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小心蜱蟲叮咬得傳染病 - 亞東醫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蜱蟲傳染病有哪些症狀? 許多蜱蟲傳染病都有類似的症狀,若在叮咬後的數天到數週內出現以下症狀,務必儘速 ... 亞東院訊電子報 第220期(2018年3月)     春天小心蜱蟲叮咬得傳染病 皮膚科郭怡醫師     近年來許多民眾崇尚自然、熱愛戶外活動,假日喜歡登山、露營、郊區健行等,然而台灣地處高溫潮濕的亞熱帶氣候,非常有利於病媒蚊蟲滋生,在出入山林之際需多一份警戒心。

  什麼是蜱蟲?  蜱蟲俗稱壁蝨、扁蝨、黑腳蝨、草耙子,為八隻腳的節肢動物,主要棲息於草地、農田、森林等野外環境中,以春夏及初秋最為活耀,靠吸食血液維生,鳥類、囓齒類與大型哺乳動物(包括:貓狗、人類)都是蜱蟲的主要吸食對象。

不吸血時牠的大小如米粒,吸飽血液後會膨脹如指甲片般大,在人體最常叮咬的部位是皮膚較薄的皺褶處,如腋下、胯下、頸部耳後、乳房下緣、大腿內側、會陰部等,除了人體直接接觸蜱蟲外,也可能由飼養的寵物攜帶而間接吸附皮膚。

    蜱蟲在叮咬人的過程會將口器插入皮膚,口器上佈滿鋸齒狀倒鉤,能使蟲體固定在皮膚上,同時會分泌含有麻醉物質的唾液,減低疼痛感以增加吸血的成功率。

叮咬一段時間後,局部皮膚會出現紅腫發炎的症狀,且蜱蟲在吸血的過程可能將各式各樣的細菌病毒傳染給人類,帶來的傳染病包括:萊姆病(Lymedisease)、Q熱(Qfever)、兔熱病(Tularemia)等,因此在移除蟲體後,還必須追蹤有無得到蜱蟲傳染性疾病。

蜱蟲傳染病有哪些症狀?     許多蜱蟲傳染病都有類似的症狀,若在叮咬後的數天到數週內出現以下症狀,務必儘速就醫!*發燒、畏寒、疲倦。

*頭痛、肌肉痠痛、關節痛。

*皮膚紅疹:以萊姆病為例,70-80%的病人會在叮咬處出現「遊走性紅斑」,此皮膚表現為萊姆病早期最典型的症狀。

被蜱蟲叮咬怎麼辦?     在野外發現被蜱蟲叮咬時,應儘快將蟲體摘離身體。

研究指出,如果在蜱蟲叮咬的一到兩天內移除蟲體,被傳染萊姆病的機會很低,隨著吸附時間的拉長,受感染的機率大增。

目前坊間有許多偏方來幫助移除蟲體,包括塗抹酒精、凡士林、用火烤等,但美國疾病管制局(CDC)建議以直接鑷子夾除蟲體,過程如下:*簡單消毒後,在貼近皮膚的位置以尖頭鑷子夾住蜱蟲,用緩慢且穩定的力量往上拉,過程不可抖動或是扭動。

*移除蟲體後,以酒精、優碘、或肥皂水清洗叮咬處。

*在沒有鑷子的情況下,可用手套或衣服包覆的手指取代。

*移除蟲體過程中,口器若不幸卡在皮膚內,只需塗抹消毒藥水,不需積極挖出或切除,以免造成皮膚更大的傷害。

如何避免蜱蟲叮咬?*在野外郊遊時,儘量不要進入草叢地帶,或在蜱蟲主要棲息地長時間坐臥。

*如果必須翻山越嶺,最好穿著長袖衣褲及靴子,長褲要塞進鞋子裡,並於身體裸露部位塗抹驅蟲藥劑(20-30%DEET)。

*衣物、鞋子、帳篷等露營裝備需使用殺蟲劑(0.5%permethrin)浸泡或噴灑。

*從野外返家後儘快沐浴,換洗全部衣物,並仔細檢查身體是否遭蜱蟲叮咬吸附,尤其是胯下、腋下、肚臍、耳後等皺褶處。

*以烘衣機高溫烘烤穿過的衣物至少10分鐘,可殺死躲在衣服上的蜱蟲。

*家中的寵物應時常檢查是否遭蜱蟲吸附,特別是從戶外返家後。

   以上提供大家一些關於蜱蟲叮咬的小知識,時序即將入春,在享受野外活動之餘,務必做好防護措施,減少皮膚暴露,儘可能降低接觸蜱蟲的機率,才能玩得開心又安心!     圖一、蜱蟲叮咬常見於皮膚較薄的皺摺處           圖二、遊走性紅斑(erythemamigrans)的特徵為紅色環狀丘疹,此紅斑會逐漸向外擴散成靶心狀,局部灼熱,但通常不痛不癢     圖三:移除蟲體時,以鑷子夾住蜱蟲靠近皮膚的位置,緩慢往上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