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對寶寶哭鬧積極回應的方法,主要可以分五步進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上一篇說了大部分的家長對孩子的哭鬧應對,可以分為三種方式,最好的自然就是第三種「積極回應」,今天具體介紹這種方法的步驟:
一、觀察判斷
因為寶寶哭鬧的起因和要表達的意思不盡相同,所以父母要先對他的哭聲進行觀察和判斷。
在寶寶哭鬧的心思中,除了病理性狀況需要媽媽立即應答以外,生理性需求和心理性需求都不需要立即應答,而是積極應答。
積極應答的步驟依次為聲音安慰、依戀安慰和身體安慰,最終的目的是培養寶寶漸漸學會舒適性自己安慰。
二、聲音安慰
當寶寶哭鬧的心思是生理和心理需求時,父母首先遠遠地答應一聲(這是給了寶寶第一種聲音),讓寶寶知道父母就處在自己求助的安全地帶之內,接著父母踏踏的腳步聲(這是給了寶寶第二種聲音)又讓寶寶在希望中等待了幾秒鐘,然後媽媽面對著寶寶輕柔地聊上幾句(這是給了寶寶第三種聲音)。
比如和寶寶說:寶寶是想媽媽了嗎?是媽媽知道寶寶想要做什麼?媽媽這就來幫助你。
這樣說了積聚以後又是幾秒鐘過去了,寶寶快樂的承受一點一點在提升,他的自我鎮靜信心也一點一點在強化,對他性格的積極影響也一點一點在加強。
三、依戀安慰
聲音已經在寶寶面前出現了3種,而且持續將近一分鐘了,不過最後時候的父母仍然不要急著抱起寶寶,可以在他面前晃動一個小玩具,或者媽媽經常使用的帶有媽媽體味的小手帕,這又能讓寶寶在積極的狀態中等待了幾秒。
漸漸的,他就會對這些物品產生依戀,當媽媽暫時不在身邊的時候,這些依戀物就會對他產生安慰作用,而寶寶對人的直接依賴就部分轉化為對物品的依賴,寶寶的獨立性和自信心也逐漸增強了。
四、身體安慰
在進行完前面三步以後,可以抱起寶寶,寶寶和父母都能在這種親密的身體接觸中得到安慰。
不過,經過聲音安慰和依戀安慰的寶寶能夠變得堅強、自信和樂觀。
反之,如果父母一聽到寶寶的哭聲,立即就一聲不響地直接滿足寶寶的需求,那麼寶寶就會建立有求必應的依賴性心理,其面對挫折的自信心和自我調節能力就沒有得到鍛鍊。
五、舒適性自己安慰
在經過上述4個步驟之後,如果寶寶已經變得很平靜了,那麼父母可以試著把寶寶放回小床或小車車裡,讓他自己快樂地玩要一會兒。
請大家注意的是,這一步是五個步驟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因為父母安慰寶寶的目的是讓寶寶學會舒適性自己安慰,並不是讓寶寶離開媽媽就緊張不安、不知所措。
因此,此特別提示愛心細膩、時間充裕的全職媽媽,請務必完整地將這五步堅持下來。
在整個過程中,寶寶所獲得的不僅是生理和心理上的滿足,還有自我鎮靜所帶來的舒適感,而後者的快樂體驗和穩定的心理品質是寶寶自行獲得的,是媽媽無法替代和給予的。
總體來說,積極應答寶寶哭的五個步驟不僅在嬰兒期非常有益,在整個童年期也有助於寶寶形成良好的心理與性格。
所以,請父母們不要急,長期堅持採取積極回應的科學育兒方式,這對寶寶一生的發展都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寶寶一哭鬧媽媽就抱,是慣壞孩子的表現嗎
朋友花花家的寶貝才剛滿3個月,經常被家裡的七大姑八大姨們抱著,現在已經形成了一個習慣了,睡覺的時候需要抱著慢慢走動才願意入睡。一給放在床上又醒了哭鬧,每當這個時候,花花就趕緊跑過去,抱起寶寶又是...
為什麼要得到一個「不哭的孩子」?僅僅是為了從照料孩子的疲憊狀態中解脫出來?
關於「寶寶哭鬧時要不要抱」的國外育兒說法,自提出以來已經爭議很久了。主要分為兩大派別:獨立派媽媽認為絕對不能一哭就抱。寶寶哭鬧時,如果每次都抱,會寵壞他,養成依賴後就得一直抱著,根本沒法放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