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乖的孩子越讓人操心?這個教育誤區,是父母最大過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不知道各位,小時候是否恨透了那位「別人家的孩子」?

他們該懂事聽話,門門功課都拿第一,又懂的節約用錢,從不向父母伸手要錢,永遠老實,給父母長面子,什麼事都能按照父母想法去做......

但這些看起來乖巧懂事,往往更令人操心。

被「懂事」綁架的孩子,最可憐?

韓劇《請回答1988》讓人心疼的一個角色,莫過於就是那位德善。

雖說頂著女主角光環的她,但在家中兄弟姐妹排第二。

這個尷尬的地位,每次家裡有什麼好吃,父母都只會給最大的姐姐和最小的弟弟,並要求她懂得尊老愛幼。

在分炸雞的時候,父母都會將兩個雞腿給姐姐弟弟,自己卻只能吃雞翅;甚至家中只有兩個雞蛋時,父母也是先讓姐姐弟弟享用,自己還被要求說喜歡吃醃豆子......

由於在很多大人眼中,「乖孩子」這個稱號是對孩子最高的讚譽,這也導致一些敏感早熟的孩子,為了努力而做出乖巧模樣去討大人喜歡,甘願將自己最真實的感受壓抑起來。

就像德善這樣孩子,她們一位自我犧牲的事情會得到父母理解,但事實上父母卻還真以為德善就是不喜歡那些姐姐弟弟喜歡的信息。

自己身邊至親的人,將懂事的孩子的委屈視為當然,這無疑給他們來一次最心酸且最殘酷的打擊。

太乖的孩子,容易產生心理問題

俗話說:父有諍子不敗家

這個「諍」,是犯言直諫的意思。

一個敢於表達內心真實想法的孩子,是最為可貴;而一個合格的父母,卻不會以「乖巧」來要求孩子。

這些乖巧懂事的孩子,為了滿足他人意願,獲得他人首肯,不得不壓抑自己真實需求,學會察言觀色,去迎合大人的情緒和需求。

電視劇《歡樂頌》的曲筱綃就是這樣一個例子,從小與父母一起白手起家,自己以及母親不僅沒有得到父親家族那方的認可。

再加上父親的多次感情背叛和重男輕女,讓她失去了童真,為了迎合父母認可,逼迫自己時刻察言觀色,變得圓滑略帶奸詐,勇敢又略帶戾氣。

這些孩子從小不敢表達自己內心想法,長大後,有些會變得冷漠自私,也會存在患得患失的焦慮情緒,嚴重還會存在暴力傾向。

太乖的孩子,獨立能力差

由於父母的約束,對孩子人生進行干預和主導,害怕孩子摔倒就對孩子行為加以約束;孩子到了青春叛逆期,父母以「過來人」的權威去管教孩子。

這些潛移默化的教育下,這些被訓乖的孩子,逐漸成為一個唯唯諾諾的「乖員工」、感情讓父母做主的「媽寶」以及從不提問的「乖學生」......

過度壓抑自己情緒,最終只會「揠苗助長」、

有研究分析,那些總將不幸歸結於自己內部,將好事歸結於外部的孩子們,往往會有更多的抑鬱體驗。

這些懂事的孩子,面對無法通過自身力量改變的事情,常常將過錯自責自己,否定自己價值以及真實能力。

龍應台曾經說過:中國父母育兒存在一大問題,那就是干預太多、問詢太多、包辦代替太多,而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太少。

即便這些孩子生理成為大人,但心理上還停留幼兒階段,時刻需要一根隨時能攙扶依靠的「拐杖」。

小孩子本身就應該有自己童年的樣子,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喜歡就大膽去爭取,不喜歡就大膽去回絕,敢于堅持自己主張,不必為了迎合大人而偽裝自己。

因此,作為父母,我們需要做就是給予他們一個理想環境,若在我們面前孩子還是畏首畏尾,膽小謹慎。

那麼,當踏入社會時,還能指望他們自信獨立去面對成人規則嗎?

每個孩子都能吃糖也會要糖,能獨立戰鬥也能依靠他人,

能處理衝突也能堅守底線,能換位思考也能守住真心。

希望天底下每一個孩子,都能只懂他們這個年齡所應該承擔的懂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當你要求孩子懂事時也請記得多關心一下他!

家長都喜歡聽話乖巧的孩子,尤其是8090這一代,更是從小把「乖巧聽話」當成自己的偉大追求,誰要是被人誇了一句,可以高興好幾天。孩子提出自己的要求時,也會被大人一句「你怎麼這麼不懂事」給打發了,而...

愛孩子,就別讓孩子太乖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大人們往往用「乖」來衡量一個孩子的好壞。經常對孩子說「你要聽話,聽話就會怎樣,不聽話就會......」等等。

孩子,為什麼我不希望你做「乖小孩」?

幾乎每個人小的時候,身邊總會有個「別人家的孩子」,這個別人家的孩子既「聽話」、又「懂事「,在大人眼裡是個完美的好孩子。而這些詞,好像是評價一個孩子的最高讚賞,粑粑麻麻來學校接孩子的時候也會問: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