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童年,真的快樂嗎?談原生家庭及依附風格對性格和關係的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什麼是混亂型依附? · 無法管理情緒 · 極度害怕被所愛的人傷害/拒絕/拋棄 · 長期過度警覺和焦慮 · 低自我動因(self-agency):感覺自己無法帶來實質影響 ...
Skiptocontent
主頁
搜尋文章
關於我們
支持我們
心理學詞庫
目錄
主頁
搜尋文章
關於我們
支持我們
心理學詞庫
科普知識文章
你的童年,真的快樂嗎?談原生家庭及依附風格對性格和關係的影響
有人說,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我們小時候與父母的關係(即依附關係),往往決定了我們長大後的性格和與他人的關係。
那麼,到底為甚麼童年會帶來這麼大影響?依附風格又有多少類型?了解自己的童年之後,又該怎樣面對?快來看看吧!
引子
📌延伸閱讀:如果大家想要了解童年陰影(而不只是依附風格)的科學,歡迎看看《【科普+實用練習】受傷的小孩從未長大:一篇文章介紹所有關於童年陰影的重點知識》
「你的童年,真的快樂嗎?」這個問題雖然看似很簡單,但卻勾起了很多人的埋藏內心深處的回憶。
不少人是從小到大都覺得很沒有安全感,哪怕身邊明明有人陪伴,依然都感到患得患失。
這是因為他們內心非常自卑,總是覺得自己配不上別人,所以擔心對方一旦發現了自己的缺點之後,就會隨時離自己而去。
因此,為了不讓別人拋棄自己,有時候他們可能還會變成「討好型人格(PeoplePleaser)」,常常犧牲自己的快樂來滿足別人,哪怕再無理的要求也會答應。
另外也有一些人,表面上人人都覺得他是人生勝利組,好像不需要任何人,但只有他們知道自己有一個非常大的困擾——他們無法與其他人建立深厚的關係。
他們幾乎很少跟別人交心,有的都只是酒肉朋友,沒有幾個是真心相待的。
愛情方面,他們好像很難建立非常親密的聯繫,而且只要感情遇上任何挫折,就會很容易想立即逃跑。
甚至有時候他們會想:「難道我是個不懂愛的人嗎?」
最後還有一些人,他們既想要得到親密關係,但又恐懼親密關係;他們既想要被愛,但卻又怕一旦打開心房,對方就有能力傷害自己。
因此,他們往往陷入矛盾之中,明明極度害怕被遺棄和拒絕,卻常常把關心自己的人推開。
這一切緣自於他們根深蒂固的羞愧感,因為他們打從心裡不相信自己值得被愛,所以始終無法真正信任身邊人。
一個人的性格形成很大程度上跟他的原生家庭有關——如果小時候我們跟父母很親密的話,長大後也會容易信任別人;但如果我們從小就缺乏家庭溫暖的話,長大後自然也無法與他人形成真正的連結。
難怪有一句話說:「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
那麼,到底為甚麼原生家庭會帶來這麼大影響?我們跟父母的關係怎樣影響我們的性格?又要怎樣面對這樣的情況?作為一個同樣缺愛的人,今天我會跟大家談談這背後的心理學,包括依附關係和不同的依附風格,還有分享一下我和Anson的個人經驗。
別忘記,文章有很多詳盡的資訊,如果覺得太長的話,請善用文章目錄功能,可以直接跳轉到你想要看的內容哦!
Note:在心理學上來說,兒童與成年的依附風格有著不同的名字,如焦慮型依附的成人版叫「心神被佔據型依附(PreoccupiedAttachment)」。
為免引起混亂,這篇文章我會一直用兒童依附風格的名稱,敬請注意。
認識依附關係
甚麼是依附關係?
最近「原生家庭」這個概念變得越來越流行,到底為甚麼童年會這麼影響到我們的性格、價值觀和人際關係?這個就要提到一個叫依附(Attachment)的概念。
它指的是孩子跟照顧者(如父母或其他監護人)的關係,是成長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份——畢竟嬰兒沒有辦法照顧自己,因此所有人一出生就有依附別人的本能。
在最理想的情況下,父母應該是子女的安全堡壘(securebase),也就是只要父母在身旁,孩子就可以很安心地探索這個陌生世界,因為他們知道要是出了甚麼問題,父母都一定會保護自己。
同時,父母也會讓孩子感到愛、尊重和信任。
當孩子跟父母形成了強大的依附關係時,長大後就會變得充滿自信和安全感。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這麼幸運,很多時候原生家庭不僅沒有帶來安全感,反而是痛苦的來源。
如果孩子跟父母之間沒有穩定的依附關係,像是孩子從來沒有在父母身上獲得安全感,那麼孩子長大後就可能會出現情緒、認知及身體上的障礙。
依附關係真的有這麼重要?
聽到這裡,我想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可能是:「情緒、認知及身體上的障礙?不過是跟家人關係沒那麼好,不至於這麼嚴重吧?」然而有很多心理學實驗指出,如果從來沒有建立依附關係,或者依附關係突然被打斷,那麼孩子長大後確實會遇到很多問題。
根據Bowlby的母愛剝奪假說(MaternalDeprivationHypothesis),當父母與孩子的依附關係被中斷時,孩子會出現嚴重的分離焦慮(SeparationAnxiety),而這種焦慮感可能會導致各種問題行為。
比方說,Bowlby研究了一群未成年的小偷,發現了有一半都在五歲前曾跟母親分開超過半年。
不僅如此,其中有十二個孩子更出現了明顯的情感缺失,並被診斷為無情型心理變態(AffectionlessPsychopath)。
後來,精神醫學教授MichaelRutter研究了110個羅馬尼亞孤兒,他們在被海外家庭收養之前,一直住在孤兒院裡面。
因為孤兒院人手不足,所以他們只能保證滿足孩子的基本生活需求,但卻無法給予溫暖的呵護。
所有孩子都在兩歲前被海外家庭收養,所以理論上除了起初的兩年之外,他們的生活是跟普通孩子無異。
令人驚訝的是,那些在六個月大之後才被領養的孩子,大部份出現了情緒發展障礙,例如過度需要他人關注、不懂得在陌生人面前保護自己、無法跟同齡人相處等等。
其後,有實驗人員為這些孩子進行了正電子掃描(PETScan),發現比起正常小孩來說,羅馬尼亞孤兒的腦內多個部位,包括眶額回(OrbitalFrontalGyrus)、前額葉皮層(PrefrontalCortex)、海馬體(Hippocampus)、杏仁核(Amydala)和腦幹(BrainStem),均出現了異常的腦部活動。
因此,即使這些孩子在孤兒院內有食物和居所,也沒有被身體或精神虐待,單單是他們沒有得到需要關注,長大後就出現認知及行為上的障礙。
甚麼是安全和不安全的依附關係?
