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兒童心理:可能影響孩子一生的事你還在做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天真爛漫的兒童時期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然而,兒童時期的心性雖然天真活潑,卻會受到周遭環境的影響,變得更加可愛好奇,亦或者變為安靜內向甚至膽小。

美國著名精神病醫師,新精神分析派代表人物埃里克森認為,人的自我意識發展伴隨我們的一生,他將自我意識的形成和發展分為八個階段,這八個階段的順序是由遺傳決定的,而這八個階段中的每一階段能否順利度過卻是由周圍環境決定的,所以每一個階段的成長都不容忽視。

這八個階段分別為:嬰兒前期 0~2歲:信任感對懷疑感;嬰兒後期 2~4歲:自主感對羞怯或疑慮感;幼兒期 4~7歲:主動感對內疚感;童年期 7~12歲:勤奮感對自卑感;青少年期 12~18歲:同一感對同一混亂感;成年早期 18~25歲:親密感對孤獨感;成年中期 25~50歲:繁殖感對停滯感;成年後期 50歲後:完善感對失望感。

在這八個階段中,前四個階段是兒童心理養成的重要階段。

嬰兒前期的兒童是最為脆弱的,他們渴望並且依賴家長的保護,家長是與他們朝夕相處的存在,一旦家長不滿足他們的需求或者以非慣用的方式來滿足他們的需求,他們就會產生並形成懷疑感。

嬰兒後期的兒童正處於學習基本技能的時期,比如爬行、走路、與人交流等,當他們因學會一樣新事物而得到極大的肯定時,兒童會獲得自我控制能力以及自主性,反之,如果家長否定甚至體罰他們,他們會因疑慮而感到羞怯。

當他們進入幼兒期,他們已經能夠進行一些具體的運動神經活動,也是他們對各種事物最好奇的時期。

如果家長能夠鼓勵他們的創造力和想像力,而不是打擊、嘲諷他們,那麼他們就會擁有健康的獨創性意識。

在童年期,兒童們已經開始進入學校學習,也會在學校里獲得大大小小不同的職位,如果家長引導得體,他們就會培養出良好能力的美德。

能力的美德是在愛的關注與鼓勵中形成的。

獲得以上四個階段良好品質的一個重要前提就是陪伴,而在現代社會,大多數家長都忙於工作,疏於對孩子進行愛的教育和正確的引導,更別說花大量的時間去陪伴孩子,又因為中國實行了很長一段時間的計劃生育政策,導致大部分的中國家庭只有一個孩子,孩子的童年也就缺少玩伴。

他們選擇將孩子送到老人處由老人幫忙撫養,或者直接送入全日制管理的學校或培訓機構。

而在中國農村地區,家長外出務工掙錢,直接將孩子留在農村,這也造成了中國目前已有6000萬留守兒童的局面!所以,無論工作再忙,也請家長們每天至少抽出兩個小時的時間陪伴孩子,不一定要帶他們去遊樂園,不一定要吃美味大餐,只要陪伴,並給予他們愛與鼓勵,他們的成長將會向健康的方向發展。

編者曾在一個少兒培訓機構工作,這個機構設有一個安親班,就是專門接收孩子放寒暑假在家而父母上班沒有時間帶孩子的學生,每天早晨父母將孩子送到學校,傍晚下班再來學校接走孩子。

孩子一天的生活有學校全權負責。

這個班級的設置給父母帶來了極大的方便,也給孩子帶來了許多玩伴,在一定意義上來說是有好處的。

但是從安全角度來看,還是有一定的安全隱患,孩子天性好動,對各種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心,對一群孩子的集中看管就無法做到面面俱到,因此,如果不是有十分重要的事情,重要到連自己的孩子都無法照看,家長們還是親自帶孩子為好。

中國有句古話:「棍棒底下出孝子。

」大部分人的童年都挨過打,也有一部分人的童年是被打過來的,但是,這樣的教育方法真的正確嗎?打孩子背後的隱患又有多少人會注意到呢?如果因為孩子做錯一件事就去打罵孩子,而不是進行正確的引導,會導致孩子不敢也不願意在去嘗試新事物,甚至導致孩子自卑,內疚,嚴重者會形成反社會人格,長大以後危害社會。

說句玩笑話,多少犯罪分子是因為沒有一個完美的童年而去報復社會。

更別說沒有原因就打罵孩子的家庭暴力,只會讓孩子對家庭、對社會產生懷疑感。

作為家長,孩子是你和愛人愛的結晶,請你用你最大的愛與包容,為孩子建立一個安全、健康的成長環境;請你完善自身的教育理念,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受到正確的教育引導;請你合理調配你的時間,給孩子一個完整的,有父母陪伴的童年。

兒童是祖國的花朵,兒童時期的培養尤為重要,無論他們長大後會從事什麼樣的職業,請為他養成正確的生活習慣,培養正確的三觀。

請讓他們在一生中最重要的童年時光中,快樂的度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