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依附特質成年女性親密關係主觀經驗之研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本研究之目的主在探究共依附特質成年女性在親密關係中的整體主觀經驗。

本研究以立意取樣的方式,邀請兩位「中文共依評估量表」得分位於233-290分範圍之高度共依附特質 ... 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首頁| 關於本站| 聯絡我們| 國圖首頁| 常見問題| 操作說明 English |FB專頁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註冊 功能切換導覽列 (167.99.71.17)您好!臺灣時間:2022/09/2622:23 字體大小: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1筆/ 共1筆  /1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紙本論文 QR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複製永久網址Twitter研究生:馬冠礼研究生(外文):MaKuanli論文名稱:共依附特質成年女性親密關係主觀經驗之研究論文名稱(外文):ResearchontheSubjectiveExperiencesofIntimateRelationshipfortheCodependenctAdultFemales指導教授:丁原郁、鈕文英學位類別:碩士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系所名稱:輔導與諮商研究所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學類:心理學類論文種類:學術論文論文出版年:2009畢業學年度:97語文別:中文論文頁數:279中文關鍵詞:共依附、成年女性、親密關係、主觀經驗、敘說研究外文關鍵詞:codependence、adultfemales、intimaterelationship、subjectiveexperience、narrativeresearch相關次數: 被引用:6點閱:1558評分:下載:0書目收藏:9 本研究之目的主在探究共依附特質成年女性在親密關係中的整體主觀經驗。

本研究以立意取樣的方式,邀請兩位「中文共依評估量表」得分位於233-290分範圍之高度共依附特質成年女性為研究對象。

研究方法上採取敘說研究與「整體―內容」分析法,分別呈現兩位高度共依附特質成年女性的故事敘說與分析,並進行綜合討論。

得到的研究結論如下:1.有關共依附特質成年女性其親密關係主觀經驗有以下研究結論:(1)以外控方式,藉由親密關係來滿足個人需求;(2)主要的親密關係中,都有父親的影子;(3)在親密關係中所呈現的共同樣貌:配合伴侶而忽略自己、合理化、逃避及脆弱的人我界限;(4)我不好的自我概念;(5)渴求支持系統;(6)未發現一見鍾情式的相識過程;(7)不是每段關係都會陷入愛得太多。

2.有關共依附特質成年女性其親密關係主觀經驗與所處原生家庭背景脈絡的關聯性,所得研究結論如下:(1)原生家庭依附經驗與親密關係具主要之關聯性;(2)與原生家庭相關的關鍵生命事件亦為親密關係之重要背景脈絡。

最後根據研究結論,提出對於諮商實務及未來研究之建議。

Themainpurposeofthisstudywastoexploresubjectiveexperiencesofintimaterelationshipsforadultfemaleswhohadcharacteristicsofcodependence.Thestudywasbasedonjudgmentsampling.Thesubjectsofthisstudyweretwoadultfemaleswhoscored233-290pointswithhighcodependence.Thesubjectsweretestedwithinstruments:TheChineseCodependencyAssessmentTool.Themethodofthisstudyincludednarrativeresearchandwhole–contentanalysis.Itrepresentedthenarrativeandanalysesoftwoadultfemaleswhohadthecharacteristicsofhighcodependence.Theresultswerecomprehensivelydiscussedandthemainfindingsofthisstudywereasfollows:1.Theconclusionsofthestudybasedonthesubjectiveexperiencesofintimaterelationshipsforadultfemaleswhohadcharacteristicsofcodependenceinclude:(1)Underexternalcontrol,theybothfulfilledtheirbasicneedswithintimaterelationships.(2)Therewasafatherimageintheirmainintimaterelationships.(3)Thecommoncharacteristicstheybothrepresentedinintimaterelationshipswere:Toneglectthemselvesinordertocoordinatetheirspouses,torationalizetheirbehavior,andtoescapeandweakentheirinterpersonalrelationships.(4)TheybothhadtheideathatIwasnotgoodenough.(5)Theybothdesiredasupportivesystem.(6)Theywerenotawareoftheprocessofloveatfirstsight.(7)Noteveryrelationshipwastrappedbylovingtoomuch.2.Theconclusionsbasedontheconnectionoffamilybackgroundbetweenadultfemaleswithcodependenceandtheirspouseswere:(1)Itshowsamajorconnectionbetweenone’sfamilyoforiginandintimaterelationships.(2)Thekeyeventsinone’slifewhichwererelatedtoone’sfamilyoforiginalsoprovidedimportantcontextsforintimaterelationships.Accordingtotheconclusionsofthisstudy,commentswereprovidedtoadultfemalesforpracticalconsultationandfutureresearch. 第一章緒論第一節研究動機……………………………………001第二節研究目的與問題……………………………004第三節名詞釋義……………………………………005第二章文獻探討第一節共依附的內涵及特徵………………………007第二節共依附親密關係的內涵及特徵……………019第三節共依附及共依附親密關係之相關理論……030第四節共依附親密關係的相關研究………………057第三章研究方法第一節研究取向與方法.................065第二節研究參與者.....................068第三節研究工具.......................071第四節研究程序.......................079第五節資料分析.......................084第六節研究的嚴謹性....................086第七節研究倫理........................090第四章研究結果與討論第一節米米的故事與分析.................094第二節Mini的故事與分析.................165第三節綜合討論.........................233第五章結論與建議第一節結論.............................245第二節研究建議..........................247參考文獻一、中文部份……………………………………………251二、西文部份……………………………………………262附錄附錄一訪談紀錄表……………………………………266附錄二研究札記………………………………………267附錄三反思日誌………………………………………268附錄四研究邀請函(含生活評估量表)……………269附錄五研究參與同意書………………………………272附錄六前導訪談大綱…………………………………273附錄七正式研究訪談大綱……………………………274附錄八逐字稿謄寫原則………………………………275附錄九研究參與者回饋檢核表………………………276附錄十同儕簡報紀錄表………………………………278附錄十一測驗使用同意書………………………………279 一、中文部分刁筱華(譯)(1999),R.J.Sternberg(著):愛,是一個故事(Loveisastory)。

