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習慣逃避的你: 心理諮商師告訴你, 每個逃避行為的背後, 都有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以上種種行為,都與我們的「逃避心理」有關。
逃避,其實是一種心理防衛機制,能夠保護我們暫時不受傷害,所以在碰到問題時,每個人都會依照成長過程 ...
誠品線上
中文出版
心理勵志
心理學理論
給習慣逃避的你:心理諮商師告訴你,每個逃避行為的背後,都有需要被關心的理由
給習慣逃避的你:心理諮商師告訴你,每個逃避行為的背後,都有需要被關心的理由
作者
李國翠
出版社
英屬維京群島商高寶國際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商品描述
給習慣逃避的你:心理諮商師告訴你,每個逃避行為的背後,都有需要被關心的理由:,你是否曾有過以下煩惱──面對複雜的事物,明知道要做點什麼,卻遲遲無法行動?害怕起衝
相關類別
心理分析
習慣心理學
成長故事
分析心理學
自信心理學
故事分析
心理學故事
自信故事
心理成長
心理故事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你是否曾有過以下煩惱──面對複雜的事物,明知道要做點什麼,卻遲遲無法行動?害怕起衝突,只好盡量配合別人,卻被說「太沒主見」?各方面都很優秀,卻仍然自卑,總認為自己「不夠好」?有人關心自己就莫名想要逃跑,甚至把對方推得遠遠的?以上種種行為,都與我們的「逃避心理」有關。
逃避,其實是一種心理防衛機制,能夠保護我們暫時不受傷害,所以在碰到問題時,每個人都會依照成長過程中學到的經驗,自然地產生不同程度的逃避行為。
然而,當逃避變成習慣,不只原本的問題沒有真的解決,還可能帶來更多的問題,時間久了甚至會對身心造成嚴重的傷害。
如果習慣逃避已經對你的生活造成困擾,是時候練習面對你一直在逃避的事物了。
資深心理諮商師李國翠會帶你看見自己的「逃避心理」,並透過有共鳴的故事與簡單的分析,替你梳理出行為背後的原因,陪你打破逃避循環,重拾自信與自尊,找回面對生活的勇氣。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李國翠李國翠中國資深心理諮商師。
7年學院心理學學習經歷,5年心理諮詢從業經歷,諮詢時長超6,500小時,主修認知行為治療、精神分析和家庭治療。
中國「壹心理」平臺深受讀者認可與讚賞的專欄作者,為《中國青年報》、《中國新聞週刊》、《婚姻與家庭》等多家媒體撰稿。
已出版《高情商心理學》。
微信公眾號:工业时代的月亮。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自序Part1別做那隻逃避的鴕鳥你不解決問題,就會成為問題害怕失敗的人,從一開始就輸了你的退讓,是對方得寸進尺的溫床當愛情來臨時,你在害怕什麼你一直渴望交流,卻習慣被動沉默如何擺脫受害者心態你可以宅一陣子,但不能喪一輩子Part2走出自我設限的牢籠如何找到行動力你明明很優秀,卻依然很自卑為什麼你總覺得自己不配被愛信任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選擇看得見的是自卑,看不見的是關係「應該」:一座自我設限的牢籠生活不是戰場,而是一段時光Part3最好的關係,是親近地保持距離為什麼你總是建構彆扭的關係我們活成了巨人,卻同時深陷「孤島」如何與善妒者和平相處如何應對人際關係中的中傷欺軟怕硬背後的心理學擺脫「控制」,找回真實的感受人生需要靠自己成全缺乏個人邊界,活該被人欺負Part4向內看的人,才是清醒的向外看的人在做夢,向內看的人才是清醒的沒有一種人生叫作正確控制不了情緒,何以控制人生愛生氣的人是怎麼回事我們是如何被抱怨一點點毀掉的具備自愛能力,你才能享受愛情習慣性否定別人,不過是缺乏自我不迴避悲傷,你才能更好地成長
商品規格
書名/
