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說親密育兒,你真的清楚到底什麼是親密育兒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提起「親密育兒」,相信不少媽媽們並不會覺得陌生,可在一些媽媽群或是育兒論壇里,也時常會看到關於如何如何增進親密,如何如何會破壞親密的討論。

可是,到底什麼是親密育兒?你真的清楚嗎?

親密育兒是……

「親密育兒」最早是由西爾斯夫婦提出的,其內涵就是他們的育兒理念。

在《西爾斯親密育兒百科》一書中,西爾斯提到了他們提出「親密育兒法」的過程。

概括一下過程就是:西爾斯醫生在門診總被媽媽們問的各種跟病情無關的問題給難倒,深感受挫,於是,他先是讀了市面上各種育兒書,覺得這本缺乏基本常識,那本觀點不明確,就沒個寫得好的。

然後又向育兒經驗豐富的父母請教,把他們的育兒技巧記錄下來,不斷積累、實踐、總結、改進,得到了許多有效的育兒經驗,不僅自己運用這些經驗養孩子,也教給其他父母這麼養孩子。

最後,還給這套育兒方法起了一個名字,叫attachment parenting,簡稱AP。

國內在引進西爾斯作品時,譯者把attachment parenting翻譯做了親密育兒。

西爾斯夫婦會將自己的育兒理論命名為 attachment pareting ,其實是受到了attachment theory,也就是"依戀理論"這個名詞的啟發。

西爾斯的妻子瑪莎就曾經說過:「自從依戀理論的內容被John Bowlby及其他人很好地研究和驗證,我意識到我們需要把這個術語變得更有積極意義,因此我們想到了親密育兒這個說法。

西爾斯的親密育兒法中一共總結了7個原則,簡稱為7 Baby-Bs。

1.讓分娩成為一種情感紐帶,提倡順產(Birth bonding)

2.分辨和回應寶寶的哭聲(Belief in the language value of your baby’s cry)

3.母乳餵養(Breastfeeding)

4.用背巾把寶寶「貼」在身上(Baby wearing)

5.和寶寶一起睡(Bedding close to baby)

6.把握平衡和界限(Balance)

7.學會分辨育兒建議(Beware of baby trainers)

西爾斯認為在嬰兒的早期階段,通過親密育兒,通過父母對嬰兒需求的滿足,可以讓孩子健康成長,並且學會信任。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親密育兒正是通過上面這七個原則中所涉及的具體行為來體現的。

不過在早期,親密育兒只有前面5條原則,最後兩條是在2001年的時候才加進去的。

從特意加進去的那條——把握平衡和界限,足見西爾斯也認為在育兒中需要兼顧媽媽的需求,不能以犧牲媽媽的需求為代價。

常常和親密育兒一起被提及的,還有「安全感」這個詞。

安全感是……

安全感通常是指是否覺得他人值得信任以及對外界環境和事件是否有掌控感。

在兒童早期,這種「安全感」來源於孩子和養育者(通常是媽媽)之間形成的依戀關係。

也就是說,在嬰幼兒時期,家長對於安全感的關注,實際應當放在如何形成安全依戀。

依戀的形成也並不是一個「一見鍾情」的過程,雖然大多數父母在孩子一出生,甚至還未出生時,就對寶寶產生了感情,但對嬰兒來說,是沒有辦法從剛出生看到父母第一眼起就對父母形成依戀的,嬰兒要對一個人形成真正的依戀需要一定的時間。

隨著父母與嬰兒的互動,父母能夠越來越準確地理解和回應嬰兒發出的信號,嬰兒也慢慢了解了他的父母是怎樣的人,知道他們發出的信號與父母回應之間的關聯,依戀才逐漸發展起來。

對於依戀的發展,施卡福和埃莫森通過對一組剛出生的蘇格蘭嬰兒進行的18個月的追蹤研究,發現嬰兒與養育者形成依戀關係時會經歷以下幾個連續的階段:

1.非社會性階段(0~6周)

嬰兒對社會和非社會性刺激的反應沒有明顯差異,很少表現出抗拒的行為。

2.未分化的依戀階段(6周~6、7個月)

嬰兒對人類更為偏好,會更多地對人而不是其他類似人的物體(比如會說話的玩偶)微笑,任何人把他們從懷裡放下,都會讓嬰兒相當不安。

到3~6個月,熟悉的養育者對他們的安撫更有效,但他們也接受其他人的安撫。

3.分化的依戀階段(大約7~9個月)

嬰兒與特定個體(一般是母親)分離時開始表現出抗拒行為,嬰兒常常試圖追隨著媽媽,纏著媽媽,媽媽回來時會熱情歡迎。

施卡福和埃莫森認為,這是嬰兒已經建立起了最初的真正的依戀。

形成安全型依戀可以促進探索行為的發展,嬰兒把依戀對象作為探索的安全基地,從安全基地出發,嬰兒可以自由地大膽探索。

嬰兒的這種自信地獨立行動需要依賴依戀對象的存在。

4.多重依戀階段(大約9~18個月)

在施卡福和埃莫森的研究中,嬰兒在形成最初依戀的幾周中,除了母親之外,還和其他人,如父親、祖父母、兄弟姐妹,甚至某個固定的看護人也建立起了依戀關係,到18個月時,很少有嬰兒只對一個人產生依戀。