即使聽到這裡,你可能還是會覺得:「你剛才說的都是很極端的例子,不是孤兒就是罪犯,如果雙親依然健在的話,是不是長大後就不會出現任何問題?」
當然不是。
即使父母並沒有離開孩子,如果他們沒有形成安全的依附關係,這也會對孩子造成很大的傷害。
要了解這一點,首先我們要認識一個由心理學家MaryAinsworth發明的、被稱為陌生情境測驗(StrangeSituation)的實驗。
在這個實驗當中,MaryAinsworth會觀察父母和孩子的互動,尤其以下四種情景:
當父母在孩子身邊時當父母離開孩子,讓孩子一個人獨處時當父母離開孩子,讓陌生人和孩子獨處時當父母回到孩子身邊時
Ainsworth發現有一半的孩子會出現安全型依附(SecureAttachment),也就是說他們在父母身邊感到很安心,甚至會主動探索環境及與實驗人員互動,而當父母離開之後,他們雖然有感到不安,但父母一回來之後就很快平靜下來。
而在剩下來的孩子當中,有部份在父母身邊時感到非常不安,彷彿是在害怕父母隨時會離開,而當父母離開之後,則會感到嚴重恐懼,即使父母回來後依然感到憤怒和抗拒;另外一部份對父母愛理不理,父母離開後沒有感到不開心,父母回歸後也沒甚麼反應。
Ainsworth把前者叫焦慮型依附(AnxiousAttachment),後者叫迴避型依附(AvoidantAttachment)。
然而,Ainsworth及其實驗團隊很快就發現了好像無法用這三種風格形容所有孩子——有些孩子好像會出現非常矛盾的反應,例如明明像焦慮型那樣想要親近父母,但一旦接近了卻會害怕得想要離開;或者是明明父母離開時會感到極度不安,卻父母回來後卻像迴避型那樣對父母愛理不理。
以上都顯示出一種「混亂感」,彷彿是孩子不知道自己在做甚麼,或者是無法分辨安全和危險。
就是這樣,Ainsworth的學生MaryMain辨認出第四種依附風格——混亂型(DisorganizedAttachment)。
為甚麼依附關係對孩子有這麼大影響?
好了,那現在我們知道父母跟孩子的關係很重要,但你可能會想知道:「為甚麼會發生這樣的事?父母到底扮演的是怎樣的角色?」我們可以看看這個例子:
請想像一下,孩子在陌生人面前哭了,這時候照顧者可以選擇:
安慰孩子,並鼓勵孩子面對恐懼完全不理會孩子過度保護,把孩子拉開把孩子大罵一頓
在第(1)種情況,孩子會從父母的反應中學會「我是個值得被關心的人」和「只要願意面對就能克服恐懼」這兩件事,長大後面對難題時也會選擇更健康的應對方式。
相反,如果是(2)、(3)、(4)的情況,孩子可能就會得出「原來根本沒有人在意我」或者「我沒有能力面對問題」的結論,長大後就會出現低自尊、過度依賴、缺乏安全感、無法調節負面情緒等問題。
請記得,照顧者是孩子的第一個互動對象,所以孩子會根據自己與照顧者的關係去理解這個世界。
良好的親子關係讓我們學會怎樣管理情緒、面對困難和與其他人相處,相反不良的親子關係則會讓我們學會有問題的處事方式。
一旦學會了這些模式,因為已經根深蒂固,我們就需要花很大力氣才能改變。
為甚麼依附關係對成年關係有甚麼影響?
最後,大家可能會好奇:「畢竟都發生了這麼久了,為甚麼成年的我們還會被童年影響呢?」想想看,如果連理論上應該無條件愛我們的父母,都好像無法支持和信任我們,那我們怎能夠相信其他人能做到呢?由此可見,我們跟父母的相處方式,很有可能會成為我們長大後的相處模版,也就是所謂的內在運作模式(InternalWorkingModel)。
舉例,如果父母總是支持和信任我們的話,我們就會願意相信未來的朋友或愛人,反之亦然。
Bowlby稱這種現象叫持續假設(ContinuityHypothesis),有很多實驗指出我們跟父母和跟愛人的依附關係,往往是非常相似的。
舉例,1987年有一個實驗,研究人員Hazan和Shaver在報紙上罕登了一個「愛情測試」,邀請讀者分享他們跟父母的關係,以及現在的愛情狀況。
結果他們發現童年有著安全型依附的人,長大後通常都有幸福和充滿信任的關係,焦慮型依附常常覺得自己沒有得到足夠的愛,而迴避型依附則常常害怕親密關係。
看到這裡,相信大家也明白到為甚麼我們要了解自己的童年。
只有了解我們的依附關係,面對兒時產生的陰影,我們才可以放下過去,面對未來。
依附風格測試
在正式了解不同類型的依附風格之前,我想大家也會很好奇自己屬於哪一種。
以下是由心理學家Bartholomew發明的關係問卷(TheRelationshipQuestionnaire),可以幫助大家判斷自己的依附風格:
我很容易在情感上與他人變得親近。
我願意依賴別人,也願意別人依賴我。
我不害怕獨處,也不擔心別人會不接納我。
我不願意讓別人跟我太過親近。
我想要在情感上與他人變得親近,但我覺得很難完全相信別人和依賴別人。
我怕如果我跟別人太親近,我就會受傷。
我想要跟他人完完全全變得親密無間,但我經常發現其他人不願意像我期望的那麼親近。
缺乏親密關係會讓我感到不安,有時我會擔心我重視別人多於別人重視我。
我不介意沒有情感上親密的關係。
因為對我來說,感到獨立和自給自足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我不想要依賴別人或讓別人依賴我。
(A代表安全型依附,B代表混亂型依附,C代表焦慮型依附,D代表迴避型依附)
大家可以給每個類型打分,1是最不同意,7是最同意,看看哪個最高分。
選好之後,記住善用文章目錄功能,可以直接跳轉到你想要看的類型哦!