給習慣逃避的你:心理諮商師告訴你,每個逃避行為的背後,都有需要被關心的理由
作者/
李國翠
簡介/
給習慣逃避的你:心理諮商師告訴你,每個逃避行為的背後,都有需要被關心的理由:,你是否曾有過以下煩惱──面對複雜的事物,明知道要做點什麼,卻遲遲無法行動?害怕起衝
出版社/
英屬維京群島商高寶國際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ISBN13/
9789865062088
ISBN10/
9865062089
EAN/
9789865062088
誠品26碼/
2682059277008
語言/
中文繁體
尺寸/
21X14.8X1.2CM
開數/
25K
級別/
無
裝訂/
平裝
頁數/
256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寫給三不五時開啟逃避模式的你!工作、家庭、生活、人際關係中遇到的麻煩,都不會因為暫時逃避而永遠消失不見,只有選擇面對,並從每段經驗中學習,才能打開明亮的人生。
試閱文字
自序:自序不知不覺間,我進入心理學這個領域已經十八年了。
與十八年前相比,現在我的很多個性特徵早已悄然發生了積極的變化。
細想來,這些變化無不與我逐漸能夠正視自己、越來越少地使用逃避的心理防衛機制有關。
當年的我性格怯懦,心理承受能力極差,因此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我總會刻意逃避,這當然也與我的原生家庭的影響有關。
總之,因為心理素質一直不是很好,而且多愁善感,所以我在同學中間甚至得了一個「林黛玉」的綽號。
可想而知,當時的我有多麼脆弱不堪。
幸運的是,這些年來在不斷學習心理學知識的過程中,我的個性終於得以改變,我切實感受到了自己心理成長帶來的變化。
我逐漸無懼困難,而且能夠直視並解決困難,從心底升騰起一種踏實、坦蕩的成就感。
我開始相信,其實很多問題從來都沒有自己想像中那麼可怕,很多時候是我們對困難的恐懼情緒讓我們裹足不前—我們被想像中的恐懼打敗了。
我從一個心理學的學習者變成一個心理學的臨床諮商醫生後,每天都要接待大量被生活問題困擾的人。
他們之中很多人的問題,跟我當初的困惑極其相似。
約翰.鄧恩說過:「沒有人是自成一體、與世隔絕的孤島……每個人的死亡都是我的哀傷,因為我是人類的一員。
」人類的痛苦也是相通的。
很多年前,佛洛伊德就把人類痛苦的機制揭示出來,並歸納總結為一種客觀規律,並為其命名為「防衛機制」。
什麼是防衛機制?心理學家唐納德.梅爾澤對此有一句通俗又簡短的解釋:「一切防衛機制,都是我們為逃避痛苦而向自己撒的謊。
」人類生命的主題,大多都與痛苦及挑戰有關。
人類會本能地啟用防衛機制去防衛痛苦,尤其是當我們非常脆弱、非常渺小的時候。
防衛機制可以保護我們暫時活下去,但是長期使用防衛機制的後果就是,防衛機制會被固定下來,成為我們遇到困難時一種本能且唯一的反應。
這會大大限制我們生命可以延展的寬度,最終給我們帶來新的痛苦。
我們通常說「了解自己」,基本上就是要了解自己的防衛機制,了解自己當初迴避了怎樣的痛苦、麻煩、挑戰,然後再去嘗試面對自己曾經一味迴避的東西,消除舊有模式,讓自己回到可以自由選擇的狀態裡。
當然,一個人不可能完全沒有任何防衛機制,而且防衛機制並不都是消極的。
但如果它給我們的生活造成了困擾,就意味著我們需要停下來感受一下:一直以來,我們是不是在逃避什麼?那些我們所逃避的東西,是不是從未真正擺脫過?我們不如嘗試去面對它們。
從習慣逃避到刻意面對,既是一種思維的轉變,又是一種人生態度的轉變,更是一個重新認識世界的過程。
希望這本書可以幫助你成為更好的自己。
試閱文字
內文:你不解決問題,就會成為問題現實生活中的你,是不是在表達意見或面對利益時,很害怕與人發生衝突?為了避免與人發生衝突,你會刻意不發表自己意見、主動犧牲自己利益,以求與別人一致。
但是如果你多次做出這樣的行為,慢慢地,你就會在群體中喪失表達意見、爭取利益的資格,別人也會不考慮你的感受,完全當成透明人。