台北:遠流。

(原著出版於1995年)王大維、翁樹澍(譯)(1999),I.Goldenberg和H.Goldenberg(著):家族治療理論與技術(Familytheraph:anoverview)。

台北:揚智文化。

(原著出版於1996年)王勇智、鄧明宇(譯)(2003),C.K.Riessman(著):敘說分析(Narrativeanalysis)。

台北:五南。

(原著出版於1993年)王純娟(2001):兩性關係學。

台北:揚智。

王瑞琪(2002):終於學會愛自己。

台北:心靈工坊。

王瑤英(譯)(2007),大村政男(著):3天讀懂心理學―解讀人心的關鍵要訣。

台北:大是文化。

(原著出版於2001年)王慶福(1995):大學生愛情關係徑路模式之分析研究。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王慶福(2000):當男孩愛上女孩―人際依附風格類型搭配、愛情關係與關係適應之研究。

中華輔導學報,8,177-201頁。

任兆璋(2002):結婚前,結婚後―成長與改變。

台北:張老師文化。

朱儀羚、康萃婷、柯禧慧、蔡欣志、吳芝儀(譯)(2004),M.L.Crossley(著):敘事心理與研究―自我、創傷與意義的建構(Introducingnarrativepsychology:self,traumaandtheconstructionofmeaning)。

台北:濤石。

(原著出版於2000年)艾普洛斯(2006):為何女律師會愛上殺人犯?讓女人盲目迷戀男人的阿尼瑪斯原型。

台北:人本自然。

艾普洛斯(2007):阿飛原型―為何男人在愛情中拒絕長大?。

台北:人本自然。

何政岳、杜家興、林伯彥、吳淑真、陳秋榛(譯)(2007),L.M.Horowitz(著):人際觀點心理病理學(Interpersonalfoundationsofpsychopathology)。

台北:心理。

(原著出版於2003年)何修瑜(譯)(2007),S.Argov(著):讓他再也離不開妳―壞女人的迷人配方(Whymenmarrybitches)。

台北:天下文化。

(原著出版於2006年)余漢儀(1998):社會研究的倫理。

載於嚴祥鸞主編,危險與秘密—研究倫理(1-29頁)。

台北:三民。

余齊君(2006):青少年家庭壓力事件、家庭功能與共依附特質之相關研究。

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5NCYU5658022。

余蕙玲(譯)(2004),C.Moon(著):親密關係―通往靈魂之橋(Bridgetothesoul)。

台北:新自然主義。

(原著出版於1999年)吳幸宜(譯)(1995),M.Beattie(著):超然獨立的愛―擺脫不健康的共依存關係(Codependentnomore)。

台北:遠流。

(原著出版於1992年)吳芝儀(2003):敘說研究的方法論探討―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

台北:五南。

吳芝儀(譯)(2008),A.Lieblich、R.Tuval-Mashiach和T.Zilber(著):敘事研究―閱讀、詮釋與分析(Narrativeresearch:reading,analysis,andinterpretation)。

台北:濤石。

(原著出版於1998年)吳芝儀、李奉儒(譯)(1998),M.Q.Patton(著):質的評鑑與研究(Qualitativeevaluationandresearchmethods)。

台北:桂冠。

(原著出版於1990年)吳昭儀(2003):大學生的共依附與愛情態度之相關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2NTNU0328009。

吳秋月(1999):子女知覺父母婚姻暴力經驗、社會支持及共依附之相關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秋月、吳麗娟(1990):子女知覺父母婚姻暴力經驗、社會支持和共依附之關係。

教育心理學報,31(1),63-88頁。

吳麗娟(1997a):「共依附」的特質與治療。

測驗與輔導,145,3011-3014。

吳麗娟(1997b):「個體化」、「自我分化」的另一端―談「共依附」的意義與內涵。

諮商與輔導,144,33-37頁。

吳麗娟(1998a):父母自我分化、教養態度對青少年子女自我分化、因應策略及適應影響之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報,30(1),91-123。

