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性格底色美不美,全看家長起筆對不對!0~6歲心理教育要義,get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編 者

0~6歲兒童的心理發展有哪些特點,親子關係會對孩子的成長有哪些重要意義,父母分離究竟會對孩子產生怎樣的不良影響?本期我們特邀請心理專家對此進行分析,並給出建設性意見。

家庭是一個人成長的起點;

父母則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家庭教育是人類一切教育的基礎,直接影響著孩子的成長。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從精神分析的角度來看,我們的人格在6歲之前已經形成基石,它是我們生命的底色,0~6歲的親子關係對一個人的人格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母親的照顧和關心愛撫,

將促進兒童形成良好的希望品質

0~1歲,嬰兒前期。

這一階段,母親給予嬰兒的適當照顧和關心愛撫,將促進嬰兒獲得積極的信任感,促進兒童形成良好的希望品質。

通俗地來說就是,母親適應嬰兒的需要,讓這個剛剛來到世界上的小生命,因為得到了母親足夠的關愛,而對這個世界充滿希望。

在嬰兒剛出生的前半年,也就是6個月之前,是絕對依賴期。

嬰兒完全依賴母親,母親處於原始的母性專注狀態中,為嬰兒提供需要的愛和環境。

嬰兒與母親完全融合在一起,嬰兒在母親的抱持中發展出安全感,以及對世界的信任感。

如果在這個時期母親不在場,孩子有可能處在極度的恐懼狀態中,有一種被拋棄感。

如果在這個階段出現問題,孩子將來有可能會沒有共情能力,甚至發展成精神分裂症、邊緣性人格障礙等。

嬰兒在6個月到1歲是相對依賴期。

這個階段,嬰兒開始意識到他是依賴母親的,並對此感到焦慮。

在這一階段中,母親是最有影響的他人。

需要得到滿足的兒童,會體驗到世界的可靠和安寧,特別是發展了對母親和周圍人的信任,產生基本的信任感。

而對周圍世界的這種基本信任感是形成健康人格的基礎。

這是一個逐漸減少對母親的依賴,逐漸適應挫折的過程。

但如果嬰兒在這個時期突然失去母愛,加上其他嚴重情況,便可以加劇嬰兒期的抑鬱或者產生一種輕度的慣性悲傷,使一個人終生保持著一種抑鬱性格。

孩子還可能因為在這個階段沒有與母親建立安全的依戀關係,出現諸如對外界和他人的情感反應淡漠,不會正確表達個人情感,對世界充滿不安全感等心理問題。

總之,在生命的第一年,嬰兒主要是通過吮吸、嘶咬等方式感知、探索世界,這一時期嬰兒與撫養人(主要是母親)的關係,對嬰兒探索外界、消除疑惑起著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養育環境有助於嬰兒信任人格的培養和良好社會性的發展。

在這個階段,母親最好不要離開孩子,如果萬不得已,一定要保證孩子養育環境的連續性、單一性和穩定性。

比如要將孩子委託給老人的話,也要儘量讓家庭照料環境簡單、安靜、溫情。

在蹣跚學步的相對獨立期,

父母需要適當「放手」

1~3歲,是相對獨立期。

依賴的前兩個階段發展得好,幼兒才能在經驗基礎上建立一個健康牢固的內部世界。

這階段描述了蹣跚學步的兒童心理發展。

弗洛伊德把它定義為肛欲期,他認為原始慾望的滿足主要靠大小便排泄時所產生的刺激快感獲得滿足。

但這一時期也正是成人對嬰幼兒進行大小便衛生習慣訓練的時期。

弗洛伊德認為大人在訓練小孩大小便時的情緒、氣氛對其未來人格發展影響重大。

管制過嚴可能易形成兒童冷酷、頑固、吝嗇的所謂肛門性格;而過於寬鬆又可能形成浪費的習性。

2~3歲在發展心理學中被視作幼兒的第一反抗期,幼兒為爭取自主,喜歡事事「我自己來」,對父母的指示開始反抗。

這一時期,如果父母不讓他們做自己想做的事,或因為怕添亂惹麻煩而事事代替嬰幼兒做的話,將使兒童難以培養起自主性,導致其成年後會顯得意志力薄弱,缺乏面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以及自主精神。