甚至當你被壓榨得過分,僅僅有那麼一點表達意見或爭取利益的意圖時,都會遭到別人的拒絕或無視。
結果就是你在群體中被邊緣化、無價值化。
久而久之,你的境遇會比當初更加糟糕。
你開始覺得難以忍受,直到有一天你提出了抗議,但這種抗議是透過與他人發劇烈衝突而表現出來。
最終你還是會以慘敗收場,所有人都覺得你不可理喻。
然後你換了個環境,小心翼翼地試圖融入新的群體,不敢和任何人發生衝突,不斷地委曲求全,後來卻又因為與他人發生了劇烈的衝突而和新的群體決裂。
最後,你變得有些害怕群體生活,或者你勉強為之,卻總是顯得格格不入。
你活得很累,因為在群體中不敢表達自己的不同意見,不敢和別人產生任何矛盾。
明明覺得別人說得不對,但是害怕提出反對意見後,別人會不高興,甚至會攻擊你。
為了避免與別人發生衝突,你整天迎合、討好別人,唯恐別人不高興或對你有意見。
這樣的你活得好卑微!私底下你會問自己:還要不要繼續這樣活下去?為什麼自己是這樣一個人?你一次又一次地告訴自己:不能再這麼卑微、怯懦地活下去。
但是,第二天你又繼續以之前的卑微方式生活。
表面的你和真實的你如此矛盾,這種矛盾讓你整天嚴重內耗。
你疲憊不堪,而且焦慮重重。
你到底應該怎麼辦?******你害怕發生人際衝突的根源在於,你認為人際衝突會給自己帶來災難性的影響,而這種災難性的影響是你無法面對和應付的。
其本質原因出自年幼時期學會的害怕與父母發生衝突的模式轉移。
在害怕衝突者的幼年親子模式裡,其父母對他們往往擁有絕對的控制權,父母讓他們必須按照自己的要求做事、不准表達不同的意見。
當不按照父母的要求做事或者提出異議時,他們就會遭到父母的嚴厲斥責或者暴力懲罰。
久而久之,他們就會形成這樣的認識:「表達不同意見是一件不被允許的事,它會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父母的管教行為直接導致孩子把表達不同意見與情緒裡的恐懼進行了串聯,所以孩子以後就自動學會了不敢表達不同意見的行為習慣,因為他們害怕自己一旦出現表達不同意見的行為,就會引來父母的懲罰。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有些父母還會給孩子不按照其要求做事、提出不同的意見賦予非常糟糕的涵義。
當孩子對父母的要求提出異議時,父母會告訴孩子,孩子這麼做是不夠好的表現。
比如,有些父母會說:「你不夠乖。
」、「你不是個好孩子。
」、「你不滿足媽媽的要求,媽媽不愛你了。
」、「你怎麼這麼差勁!」、「父母讓你怎麼做,你就怎麼做!」、「誰讓你頂嘴了?不准頂嘴!」。
父母用「如果孩子不按照自己的要求做或提出反對意見,就威脅孩子會失去他們的愛」的方式,強迫孩子按照他們的要求做事。
這樣一來,孩子就會把「表達不同的意見」和「自己不夠好」、「喪失愛」、「被懲罰」等訊息進行串聯,所以等孩子長大後,一旦遇到自己與別人的意見不一致、可能產生人際衝突的情況時,他就會極力選擇逃避衝突。
******害怕與別人發生衝突的人,本質上是害怕面對自己,以及害怕別人對自己有不好的評價。
他們認為在人際交往中不應該惹別人生氣,如果讓別人不開心或讓別人對自己產生敵意,那麼一定是因為自己做得不夠好。
很多害怕與人發生衝突者的父母,往往也具有相似的行為模式。
在他們的內心裡,與人發生衝突是一件容易讓自己產生嚴重焦慮和無法應對的事情,人際關係不和諧會讓他們極度不安。
這種父母一般具有低自尊的性格特點,即自我價值感極低,把別人的評價看得過於重要。
毫不誇張地說,他們幾乎是活在別人的評價裡。
他們把自己的價值建立在獲得別人認可的基礎上,因此在與別人相處時無法做到心理上的平等。
他們在潛意識裡總認為自己低人一等,為人處世時有討好別人的傾向。
在這種低自尊家庭環境裡長大的孩子,從小耳濡目染,學會跟父母同樣的行為模式,他們把父母低自尊的評價納入自我的評價體系裡,認為跟人發生衝突是件風險極大的事情。
他們認為,在人際關係中最重要的是維持和諧,而不是正確表達自己的意見、合理維護自己的權益。
從長遠來看,父母的這種行為模式對孩子的影響很糟糕。