吳麗娟(1998b):「共依附」父母的特質與其對孩子的影響。

諮商與輔導,154,12-19頁。

吳麗娟(1998c):唯有放下他人,才能釋放自己―談「共依附」治療模式。

諮商與輔導,145,18-23頁。

呂政達(譯)(2000),J.Bradshaw(著):愛的迷惑和自由―你真的懂得愛嗎?(Creatinglove:thenextgreatstageofgrowth)。

台北:新自然主義。

(原著出版於1992年)李美媛(2007):女性自殺企圖者生命經驗之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李茂興(譯)(1999),G..Corey(著):諮商與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Theoryandpracticeofcounselingandpsychotherapy)。

台北:揚智文化。

(原著第5版出版於1996年)李茂興、余伯泉(譯)(1995),E.Aronson、T.D.Wilson和R.M.Akert(著):社會心理學(Socialpsychology)。

台北:揚智文化。

(原著出版於1994年)李島鳳(2003):依戀愛情關係的女人之敘說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瑞玲(譯)(1994),Y.A.Napier和A.C.Whitaker(著):熱鍋上的家庭―一個家庭治療的心路歷程(Thefamilycurcible)。

台北:張老師文化。

(原著出版於1988年)李瑞玲(譯)(2001),A.Y.Napier(著):脆弱的關係―從玫瑰戰爭到親密永久的婚姻(Thefragilebond:insearchofonequal,intimate,andenduringmarrige)。

台北:張老師文化。

(原著出版於1988年)易之新(譯)(1999),I.Stewart和V.Joines(著):人際溝通分析練習法。

台北:張老師文化。

(原著出版於1987年)易之新(譯)(2005),J.McKeen和B.Wong(著):關係花園(Therelationshipgarden)。

台北:心靈工坊。

(原著出版於1996年)易之新(譯)(2007),J.Freedman和G..Combs(著):敘事治療―解構並重寫生命的故事。

台北:張老師文化。

(原著出版於1999年)林沈明瑩、陳登義、楊蓓(譯)(1998),V.Satir、J.Banmen、J.Gerber和M.Gomori(著):薩提爾的家族治療模式(TheSatirmodel:familytherapyandbeyond)。

台北:張老師文化。

(原著出版於1988年)林佳吟(2007):愛情與親情的美麗與哀愁―憂鬱症父母家庭中成年女性親密關係之敘說研究。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林亮吟、陳登義、黃世明、陶曉清、馮铮(譯)(2000),J.McKeen和B.Wong(著):新生命手冊(Thenewmanualforlife)。

台北:心理。

林淑芳(2002):中學生共依附特質與信任之相關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0NTNU0328014。

林筱婷(2004):大學生的共依附與其在戀愛關係中的人際行為之關係。

國立政治大學心理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3NCCU5071013。

林麗華(2003):俱人際困擾護專學生依附內在運作模式之分析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邱紫穎(譯)(1996),P.Mellody、A.W.Miller和J.K.Miler(著):病態互依症候群(Facingcodependence)。

台北:生命潛能。

(原著出版於1989年)邱德才(2000):TA的諮商歷程與技術。

台北:張老師文化。

邱慕美(2002):大學生之家庭界域、共依附特質與人際適應之關係。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胡幼慧、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效度?如何抽樣?如何收集資料、登錄與分析?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141-158頁)。

台北:巨流。

胡幼慧主編(2004):質性硏究―理論、方法與本土女性硏究實例。

台北:巨流。

孫中興(2004):愛情別這樣〔書推薦序:愛,上了癮〕。

台北:心靈工坊。

孫世維(1994):青少年與父母的情感關係―依附的性質與重要性。

中興法商學報,29,261-304。

徐宗國(譯)(1997),A.Strauss和J.Corbin(著):質性研究概論(Basicsofqualitativeresesarch)。

台北:巨流。

(原著出版於1990年)徐麗明(譯)(2003),E.Teyber(著):人際歷程心理治療(InterpersonalProcessinPsychotherapy)。

台北:揚智文化。

(原著出版於2000年)徐麗玲、林亞屏、江葵展(譯)(1998),L.Buscaglia(著):愛與被愛(Lovingeachother)。

台北:遠流。

(原著第二版出版於1991年)殷于(譯)(1993),S.Peabody(著):愛情上癮症―克服愛的癡迷與依賴(Addictiontolove)。

台北:張老師文化。

(原著出版於1988年)高淑清(2002):教育研究(二)質性教育研究。

載於楊國賜主編,新世紀的教育學概論―科際整合導向(517-576頁)。

台北:學富。

高淑清(2004):質性深度訪談方法―技巧與策略。

未出版上課講義,國立中正大學清江終生學習中心。

張思嘉(2001):擇偶歷程與婚前關係的形成與發展。

中華心理衛生期刊,14(4),1-29。

張春興(1992):張氏心理學辭典(第二版)。

台北:東華。

張傳琳(2003):現實治療法―理論與實務。

台北:心理。

張慧芝(譯)(2002),D.E.Papalia、S.W.Old和R.D.Feldman(著):人類發展―成人心理學(Humandevelopment)。

台北:桂冠。

(原著第8版出版於2001年)畢恆達(2005):教授為什麼沒有告訴我-論文寫作的枕邊書。

台北:學富。

許慈倩(譯)(2006),P.F.Smith(著):其實你已經很塔羅了(TheTarotRevealed)。

台北:聯經。

(原著出版於1971年)許儀貞(2003):台灣成年女性性別角色特質、共依附和自尊之相關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連廷嘉(2000):人際歷程治療在人際困擾個案諮商上的應用。

