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心經:誇獎懲罰要有度 不要按照自己的喜好給孩子定標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如果真的要誇獎一個孩子,就一定要說出為什麼誇獎他,因為這樣孩子會感受到你對他的理解,你的誇獎才起到了真正的效果,才能讓孩子的注意力保留在工作上而非誇獎上。

隆隆是一個剛剛轉學到幼兒園的孩子,隆隆非常乖巧,很少哭鬧,上主題課的時候也非常配合老師,回答問題很積極。

但是,不久老師就發現,隆隆每次獨立做完一件事情都會急迫地向老師匯報「邀功」。

老師們很快注意到了隆隆的這一特點,並且一致決定故意忽視隆隆急於獲得表揚的需求,只是在隆隆確實表現得很優秀的時候給予適當的鼓勵。

漸漸地,隆隆「邀功」的行為越來越少,他做事情也是因為自己真的想而不是為了獲得表揚才去做了。

孩子的主動性也就這樣被扼殺掉了。

外來的認可對孩子表現的促進作用只是暫時的,孩子對外界認可的依賴性越來越強,自我認同感就會越來越弱,等到孩子終有一天走出自己的小天地,他不再那麼受矚目的時候,外界認可的減少對他的信心甚至是性格的影響將會是難以預計的。

如果真的要誇獎一個孩子,就一定要說出你誇獎他的理由,因為這樣孩子會感受到你對他的理解,你的誇獎才起到了真正的效果,。

懲罰也是如此,當一個孩子必須因為不好的表現接受懲罰時,家長或者老師必須先將原因解釋清楚。

不能用簡單的誇獎與懲罰去驅使孩子與我們合作,因為我們想要教育的不是逆來順受的「乖孩子」。

作為家長的我們需要認識到,只有在解放孩子天性的基礎上,他們才能開始建立自我,對他人以及環境進行積極探索與互動。

在這樣的一來一往中,他們便創設了自己獨立的互動模式。

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需要的是自我的認可而不是周圍成年人的認可。

他們有構建自我的本能,我們成年人需要做的就是為他們提供一個自由的環境,讓他們的天性得以發揮。

孩子們沒有好壞之分,好壞的區別標準都是由成年人規定出來的,不論是上課該認真聽講還是下課該積極活動,這些所謂的標準都是成年人站在一個管理者的角度按照自己的喜好和習慣制定的。

孩子的世界與成年人的世界是完全不同的,將成年人的標準強加給孩子並不公平,在這種標準下區分開來的「好學生」與「壞學生」是沒有意義的,只會給孩子的成長設置障礙。

孩子們帶著巨大的創造潛能來到這個世界,我們卻將它們囿於條條框框中。

其實,只要給他們一個適宜的、自由的環境,他們就能順利地完成成長這一重大任務,憑藉天性走出最適合自己的人生軌跡。

每個孩子都是天才,只要我們用心去觀察。

對待孩子是不能用統一的標準的,孩子千差萬別,接受並理解這種差異性才能給孩子最合適的教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