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引導孩子在日積月累中形成正向思維能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娜寫年華寄語:張怡筠,是近年知名度很高的來自台灣的 「大眾心理學導師」,美國心理學博士,擅長談職場、愛情、婚姻、家庭、孩子教育,等等。

她的風格是 「輕鬆說道理,明確講做法」,比較容易被普羅大眾接受,雖然在科學性上我們無從判斷,但是很多時候聽起來是符合常識,挺有道理的。

今天這篇,說到一個重視孩子情商培養的父母,在日常生活中點點滴滴會注意怎麼做?

情商這個詞兒,現在是給整爛了。

情商,其實是說一個人了解和管理自己情緒的能力。

情商並不是智商的對立面,情商,歸根結底,還是受 「基因」、「天性」、「理性」,甚至是 「智商」 支配的 - 因為懂得情緒管理對人際關係、事業發展、人生幸福都很重要這個道理,才會去積極管理自己的情緒,成為一個「高情商」的人。

否則,說一個人情商高,似乎潛台詞就是:這個人智商一般。

張怡筠:如何培養高情商孩子?

首先,幫助孩子辨識自己的情緒。

先來做個測試吧!

孩子放學回來告訴你:「今天在學校有同學打我!」

身為父母的你,這時候的反應會是……

答案A——「這種小事別放在心上。

答案B——「你不會也教訓他嗎,你有沒有打回去?」

答案C——「我現在很忙,晚一點再說。

答案D——「還好嗎?有同學打你,所以你很委屈?」

你的答案會是什麼呢?

讓我們公布正確答案吧!重視孩子情商的父母親之答案,會是最後一個——D。

原因是什麼呢?因為情商高手的基本功,就是察覺自己的情緒狀態,也就是說,要能很快了解自己的當下情緒。

因此父母在這個情況下,應先幫助孩子辨識出現有的情緒狀態:「所以你不開心了?」,「所以你感到委屈了?」。

幫助孩子辨認自己的情緒狀態,會帶來兩個天大的好處。

首先,孩子可以從中明瞭,接下來要處理的,是自己的情緒,而不是那個「對方」。

也就是說,現在真正該做的事情,不是因自己感到委屈而找對方理論,而是應該意識到,真正的困擾其實是自己的情緒反應,那麼隨後該努力的,就是如何調試情緒,做出合適反應。

其次,孩子可以從中學會換位思考的能力。

這次挨打,心理難受,以後就知道了,若去打別人,別人也就會有這樣的感受。

這個深刻的情緒體會,有助提升孩子換位思考的能力。

所以從情商教育的角度而言,這會是個一舉兩得的做法。

在協助孩子辨識情緒之後,接下來,爸爸媽媽就可以再問:「你要不要告訴我發生了什麼事?」這是個很重要的親子溝通方式,當父母學會發問及傾聽,孩子就會願意開口說話,培養良好的親子溝通習慣,會讓彼此的溝通暢行無阻。

第二,幫助孩子發展負面情緒的管理技巧。

在美國有些中小學,在課程中加入冥想的練習,讓孩子坐下,閉上眼睛,意念集中靜坐20分鐘。

而最近的實驗發現,靜坐冥想有助降低一個人的焦慮感,而且能夠強化注意力的集中,進一步地提升學習效率。

像這些設計得當,適合孩子的放鬆技巧,早早學會,對他們未來的抗壓能力就會有所幫助。

我認識一個媽媽,周末會帶著她初二的孩子去上瑜珈課。

原因是她發現孩子上了中學之後,個性變得急噪。

而她自己有做瑜珈的習慣,就帶孩子一起去上兒童班。

孩子漸漸地學會靜心,放鬆的技巧,脾氣也隨之溫和多了。

另外,父母也可以鼓勵孩子培養健康的興趣和嗜好,來幫助他們排解壓力,例如帶孩子一起體育鍛鍊,畫畫、唱歌等。

心理學上的研究顯示,做運動是極佳的疏壓方法之一,持續做有氧運動20分鐘以上,會促進大腦中腦內啡的分泌,因而在生理上起到舒緩壓力的作用。

第三,幫助孩子樹立自信。

自信是情商能力的基石。

自信的孩子,在面對別人的惡意攻擊時能沉穩以對,並擁有良好的抗挫及抗壓能力,在人際關係上也會得心應手。

父母親該如何著手,培養孩子的自信?