這類父母內心往往會產生許多糾結與怨恨—認為自己付出了很多,但別人並不領情。
這種糾結與怨恨也會內化到孩子的行為模式裡,使他們養成一種非常彆扭的生存習慣,即表面看起來往往都是老實人,與世無爭,但背地裡他們感覺並不舒服,因此長期處於一種心理失衡的狀態。
******還有一種影響更壞的行為,是在外面不敢與別人發生衝突的父母,往往會在家裡對孩子提出各種不合理要求。
因為他們在外面無法正常表達自己的訴求、獲得別人的認可和尊重,所以他們就會把這種訴求放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讓孩子必須聽自己的話,在孩子身上尋找自己在外面找不到的心理滿足—以「我在外面事事聽別人的,所以在家你就必須聽我的」作為補償。
但是,他們意識不到這樣做帶來的壞處。
我經常遇到這樣的案例。
在外面唯唯諾諾的父親,一回家馬上就換成另外一副面孔,變成一個專制的「暴君」,要求妻子和孩子必須什麼事都聽他的。
一旦事與願違,他就開始指責、打罵妻子和孩子。
這種模式就是把在外面需要面對和解決的衝突轉移到了家裡。
因為他們在外面不敢面對衝突,久而久之,他們的內心積壓了過多的負面能量,為保持自己身心的平衡,他們只有在家裡發洩,同時也把恐懼傳遞到自己最親近的人身上。
還有一類父母,尤其是母親,把控制孩子當成自己的人生要務。
這類母親在夫妻感情中往往長期扮演受害者的角色,所以就想控制自己的孩子,要求孩子必須對自己言聽計從,她們從對孩子的控制中獲得滿足。
幼年的孩子沒有是非觀念,為了讓父母開心,就會圍繞父母的需求建構自己的行為。
他們會特別在乎父母的心情,並且會承擔起照顧父母情緒的責任。
一旦父母表現出情緒不好或對他們不滿的傾向,他們就會極度自責和恐懼,認為是因為自己不夠好,所以才讓父母不開心。
很多父母意識不到自己這樣做對孩子會造成很大的傷害。
他們在工作和生活中存在很多需要解決的問題,因此,他們根本沒有精力意識到其他關於孩子的問題。
他們本身就被生活中解決不了的事件或問題所困擾,沒有反省自身問題的能力,因此不可避免地就把孩子帶入了問題的漩渦。
******相信很多害怕與人發生衝突的人對此都深有體會:當你害怕與人發生衝突時,衝突非但不會消失,反而會更多;你越逃避衝突,衝突來得越快。
在人際交往中,大多數人本來就有一種擴張自己邊界的意識,當你表現出害怕衝突、以別人的需求為中心時,別人就會趁機擴張他們的邊界,直到蠶食掉你所有的地盤。
尤其是那些居心叵測的人,他們需要依靠擴張自己的邊界來獲得心理上的優越感和價值感,而你的退縮正好助長了他們的這種囂張氣焰。
他們這種行為的極端表現就是欺負和霸凌。
很多情況下,霸凌事件中的受害者往往都是那些害怕與人發生衝突,刻意迴避衝突人。
霸凌者正是因為看穿了受害者在面臨衝突時存在嚴重的自責傾向和恐懼傾向,所以他們在欺負對方時才肆意妄為。
因為很多受害者的內心話和歸咎往往都是「因為自己不好,所以才會被人欺負」。
所以你越表現出害怕衝突,越會招惹到那些擅長製造衝突,進而從你身上搶奪心理能量的人。
當然,人際衝突是人際關係的常態。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基因、獨特的成長環境,決定了每個人在面對問題時都會有自己獨特的看法。
人們在看法和行為上不一致是一種正常的現象,當你表達自己的合理意見和需求時,也會得到別人的理解,因為每個人都有權利表達自己的看法,這種權利是正當的。
但是一個害怕衝突的人對人際衝突的認識有嚴重偏差時,會把表達不同意見和自己將感到恐懼、受到懲罰等感受串聯,把別人的不滿跟自己不夠好聯想在一起,此時就會強迫自己壓抑自己的真實想法或意見。
但這些不同的想法或意見並不會因為受到壓制就消失,它們會一直存在,甚至比原來更強烈,這樣就會導致害怕衝突者陷入嚴重的心理衝突中。
當內心的衝突越演越烈,他們無法控制時,就會向外演化為和別人的嚴重衝突。
所以,逃避衝突最終並不會解決衝突,反而會引來更嚴重的內心衝突,最終導致與別人發生衝突。
一個人在群體中的價值跟他自身的能力有關,而不是跟討好別人有關。