測驗與輔導,152,3168-3170。

郭寶蓮(譯)(2006),J.J.Patterson(著):我們不要再吵了!―新婚者的告白(52fights:anewlywed’sconfession)。

台北:商周。

(原著出版於2005年)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

台北:五南。

陳秀菁(2001):大學生的共依附特質、人際親密能力與親密感之相關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秀蘭(2000):孕婦早年依附關係、婚姻品質與孕期親子聯結之相關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佳惠(譯)(2003),S.Argov(著):壞女人有人愛(Whymenlovebitches)。

台北:小知堂。

(原著出版於2002年)陳怡心(2004):成年早期女性經營兩性親密關係之經驗學習。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3NCNU0142004。

陳姿宇(2006):共依附、認知與人際特性及惡質生活事件與青少年憂鬱的關連。

私立輔仁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5FJU00071016。

陳益綜(1997):諮商中來談者的依附運作模式之分析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淑卿(2008):不安全依附高中生依附內在運作模式之分析與比較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淑惠(譯)(2000),R.Norwood(著):愛得太多的女人(Womenwholovetoomuch)。

台北:新苗文化。

(原著出版於1985年)陳淑欽(2006):華人家庭對偶關係間共依賴傾向之探討。

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5NCCU5071002。

陳詩潔(2005):大學生的共依附特質、自我感受與愛情關係品質之相關研究。

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4PCCU0328003。

章蓓蕾(譯)(1997),齋藤學(著):成年兒童與家庭危機。

台北:商周。

章蓓蕾(譯)(1998),齋藤學(著):家庭裡的孤獨。

台北:玉山社。

(原著出版於1995年)傅湘雯(譯)(2005),J.Bradshaw(著):走出成長的迷思―回歸內在(Homecoming:reclaimingandchampioningyourinnerchild)。

台北:新自然主義。

(原著出版於1990年)曾端真(1991):Bowen的家族理論。

台北:天馬。

曾維英(2004):酒癮者原生家庭經驗之研究:家庭系統觀點。

國立暨南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鈕文英(2007):教育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

台北:雙葉。

黃芳田(譯)(2001),R.J.Sternberg(著):邱比特的箭(Cupid'sarrow)。

台北:遠流。

(原著出版於1992年)黃芳孝(譯)(2006),J.Gray(著):男人不會,女人不懂的事―如何相愛到白頭(Marsandvenustogetherforever:relationshipskillsforlastinglove)。

台北:天下文化。

(原著出版於1994年)黃美姝(譯)(1994),R.Norwood(著):掙脫愛的枷鎖―癡戀女子康復計畫(Womenwholovetoomuch)。

台北:遠流。

(原著出版於1985年)黃珮玲(譯)(2002),K.Leman(著):愛女兒愛爸爸―做女兒生命中第一個好男人(Whatadifferenceadaddymakes)。

台北:張老師文化。

(原著出版於2000年)黃瑞琴(1997):質的教育研究法。

台北:心理出版社。

新苗編譯小組(譯)(2000),M.Beattie(著):走出共同依存的迷思(Codependentnomore)。

台北:新苗文化。

(原著出版於1992年)新苗翻譯小組(譯)(2001),H.Halpern(著):當愛成為枷鎖時(Howtobreakyouraddictiontoaperson)。

台北:新苗文化。

(原著出版於1982年)新路編譯小組(譯)(1998),R.Hemfelt、F.Minirth和P.Meier(著):愛是一種選擇―不再取悅他人,拖累自己(Loveisachoice)。

台北:新路。

(原著出版於1989年)。

楊宇彥(2000):女性生涯發展研究之質的取向—敘說研究法。

測驗與輔導,163,3429-3431。

楊淑智(譯)(2002),B.Engel(著):愛他也要愛自己(Lovinghimwithoutlosingyou:Howtostopdisappearingandstartbeingyourself)。

台北:心靈工坊。

(原著出版於2000年)楊晴惠(2000):中文共依評估量表之信效度研究。

私立長庚大學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葉明哲(2007):配對夫妻之基本需求強度與其婚姻滿意度之相關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葉致芬(2004):孝悌楷模的家庭系統運作。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葉肅科(2000):一樣的婚姻,多樣的家庭。