焦慮型依附
記得剛剛我們提過陌生情境測驗嗎?當媽媽在身邊的時候,焦慮型依附的孩子一般都會非常緊張地黏著媽媽,彷彿害怕媽媽會隨時離開;當媽媽離開房間時,他們就會感到極度驚恐,甚至情緒崩潰;而當媽媽回來之後,他們一方面鬆了一口氣,另一方面則是出現憤怒的情緒,宛如是在責怪媽媽為什麼要遺棄自己。
既然父母已經陪伴在孩子身邊,為甚麼孩子依然感到那麼不安?這代表了父母沒有滿足孩子真正的情感需要。
我不是說那些父母不關心孩子,但是他們很有可能只是用「自以為為對方好」的方式,卻沒有問過孩子真正需要的是甚麼。
因此,孩子根本無法真正地信任父母,他們不敢肯定如果自己沒有時時刻刻討好父母,父母會不會有一天就會突然離開;他們更加沒有信心去獨自探索世界,因為父母沒有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長大之後,這種相處模式會延伸到成年關係中。
焦慮型依附的人非常缺乏安全感,一般都有低自尊的問題,極度重視別人的看法,而且很害怕別人會拒絕和拋棄自己。
為了留住身邊重視的人,他們什麼事情都願意做,甚至有時候都受到了傷害都不敢放手。
同時,他們因為非常容易患得患失,所以哪怕身邊人明確表明沒有離開的意願,他們依然會感到非常不安。
說到尾,他們根本信不過有人願意真正地愛他們,所以即使是再穩定的關係,他們都無法真正安心。
焦慮型依附的人還有一個特點:他們缺乏消化情緒的能力。
這是因為焦慮型依附的人沒有能力給予自己安全感,所以他們的情緒完全是依賴其他人的。
如果有人願意理解和關心他們,他們就會感到快樂;但如果別人開始忽視甚至拒絕他們,他們就會陷入巨大的痛苦。
當他們出現負面情緒的時候,他們唯一學會的解決方法,就是想盡辦法去從他人身上獲得更多的愛。
這也是為什麼他們那麼缺愛——他們需要別人的認同來感到快樂、需要別人的陪伴來減少內心的空洞……如果沒有別人給他們的愛,他們就不知道怎樣面對負面情緒。
如果想知道自己或身邊人是不是焦慮型依附,可以看看以下的十個特質(來源):
缺乏自我、低自尊傾向把別人及其需要放在第一位強烈渴望親密關係,很難獨處追求他人的認可及安慰關係上非常黏人和依賴性重極度害怕被拒絕、批評及遺棄當別人不認可自己時,就會感到極度不開心如果伴侶沒空或不注意自己時,就會感到嫉妒和挫敗總是對關係胡思亂想和感到極度憂慮容易忽視及誤解感情上的問題
例子:Ally的焦慮型依附
不過,就這樣看可能有點抽象,所以作為一個焦慮型依附的人,我也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故事:
「從小到大爸爸媽媽都是別人眼中的『完美父母』,人人都說我能夠當他們的女兒是件很幸運的事情。
但是,我從來都沒有感覺他們聆聽過我的需要,不管我怎樣把內心的痛苦告訴他們,他們的回應總是『你要求太高了』或者『我對你還不夠好嗎?你不要不知足』等等。
因此,每次我跟父母相處的時候,我總是感到非常的空虛,但同時又為自己不知感恩而愧疚不已。
長大後,我一方面總是感到非常自卑,覺得自己不配被任何人喜歡;另一方面又無比希望想要找到一個無條件愛我的人,希望他能把我填滿內心的空洞。
於是,我在關係上變得非常的黏人,需要別人無時無刻地關注我,只要對方可能看上去有點冷漠,我就會想:「糟了,他是不是不再愛我了?是不是他終於受不了我了?』
而每當我出現這種憂慮時,就會更加想要用一些方法來證明對方是愛我的,例如瘋狂地強迫對方花時間陪伴我,故意鬧情緒去看對方會不會在意,看到對方跟異性朋友聊天就吃醋⋯⋯最後,這不但沒有留住我重視的人,反而往往把別人推開或嚇跑。
」
怎樣的父母會養成焦慮型依附的孩子?
到底怎樣的父母會讓孩子變得如此缺愛?根據研究,通常有兩種類型的父母會導致焦慮型依附——不穩定的教養方式和過度關注的父母。
首先說說不穩定的教養方式。
這種類型的父母往往是性格比較陰晴不定的,有時候心情好就對孩子和藹可親,心情不好就對孩子隨便責罵,以致孩子根本無法理解到底做什麼才能獲得父母的喜愛,所以感到非常沒有安全感。
另一種可能性是他們沒有固定的規矩,明明是同一個行為,有時候父母會大發雷霆,有時候卻沒什麼反應,所以孩子就會無法建立對錯的觀念。
難怪焦慮型依附的孩子長大後變得如此患得患失,因為他們根本不知道到底該相信甚麼——害怕身邊人會不會突然就會改變主意,就像他們的父母那樣?
