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樣教孩子,真的很沒教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上周末帶著3歲女兒去樓下散步,小區里有一個小型的遊樂園,女兒最愛去那兒盪鞦韆。

我們到的時候,已經有一個小男孩在滑梯上玩耍。

女兒便坐上了鞦韆了,我在一邊小心的扶著,擔心她沒抓穩,會摔著。

女兒玩得很開心,咯咯地直笑。

而此時,剛剛正在玩滑梯的小男孩跑到了我面前,我正準備打招呼,小男孩卻用力推了女兒一把,大聲喊著:「起來,我要玩!」

小男孩的動作太突然,幸虧我反應及時,一把抱住了女兒,才沒讓她摔在地上。

我把女兒從鞦韆上抱下來,回過頭找剛剛的肇事小朋友,他已經躲在了奶奶身後,還對著我們做鬼臉。

我有些生氣,但還是輕聲跟小朋友說道:「小朋友,你剛剛那樣做不對哦,太危險了,萬一摔著小妹妹怎麼辦?」

不想老人立馬搶過話頭:「不是沒摔著嗎?現在的小丫頭,哪一個個這麼嬌貴的?」

我氣急,剛準備理論幾句,女兒因為害怕已經在一旁哭了起來,而老太太還一副不以為然的表情。

一個人的教養其實就來自於自己長輩的教養,一個人倚老賣老,傲慢蠻橫的老奶奶對自己的孫子一味溺愛,並把自己的蠻橫無禮教給自己的後輩,其結果也可想而知了。

所以小男孩這麼霸道,也就不奇怪了。

生活中,我這樣的遭遇並不少見,家長素質的缺乏,往往也會讓孩子變得很沒教養:

小區有一戶人家的孩子總是在半夜哭鬧,而且時間持續長達半年。

周圍的人都是怨聲載道,有鄰居問孩子是不是不舒服,小孩的媽媽卻很生氣地說別人這是詛咒孩子,還跟人吵了起來。

這也就算了,但自從這天后,這戶人家每到晚上十點,準時用音響放兒歌,聲音比之前小孩的哭聲還大。

還記得有一次在餐廳吃飯,一個小孩子想喝果汁,但是他們的桌上只有牛奶。

於是,小孩子就直接跑到另一桌人那裡去拿果汁,那桌上有兩個年輕女孩,雖然有點不高興,但是也沒說什麼,只是看了看孩子的爸爸媽媽,沒想到人家根本就裝沒看到。

小孩子拿了果汁喝了兩口,又跑到那兩個女孩面前,直接伸手抓桌上的甜點。

這下好了,其中一個女孩終於忍不住了,跟他父母說讓他們管管。

結果孩子的父母說,小孩子不懂事,只是吃你點東西,怎麼這麼小氣。

這些都是生活中常常出現的情景,而你也不得不感慨一句:有什麼樣的家長就會教出什麼樣的孩子。

這些家長們生怕孩子吃半點虧,至於別人有沒有受到傷害,他們全然不顧。

不過,一旦處境反過來,被冒犯被傷害的是他們自己的話,必定是暴跳如理,錙銖必較。

但實際上,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變得更好,變得文明禮貌有教養。

只不顧誤把這個教養的責任丟給了學校,丟給了老師和孩子自己,卻忘了自己以身作則。

家長不以身作則,孩子怎麼能學得好呢。

但不管怎麼說,一個有教養的人,是值得尊重的,儘管他們外表平凡,但是他們的內心卻是閃閃發光的。

而判斷一個孩子是否有教養,關鍵就在於同理心。

一個有同理心的人,必定會換位思考,關心他人的感受,從而從舉止上品質上約束自己,幫助他人,不故意欺凌弱小、冒犯他人。

而對孩子同理心的培養,可以從這三個方面入手:

1、關心孩子的感受

很多父母總是忽略孩子的感受,要麼強行命令,要麼直接代勞,根本不會估計孩子的感受。

但是孩子只有自己的情緒、感受被關注了,才能去體會、理解比爾的感受,從而形成同理心。

2、告訴孩子自己的感受

」因為某件事情,媽媽現在很生氣……」,「爸爸今天遇到了糟糕的事情,他現在很著急……」,將自己的感受告訴孩子,幫助他們關心他人的感受,而被認為他真正把他人裝在心裡的標誌,是努力讓他人的感受變得好一點。

比如為了讓生氣的媽媽破涕而笑,孩子講笑話或做些滑稽小動作;又比如會為了緩和爸爸的焦急而保持安靜和不打攪等。

3、給孩子做好「有教養」的榜樣

想讓孩子變得有教養,比較重要的是家長的榜樣作用。

儘量在孩子面前保持有教養的言行舉止,就像所有壞習慣一樣,好習慣也會讓孩子快速模仿。

有時孩子做出有悖於教養的言行舉止,父母要及時糾正,告訴孩子怎麼樣的言行才是有教養。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只要父母由里而外散發出的教養氣息,一定能被孩子所吸收的。

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繫:太優全腦優能中心

每天了解一點經典教育內容,搜索「太優」,即可關注微信號:太優全腦優能中心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別再這樣教孩子了,真的很沒教養!

【幼兒說】原創,轉載請標出處你有時候會讓孩子做出有悖於教養的舉動但自己卻不知道嗎?你知道養育一個有教養的孩子最關鍵的一點是什麼嗎?一個孩子的言行舉止的背後是父母的素質,這就叫教養。人的思維有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