台北:學富文化。

董文芳(譯)(2004),H.Clound和J.Townsend(著):過猶不及―如何建立你的心理界線(Boundariesinmarriage)。

台北:台福傳播中心。

(原著出版於1999年)賈紅鶯(1991):父母自我分化、子女自我分化與子女適應水準之相關研究―Bowen家庭系統理論之驗證。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雷叔雲(譯)(2007),J.Welwood(著):遇見100%的愛(Perfectlove,imperfectrelationships:healingthewoundoftheheart)。

台北:心靈工坊。

(原著出版於2006年)廖小慧(2000):憂鬱症母親的生命敘說―內在運作模式的探討。

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9NHLTC576010。

趙家玉、鄭玉英(譯)(1993),J.Bradshaw(著):家庭會傷人―自我重生的新契機(Bradshawon:thefamily)。

台北:張老師文化。

(原版出版於1988年)劉中華(譯)(1994),Kiley,D.(著):長不大的男人(Thepeterpansyndrome)。

台北:遠流。

(原著第二版出版於1983年)劉麗珍、王文霞(譯)(2005),W.H.Norman(著):女兒背後的爸爸(Alwaysdaddy'sgirl:understandingyourfather'simpactonwhoyouare)。

台北:雅歌。

(原著出版於1989年)廣梅芳(譯)(2003),伊東明(著)。

愛,上了癮(Loveaddiction:Youcanfindthetruelove,healyourpastunfulfilledloveandpain)。

台北:心靈工坊。

(原著出版於2000年)潘淑滿(2005):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

台北:心理。

蔡如棠(2008):父親心理缺席之成年女性其親密關係之經驗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7NKNU5464005。

蔡沛婕(2001):初為人媳角色轉換經驗之探討。

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9NCYU0658010。

蔡岱安(譯)(2001),H.Clound和J.Townsend(著):過猶不及―如何建立你的心理界線(Boundaries)。

台北:台福傳播中心。

(原著出版於1992年)蔡岱安(譯)(2004),H.Clound和J.Townsend(著):界線對談―談判藝術的技巧(Boundariesfacetoface)。

台北:台福傳播中心。

(原著出版於2003年)蔡念家(2007):情這條路—成年未婚女性親密關係發展歷程之敘事研究。

私立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6NHU05672025。

蔡易玲(譯)(1994),H.Hendrix(著):讓愛陪妳走一段(Keepingtheloveyoufind)。

台北:生命潛能。

(原著出版於1992年)蔡敏玲、余曉雯(譯)(2003),D.J.Clandinin和F.M.Connelly(者):敘說探究(NarrativeInquiry)。

台北:心理。

(原著出版於2000年)蔡淑鈴(2002):青少年的親子關係與共依附特質之相關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0NTNU0328013。

蔡淑慧(2005):不同社交地位之大學生孤立感、依附關係、人際行為之相關研究。

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研究所。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4PCCU0328001。

蔡淑霞(2003):單親父母共依附對其青少年子女教養態度及共依附影響之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黎盈、鄭玉英(譯)(2007),M.Rovers(著):伴侶療傷(Healingthewoundsincouplerelationships)。

台北:上智。

(原著出版於2005年)盧鴻文(2008):曾遭遇受家庭內性侵害者家庭經驗之探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蕭秀瓊(2000):親密關係中的送禮行為―以配對之東海大學學生情侶為例。

私立東海大學企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9THU00121020。

蕭德蘭(譯)(1995),J.Gray(著):親愛的,為什麼我不懂你?(Men,woman&relationshipsmakingpeacewiththeoppositesex)。

台北:天下文化。

(原著出版於1993年)錢基蓮(譯)(2008),B.D.Angelis(著):你該知道的真愛祕密(TheRealRules)。

台北:天下文化。

(原著出版於1997年)謝靜雯(譯)(2008),B.Morton(著):河對岸的窗(Awindowacrosstheriver)。

台北:麥田。

(原著出版於2000年)叢麗華(譯)(1994),C.C.Smith(著):危險夫妻關係的康復(Recoveringcouples)。

台北:業強。

(原著出版於1992年)簡麗純(2001):檢測中文共依評估量表之信效度-以物質成癮個案及家屬為對象。

私立長庚大學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顏湘如(譯)(2008),B.D.Angelis(著):男人都該知道的女人祕密(Whatwomenwantmentoknow)。

台北:天下文化。

(原著出版於2001年)魏金桃(2008):共依附特質與婚姻滿意度之關係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親職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羅子琦(2005):大學生走出愛情分手困頓經驗之心理歷程研究。

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羅志平(譯)(2008),B.D.Angelis(著):女人都該知道的男人祕密(Secretsaboutmeneverywomanshouldknow)。

台北:天下文化。

(原著出版於1990年)羅玲妃(譯)(2000),A.Pease和B.Pease(著):為什麼男人不聽,女人不看地圖?(Whymendon’tlisten&womencan’treadmaps)。

台北:平安文化。

(原著出版於1998年)羅玲妃、陳麗娟(譯)(2004),A.Pease和B.Pease(著):為什麼男人愛說謊,女人愛哭?(Whymenlieandwomencry)。