接下來是過度關注。
這種類型的父母通常都是比較自我中心,把自己的個人意願推在孩子身上,例如有些父母可能會常常替孩子買漂亮的衣服,然後到處跟別人說自己是多麼優秀的爸媽——但這些行為往往無視了孩子的福祉,即使那些衣服穿上去很不舒服,而且孩子已經哭著拒絕了很多次,他們都會無動於衷,認為他們眼中的「好」,孩子必須學會/將來必定會欣賞。
此外,很多時候他們都會變得過度保護(Overprotective)和欠缺邊界感,例如可能會阻止孩子出門或偷看孩子的日記。
結果孩子因為需要沒有被滿足,他們會開始覺得父母的關心是空洞的,容易產生「他們從頭到尾都只是在乎自己而已,根本不愛我」的想法,所以長大後也很難相信別人會無條件地愛他們,無意間認為「愛」的背後總會有對方自私的想法而變得焦慮。
給焦慮型依附的關係建議
正如剛剛所說,焦慮型依附的人通常都會出現緊張不安的情緒,常常會擔心所愛的人會拋棄自己,並可能因此而做出不健康的行為。
作為一個過來人,以下是我給大家的三個建議:
一、你的價值不是由人際關係賦予的
焦慮型依附的人往往都有低自尊,所以常常用關係來定義自己的價值——我有男朋友就代表我是有魅力的、我有朋友就代表我不是社會的邊緣人……但是,這樣會讓我們變得非常不安,因為一旦對方離開了我們,我們就會感覺自己整個世界都崩塌了。
因此,更正確的做法是學會怎樣好好建立自己的價值,明白只有自己才是最大的依靠。
當然,我們不是否定人際關係的重要性,而是希望讀者明白,一段人際關係只是個人價值的其中一環。
就像一輛私家車,有了可能會令你更開心,但沒有也不會影響你的個人價值,畢竟沒了車還是有很多交通工具可以選擇嘛!
📌延伸閱讀:如果想要學會怎樣享受獨處,請看這篇文章
二、不要讓你的傷痕變成別人傷害你的工具
焦慮型依附的人因為非常缺愛,所以一旦有人表現得好像很欣賞我們,我們就容易會完完全全的陷進去。
這也是為甚麼我們容易陷入毒性關係而不自知,甚至出現了救世主情結(SaviourComplex),以為可以憑著自己的愛去感化對方,卻最後被傷害得體無完膚。
因此,我們要保持良好的警覺性,多審視自己的現況,衡量每段關係對你的重要性、情感價值和其代價,如果看到代價過高就要懂得抽身離開,如果怕自己當局者迷的話最好找能信任的人商量喔。
📌延伸閱讀:如果想要了解精神虐待和面對的方法,請看這篇文章
三、小心變成情緒勒索狂
雖然剛剛說到焦慮型依附的人很容易遇人不淑,但是我們很怕被別人拋棄,有時候我們會無意識地開始用情緒來綁住身邊人——「你不是說愛我嗎?為什麼你不天天陪著我?」、「你居然跟她去吃飯……你有想過我有多心碎嗎?」透過不停地增加對方的罪惡感,我們短期內確實可以讓別人就範,但長久對方不可能支撐下去。
因此,為了不成為情緒勒索者,我們需要保持警覺,如果對方真的令你沒有安全感,最好坦誠相見,把感受告訴對方,希望合兩人之力找到共處的方法,不然只會把別人越推越遠。
再加一句個人意見,如果商討後不能達成共識,或者就要考慮有否需要終結該關係。
📌延伸閱讀:如果想要了解甚麼是情緒勒索,請看這篇文章
迴避型依附
請想像一下,如果你每次找一個人幫忙,但那個人都沒空或不想幫你的話,你還會不會再開口求助?應該不會對吧?這就是迴避型依附的成長故事——因為小時候照顧者無法滿足孩子的情感需要,所以導致他們不得不學會獨立,並習慣了在不依賴任何人的情況下生存下去。
因此,哪怕父母平時沒空要理會他們,他們也很少像其他孩子那樣哭鬧,反倒像是根本不在乎爸媽是否在旁。
長大之後,迴避型依附的人會顯得非常獨立和堅強,彷彿不管發生甚麼事都有能力自行解決,絲毫不需要他人的協助。
甚至有時候當其他人主動伸出援手的時候,他們也傾向拒絕他人的好意。
同時,他們一般看上去非常自信,好像所有事情都在他們的掌控之中,加上不少迴避型依附型的人有著不錯的社交能力,所以表面上大家會覺得他們一點都不孤獨。
然而,迴避型依附的人往往很難跟別人建立深厚的聯繫。
雖然他們有著不少朋友,但能夠讓他們敞開心扉的人寥寥無幾;儘管他們能找到伴侶,但每次當對方想要再進一步時,他們卻傾向維持現狀,甚至很快抽身離開。
這種對親密關係的恐懼往往來自他潛在的不安全感——如果跟別人太過親近的話,對方可能就會發現自己的真面目,然後就會離自己而去。
他們也害怕如果自己太過在乎對方,就可能會容易受到傷害。
因此,為了讓自己感到安全,他們往往會避免任何親密的關係,並相信自己沒有親密伴侶也可以過得很好。
在情感方面,迴避型依附的人通常都不大喜歡表達自己的感受,傾向把所有情緒都吞進肚子裡。
因此,有時候迴避型依附的人會出現軀體化(Somatization),也就是可能常常情緒把轉化身體問題。
舉例,他們失戀後明明很傷心,但就是哭不出來,反而是出現睡眠或食慾問題。
📌如果想了解軀體化這個現象,歡迎看這篇文章
如果想知道自己或身邊人是不是迴避型依附,可以看看以下的十個特質(來源):
避免與他人有著親密關係,更喜歡保持距離一旦別人嘗試與自己親近,就會立即躲開高自尊,不需要他人的安慰和情感支持不習慣對他人敞開心扉容易出現冷漠或輕蔑的態度盡量避免表達情緒認為自己是自給自足和獨立的顯得強大、自信和能掌控事物相信自己不需要親密關係很難相信和依靠他人
例子:Anson的迴避型依附
為了讓大家更具體地了解這個依附風格,我找來了屬於迴避型依附的Anson,讓他分享一下自己的故事:
「我來自一個單親家庭,媽媽要一個人兼顧工作和家庭,在香港亦沒有其他親戚,所以媽媽亦從小教導我做人一定要獨立,要求我學會所有家中大小事務,即使媽媽有甚麼不測,我也能一個人好好生活。
因此我自小就明白不能事事依靠媽媽,凡事都要自己學會做,例如自己上學、自己煮飯、自己尋找娛樂⋯⋯久而久之就習慣了不會依賴任何人。
而每當我想撒嬌或哭鬧,媽媽會霸氣盡露,變得非常嚴格,令我乖乖安靜下來,所以日常生活中我不會太表達情緒,唯在生氣時會忍不住爆發。
長大後,我視自己為一個獨立性極強的人,感覺生命中不需要任何人存在(包括家人和朋友),也能好好過活。
因此,我也身邊沒有太多親近的人,沒有要事也不會主動找他們。
即便是現有的家人和朋友,我都充滿著懷疑和不信任,相信只要有足夠的條件,任何人都可能背叛我。
在愛情方面,會希望付出和收獲對等,如果感到不公時就會很不安,會認為伴侶想利用或傷害我;亦會很容易視很多小動作為可疑行為,例如女友遲了回家就會開始妄想她是否在出軌,或是以為有不明的消費就是分手的前奏。
一旦發生這樣的事情,為了保護自己,我就會產生離開的念頭。
」
怎樣的父母會養成迴避型依附的孩子?
