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獨生子女父母的你,是否也有這些困擾?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有些父母特別困擾獨生子女的教育問題,所謂獨生子女就是家裡只有一個孩子,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六個人圍著一個小孩轉,把全部的愛和希望寄托在寫一個孩子身上,結果造成了很多問題。


比如:一是以自我為中心,占有欲強,不懂得分享。

二是獨立生活能力差,父母照顧太多,對孩子的一切進行包辦。

三是不合群,不易與小朋友搞好團結。

四是嬌氣。

有些獨生子女並不存在上述缺點,這是因為家庭教育的合理,怎樣才能教育好孩子,我有以下幾點建議:

​①不要溺愛孩子。

愛孩子,希望孩子幸福,這是父母的常情。

很多父母對孩子百依百順,只要孩子稱心如意就行了,這是一種母雞式的愛。

溺愛給孩子帶來的絕不是幸福,而是自私和幼稚病。

更嚴重的,由於父母過分溺愛,導致孩子犯罪。

蘇聯有一個傳說:一位明智的母親,每次吃飯都是倒上兩碗牛奶,自己一碗孩子一碗,她的鄰居很不理解,她的鄰居什麼都給孩子,她領鄰居進廚房,才知道原來她給自己的牛奶摻了水,兒子的是純的,後來孩子長大了,給媽媽帶了兩個箱子一人一份,這位母親教育的方式值得我們學習。

②對孩子不能有求必應,無理要求不能遷就。

家長們絕不能放鬆早期教育工作,錯過了頭幾年,以後將要花費成倍的功夫。

應該讓孩子從小就知道,我有願望,別人也有願望,孩子要克制自己的願望。

有這樣一個例子:奶奶什麼好吃的都捨不得吃,全都給自己的孫子,有一次奶奶生病了,孩子的媽媽買了一點巧克力給奶奶吃,孩子發現了竟然從奶奶嘴裡把巧克力掏了出來,留給自己吃。

這樣自私的行為,能怨孩子麼?

③培養孩子合群的性格。

獨生子女容易形成不合群的弱點。

父母應注意讓自己的孩子和鄰居的、親友的小朋友一起玩,教育孩子有玩具大家共同玩,有東西大家分著吃,逐漸形成孩子謙讓、團結的性格。


④防止孩子僻性的形成。

有些獨生子女的僻性,這些僻性並不是先天的,而是後天教育不當所致。

比如任性、愛發脾氣是獨生子女的通病,當孩子滾在地上大哭大鬧時,父母應該重視,但不要理睬,孩子哭夠了也就不哭了,這時候大人可以給他洗洗臉,讓他情緒穩定下來,再進行教育。

例如:孩子剛到幼兒園門口,哭鬧著不想進去,明智的父母可以把孩子交給老師,果斷走開。

⑤培養獨立生活的能力。

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是在日常生活實踐中逐漸形成的。

有的教育家認為孩子從會拿勺子開始,就應該做些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務和幫助別人的勞動,這樣也有助於發揮孩子的聰明才智。

年齡小鼓勵孩子自己洗臉、刷牙、洗襪子等,在學校里,家長要鼓舞孩子熱愛勞動。

以上是小青老師的見解和建議,可能還不夠完善,歡迎大家留言補充!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不合群怎麼辦?家長該怎麼培養呢?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不惜代價培育孩子,上最好的學校,花錢報各種學習班、請家教,孩子的學識知識是增長了,可是你否注意到你的孩子是否合群呢?現在社會越來越講求合作,講究團隊精神,一個人再優秀...

你這樣做只會讓孩子越來越孤僻

因為政策的因素,現在孩子基本都是獨生子女,平常接觸的都只是家裡人,不合群的孩子雖說不上是什麼病,但卻妨礙他們去適應環境和學習新知識,這樣的孩子長大很難與人合作,也很難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調查表明...

家庭環境在兒童性格形成中起著重要作用

家庭環境在兒童性格形成中有特別重要的作用,俗稱「家庭是製造人類性格的工廠」。在家庭因素中主要有教養方式、家庭結構、家庭氣氛、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等。1、教養方式: (1)父母教養比較民主,則孩子獨...

避免孩子「不合群」,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

孩子三歲以後,如果較長時間不和小朋友一起遊戲、經常獨處、以及被別的小朋友孤立等等,都可以稱為「不合群」。兒童心理學中所講的「不合群」是指兒童在與同齡人交往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孤獨、寂寞或懶於交際的...

嬰幼兒不合群怎麼辦

每個嬰幼兒都喜歡被逗引,親近,這是最初的集體欲。當孩子在精神上得到滿足時,身心才會健康成長。1歲以後,孩子的這種集體欲就更為強烈,寶寶特別喜歡和同齡孩子一起玩,開始轉向對社會性的需求。但是也有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