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吃飯的權利還給孩子,媽媽們請別過分參與其中,今天知道也不晚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昨天聊了「挑食」這個話題,不少爸爸媽媽反映,餐桌上的戰爭,導火線還不僅僅是挑食。

孩子要麼邊吃邊玩,吃幾口就跑到一邊玩玩具,要麼就是邊看電視邊吃飯,看到入神就就會忘記吃飯。

每次吃飯的時間無限延長,有的甚至需要反覆加熱。

家長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滿屋子追著孩子餵飯,讓父母苦不堪言啊。

娃呀,怎麼就不能好好地吃個飯呢?

孩子形成不良的飲食習慣,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但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父母沒有科學餵養孩子。

邊看電視邊吃,邊吃邊玩,這是父母慣出來的

有的父母為了讓孩子吃飯的時候不亂跑,就把電視開著,讓孩子邊看電視邊吃,或者孩子不好好吃飯,趁著寶寶專注看電視的時候餵飯,認為這樣寶寶就可以多吃一點。

其實這樣做是不對的。

不管是邊看電視邊吃,還是邊吃邊玩,都會影響寶寶的消化吸收能力。

而且,這樣做還容易加長吃飯時間,使大腦皮層的攝食中樞興奮性減弱,降低寶寶對食物的味覺敏感性和饑飽能力的控制性。

吃飯是需要氛圍的,也需要儀式的。

要培養寶寶專心吃飯的習慣,首先要關掉電視,把寶寶的玩具收起來,在固定吃飯的地方吃飯,可以從小訓練孩子在自己的餐椅上吃飯。

強烈推薦為寶寶準備專門的餐桌、餐椅,或者在成人餐桌旁邊為寶寶選一個固定的位置。

飯前幫寶寶洗手,把菜端給寶寶時,媽媽要很愉悅的表情,這樣傳遞給寶寶的是,吃飯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

儘量讓寶寶和全家人一起吃飯,當寶寶看到大家享受美食時,寶寶也會把注意力集中在吃飯上。

挑選餐具也要看「顏值」

讓寶寶自己選餐具,現在寶寶的餐具種類非常多,圖案不同、造型不同、材質也不同,家長幫寶寶把質量關,不怕摔、安全、好用,其他的就交給寶寶自己吧!

尤其是兩歲以後的寶寶,自我意識在發展,特別享受「我能自己做主」的自豪感,把選餐具的權利給孩子,他會覺得自己備受尊重,對於自己選的餐具,寶寶會非常喜歡,也會讓寶寶對吃飯產生興趣。

我們大人也會因為換了喜歡的杯子多喝水,換了喜歡的餐具覺得吃飯也充滿樂趣。

小孩子可能會喜新厭舊,這都是正常的。

媽媽可以和寶寶一起多選幾套餐具,變著花樣的出現,讓寶寶覺得吃飯也充滿了新鮮感。

自己吃著才有趣,放手讓寶寶自己去吃

寶寶1歲左右,就會有要自己動手吃飯的強烈願望,吃飯時也常常會跟大人搶勺子。

如果寶寶想自己動手吃飯,就讓他好好享用吧。

給寶寶一把勺子,讓他自己練習。

但寶寶的精細動作還不協調,常常會弄灑飯菜。

這時,媽媽一定要有耐心,不要多加干涉和指責,而應該鼓勵寶寶自己吃飯。

當寶寶越來越熟練,送到嘴裡的飯越來越多,這時寶寶會很開心,家長及時鼓勵幾句,寶寶對吃飯就更有興趣了。

寶寶自己吃飯,不僅能改掉邊玩邊吃的壞習慣,還能促進手眼協調動作的發展。

值得提醒家長的是,寶寶一旦吃飯速度降下來了,或者乾脆就不吃了,那就說明寶寶已經吃飽,這時千萬不要追著寶寶喂,而且兩餐之間不要給寶寶吃餅乾、蛋糕一類容易飽肚子的零食,這樣才有可能逐漸讓寶寶養成定時吃飯的良好習慣。

學習飯桌的規矩和禮儀

比如:吃飯時必須在制定的位置進行,如果四處亂跑,就沒有飯吃;一家人吃飯,要全部人都做好後,再開始吃;飯前要對準備飯菜的人表達感謝,幫忙準備餐具,吃飯時細嚼慢咽,飯後要和大家打招呼再離開……等等。

從小讓孩子懂得這些,不僅對於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而且對孩子學習餐桌禮儀也是很好的訓練。

剛開始執行起來肯定不太容易,孩子做不到,一定不要在餐桌上大聲批評和訓斥孩子,破壞吃飯的氛圍。

父母用一些手勢或者眼神制止孩子的不良行為,在孩子遵守規矩後,給予孩子及時的肯定和鼓勵,這樣孩子就很願意服從了。

更重要的是父母的榜樣作用,父母的言行舉止,孩子都會作為範本來參照。

有時候,孩子邊吃邊玩,或者父母追著餵也不願意吃,只是因為孩子本來就不餓。

飢餓是人的生理本能,如果在孩子不餓的時候,硬強迫孩子吃飯,孩子就會對吃飯產生牴觸情緒。

吃飯本來是件開心的事情,不要逼孩子把吃飯當做一件必須要完成的任務。

抱著執行任務的態度去吃飯,孩子當然不開心不樂意不配合了。

餓不餓由孩子決定,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從把吃飯的權利還給孩子開始!

更多資訊請關注搖籃網微信公眾號(yaolan-com)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餐桌禮儀不可忽視,6個月起就要開始培養

寶寶吃飯之初,父母更關注寶寶吃了多少,吃的什麼?而往往忽略怎麼吃?其實從寶寶小的時候就開始關注他怎麼吃,是培養寶寶良好餐桌禮儀的起點。餐桌禮儀是社交禮儀的重要組成部分,良好的餐桌禮儀是對別人的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