到底是怎樣的父母會令孩子變得這樣獨立和多疑?相信大家都能猜到了,那就是持續地無法回應孩子需要的父母。
這可能是像Anson的媽媽一樣,因為工作繁忙而無法花太多時間照顧他;也有些情況下,他們其實在孩子身邊,但是常常因為顧著做其他事情(例如打麻將、看電視等等)而不理會孩子。
久而久之,孩子就會明白有問題不可以找父母幫忙,傷心時也不可以期待父母安慰。
既然連最應該信任的父母都靠不住,他們自然很難信任其他人。
除此以外,父母的性格也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迴避型依附的父母一般都比較情緒淡漠(EmotionallyDistant)。
他們平時跟其他人相處時都一般比較冷淡,相對比較欠缺同情心和同理心,所以即使他們心裡面想要安慰孩子,也不知道到底該做甚麼。
這尤其常常出現在不苟言笑的「傳統嚴父」,對他們來說要剖白內心太過困難,所以更傾向拒絕孩子的情感需要。
此外,有些父母認為負面情緒是軟弱的表現,所以只要孩子一不開心,他們就會要求孩子立即壓抑情緒,例如說:「就知道哭!這樣的小事有甚麼好哭的!」或「你再胡鬧我就不要你了!」即使是再小的孩子,他們也期望孩子能獨立起來,不再為小事而感到困擾,更加不需要父母的安慰。
在耳濡目染下,孩子會覺得表達情緒是可恥或軟弱的事,所以長大後也避免與其他人有深入的交流。
給迴避型依附的關係建議
雖然迴避型依附的人一般都深信自己不需親密關係,但是其實他們也想找到值得信任的人,只是因為害怕受傷而下意識逃避而已。
以下是給迴避型依附人格的人的常見建議:
一、你的獨立其實傷害了對方
迴避型依附的人從小到大都習慣了甚麼事情都自己解決,即使是親密的伴侶和朋友,你也傾向拒絕向對方求助,通常等到問題已經過去了,你才會告訴身邊人。
對於你來說這是在避免浪費別人的時間,是一種體貼的表現;但你的親友卻很有可能會感到非常受傷,覺得被視為不值得信任的人。
因此,不用等到山窮水盡才找別人幫忙,有時候即使不需要幫忙,讓身邊人知道你的現況,或者讓他們一起煩惱和分憂,其實也是維持關係的方法。
所以,如果身邊有你希望學會相信/你覺得重要的人,請多點找那個人分憂吧!你可能會很驚訝地發現,別人不但不覺得麻煩,反而有種被依賴的安心感……最少,這樣做會不會傷害到對方。
二、你越逃,對方追得越緊
迴避型依附的人不喜歡跟其他人太過親近,所以常常會選擇逃避,例如減少與對方見面,或者是避免剖白內心的感受。
然而,這樣做通常會帶來反效果——對方見到你變得越來越冷淡,自然變得更加焦慮不安,尤其是焦慮型依附的身邊人會容易變得多疑(「他是不是不愛我了?」),於是就會做更多事情來嘗試吸引你的注意,或要求你做更多的事情去證明你的愛。
換句話說,你的情感抽離只會鼓勵對方更加想要親近你,結果令關係變得更壓迫,或者因長時間的迴避令對方不想繼續建立關係,完全是弄巧反拙。
因此,嘗試不要用逃避的方式來解決問題,而是好好跟對方溝通。
你會發現當你不再選擇逃跑時,好好跟對方解釋自己的需要,對方反而會願意給你更多的空間。
三、嘗試從別人角度看問題
對於很多迴避型依附的人來說,情感表達不僅令人感到不舒服,還是一種軟弱的表現。
所以當身邊人想向你傾訴的時候,你第一反應很可能是:「又不是小孩子了,為甚麼不能自己解決?」同理,當對方想你多點陪伴他們的時候,你也可能只會怪責對方不夠獨立,很少回應對方的感受。
然而,就因為你不需要情感支持,並不代表對方不需要。
因此,請嘗試放下自己的標準,從別人角度看問題,這樣會令你的關係維持得更長久。
什麼是混亂型依附?