害怕衝突的人之所以會有無意識地討好別人的傾向,是因為他們以為只要跟別人保持和諧關係,無原則地聽別人的話,別人就會喜歡他們。
這其實是個認知錯誤,人們不會尊重一個毫無主見、膽小懦弱的人。
這樣的人在群體中往往得不到重視,反而會被認為是缺乏能力的人。
久而久之,即使你有能力,但因為你不敢表達,別人也不會認可你,於是你在群體中會慢慢變得毫無地位,甚至得不到最基本的尊重,最後導致的結局就是:你越害怕什麼,就越會發生什麼。
如果你不解決問題,你就會成為問題。
******由此可見,一個人之所以害怕人際衝突,是因為他對人際衝突有很多不合理的認識。
想要改變害怕與人發生衝突的心理模式,必須更正自己內心關於人際衝突的錯誤認知。
首先,我們要知道合理表達自己的不同意見和看法是每個人都擁有的權利,這不代表你對另一方心存敵意。
一個人之所以將發表不同意見與敵意有所串聯,是因為早年他的父母給這種發表不同意見的行為貼上了敵意的標籤,但這是一個錯誤的標籤。
其次,人際交往中本來就充斥著不同意見、觀點的碰撞,大家可以求同存異,在突中尋找到一種適合彼此的動態平衡。
這樣既可以守住自己的意見、觀點,又可以做出適當的妥協來與別人互動,最終取得一個折衷的交流模式。
在這種模式中雙方均感到舒服,相互尊重且能夠接受彼此的不同意見。
所以不要害怕出現人際衝突,因為這是完全可以被化解的。
健康的人際關係裡不是沒有衝突,而是大家都認為人際衝突是很正常的一種存在。
我們需要做的是提升自己正確表達不同意見的能力,把表達不同意見和由此帶來的情緒分離開來。
一個人之所以在表達意見時會引發很多情緒,比如敵意或攻擊,是因為他在潛意識裡認為:表達不同意見是一種敵意的表示,會帶來風險,對方首先會接收到這種情緒,而不是訊息。
所以這種被感受到的敵意就會引發新的敵意、新的情緒,最終導致雙方真的會因為表達不同意見而爆發衝突。
事實上,意見就是意見,情緒就是情緒。
所謂「不帶敵意的堅決」,就是指我們在表達不同意見時要善於覺察自己是否帶著情緒,反思自己為什麼會有情緒,要學會把情緒和意見分離開來,心平氣和地表達意見。
很多人在表達意見時在潛意識裡攜帶了敵意,表面上是在表達不同意見,但實際上卻是在傳遞衝突信號,最後就真的造成了衝突。
釐清自己,你就釐清了一切。
所有的逃避都是對自我的逃避,所有的不清楚都是對自我認識的不清楚。
你越能心平氣和地表達自己的不同意見,你的意見就越可能被採納,你也越可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活動
【買書送米】圖書滿千贈米一包(海外訂單恕不參加)
延伸文章資訊
- 1【#等我在書中遨遊】認識自己:習慣逃避,你在逃避什麼?
逃避可以是一顆及時的止痛片,但當面對一些逃避不了的重要問題,我們便需要改變 ... 本書從「逃避心理」的角度入手,深度剖析了我們生活中習慣逃避的 ...
- 2孩子遇到困難就逃避怎麼辦?父母要思考的10件事情 - 親子天下
... 我想了想,決定點頭答應,媽媽說是會不會養成孩子逃避的習慣? ... 其實媽媽這一句「總不能遇到問題就逃避吧」讓我有許多想法,碰巧剛好在閱讀 ...
- 3為何有人總是愛逃避,不願面對問題?心理師揭3大關鍵原因
不妨停下來找個紙筆寫下來一個問題:我為什麼想要改變逃避困難的習慣?我真的想要改變嗎?如果我不改變我會怎麼樣?請真誠的回答自己。如果你發現你改變的 ...
- 4《為什麼我們總是在逃避?》讀後心得:面對反而是最好的解藥
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我們總是習慣逃避和壓抑? ... 遇到問題時,我總是幻想會有人替我「解決」; 我不算暴飲暴食,但我希望自己能更確實地控制飲食 ...
- 5拖延是為了逃避壓力…諮商心理師教你4個「抗壓練習」 - 商周
拖延是為了逃避壓力…諮商心理師 ... 拖延之所以會成為習慣,就是因為我們沒有覺察到它是怎麼發生的。 ... 4種思考框架深入了解已知事物、辨別問題本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