在這一時期,專制型、放任型或忽視型的父母都不利於兒童心理品質的發展。

兒童在此階段,如果缺少了與父母及時的互動,而相關的監護人(比如爺爺、奶奶)容易形成專制型或放任型或忽視型的管教。

再加上,如果身邊有人嘲笑和限制兒童,認為「什麼事都做不好還要自己做」,兒童也會對自己產生內疚感,由此引發孤獨、內向、缺乏自信、較為偏激等心理問題。

在此階段,母親可以去上班,但建議不要外出務工,以免長時間與孩子分離。

如果沒有辦法必須離開,就需要告知孩子自己是去哪裡,爭取每天與孩子在固定的時間進行視頻交流,撫養人依然要求連續和穩定。

3~6歲是性別認同的關鍵期,

父母關係的好壞至關重要

3~6歲,被弗洛伊德定義為俄狄普斯期。

這個階段是性別認同的關鍵期。

在這個階段,男孩在與父親競爭媽媽的愛上受挫,開始想「要變成爸爸那樣的男人,將來才能娶一個像媽媽一樣的女人」,於是以模仿父親的方式實現對男性的認同,從而具備男性的性別意識。

而女孩子也會經歷類似的心理發展階段——在與媽媽「競爭」父親受挫後,認識到要變成像媽媽一樣有魅力的女人,從而實現了女性的身份認同。

在此階段,父母如果外出務工,孩子留守的話,就要定期與孩子交流,可以通過寫信、打電話或者視頻聊天等,與孩子保持聯繫,增進溝通。

同時,給孩子傳遞出這樣的信息:父母想在家陪孩子,但是工作的需要,不得不離開,很想念孩子。

這樣孩子有什麼問題可以方便地求助父母,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孩子內心的安全感,也可以讓孩子更好地理解父母。

在假期,父母要儘量把孩子接到身邊,進行高質量的陪伴。

幼年時期,親子關係在兒童的心理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甚至會對兒童以後人生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我們應對孩子的教育問題給予足夠的重視,設法改善或者彌補早期教育的缺失,使他們體驗到關懷與愛,能夠健康成長。

對於家有孩子的父母而言

如果有可能,在孩子幼小的階段儘量不要長期外出,特別是在孩子發展的關鍵期儘可能和孩子生活在一起。

如果出於生活所迫不得不拋家別子,那麼父母雙方要儘量留一個在家裡照顧孩子。

如果實在沒有辦法,必須夫妻雙方都得出去,儘量在孩子3歲以後,並儘量保證撫養人和撫養環境的穩定性,不要頻繁地更換撫養人。

應該儘可能地採取一些補救措施去給孩子必要的關愛和教育,以保證他們基本的心理健康。

對於農村留守兒童來說

家庭在一定時間內已經喪失了其教育功能。

解決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需要學校教育補位,有針對性地擴大學校教育的功能。

教師、班主任要關心這些孩子的成長,增加情感投入,鼓勵這些孩子積極參與集體生活,幫助他們排除認識上和情緒上的困擾,順利度過生理和心理成長的關鍵時期。

農村留守兒童

一個特殊群體

在人格特徵上具有明顯的共性,在日常生活和價值判斷上也具有共性的困惑和問題,可以在學校中成立農村留守兒童「成長互助小組」。

相同的經歷與境遇使留守兒童之間更易於產生彼此心理上的相容,形成情感上的相互慰藉與支持。

在小組的交往與活動中,留守兒童可以分享彼此之間的快樂,理解與分擔彼此的煩惱,交流和討論他們在成長中的困惑和疑慮,促進兒童的健康成長。

此外,要加強對留守兒童的社會支持。

動員社會愛心人士當留守兒童的「代管家長」,使留守兒童既能得到有效的學習引導,也能得到生活上的照顧和情感的溫暖。

政府有關部門也要切實擔負起責任,加快當地經濟發展,增加本地就業機會,讓更多的務工者做到「養家不離家」,從而減少留守兒童,創造促進孩子健康成長的家庭環境。

文/北京回龍觀醫院心理科 李玖菊 劉華清

圖/源自網絡

以上為《健康報》原創作品,如若轉載須獲得本報授權。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自助獲取轉載授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