混亂型依附的人最大的特質就是矛盾。
跟焦慮型一樣,他們也同樣渴望深刻的情感連結,但因為他們擔心對方會傷害自己,所以一旦出現了對方可能背叛自己的跡象,他們就會即時做出毁滅性行為,而不會宛如焦慮型般想方設法留住對方;但是他們也跟迴避型不一樣,因為他們不像迴避型那樣情感獨立,所以每次抽身離開後都會把自己傷害得遍體鱗傷。
因此,他們的行為本質上是自我破壞(Self-Sabotaging)的,也就是明明事情正在朝向好的方向進展,他們卻會突發地搞砸整段關係。
根據心理學家GayHendricks,他是這樣解釋的:「我們每個人內心都有一個自動調溫器,它決定了我們允許自己享受多少愛、多少成功和多少創造力。
當我們超出了內部恆溫器的設定時,我們經常會做一些自我破壞的行為,好讓自己回到以前熟悉的安全區域。
」
如果我們把情況套用到混亂型依附的人身上,那他們的行為就有了合理解釋了——如果他們從小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那麼擁有一段穩定的關係是「超出了內部恆溫器的設定」,被拋棄和背叛反倒是「以前熟悉的安全區域」。
因此,他們總是在尋找對方想要拋棄自己的蛛絲馬跡,並很快得出對方有意背叛自己的結論,因為這才符合他們對自己的認知(「不可能有人真的愛我」)。
同理,混亂型依附的人往往發現自己的感情並不長久。
一方面他們常常有切斷關係的傾向,例如因為深信對方一看到自己的「真面目」就會離開,於是乾脆直接拒絕有興趣交的對象;另一方面他們因為常常做出極度戲劇化的應對行為(如常常提出分手),所以哪怕對方根本沒有離開他們的打算,也會很快被他們嚇跑。
這使得混亂型依附的人的自尊變得越來越低,於是未來進入新的關係時變得更加疑神疑鬼,關係也因而更容易破裂,最後陷入無止境的惡性循環。
除了通常有著比較混亂的關係以外,很多混亂型依附的人也會出現不同心理健康問題——他們一般都欠缺自我安慰的能力,所以一旦遇到了挫折就容易崩潰或做出傷人害己的行為;他們也更容易出現情緒病,尤其是物質濫用和邊緣型人格障礙。
除此之外,因為不少混亂型依附的人有著被虐待的童年經歷,所以他們更容易在成年時愛上有虐待傾向的人,也因為言傳身教而有更高機會出現暴力、犯罪、虐兒行為。
如果想知道自己或身邊人是不是混亂型依附,可以看看以下的十個特質(來源):
無法管理情緒極度害怕被所愛的人傷害/拒絕/拋棄長期過度警覺和焦慮低自我動因(self-agency):感覺自己無法帶來實質影響感覺自己是效能低下和無助的差劣的目標導向行為感覺很難與他人建立聯繫、對他人敞開心扉和信任他人在親密關係出現矛盾行為(「我恨你,但不要離開我」)在「過度黏人」和「冷漠無情」之間轉換同時出現另外兩種不安全依附(即焦慮型及迴避型)的行為特徵
例子:洛熙的混亂型依附
來源:Zi字媒體
因為Ally身邊沒有混亂型依附的朋友,所以這次會以影視角色為例子。
這次選擇的是《泡沫之夏》的洛熙,雖然作為虛構角色,他的行為會相對戲劇化,但我覺得也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混亂型依附的一些特徵:
在Ally中學的時候,有一本叫《泡沫之夏》的言情小說非常流行,其中有一幕我到現在都印象難忘——當時男主角洛熙覺得女朋友夏沫不是真的愛他,很害怕她會終有一天拋棄他,不安全感跟嫉妒心讓他老是說出傷人的話,最後更假裝出軌去刺激夏沫。
而當夏沫表示她願意相信緋聞都是誤會時,他卻以為對方肯定是覺得他可有可無,並決定拋棄了夏沫。
後來,當夏沫真的離開之後,他卻後悔得情緒崩潰,甚至想用自殺等方式留住對方。
就這樣看,大家可能覺得洛熙的行為很矛盾——他不是害怕夏沫拋棄他嗎?那為甚麼要主動刺激她啊?人家信任他不是很好嘛,那幹嘛要跟她分手呢?這不是正好讓自己噩夢成真嗎?關於這個問題,也許大家可以在他分手時說的話中看出端倪:「我們分手吧,似乎我總被人拋棄呢,這次,換我主動吧。
」
原來,因為洛熙是在孤兒院長大的,他對親密關係有著嚴重的不安全感,即使別人願意在乎他,他亦會一直猜忌和懷疑對方;而當他一找到對方可能拋棄自己的蛛絲馬跡,就會立刻為了保護自己而做出很多弄巧成拙的事,例如明明想要夏沫證明自己在意他,卻進行了很多會把對方推開的行為(如說出傷人的話、假裝出軌、分手等等)。
換句話說,他恰恰是因為太重視對方,卻親手毁掉一段親密關係。
怎樣的父母會養成混亂型依附的孩子?
混亂型依附其實是兩種生理本能的衝突導致的——歸屬需要(NeedtoBelong)和生存需要(NeedtoSurvive)。
先由歸屬需要說起。
當我們是小孩子的時候,我們唯一能夠信任的人就是我們的父母。
如果沒有父母的話,誰會負責餵我們食物?誰會給予我們穩定的居所?誰會保護我們免於危險?因此,即使是嬰兒時期,我們下意識就會想要親近父母及尋求其庇護。
這也是為甚麼大家常常看到即使是再反叛的孩子,真正選擇離家出走的其實很少,因為大家都明白沒了父母就很難生存下去。
問題來了,如果父母同時也會傷害甚至虐待我們,那我們又該怎樣應對呢?一方面,人類有趨吉避凶的本能,所以我們下意識知道需要離危險越遠越好;但另一方面我們又知道不可以離開父母,因為我們需要他們去餵養和保護我們。
這兩種生理本能造成嚴重的衝突,使孩子出現矛盾的反應:既想接近,但又怕被傷害;明明渴望感情,但卻總是做一些事情來毁掉現有的關係。
那是怎樣的教養方式會令孩子產生嚴重的恐懼呢?混亂型依附孩子的父母一般都有虐待傾向,例如身體虐待、精神虐待、性虐待、經濟虐待等等。
事實上,曾有研究顯示約80%被虐待的孩子會發展出混亂型依附。
另一種可能性是孩子長期目睹父母虐待他人,例如看到父親毆打母親。
雖然孩子本人沒有受到虐待,但是單單是看到父母有這種傷害他人的能力和傾向,也會令他喪失對父母的信任——誰知道哪天自己會不會開罪了父母,成為被傷害的那一個人?
