時,小皮朝我臉上親了兩大口,嘴裡還說著:謝謝豬媽媽(模仿動畫片里的口吻)陪我看。

孩子很敏感,你投入幾分,他都心知肚明。

孩子與父母的關係很微妙,可以很親近,也可以很冷淡。

但總的來說,孩子都是願意與父母一起交流,一起玩樂的。

03

回歸童心:從成年人轉變為大孩子

當跟孩子一起玩的時候,我們需要始終把自己當作一個大孩子,放低成人的身段,放下家長的權威,退回到曾經的童年時代,與孩子一起嬉笑怒罵。

我們要以朋友的身份、平等的態度和孩子一起玩,不要居高臨下地隨便指責孩子。

如果父母經常不耐煩地對孩子責罵說「你真笨」、「怎麼老是教不會」,孩子也許以後就再也不願和我們玩遊戲了。

在孩子看來,我們就是一個喜怒形於色的「大男孩」或「大女孩」,他們在玩的過程中就會更加放鬆,也會更加愉悅。

如果有人要問伊伊最喜歡我們家裡的人是誰,伊伊的回答一定快速而堅定:「爸爸!因為爸爸最喜歡陪我玩。

」確實,我是平時和她玩得最開心的家庭成員。

孩子的心是最容易俘獲的,關鍵就是我們自己要永葆一顆童心。

04

不斷成長:從黔驢技窮轉變為陪玩高手

很多時候,父母之所以不願意陪孩子玩,並不是不願對孩子用心,其實是因為他們根本就不知道如何陪孩子玩。

當父母被孩子逼得黔驢技窮時,在他們眼裡,孩子就會在轉瞬之間從人見人愛的「天使」變成調皮搗蛋的「魔鬼」。

要跟孩子一起玩得開心,我們是需要掌握一定技巧的,需要學會很多方法的。

如果父母的興趣愛好不廣,那就儘量多培養一些興趣特長;如果父母的遊戲方式單一,那就儘可能學習更多的遊戲;如果父母的耐心不夠,那就努力克制自己的急躁情緒;如果父母的激情缺乏,那就盡情享受親子之悅。

其實,陪孩子玩也是一門學問,在選擇和開展遊戲時,我們需要根據孩子自身發展的特點和規律,選擇適合於孩子所處年齡段的遊戲。

假如孩子總是粗心,父母可以和孩子玩「找不同」;如果孩子坐不住,父母可以和孩子玩拼圖;對處處以自我為中心的孩子,可以跟孩子玩角色扮演遊戲,比如在醫院遊戲中當醫生,讓他學會照顧別人。

瑞士著名的兒童發展心理學家皮亞傑通過多年的觀察發現,兒童的遊戲要經歷三個階段:

練習性遊戲,在孩子出生後的兩年內出現,這類遊戲的主要特點是對各種動作的重複再現。

比如:一次次地把剛壘高的積木推倒重來,一遍遍地拉著小車來回走,樂此不疲。

爸爸媽媽要了解的是:對2歲左右的孩子來說,任何一種活動、任何一樣玩具或材料,只要他還在不厭其煩地重複進行和反覆擺弄,就意味著對他來說還有挑戰性。

象徵性遊戲,即模仿遊戲,出現在幼兒園時期或者說學前階段,所獲得的最主要的認知發展能力就是學會使用不同的象徵。

兒童常常模仿成人的活動,如「過家家」、「小醫院」、「商店購物」等,裝扮成想像中的角色。

爸爸媽媽要了解的是:兒童遊戲在象徵性階段正是想像力發展、社會性發展和語言能力發展的重要階段,是將教育要求內化為孩子「玩耍」需要的最好契機。

規則性遊戲,從孩子六七歲開始出現,代表規則意識的萌芽。

爸爸媽媽要了解的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孩子已經會選擇玩伴,變化玩的方式(選擇玩的時間,改變玩的空間和環境,約定協商玩的方法等),他們不再局限於那些固有的遊戲,而更喜歡創造新的遊戲,拓展遊戲的空間。

05

改變觀念:從把玩耍看作浪費時間轉變為視玩耍為學習成長。

對於大一點的孩子來說,很多父母往往就把孩子的任務局限於學習知識和複習功課,把孩子玩耍看作是浪費時間的事情。

殊不知,玩耍也是一種學習,更是一種成長。

日本心理學家河合隼雄認為,玩也是成長,並提出:「孩子們總是在大人看不見的地方以孩子的方式幹著壞事成長的。

」他本人還為此給自己的孩子們立下規矩:只能星期六在家看書,其餘時間必須出去盡興玩耍。

令人驚詫的是,他的六個孩子雖然都是在玩耍中成長起來的,但他們長大後都事業有成。

他們用鐵一般的事實證明,玩也是學習。

這一點,恰恰正是當下中國的父母所忽略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你知道怎麼高質量陪伴孩子嗎?

育兒趣記高鐵上,一對母女吸引了我的注意。媽媽在陪孩子讀一本繪本,孩子不時打斷,提出一個問題,媽媽就微笑著很耐心地解答。儘管周圍很嘈雜,但她倆旁若無人一樣,沉浸在繪本故事裡。聊天知道,這位媽媽原來...

孩子更喜歡「好玩」的父母

懂得和寶寶一起「玩」的父母,才是聰明的父母,陪孩子玩既能讓孩子收穫快樂,又能拉進親子關係,也更加容易和寶寶溝通交流。在忙碌的工作之後,爸爸媽媽們不妨和寶寶一起玩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