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蚊子高發季,登革熱專業防控知識教給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蚊子高發季,擾人心神的蚊子又不時地在居民耳邊發出令人討厭的「嗡嗡」聲了。
去年的登革熱風波可謂滿城風雨,全民出動滅蚊子、滅孑孓(蚊子幼蟲)。
眼下,那些攜帶登革病毒的越冬蚊子,很有可能給登革熱疫情帶來捲土重來的機會。
今年以來,西湖區衛計系統關口前移,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和各鎮街,緊鑼密鼓地開展環境衛生整治、清除蚊媒孽生地,組織專業人員進行蚊媒監測、滅蚊效果評估、病例隔離救治、健康宣教等。
登革熱防控工作是現階段一項重要的工作,同樣需要全體群眾的參與助力。
今天,先讓小西帶你全面了解下登革熱的「那些事」!
什麼是登革熱
登革熱是登革病毒經蚊媒傳播引起的急性蟲媒傳染病。
臨床上可分為Ⅰ、Ⅱ、Ⅲ、Ⅳ四個血清型,各個型都可以發展為登革出血熱導致出血、休克甚至死亡。
登革熱不會由人直接傳染給人,也不會由空氣或接觸傳播,目前還沒有疫苗可預防。
登革熱的傳播途徑
登革熱的傳播媒介主要是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浙江省只有白紋伊蚊分布。
病毒通過蚊子的叮咬傳染給人類。
蚊子通常在吸食被感染人血液時獲得病毒,被感染的蚊子終生均能傳播病毒,少數還可經卵將病毒傳給後代。
登革熱的潛伏期
登革熱的潛伏期一般為3~14天,多數為5~8天。
患者和隱性感染者是主要的傳染來源。
患者在發病前1天至發病後5天都具有傳染性。
還有一部分人感染登革病毒後,病毒在血液中存在但不發病,即隱性感染,但是同樣能通過伊蚊將病毒傳給其他人。
登革熱的症狀
如被蚊蟲叮咬,出現以下症狀要警惕:
1.突發高熱:一兩天內體溫升高到39℃~40℃,體溫常持續一周不退;
2.「體痛」:感到頭痛、眼眶痛、肌肉關節和骨骼痛,整個人覺得很疲乏;
3.「發紅」:臉部、頸部、胸部及四肢皮膚發紅,貌似「酒醉狀」,甚至出現眼結膜充血、淺表淋巴結腫大、牙齦等無端出血等。
4.皮疹:以麻疹樣和出血性皮疹為主,不高出皮膚。
由於登革熱的發病症狀與感冒、流感等比較相似,因此,病人如果懷疑自己被蚊子叮咬,或有南美、非洲、東南亞地區的外出旅遊史,或到過登革熱流行地區,回來後有發熱、皮疹等不適,應及時到醫院的發熱門診就醫,並告知旅行史。
登革熱的預後
登革熱發病時及時就醫,一般經對症治療即可痊癒,愈後無其他健康影響,死亡率很低。
登革熱的預防
目前尚無疫苗可以預防登革熱,也無特效療法,只能對症治療。
因此,最簡單的辦法就是避免被蚊子叮咬,發病時及時就醫。
疾控專家
防蚊滅蚊是預防登革熱的關鍵!
蚊子的繁殖能力非常強大,每隻雌蚊子一生能產數千個蟲卵。
伊蚊主要孳生在各種人工和植物容器積水中,如:室內外廢棄的積水缸罐、竹林中的竹筒、樹洞、椰子殼、廢舊輪胎、醃菜陶瓷器皿等。
多在戶外侵襲人體,吸血高峰在下午4至5點,次高峰在上午9至10點。
活動飛行範圍一般在孳生地生地附近50至100米範圍,很少超過200米。
因此,在其活動尖峰時段處於其孳生地周圍100米範圍內較易被叮咬。
蚊子的幼蟲孑孓生活在水中,對於環境的適應能力也很強,至有報導提出,孑孓在污水中的發育速度更快,更容易存活,體形也長得更大。
消除衛生死角是滅蚊的關鍵一步。
因此,預防蚊子孽生,最經濟、環保、有效的方法是通過對周邊環境的改造或治理,減少蚊蟲的孳生和繁殖。
1
清理蚊媒孽生地
①填平窪地、翻盆倒罐、清除積水。
及時清除生活環境周邊可形成積水的各類容器、雜物和垃圾等。
不用的瓶瓶罐罐、廢舊輪胎等應儘快清除,如果還需要使用應倒置存放,讓它不能形成積水。
大家還要養成不亂扔垃圾的良好習慣,尤其是那些隱藏在綠化帶或草叢中的一次性包裝盒、飲料瓶等垃圾,由於不易被太陽直曬,容易長期積水,形成蚊子絕佳的孳生場所。
②清洗花瓶等容器,罐子、瓶子、垃圾桶加蓋,保持環境整潔。
家養水生植物應每隔3~5天換水洗瓶、清洗根須,並注意容器的清洗,容器底部不要留有積水。
③地下車庫集水井、小區周邊雨水井、下水道、電纜井等,如有積水,也會成為蚊子的孳生場所。
可以使用防蚊閘等設施阻止蚊蟲飛入這些地下管道,也可以適當的使用長效緩釋的滅蚊幼劑使蚊子幼蟲不能在這些環境中生存。
④不經常用的井、養花草的水瓶、景觀噴泉等地方也是蚊蟲常見的孳生地。
當然,方法也很簡單,只要每隔三四天換次水,或者養個魚,或者放點滅蚊幼劑,或者讓靜止的水域變成流動水域等,就能行之有效地防治蚊子了。
⑤自然積水環境, 除了以上人為積水環境,自然界中還有大量天然的蚊子孳生環境,比如天然的石穴、樹洞、竹子砍伐後留下的樹樁等。
如果發現這類孳生場所可以採用填平洞穴,或用砍刀將竹樁砍裂,使它不能積水。
2
滅殺成蚊
①利用光、聲、電等物理方法捕殺、誘殺或驅除蚊蟲,如電子驅蚊器、電蚊拍、光補器等。
②用蚊香、氣霧劑等家庭常用化學藥物來滅殺和趨避成蚊。
3
個人防護
①家庭可安裝紗窗、紗門、蚊帳。
如家中進入少量蚊子,可使用電子驅蚊拍、驅蚊燈殺滅蚊蟲。
如果家中蚊子較多,影響了正常生活,還可以使用殺蚊氣霧罐、蚊香等衛生殺蟲劑進行化學滅蚊,但要注意及時開窗通風,防止中毒。
②到室外,尤其是登革熱流行區旅遊或生活,應穿著長袖衣褲,並在外露的皮膚及衣服上塗抹蚊蟲趨避藥物。
③避免在「花斑蚊」出沒頻繁時段在樹蔭、草叢、涼亭、垃圾站等戶外陰暗處逗留。
登革熱分布在全球哪些國家和地區?