📌延伸閱讀:如果想了解不同類型的虐待,並了解怎樣走出虐待,請看這篇文章
最後,混亂型依附也可能是隔代創傷(TransgenerationalTrauma)的產物——有很多父母未必有心虐待孩子,但因為自己正在受到嚴重情緒困擾,所以也會令孩子感到恐懼和不知所措。
比方說,父母可能會因為患上了情緒病或者婚姻觸礁,因而無意識做出了一些令孩子感到不安的行為,或是因為情緒崩潰而無法照顧孩子的需要。
又或者父母可能有很多尚未處理的童年創傷,因而不自覺做出與當年父母類似的行為(例如爸媽以前常常打自己,所以自己也會打孩子)。
雖然父母也是過去創傷的受害者,但他們卻把創傷「遺傳」給了孩子。
給混亂型依附的關係建議
一、療癒就由自我覺察開始。
我曾經聽過一句話,叫「覺察就是療癒」,意思是當我們能夠真正認知到問題的存在時,就已經踏上了自我成長的第一步了。
擁有混亂型依附的你可能為了保護自己,更傾向壓抑甚至否認童年創傷對你帶來的影響,或者要承認自己有著自我破壞的傾向,可能對你來說是很難接受的事。
然而,學習面對過去發生的事情是很重要的,只有我們直面問題的源頭,花時間去理解自己,才會開始找到新的方向。
二、不要單憑情緒來判斷關係。
你也可能會把主觀感受當成是判斷關係的標準,例如只要出現不安就懷疑對方是不是不愛自己了,或者感到醋意大發就擔心因為對方有異心。
然而,這其實是認知扭曲(CognitiveDistortions)的一種,稱作感情用事(EmotionalReasoning)。
想想看,為甚麼你的情緒會與對方的忠誠度掛鈎?比較以下兩個情形,伴侶一邊出軌一邊把你騙得團團轉,和伴侶沒有出軌但是你依然感到不安,難道前者比後者跟忠誠嗎?不會吧!由此可見,關係質素並不可以用情緒來判斷,學會理性地審視眼前的狀況,會對你的心理健康帶來很大的幫助。
情緒控制的工具有很多,其中一個對Anson和Ally有用的方法就是活用思想日記的方法,記錄每次變得情緒化的觸發事件及應對行為,學會分辨自己甚麼時候是理性,甚麼時候是情緒化,從而設計一連串的對應方法(例:情緒化不可以使決定/依靠另一半作決定,察覺到情緒開始醞釀就要求自己有10分鐘的小息),好讓自己不會在情緒化的狀態魯莽行事/判斷錯誤。
📌延伸閱讀:如果想了解感情用事和其他認知扭曲,請看這篇文章;如果想了解怎樣寫思想日記,請看這篇文章
三、不要批判自我破壞的傾向。
正如剛剛所說,因為你比常人更容易出現自我破壞行為,所以你可能容易感到挫敗和沮喪,彷彿好像無法達到自己想要的目標。
這時候你可能會有衝動想更嚴厲地責怪自己:「都是我太沒用,我應該停止這種不合理的行為!」然而,一昧地怪責自己改變不了事實,要明白,在情緒失控的情況要自己做出正確的決定和行動就像要求一個溺水的人好好游泳一樣,是不不切實際的。
我們需要的,不是更多情緒壓力和傷害,而是了解自我破壞行為在填補甚麼需求,並嘗試用更健康的行為替代。
舉例,如果你一害怕對方出軌就會提分手,那麼你可以尋找更健康的方法去面對這種恐懼,像是改善跟伴侶的溝通和信任。
如果發現自己身處困境,或想不通究竟自己為甚麼有減少自我破壞的傾向,我們會建議用不同的計劃工具和思考模版幫助自己理解情況,(例:我們常用的思考模板是EisenhowerMatrix和RubberBandModel,不過留意每種情況要用的工具都不同,如果讀者有興趣可以在下面留個言吧),用模板和思考方式規範自己的思考,減少自己對直覺依賴和感情用事的可能性,因而減少自我破壞的傾向。
四、尋求心理治療。
不過,這世界有很多事情都是知易行難,哪怕理性上明白自己的做法有問題,但要撫平原生家庭帶來的傷痕卻很困難。
這時候如果有一把不批判的聲音幫助我們剖析內心,可能比起我們獨自摸黑前行更好。
這時候大家可以選擇尋求心理治療,例如與輔導員或治療師分享自己的故事。
他們會幫助你面對那些被你壓抑了很久的創傷,分析童年回憶對你帶來的影響,和教你一些改善心理健康的方法。
參考文獻
Ainsworth,M.D.,Blehar,M.,Waters,E.,&Wall,S.(1978).Patternsofattachment.AttachmentProject.(2020).AnxiousAttachment:Causes&Symptoms.Retrieved22August2021,from https://www.attachmentproject.com/blog/anxious-attachment/AttachmentProject.(2020).AvoidantAttachment:Causes&Symptoms.Retrieved22August2021,fromhttps://www.attachmentproject.com/blog/avoidant-attachment-style/AttachmentProject.(2020).DisorganizedAttachment:Causes&Symptoms.Retrieved22August2021,fromhttps://www.attachmentproject.com/blog/disorganized-attachment/Bartholomew,K.&Horowitz,L.M.(1991).Attachmentstylesamongyoungadults:Atestofafour-categorymodel.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61,226-244.Bowlby,J.(1944).Forty-fourjuvenilethieves:Theircharactersandhome-life.Theinternationaljournalofpsycho-analysis,25,19.Brumariu,L.E.,&Kerns,K.A.(2008).Mother–childattachmentandsocialanxietysymptomsinmiddlechildhood. Journalofapplieddevelopmentalpsychology, 29(5),393-402.Chugani,H.T.,Behen,M.E.,Muzik,O.,Juhász,C.,Nagy,F.,&Chugani,D.C.(2001).Localbrainfunctionalactivityfollowingearlydeprivation:astudyofpostinstitutionalizedRomanianorphans.Neuroimage,14(6),1290-1301.Faudemer,K.,Hayden,C.,McHale,K.,&Simson.C.(2015). A-LevelPsychology:AQACompleteRevision&Practice.CGP.Hazan,C.,&Shaver,P.(1987).Romanticloveconceptualizedasanattachmentprocess.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52(3),511.Healthline.(2019).WhatIsAvoidantAttachment?Retrieved22August2021,fromhttps://www.healthline.com/health/parenting/avoidant-attachmentMain,M.,&Solomon,J.