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情緒波動時,愚蠢的父母責備孩子,聰明的父母關愛孩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國青年報上曾有一則新聞:

小傑的媽媽剛生完二胎三個月,自從妹妹出生,小傑就死活不肯去自己的小屋睡覺,而在此之前,她跟父母分房睡已經兩年多了。

她也不想去上學,更害怕自己一個人待在房間裡。

她就像個受了驚嚇的小貓,時刻想往媽媽懷裡躲;有時她更像個剛出生不久的嬰兒,不停地要求媽媽「抱抱」「親親」,極度渴望那種在襁褓之中的安全感。

眼看小傑這樣的狀況已經持續了一個月,媽媽急得不行,正準備好好教育一下「不懂事兒」的大女兒。

沒想到,小傑的一句話,嚇得父母脊背發涼。

她指著屋裡一個空白的牆角說,「媽媽,我看見一個穿白衣服的女孩站在那兒,她在沖我笑。

經診斷,天津市安定醫院的青少年心理科主任孫凌表示:孩子應該是因為二寶的出生而出現「同胞競爭障礙」的症狀。

在媽媽悉心溝通後,孩子道出實情:「那些話都是我編的,就是不想你看妹妹,因為你是我一個人的。

同胞競爭障礙,是指隨著弟弟或妹妹的出生,兒童表現出某種程度的情緒紊亂,多數情況下情緒紊亂比較輕。

但競爭和嫉妒比較持久,常有某種程度的退化如喪失以前已學到的技能並有行為幼稚化傾向。

患兒也時常模仿嬰兒的舉動以引起父母的注意,如讓人餵食,常有與父母的對立及衝突行為的增加,發脾氣,以及表現為焦慮、痛苦或社會性退縮的惡劣心情,可有睡眠障礙,常迫切要求父母關注。

2

5歲女孩悠悠,有了妹妹以後,一丁點小事也會讓她發火、尖叫或是歇斯底里地大哭。

她把剛吃下的飯吐了出來,成天說「頭暈、天旋地轉,眼前有好多五顏六色的圈圈點點」,整個人瘦了一大圈。

陝西的魏先生表示,自從二女兒出生,5歲的大女兒整整咳嗽了一個多月都沒有好,去了兩家大醫院都檢查不出任何問題。

後來才知道,這是孩子為了尋求關注,故意裝病。

天津一名11歲女孩因反覆噁心、嘔吐、厭食20餘天被送進醫院,已經瘦得皮包骨頭。

對二胎弟弟充滿敵意的女孩坦言:「我當時就想把自己餓死,看見他們那麼著急,我心裡特別高興。

網絡上曾經就「二胎」問題對中小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74.3%的受訪者反對媽媽生二胎。

其實,這是由於孩子安全感不足,對父母的愛不能夠完全確定引起的。

二寶出生後,家長為了照顧小寶,常常會忽視對大寶的關心,這會讓大寶缺乏安全感,覺得自己被冷落、忽視、邊緣化。

有的孩子會因此焦慮、自卑,而有的孩子就會產生過激的行為,撒潑打滾、無理取鬧、甚至裝病自殘,或者對小寶人身攻擊。

3

在《不可思議的媽媽》中,蔡少芬的兩個女兒就相處的特別融洽。

蔡少芬說,妹妹還在肚子裡的時候,她就和姐姐經常說:你好幸福喔!又多一個人來愛你和陪你玩了!

生完妹妹之後,夫妻倆給姐姐準備了一份禮物,並告訴姐姐,是妹妹送給她的!