台北:平安文化。

(原著出版於2002年)鐘泂偉(2004):酒癮者婚姻關係之探討研究:夫妻對偶觀點。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二、西文部分Asher,R.,&Brissett,D.(1988).Codependency:Aviewfromwomenmarriedtoalcoholics.InternationalJournaloftheAddictions,23(4),331-350.Bartholomew,K.,&Horowitz,L.M.(1991).Attachmentstylesamongyoungadults:Stestofafour-categorymodel.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61,226-244.Beattie,M.(1989).Beyondcodependency:andgettingbetterallthetime.CenterCity,MN:Hazelden.Beattie,M.(1992).Codependents’guidetothetwelvesteps.NewYork:Fireside.Black,C.(2002).Itwillneverhappentome:Growingupwithaddictionasyoungsters,adolescents,adults.Denver,CO:MedicalAdministrationCo.Bretherton,I.(1985).Attachmenttheory:Retrospectandprospect,inI.BrethertonandE.Waters(Eds.),Growingpointsofattachmenttheoryandresearch,MonographsoftheSocietyforResearchinChildDevelopment,50(1),3-35.Brown,S.(1988).Treatingadultchildrenofalcoholics:Adevelopmentalperspectives.NewYork:JohnWileyandSons.Campbell,S.M.(1980).Thecouple'sjourney:Intimacyasapathtowholeness.ThousandOaks,CA:Sage.Carson,A.T.,&Baker,R.C.(1994).Psychologicalcorrelatesofcodependencyinwomen.[abstract]InternationalJournaloftheAddictions,29(3),395-407.Cermak,T.L.(1986).Diagnosticcriteriaforcodependency.JournalofPsychoactiveDrugs,18(1),15-20.Clark,J.,&Stoffel,V.C.(1992).Assessmentofcodependencybehaviorintwohealthstudentgroups.[abstract]AmericanJournalofOccupationalTherapy,46(9),821-828.Collins,N.L.,&Read,S.J.(1990).Adultattachment,workingmodels,andrelationshipqualityindatingcouples.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58(4),644-663.Collins,N.L.,&Read,S.J.(1994).Cognitiverepresentationsofattachment:Thestructureandfunctionofworkingmodels.InK.Bartholomew&D.Perlman(Eds.),Attachmentprocessesinadulthood:Advancesinpersonalrelationships(Vol.5,pp.53-90).London:JessicaKingsley.Cowan,G.,&Warren,L.W.(1994).Codependencyandgender-stereotypestraits.[abstract]SexRoles,30(10),631-645.Cretser,G.A.,&Lombardo,W.K.(1999).Examiningcodependencyinacollegepopulation.CollegeStudentJournal,33,629-638.Crothers,M.,&Warren,L.W.(1996).Parentalantecedentsofadultcodependency.[abstract]JournalofClinicalPsychology,52(2),231-239.Cullen,J.,&Carr,A.(2000).Codependency:Anempiricalstudyfromasystemicperspective.[abstract]ContemporaryFamilyTtherapy,21(4),505-526.Dear,G.E.,&Roberts,C.M.(2002).Therelationshipsbetweencodependencyandfemininityandmasculinity.SexRoles,46(5/6),159-165.Egeland,B.,&Farber,E.(1984).Infant-motherattachment:Factorsrelatedtoitsdevelopmentandchangeovertime.ChildDevelopment,55,753-771.Feeney,J.A.,&Noller,P.(1990).Attachmentstylesasapredictorofromanticrelationships.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58,281-291.Feeney,J.,&Noller,P.(1996).Adultattachment.ThousandOaks,CA:Sage.Fischer,D.,&Beer,J.(1990).Codependencyandself-esteemamonghighschoolstudents.[abstract]PsychologicalReports,66(3),1001-1002.Fischer,J.L.,Spann,L.,&Crawford,D.W.(1991).Measuringcodependency.[abstract]AlcoholismTreatmentQuarterly,8(1),87-100.Fuller,J.A.,&Warner,R.M.(2000).Familystressorsaspredictorsofcodependency.[abstract]Genetic,Social&PsychologyMonographs,126(1),5-22.Haaken,J.(1990).Acriticalanalysisoftheco-dependencyconstruct.[abstract]Psychlatry,53,396-405.Hazan,C.,&Shaver,P.(1987).Romanticloveconceptualizedasanattachmentprocess.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52,511-524.Hogg,J.A.,&Frank,M.L.(1992).Towardaninterpersonalmodelofcodependenceandcontradependence.JournalofCounselingandDevelopment,70(3),371-375.Horan,P.,&Ziegler,B.(1992).DissolvingCo-Dependency.Wilmot,WI:LotusLightPublications.Hughes-Hammer,G.,Martsolf,D.S.&Zeller,R.A.(1998).Developmentandtestingofthecodependencyassessmenttool.ArchivesofPsychiatricNursing,12(5),264-272.Irwin,H.J.(1995).Codependence,narcissism,andchildhoodtrauma.JournalofClinicalPsychology,51(5),658-665.Kitchens,J.A.(1991).Understandingandtreatingcodependence.EnglewoodCliffs,NJ:PrenticeHall.Krestan,J.A.,&Bepko,C.(1990).Codependency:Thesocialreconstructionoffemaleexperience.SmithCollegeStudiesinSocialWork,60,216-232.Lindley,N.L.,Giordano,P.J.,&Hammer,E.D.(1999).Codependency:Predictorsandpsychometricissues.[abstract]JournalofClinicalPsychology,55(1),59-64.Loring,S.,&Cowan,G..(1997).Codependency:Ainterpersonalphenomenon.[abstract]SexRoles,36,115-123.Martin,J.I.