旅遊時應注意些什麼?
登革熱流行於全球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尤其是在東南亞、太平洋島嶼和加勒比海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我國各省均有輸入病例報告。
小西建議,因旅遊或事務需出國的朋友們需要注意:
1、出遊前,要先了解當地的情況或者該地區有什麼流行病,可通過網絡查詢旅遊部門、檢疫部門的的旅遊提醒,做好預防措施後再前往。
2、如果前往南美、東南亞、非洲等地,必須採取防蚊措施,比如穿長袖衣服、噴防蚊液,避免在樹蔭、草叢等蚊蟲較多的地方逗留過久。
選擇有空調或有蚊帳、防蚊紗窗的賓館。
3、一旦身體不適,出現發熱、頭疼、關節痛等症狀,要及時就醫,並告知醫生外出旅行史,以便早期診斷治療。
認識其他蟲媒傳染病
——寨卡病毒病、基孔肯雅熱、黃熱病
寨卡病毒病、基孔肯雅熱、黃熱病這三種傳染病的媒介與登革熱一樣,蚊種均為伊蚊,存在同一季節、同一地區流行的可能,並且所致疾病症狀相似,防蚊、滅蚊仍然是防止上述傳染病的重點措施。
寨卡病毒病是由寨卡病毒引起,通過蚊蟲進行傳播的一種蟲媒傳染病,宿主不明確,主要在野生靈長類動物和棲息在樹上的蚊子,如非洲伊蚊中循環。
潛伏期尚不清楚,可能為數天。
寨卡病毒感染者中,只有約20%會表現輕微症狀,典型的症狀包括急性起病的低熱、斑丘疹、關節疼痛、結膜炎,其他症狀包括肌痛、頭痛、眼眶痛及無力。
另外少見的症狀包括腹痛、噁心、嘔吐、黏膜潰瘍和皮膚瘙癢。
症狀通常較溫和,持續不到一周,需要住院治療的嚴重病情並不常見。
對寨卡疫情開展調查發現寨卡病毒與小頭症之間存有關聯。
目前無疫苗。
減少寨卡病毒感染來源以及減少蚊蟲與人的接觸可減少感染髮生。
基孔肯亞熱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
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是本病的主要傳播媒介。
主要通過感染病毒的伊蚊叮咬而傳播。
本病的潛伏期為1~12天,通常為3~7天。
臨床表現主要有:發熱病人常突然起病,寒戰、發熱,體溫可達39℃,伴有頭痛、噁心、嘔吐、食慾減退,淋巴結腫大。
目前尚未研製出有效疫苗和治療方法。
黃熱病是由黃熱病毒引起,主要通過伊蚊叮咬傳播的急性傳染病。
臨床以高熱、頭痛、黃疸、蛋白尿、相對緩脈和出血等為主要表現。
本病在非洲和南美洲的熱帶和亞熱帶呈地方性流行,亞洲尚無本病報告。
潛伏期通常為3~6天,也可長達10天。
多數受染者症狀較輕,可僅表現為發熱、頭痛、輕度蛋白尿等,持續數日即恢復。
重型患者只發生在約15%的病例。
防蚊、滅蚊是防止本病的重點措施。
17D黃熱病減毒活疫苗。
一次皮內接種0.5ml,7~9天即可產生有效的免疫力並可持續達10年以上。
西湖區疾控專家提醒市民:登革熱疫情的防控與我們每個人都有關,大家要做好防蚊滅蚊哦~!
來源 | 西湖衛計
編輯 | 曉雪
氣溫回升蚊蟲增多 防蚊滅蚊預防蟲媒疾病
近日,中國內地發現輸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春季氣溫回升,蚊蟲增多,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專家提醒,隨著氣溫的上升,蟲媒疾病有擴散的風險。寨卡、登革熱病毒主要通過蚊子叮咬傳播,高峰期要採取措施防蚊...
「山竹」過境後,如何警惕登革熱?預防的重點在於防蚊和滅蚊
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今年登革熱已經在馬來西亞、泰國、越南、菲律賓等多地區爆發,感染病例還在急劇上升。而「山竹」剛剛從中國南方過境,四處留下的積水為登革熱的傳播媒介——伊蚊的繁殖創造了條件,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