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眼界,決定孩子一生的氣質與追求!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最近,一位美術館講解員朋友分享了一個有趣的現象:
每逢節假日,很多家長會帶孩子來參觀美術館。
在參觀時,他們通常一邊催促孩子認真聽講解,一邊抽空自己在旁邊玩手機。
參觀完後,家長還會熱切地問孩子:「你記住了幾個畫家和作品?背給我聽下!」如果孩子興高采烈地答出一二,他們會興奮得抱起孩子一陣猛夸;如果孩子支支吾吾,他們則會感嘆一聲「白來了!」
去美術館或博物館到底看什麼?著名的繪畫大師吳冠中老先生在三十多年前就曾嘆息:他在南陽看漢畫像石,恰巧碰上孩子們扛著旗幟組班參觀漢畫館,他們嬉鬧而來,嘈雜而去,只留下滿館灰塵,而漢畫像石中表現出的手法、藝術法則等被西方藝術所追尋的瑰寶,孩子們卻都「相見不相識」。
大師的感慨令為人父母的我們深感慚愧,因為孩子對藝術的態度、對美的感悟都取決於父母自身的文化修養、審美觀念、生活品質和藝術追求。
我們對美的認識狹隘,孩子也就只能變成博物館裡無聊的「看客」;我們對藝術教育功利盲從,孩子也永遠無法體會藝術的樂趣。
那麼,應該如何開展藝術教育?各位家長不妨從這兩個入門級的問題開始吧!
為什麼要讓孩子「看見」美?
木心先生曾說:「沒有審美力是絕症,知識也解救不了。
」因為對美無感的人,對生活中富有情趣的細節必然也是無感的;不能夠被美感染、震盪的人,也很難看見生命背後的敬畏與感動,這正是「美盲」比「文盲」更可怕的地方。
在國外,家長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會給他們翻看精美的藝術畫冊、聆聽優美的音樂,這就是一個「養眼睛」和「養耳朵」的過程,是一種自覺培養孩子「不自覺」的審美的過程。
懂得審美的孩子和不懂審美的孩子究竟有何不同?最大的區別就是,當孩子見識到最頂級的藝術、形成美的觀念之後,他們再去看那些甚囂塵上、低級趣味的東西,就能在心中明辨高下。
比起那些追逐潮流,毫無自己態度和主張的人,這些有自己獨立審美判斷力的孩子會更容易感到幸福。
如何培養孩子的審美情趣?
美是一種浸染,是一種薰陶,更是一種選擇。
我們的眼界,最終決定孩子所能到達的邊界。
因此,唯有父母自己不放棄對美的追求,孩子才能成為有審美情趣的人。
1.品味生活中的美
蘇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周圍世界的美感,能陶冶孩子的情操,使他們變得高尚文雅,富有同情心,愛憎分明。
」作為父母,要善於和孩子一起去發現和品鑑身邊的美,要努力為孩子創設更多接觸美的機會,讓孩子感受到美無處不在,這樣才能激發他們對美的追求與嚮往。
比如:
在生活中,我們要用心地挑選每一件裝飾物,因為孩子的審美認知正是通過這些小細節浸潤到精神氣質中;
我們可以帶孩子去公園郊外觀察大自然的美,聆聽來自自然的各種動聽的聲音,提高他們對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
我們還可以陪孩子閱讀適合他們的藝術書籍,欣賞藝術大師的名畫、名曲,積累更多的審美體驗。
2.營造濃厚的藝術氛圍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困惑:當自己都不懂藝術的時候,要如何教孩子?其實父母不一定非得是藝術家或是很懂藝術,才能給孩子進行藝術教育。
著名的鋼琴演奏家魯賓斯坦就出生在一個對音樂一竅不通的波蘭家庭,他從小就熱愛聆聽所有的聲音。
在他3歲時,父母買回一架鋼琴。
從此,客廳就成了他的天堂,這架鋼琴也開啟了他的藝術之路。
我們要做的事情就是為孩子創設寬鬆的藝術環境,營造濃厚藝術氛圍,為孩子提供一個空間,滿足孩子對藝術的好奇與求知慾。
比如,發現孩子喜歡塗鴉時,可以在家中準備一個大畫板和各種顏料,方便孩子隨時進行創作,讓孩子在自由的想像與創造活動中培養獨特的審美個性。
3.挖掘孩子的興趣
歌德曾說:「倘若幼兒能按照早期的跡象成長起來,那麼我們就是天才了。
但成長並不僅僅是發展而已……過了一定的時期之後,這些能力與技能表現就不復存在了。
」因此,家長應該敏銳捕捉孩子的興趣和愛好,擅長發現孩子的閃光點,挖掘孩子的無限潛能,以便更好地進行藝術教育。
比如,當發現孩子對演奏樂曲感興趣時,家長可以通過講解音樂故事的方式,加深孩子對樂曲的理解,讓孩子不只是從技能上進行模仿,而是用情感來表現樂曲,讓孩子真正感受到藝術的美和魅力。
小編說:
吳冠中先生曾說:「追尋美、發現美,是我的職業、職責,是我生活的整體,生命的全部。
」如果多年後,我們能將孩子培養成以美為職業的鋼琴家、繪畫家、舞蹈家等等,那必定是一件無比自豪和驕傲的事情;但是,如果他們成為熱愛生活、懂得藝術、善長發現美的「藝術家」,那同樣是非常美好幸福的事情!
請父母停止壓制孩子對美的追求!使孩子有一雙審美的眼睛,讓孩子體味更多幸福,未來人生離成功更近
暑假來臨,看到很多家長秀孩子的暑期安排,而且父母都認為孩子只要按照暑期計劃執行,就會收穫滿滿,過一個充實的假期。他們把孩子的每一分鐘都安排得滿滿的,但在這個暑期計劃表,卻沒有藝術、沒有遊戲、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