(1995).Intimacy,loneliness,andopennesstofeelingsinadultchildrenofalcoholics.[abstract]HealthandSocialWork,20(1),52-60.Mellody,p.,Miller,A.W.,&Miller,J.K.(1992).FacingLoveAddiction:Givingyourselfthepowertochangethewayyoulove.SanFrancisco:HarperCollins.Mendenhall,W.(1991).Co-dependency:Issuesintreatmentandrecovery.NewYork:TheHaworthPressMeyer,D.F.(1997).Codependencyasamediatorbetweenstressfuleventsandeatingdisorders.[abstract]JournalofClinicalPsychology,53(2),107-116.Morgan,J.P.(1991).Whatiscodependency?JournalofClinicalpsychology,47(5),720-729.O’Brien,P.E.,&Gaborit,M.(1992).Codependency:Adisorderseparatefromchemicaldependency.JournalofClinicalPsychology,48(1),129-136.O’Gorman,P.(1993).Codependencyexplored:Asocialmovementinsearchofdefinitionandtreatment.Specialissue:Contemporarytopicsindrugdependenceandalcoholism.PsychiatricQuarterly,64(2),199-212.Potter-Efron,R.T.,&Potter-Efron,P.S.(1989).Assessmentofco-dependencywithindividualsfromalcoholicandchemicallydependentfamilies.AlcoholismTreatmentQuarterly,6(1),37-57.Prest,L.A.,Benson,M.J.,&Protinsky,H.O.(1998).Familyoforiginandcurrentrelationshipinfluencesoncodependency.[abstract]FamilyProcess,37(4),513-528.Rubin,Z.(1970).Measurementofromanticlove.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16,265-273.Schaef,A.W.(1992).Co-dependence:Misunderstood-mistreated.SanFrancisco:Harper&Row.Sharabany,R.,&Wiseman,H.(1993).Closerelationshipsinadolescence:Thecaseofthekibbutz.JournalofYouthandAdolescence,22,671-695.Spann,L.A.(1996).Attributionsaboutcodependencyonthepartoffeministsandnonfeminist,TexastechuniversityphD.Unpublished.Spann,L.,&Fischer,J.L.(1990).Identifyingco-dependency.TheCounselor,8,27.Springer,C.A.,Britt,T.,&Schlenker,B.(1998).Codependency:Clarifyingtheconstruct.[abstract]JournalofMentalHealthCounseling,20(2),141-158.Troise,F.P.(1992).Thecapacityforexperiencingintimacyinwivesofalcoholicsorcodependents.[abstract]AlcoholismTreatmentQuarterly,9(3-4),39-55.Walfish,S.,Stenmark,D.E.,Shealy,S.E.,&Krone,A.M.(1992).MMPIprofileswomenincodependencytreatment.JournalofPersonalityAssessment,58(1),211-214.Wegscheider-Cruse,S.(1985).Choicemaking.PompanoBeach,FL:healthCommunications.Wegscheider-Cruse,S.,&Cruse,J.(1990).Understandingco-dependency.DeerfieldBeach,FL:HealthCommunications.Weinhold,J.B.,&Weinhold,B.K.(2008).Breakingfreeoftheco-dependencytrap(2nded.).Novato,CA:NewWorldLibrary.Weinhold,J.B.,&Weinhold,B.K.(2008).Theflightfromintimacy:Healingyourrelationshipofcounter-dependence:Theothersideofco-dependency.Novato,CA:NewWorldLibrary.Wells,M.,Glickauf-Hughes,C.,&Bruss,K.(1998).Therelationshipofco-dependencytoenduringpersonalitycharacteristics.[abstract]JournalofCollegeStudentPsychotherapy,12(3),25-38.Wells,M.,Glickauf-Hughes,C.,&Jones,R.(1999).Codependency:Agrassrootsconstruct’srelationshiptoshame-proneness,lowself-esteem,andchildhoodparentification.[abstract]AmericanJournalofFamilyTherapy,27(1),63-71.Whitfield,C.L.(1988).Healingthechildwithin:Discoveryandrecoveryforadultchildrenofdysfunctionalfamilies.DeerfieldBeach,FL:HealthCommunications.Whitfield,C.L.(1989).CO-dependence:Ourmostcommonaddiction-somephysical,mental,emotionalandspiritualperspectives.AlcoholismTreatmentQuarterly,6,19-35.Whitfield,C.L.(1990).Agifttomyself:Apersonalworkbookandguidetohealingthechildwithin.DeerfieldBeach,FL:HealthCommunications.Whitfield,C.L.(1991).Co-dependence:Healingthehumancondition.DeerfieldBeach,FL:HealthCommunications.Wright,P.H.,&Wright,K.D.(1990).Measuringcodependents’closerelationship:Apreliminarystudy.[abstract]JournalofSubstanceAbuse,2(3),335-344.Zetterlind,U.,&Berglund,M.(1999).Therateofco-dependencyinspousesandrelativesofalcoholicsonthebasisofCermakco-dependencyscale.[abstract]NordicJournalofPsychiatry,53(2),147-151.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網路書籤 推薦 評分 引用網址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大學生愛情關係徑路模式之分析研究 2. 初為人媳角色轉換經驗之探討 3. 青少年的親子關係與共依附特質之相關研究 4. 子女知覺父母婚姻暴力經驗、社會支持及共依附之相關研究 5. 大學生的共依附與愛情態度之相關研究 6. 大學生的共依附特質、人際親密能力與親密感之相關研究 7. 父母自我分化、子女自我分化與子女適應水準之相關研究ㄧㄧBowen家庭系統理論之驗證 8. 依戀愛情關係的女人之敘說研究 9. 憂鬱症母親的生命敘說:內在運作模式的探討 10. 大學生之家庭界域、共依附特質與人際適應之關係 11. 孕婦早年依附關係、婚姻品質與孕期親子聯結之相關研究 12. 台灣成年女性性別角色特質、共依附和自尊之相關研究 13. 中文共依評估量表之信效度研究 14. 中學生共依附特質與信任感之發展與相關研究 15. 大學生的共依附與其在愛情關係中的人際行為之關係   1. 王慶福(2000):當男孩愛上女孩―人際依附風格類型搭配、愛情關係與關係適應之研究。