一般來說,嬰兒都會與養育者形成依戀,但依戀關係的質量卻並不相同,有些嬰兒會感覺放鬆、有安全感,而有些則顯得很焦慮,對將要發生什麼很沒把握。

這種差別正反映了不同的依戀類型。

安全依戀是……

安全依戀時依戀的一種類型,在評估孩子的依戀類型,最常用的是安斯沃斯提出的陌生情景法。

陌生情境法的流程是這樣的:讓孩子進行20分鐘遊戲,這一過程中會使照料者和陌生人進出房間,以此再現大多數兒童在生活中會遇到的熟人、陌生人的情景變換。


整個過程包含8個短情境,通過觀察嬰兒在這些步驟中的反應,評估孩子與父母和其他照顧者的依戀質量,將孩子的依戀類型進行分類。

根據孩子在這些情境中的反應,可以將孩子的依戀類型分為以下四類:

安全型依戀

孩子把家長作為安全基地,會以家長為中心進行獨立探索,家長離開時會明顯不安,家長返回時,孩子會積極接近,容易被家長安撫,哭泣也會很快停止,家長在場時,對待陌生人很隨和大方。

迴避型依戀

孩子對家長在場或是不在場漠不關心,家長不是「安全基地」,對家長的情感聯繫和依賴較少,家長離開時也不傷心,顯得很冷漠,家長返回時,也沒有溫暖的回應,可能會迴避或是只是緩慢接近,被家長抱起時,常常不願意靠近,對陌生人有時很隨和大方,有時有很冷漠。

抗拒型依戀

和家長在一起時,孩子也沒辦法把家長作為安全探索的基地,會緊緊靠在家長身邊,很少有探索行為,家長離開時會極度抗拒大哭,家長返回時會表現得很矛盾,既想親近家長,又對家長的離開很生氣,從而抵抗家長的安撫,有時會打、推家長,抱起後會繼續哭,不容易被安撫,對待陌生人相當戒備。

混亂型依戀

孩子表現出來許多困惑、混亂、互相矛盾的行為,混亂型奇怪地混合了抗拒型和迴避型依戀的模式,孩子對於接近或是迴避家長猶豫不決,有的和家長在一起時表情茫然,有的被抱起安撫時反而大哭;有的可能在接近家長的過程中突然跑掉,也可能在家長接觸他的過程中突然情緒爆發。

迴避型、抗拒型、混亂型都屬於不安全依戀,其中,混亂型是最不安全的。

而影響依戀安全性的因素主要有:

(1)建立親密關係的機會

(2)養育的質量

(3)嬰兒的特徵

(4)嬰兒及父母生活的環境

這四個因素當中,養育的質量可能最能由家長自己掌控的一個因素。

研究表明,敏感的養育——對嬰兒做出迅速、一致、恰當的反應,溫柔細心地抱著他們——與依戀安全型有中度相關,也就是說敏感的養育下,孩子會傾向於形成安全型依戀。

親密育兒中強調的「分辨和回應寶寶的哭聲」,及時滿足嬰兒的需求,和安全型依附中養育者的敏感性這一維度是比較貼合的。

不過在不同文化中,對敏感性的解讀並不同,同樣是「敏感響應」,肯亞的古西人就很少熱情地擁抱孩子和逗孩子,她們的嬰兒大多數是安全型依戀。

另外,同步互動的交往形式是導致安全型和不安全型依戀的原因之一,這種互動,如同敏感的、協調的「情感舞蹈「,通常是指養育者以一種定時、有節律、適當的方式對嬰兒發出的信號做出反應。


雖然同步互動很重要,但這並不意味著父母要對孩子的絕大多數信號都做出反應,形成安全型依戀需要的是母嬰之間的中度協調性,而不是高度協調性。

如果父母不分辨孩子表達出的信號,對孩子發出的信號給予了過度的回應,使嬰兒接受到過多的刺激和干擾性的照顧,嬰兒反而容易形成不安全依戀。

比如,迴避型依戀的嬰兒通常接受了過多的刺激和干擾性的照顧,母親可能在嬰兒已經不注意聽甚至快睡著時,還不厭其煩地跟孩子說話,而孩子似乎想通過迴避母親,逃避過多的交往。

由此,我們可以了解到,親密育兒是由西爾斯博士提出的育兒方法實踐,依戀理論屬於發展心理學的範疇,是基於觀察研究和實驗得出的結論。

嚴格來說,親密育兒只是一種育兒理念的選擇,親密育兒與形成安全性依戀之間本身並沒有什麼絕對的因果關係。

作者:晗月,兒少衛生與婦幼保健學碩士,醫學科普編輯,嬰幼兒睡眠諮詢顧問。

本文為好睡寶嬰兒睡眠原創,任何商業機構、媒體(含自媒體)、網絡等平台在轉發時請聯繫我們沒有取得授權而刊登的任何媒體,我們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想了解更多嬰幼兒睡眠、養育的知識,盡在「好睡寶嬰兒睡眠」,這裡有口口相傳的經驗,對大樣本的觀察,前沿的研究成果,更有對這些經驗,觀察,成果的提煉,糅合,批判,與反思。

同時,我們提供一對一的個性化睡眠諮詢訂製服務,幫助你和寶寶同時獲得健康充足的睡眠。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的安全感來自媽媽 0到3歲是關鍵時期

安全感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都非常重要,童年時期,尤其在0到3歲,是形成安全感的關鍵階段,母親作為這一時期的重要養育者,對兒童的安全感形成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說,母親的關愛是孩子安全感的重要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