(1986).Discoveryofaninsecure-disorganized/disorientedattachmentpattern.PsychAlive.(2021).DisorganizedAttachment:HowDisorganizedAttachmentsForm&HowTheyCanBeHealed.Retrieved22August2021,fromhttps://www.psychalive.org/disorganized-attachment/PsychologyToday.(2019).HowAnxiousAttachmentStyleAffectsRelationships.Retrieved22August2021,from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us/blog/compassion-matters/201904/how-anxious-attachment-style-affects-relationshipsPsychologyToday.(2019).TheForgottenAttachmentStyle:DisorganizedAttachment.Retrieved22August2021,from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us/blog/romantically-attached/201909/the-forgotten-attachment-style-disorganized-attachmentRutter,M.(1998).Developmentalcatch-up,anddeficit,followingadoptionaftersevereglobalearlyprivation. TheJournalofChildPsychologyandPsychiatryandAlliedDisciplines, 39(4),465-476.SimplyPsychology.(2017).AttachmentTheory.Retrieved22August2021,from https://www.simplypsychology.org/attachment.htmlSimplyPsychology.(2017).Bowlby’sAttachmentTheory.Retrieved22August2021,from https://www.simplypsychology.org/bowlby.htmlSimplyPsychology.(2018).MaryAinsworth.Retrieved22August2021,from https://www.simplypsychology.org/mary-ainsworth.htmlTutor2u.(2021).Attachment:RomanianOrphan Studies.Retrieved22August2021,fromhttps://www.tutor2u.net/psychology/reference/attachment-romanian-orphan-studiesWanis,P.(2019).OverprotectiveMothersCreateAnxiousChildren/Adults.Retrieved22August2021,fromhttps://www.patrickwanis.com/overprotective-mothers-create-anxious-children-adults/今天頭條.(2019).自我破壞:了解自己的內在敵人.Retrieved22August2021,from https://twgreatdaily.com/XfFalm4BMH2_cNUgtWvf.html
目錄
按此加入社區
如果你想支持FAIRY’SHEART,買我們一杯咖啡,讓更多同路人可以了解心理健康知識吧!
創作人員
作者:Ally
在2015年時,剛剛從焦慮症康復的Ally,決定創辦Fairy'sHeart,希望讓更多人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五年後的今天,Ally依然每一天都為這個夢想努力著。
Viewallposts
圖文解說:Anson
曾任資深企業顧問,為協助Ally達成推廣心理健康的目標,幫助建設網站和管理站內事務。
Viewallposts
相關文章:
實用建議
網上真的能找到真愛?分享使用交友軟件的親身經驗
ReadMore»
September19,2022
NoComments
實用建議
到底他是不是對的人:心理學教你怎樣選擇適合的伴侶
ReadMore»
September5,2022
NoComments
圖文
【圖文】原來快樂是一種陷阱?三個面對負面思想的方法
ReadMore»
September1,2022
NoComments
實用建議
為什麼脫單這麼難?獻給正在憑實力單身的你
ReadMore»
August29,2022
NoComments
實用建議
你是自己最大的敵人:為什麼你一直在阻礙自己成功?介紹自我破壞(Self-Sabotaging)的科學和解決方法
ReadMore»
August15,2022
NoComments
科普知識
【科普+測試】好累,我真的撐不下去了!六個面對工作和學業過勞(Burnout)的方法
ReadMore»
December21,2021
NoComments
©2022Fairy’sHeartAllRightsReservedtoFairy’sHeartTeam
LoadingComments...
WriteaComment...
Email
Name
Website
延伸文章資訊
- 1四種依附類型,你是哪一種?
混亂型依附:這類型的成人往往很矛盾,會儘量避免表達他們的感受,因為很容易陷入自己的感覺裡,會有意想不到或突如其來的情緒波動,害怕被關係中的 ...
- 2研究顯示:獨立個性的女生可能更缺乏安全感?!兩性專家教妳 ...
如果你以上答案為「是」,你可能是混亂依附型人士,缺乏安全感全因沒有穩定的依靠!Katy指混亂依附人格會同時擁有第一和第二種特質,他們活在矛盾中, ...
- 3其實和童年創傷有關!心理師揭4種愛情依附性格,原生家庭的 ...
對混亂依附者來說,因親近與疏離都會帶來焦慮、恐懼,因此,他們有更多的內在批評與認知偏誤,更常與情緒脫鉤甚至從未經驗過情緒的調節,其可能在依賴與切 ...
- 4黃瑽寧:安全依附關係,預防孩子將來成為恐怖情人 - 親子天下
4. 混亂依附型人格(由安沃斯之後的心理學家所歸類出的第四種依附關係):這一類情人最為悲慘,因為童年時可能愛他的人,卻也同時鞭打他,導致他們會像飛 ...
- 5你的童年,真的快樂嗎?談原生家庭及依附風格對性格和關係的 ...
什麼是混亂型依附? · 無法管理情緒 · 極度害怕被所愛的人傷害/拒絕/拋棄 · 長期過度警覺和焦慮 · 低自我動因(self-agency):感覺自己無法帶來實質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