事實上,父母親對孩子的評價,對其自信有著直接的影響,因此,若平時只是批評而極少給予表揚,父母親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塑造了孩子心目中不佳的自我形象。

所以建議父母親可以坐下來,寫下孩子值得欣賞的優點。

而在這想特別提醒家長的是,這些優點不該是孩子和別人比較的成果,而是孩子他本身所具有的特質。

比 如,「很有愛心,對小動物很好;很有禮貌,會主動和朋友打招呼」等等這些人格特質,而並非「每次都名列前茅」等建立在比較之上的結果。

如果要稱讚孩子的學習表現,「學習很認真、負責,會自我督促念書」就會是更好的理由。

多鼓勵和肯定孩子,讓他對自己有著合適的自信,會讓他的情商能力大幅度提高。

第四 ,培養孩子樂觀積極的態度。

對孩子來說,父母可以給他們的最佳的禮物就是:一份無可救藥的樂觀心態。

心理學的研究發現,只要孩子對自己持正面的看法,對未來有樂觀的態度,那父母就大可放心,這孩子這輩子不會離幸福太遠。

樂觀孩子的重要表現之一,就是懂得對事情做正面的思考。

我認識的一個孩子,有次老師當眾批評他的歷史成績。

大多數孩子都會因此而覺得有失顏面而耿耿於懷。

然而他做了心態上的調整,笑著跟媽媽說:「幸好老師批評的是我最爛的一門科目,如果我最好的一門科目還被他批評,那我不就更慘了。

」有這樣的正面思維能力,就是樂觀特質的精彩展現。

因為他知道怎麼在任何環境中看到事情的優點面,從而避免了負面情緒的不當干擾,而找到激勵自己的動力。

為了幫助孩子學會看到事情的優點面,父母親應常常用正向發問的方式啟發孩子的思考,比如「今天認識的這個新同學,你覺得他有什麼優點?」

而在碰到挫折時,例如孩子上台演出不理想,爸媽不該說:「你今天怎麼回事,表現得一塌糊塗。

」而該用:「這次可能讓你自己失望了,那你覺得有沒有什麼值得 肯定的部分呢?」如此一來,孩子就有能力去思索正面的答案,例如「比起上次還是略有進步」,或者是「學到了重要的經驗,下次上台該做更充分的準備。

正向思維能力是在日積月累中形成的,只要平時多花點心思,父母親就能幫助孩子培養出樂觀的正向思考習慣。

第五,培養孩子的人際互動能力。

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所以父母應該要多安排些機會,歡迎孩子的玩伴來到家裡和孩子一起玩耍,學習,以及共同度過生命中的重要時刻(如生日等)。

重視情商的父母親在孩子參加這些團體活動時,關注的焦點不會是孩子與他人的比較結果,例如「我的孩子個頭比別人高多少?」,或者念著「我的孩子學習比別人快還是 慢?」父母親該觀察的是,孩子在和別人的互動當中,他是主動和他人說話?還是害羞不開口?當別人跟他說話的時候,他是什麼反應?而萬一與他人發生矛盾,他 又是如何回應的?為了防止自己又落入「與他人較量「的慣性思維中,家長們不妨準備個小的筆記本,提醒自己觀察的重點,並做記錄。

此外,也應鼓勵孩子學會分享。

記得我高中的時候,參加一個同學的生日聚會,臨離開時,她的媽媽做了一個特別的安排,拿出一個紙袋,要女兒送我們每個在場的同學一人一張相同的磁帶(那時還只有磁帶),現場頓時一片歡呼,因為那是我們共同偶像的最新歌曲專輯,同時也不免狐疑:「不會吧?哪有壽星送禮的道理?」

同學說:「我媽媽的意思是,每個好友一份,這樣在我們念書很累的時候就可以聽同樣的音樂,有著同樣的心情,讓我們感情更加親密。

」一直到現在,我都還記得 這個貼心好禮。

而現在想來,這個同學媽媽的做法,不但讓孩子會記得這個特別的聚會,更重要的是,她教導了孩子如何分享快樂。

有些父母親在孩子的派對中,只 想讓自己的孩子成為注意力的焦點,而錯失了培養孩子人際關係能力的良機。

真正高情商的家長,則會鼓勵孩子去招呼大家,和朋友分享自己的東西。

同時,也別忘了鼓勵孩子主動向他人提供協助,這是團隊協作能力中很重要的一個特質。

父母親該多鼓勵孩子觀察別人的需求,而主動提供幫助。

不妨常問孩子:「 你有注意到有誰特別需要幫忙嗎?」,「你覺得你能夠做些什麼去幫助別人嗎?」而在孩子提供他人協助時,例如幫家人提東西,則該立刻給予及時的表揚,如此一 來,孩子就能夠培養出團隊意識及協作能力。

日後無論對工作還是生活,皆會大有助益。

14、15歲之前,是情商能力培養及形成的重要時期。

家長若能積極地進行情商教育,從而培養出孩子良好的情商能力,就能讓其心理免疫力大大增強,得以應付學習和生活中的低潮與挑戰,讓孩子有能力去經營一個成功與快樂並存的美好人生!

---------------------------------------------------------------

微信公眾號:教育分享(jiaoyufx2014)

關注教育新動態,分享實用育兒經驗,與家長和孩子們共同成長!父母成長一小步,孩子成長一大步!!!

好文分享

不管你在哪裡讀到有分享價值的好文章,請記得隨手發給我,投稿到[email protected]或直接用微信發給我wendy_gtn(敲門暗號教育分享),你的參與會讓更多人受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怎樣培養高情商孩子?說得太好了

前幾年,有一個針對世界500強企業員工的大規模調查,研究對於工作成就而言,影響的關鍵因素是什麼?結果得到一個令人驚訝的結論:不論什麼行業,情商和智商對於一個人的工作成就都有影響,而其影響比例為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