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我為什麼打你,家庭教育到底該不該打孩子,3條建議給大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畢淑敏在《孩子我為什麼打你》一文中這樣寫道,「我幾乎毫不猶豫地認為:每打你一次,我感到的痛楚都要比你更為久遠而悠長。

因為,重要的不是身累,而是心累……孩子,我多麼不願打你,可是我不得不打你!我多麼不想打你,可是我一定要打你!這一切,只因為我是你的母親!」 作者以對孩子談話的口吻,真實地剖析了自己在「打孩子」時的痛苦心理,用冷靜並且飽含激情的語言,敘說著一位母親對孩子深摯而又明理的厚愛。

在家庭教育中,打孩子這個話題怎麼也繞不過去。

不管是再乖巧的孩子都挨過打,對調皮的孩子來說,竹筍炒肉那是家常便飯的事。

那麼在家庭教育中,我們到底該不該打孩子呢?今天我們就來講一下打孩子的那些事。

實不相瞞,本人小時候也是一個調皮搗蛋的小孩,那時候父母在工廠上班,廠里工作時間長,工作強度大,規章制度也很嚴格,但是為了多掙點錢,和廠里的大多數的人一樣,我的父母在那個工廠里一干就是七八年。

我們姊妹三個每天和父母相處的時間其實並不多,他們去上班的時候,我們去上學;他們晚上下班回家,我們已經睡覺了。

家裡也一直是外公外婆在照顧我們。

所以當我的父母打我的時候,我心裡是不服氣的。

有時候,被打得疼了,我也是還過手的,雖然之後,我被教訓得哭天喊地。

,完事之後,我依然沒事人一個。

不過據說事後,外婆拿著棍子好好的教訓了我爸一頓,還揚言說不是你養的你不心疼,我心疼。

我們祖孫幾個明天就走,不在這裡礙你們的眼。

長大以後,我了解到有時候,父母是逼不得已要打我。

因為除了打,他們找不到也不知道還有什麼辦法可以教育我。

歸根到底,我的父母是地地道道的農村人,沒有什麼文化,況且他們小時候也是被自己的父母打著長大的。

他們認為教育小孩就是要打,不打不成器,不打不成才。

「棍棒底下出人才」這個理論還是很受我父母那一輩的人是追捧的。

我個人是贊成不打孩子的。

那麼當孩子犯錯的時候,我們又該怎樣教育孩子呢?這裡有三點建議,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用反向思維指出孩子的錯誤

有時候,作為一個成年人,我們當然看得出來孩子犯了錯。

可是作為一個身心發展都不是很成熟的孩子來說,他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犯了錯,犯了什麼錯。

你打他不僅會減少你在他心中的威信力,還會增加他的逆反心理。

所以孩子犯錯了,作為家長第一步是讓孩子充分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這時候就要用到反向思維了,讓孩子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這件事,假設自己是對方,遇到這件事會怎麼做。

值得注意的是,不是孩子的錯不要讓孩子道歉。

孩子的世界非黑即白,以孩子的智力發展水平,他是不能理解家長想要息事寧人的做法的。

肯定正確的,批評錯誤的

在一件事裡,即使是孩子犯了錯,他也一樣有做得好的一面。

所以家長要找出他做得好的地方加以口頭表揚和物質獎勵;對於他做錯的地方對他加以批評和懲罰,並告訴他以後應該怎麼做。

這是為了培養孩子正確的是非觀。

耐心,耐心和耐心

我發現很多是家長在對待孩子的問題上很是沒有耐心。

一件事,如果家長說上一兩遍,三四遍,四五遍,孩子就是不聽。

家長就要發火了,請出家法就是一頓好打。

還是那句話,孩子的身心發展不健全,他有時候就是聽不明白你要說的意思。

這時候你就需要耐心地想辦法讓他聽懂,而不是棍棒相加。

今天的內容就分享到這裡。

我每天會在朋友圈分享一些關於學習方法的乾貨。

一個真正好的老師,不是教孩子多少知識點,而是傳授好的學習方法。

喜歡請訂閱哦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話題 | 不打不成器?孩子犯錯究竟該不該打?

導讀中國有兩句老話叫「不打不成器」和「棍棒之下出孝子」。似乎我國傳統的教育手段離不開「打」字。的確,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總會有各種各樣讓父母氣憤難耐,甚至束手無策的時候。在這種情況下,很多父母就認...

不打不成器?孩子犯錯究竟該不該打?

中國有兩句老話叫「不打不成器」和「棍棒之下出孝子」。似乎我國傳統的教育手段離不開「打」字。的確,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總會有各種各樣讓父母氣憤難耐,甚至束手無策的時候。在這種情況下,很多父母就認為有...

打孩子真的管用嗎?6招幫你有效管教熊孩子

打孩子真的管用嗎?熊孩子要如何管教?對付熊孩子應該用什麼辦法?孩子在小的時候自控能力差,父母自然成為了他們生活中最重要的指導者,正確適度的管教是有必要的,這樣不但可以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避免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