中華輔導學報,8,177-201頁。

2. 王慶福(2000):當男孩愛上女孩―人際依附風格類型搭配、愛情關係與關係適應之研究。

中華輔導學報,8,177-201頁。

3. 吳秋月、吳麗娟(1990):子女知覺父母婚姻暴力經驗、社會支持和共依附之關係。

教育心理學報,31(1),63-88頁。

4. 吳秋月、吳麗娟(1990):子女知覺父母婚姻暴力經驗、社會支持和共依附之關係。

教育心理學報,31(1),63-88頁。

5. 吳麗娟(1997a):「共依附」的特質與治療。

測驗與輔導,145,3011-3014。

6. 吳麗娟(1997a):「共依附」的特質與治療。

測驗與輔導,145,3011-3014。

7. 吳麗娟(1997b):「個體化」、「自我分化」的另一端―談「共依附」的意義與內涵。

諮商與輔導,144,33-37頁。

8. 吳麗娟(1997b):「個體化」、「自我分化」的另一端―談「共依附」的意義與內涵。

諮商與輔導,144,33-37頁。

9. 吳麗娟(1998a):父母自我分化、教養態度對青少年子女自我分化、因應策略及適應影響之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報,30(1),91-123。

10. 吳麗娟(1998a):父母自我分化、教養態度對青少年子女自我分化、因應策略及適應影響之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報,30(1),91-123。

11. 吳麗娟(1998b):「共依附」父母的特質與其對孩子的影響。

諮商與輔導,154,12-19頁。

12. 吳麗娟(1998b):「共依附」父母的特質與其對孩子的影響。

諮商與輔導,154,12-19頁。

13. 吳麗娟(1998c):唯有放下他人,才能釋放自己―談「共依附」治療模式。

諮商與輔導,145,18-23頁。

14. 吳麗娟(1998c):唯有放下他人,才能釋放自己―談「共依附」治療模式。

諮商與輔導,145,18-23頁。

15. 連廷嘉(2000):人際歷程治療在人際困擾個案諮商上的應用。

測驗與輔導,152,3168-3170。

  1. 藝術學習的自我旅程-與非行少年相遇 2. 桃花扇之文學及其舞臺藝術研究 3. 台南市光明燈信仰之研究 4. 鄭清文短篇小說研究 5. 暴力甜心 6. 鄭清文短篇小說主題研究 7. 台南市地方傳統美食傳承與經營問題之探討 8. 空廚業HACCP衛生管理人員專業能力之研究 9. 幼稚園大班幼兒與中學生學習互動之個案研究 10. 2008年國小學童家長使用語言調查研究--以台北市十二所國小為例 11. 以生活技能為基礎的青少年健康體位介入成效研究 12.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所屬藝文館所委外經營模式之研究-以市長官邸藝文沙龍為例 13. 台南市安南區聚落的發展與變遷 14. 應用高纖維飲食改善服用抗精神病藥物造成體重增加之成效 15. 運用概念圖及V圖實施有意義教與學的歷程與反思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