平時帶妹妹出去買菜買水果,都會提醒妹妹記得拿姐姐愛吃的東西。

吃飯的時候,今天坐在妹妹旁邊,明天就坐在姐姐旁邊,兩個孩子輪流照顧。

倆姐妹發生矛盾,也都是要求她們自行解決,誰的錯誤誰認錯,不會偏袒任何一方。

心理學認為:兒童的安全感就是對於人的基本信任。

兒童必須懷有這樣的信念:「世界是可靠的,生活是美好的,父母以及他人是可信賴的」,由此才能獲得生存的動力、勇氣和毅力。

從精神分析理論上來看,個體的安全感是這樣產生的:父母是兒童成長過程中重要的客體,在孩子幼小的時候,如果能夠給予孩子足夠的,持續的,穩定的,持之以恆的,前後一致的,合理的愛,孩子就會體驗到安全感,並延伸出對他人以及世界的信任,並且感到自尊自信,以及對現實和未來的確定性和可控制性。

如果大人能滿足孩子生理與心理上的需求,那孩子就能信任周圍的人,並認為這個世界很安全,從而養成健康、樂觀的性格。

4

  • 孩子越不懂事,越需要你的愛。

美國作家歐瑪·龐培說:「孩子在最不值得愛的時候最需要愛。

沒有無緣無故發脾氣的孩子,不管孩子多氣人,其目的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

孩子無理取鬧,只是他們在用不恰當的方式來滿足自我需求,不要覺得他很煩,也不要責備他不乖。

有時候,你只需要蹲下來抱抱他,場面就可以緩和下來。

  • 父母愛的均衡,孩子才能相處融洽。

孩子的需求簡單粗暴,愛我你就抱抱我,愛我你就親親我,愛我你就陪陪我,愛我你就誇誇我,愛我你就複製粘貼一份你的愛。

誇獎二寶的時候,不妨稱讚一下大寶。

親吻二寶的時候,不妨把大寶也叫過來摟一摟抱一抱。

給二寶買東西的時候,也不妨買一個小小的禮物給大寶。

哪怕只是個贈品,他都會很開心。

孩子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在你眼裡,自己是個不可替代的、值得被愛的孩子。

  • 共同參與,切忌防火防盜防老大。

二寶出生前,告訴他可能發生的改變,而不止是美好。

出生後,讓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比如拿紙尿褲,跟你一起逗二寶開心,關注孩子良好的言行,並適時表揚他。

如果一味護著二寶,或者總是刻意偏袒,會讓大寶覺得自己被疏遠,這會讓他懷恨在心,甚至進行打擊報復。

心理學家德羅茜·露認為,人類最大的恐懼是被疏遠, 只有當我們感到安全,對生活能有所掌控,能夠給予或得到正面的關注,被他人尊敬並產生成就感的時候,才會產生強烈的自我滿足感,從而不斷成長。

  • 求助身邊人,抽出時間單獨陪大寶。

可以趁二寶睡覺或者有人看護的情況下,每天抽出一點兒時間,陪大寶玩遊戲講故事,讓他知道你沒有忽視他,他依舊是你的小心肝兒。

每個孩子都想儘可能多的獲得家長的關懷,哪怕只是一小會兒,也會讓他們產生安全感和自我認同感。

事實證明,獲得家長單獨關注的孩子,就不會那麼在意兄弟姐妹的競爭了。

5

胡可曾經在一檔訪談節目中表示,小魚兒的出生,讓老大安吉無所適從,一向乖巧懂事的他,脾氣越來越大,動不動就搶弟弟玩具。

有一次,安吉欺負弟弟,胡可教訓了他。

安吉很委屈地埋怨弟弟說:「我現在這麼慘,都是你害的。

胡可這才意識到,老大也還是個孩子,需要關心和愛護。

孫凌認為,天真的孩子也有自己的煩惱,從家庭中人際關係的框架來看,他們很容易把「多了弟弟妹妹」與「父母不再愛我」的想法畫上等號,產生嫉妒的情緒,孩子出現這種情緒波動是正常現象。

問題的關鍵,在於家長的行為和引導方式。

有句話說,當孩子情緒波動時,愚蠢的父母責備孩子,聰明的父母關愛孩子。

請顧及每個孩子的真實需求,努力營造相親相愛的家庭環境。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