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講過·親子:禮貌是逼不出來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本期快速導讀-----

要知道孩子有他們自己的判斷標準、有他們的認知方式、更有他們的成長空間。

禮貌這樣的良好習慣,會有非常自然的成長方式,不是靠強逼形成的。

-----以下正文詳情-----

路上看到一幕,一個家長帶著一個四五歲的小孩,正好遇見了一位熟人,大人之間熱情招呼之後,家長就順手拉著小孩向對方問好。

但不知是什麼原因,小孩子像是有點脾氣,不肯開口。

或者是這位熟人有點重要,家長開始訓斥孩子怎麼會不聽話,孩子咬著嘴唇,漲紅著臉就不開口。

於是,雙方開始尷尬了,熟人圓場說,孩子還小,不叫就不叫好了。

家長只能一臉抱歉: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孩子不懂事!

正在經過旁邊的我真想立即告訴這位家長:真的不是孩子不懂事,而是家長您太不懂事了! 也許你的本意是想讓孩子學習禮貌,又或者是想在熟人面前展示一下自己教子有方,可是你根本就沒有想過被強迫下的打招呼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

孩子有時的膽怯是有他的原因

如果你的孩子平時願意打招呼,卻突然在某個人面前不願意,請務必理解。

要知道孩子眼中的成人與我們眼中的成人有著非常大的區別。

相信每一個人的記憶深處都有可能會有著在孩童時代不愉快的回憶。

可能會是一個怪叔叔,也可能會是一個普通的阿姨。

我在幼兒園時,就認為舅舅單位的一個女同事是一部電影里的妖婆化身,一見面就跑。

其實人家這位阿姨很和善,長大後我還專門對比了當年電影的海報,發現並沒有什麼相似的,但當年的我就是很害怕見到她。

如果當時能有一個知心的大人能問我一下理由,一定會很早就解決掉這個心結的。

孩子有時的冷漠有他的道理

我們家林個因為他的這個名字,很容易被其他人所記住,也容易被他人喜歡。

有一次,我們在路上,街對面突然有一個與他年齡相仿的小孩子,看到他之後很興奮地搖著手大叫:「林個!林個!」我再看個個卻是一臉的不悅,而且不予相會。

我問他:「不認識嗎?」個個很不高興地說:「認識,是我同學。

」我說:「人家叫你名字,你不回應一下嗎?」他說:「不高興,大街上這樣,太幼稚了!」要知道「幼稚」這樣的字眼從當時只有5歲的他嘴裡出現,還是蠻搞笑的。

只是那時我並沒有認為這有什麼不妥,只是淡淡地囑咐他去學校時得和人家打個招呼!

孩子有時的畏生有他的空間

還是林個,更小一點的時候,他很喜歡與我們一同去超市,但對於要一個人與生人打交道顯得非常地不願意。

每次去時總喜歡要買一根熱狗,於是我們就誘導他說:「這次把錢給你,你自己去買!」他不願意。

我們就勸他,大家就在不遠的這裡等,買一下很簡單,否則我們就不吃了。

結果他思考了一會兒,決定放棄吃熱狗。

雖然結果有點令人覺得意外,但是我們還是決定尊重他的選擇。

事實上,他並沒有像外人說得那樣就這樣內向下去。

只是大約一年後,他就那麼很自然地自己去找生人買東西了。

最怕的是家長在這些時候,訓斥孩子的「內向」、「膽小」、「不禮貌」等等,要知道孩子有他們自己的判斷標準、有他們的認知方式、更有他們的成長空間。

禮貌這樣的良好習慣,會有非常自然的成長方式,不是靠強逼形成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不愛叫人不是他沒禮貌,是你的問題!

兩歲的多多,面對媽媽身邊彎下腰來親切看著他的阿姨,微笑著卻不肯打招呼。「多多,叫一聲阿姨。」多多扭過頭,一聲不吭。「多多乖,叫一聲阿姨,媽媽就給你買小蛋糕吃。」「不叫阿姨,媽媽,買小蛋糕吃。」 ...

孩子跟人打招呼有多重要?你的面子有多薄

點擊上方「育兒網」即可訂閱獲得專業育嬰師定製備孕至6歲育兒知識禮拜天帶著兒子去小公園玩,剛好遇到了老媽的同事李阿姨,她也帶著孫女出來玩,雖然不熟但還是打個招呼就聊上了。聊到一半,李阿姨的孫女跑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