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發現自己使用言語暴力:那些傷害自己與他人的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但對於長年累月遭到剝削、被要求自我傷害與自我設限的人來說,這一切卻如此難以指認。

我經歷了許多挫折、嚴厲的自我譴責,然後逐步學會辨識言語暴力, ... 獨評讀好書 如果你發現自己使用言語暴力:那些傷害自己與他人的話,讓它們一點一點離開 作者 陳亭亘 2021-09-16 我們很難期待這個世界一夕之間變得不暴力,然而我們能試著從自己開始,修改使用語言的方式,試著對言語暴力更加敏感。

圖片來源:Unsplash 已成功複製連結 言語暴力,在於為人際溝通畫下一條「合適的界線」。

不是為了責怪言語暴力的施暴者,而是理解他們可能也曾受過傷。

我們很難期待這個世界一夕之間變得不暴力,然而我們能試著從自己開始,修改使用語言的方式;試著對言語暴力更加敏感;試著讓說出「我想尊重你」的句子時,的確帶著這樣的平等、這樣的尊重,尊重對方有自己的情緒、有自己的需求、有自己獨特的表達方式;然後也試著以這樣的新語言對待自己,能透過區辨言語暴力,遠離那些會持續帶給我們傷害的人。

進一步逐漸移動到一個比較友善、支持彼此的群體,並且允許自己成為一個有情緒、有獨特需求與表達方式、值得被尊重、肯定與善待的人。

從覺察心裡的聲音開始 言語暴力對於人的傷害是無痕卻巨大的。

我時常遇到困擾的人們帶著各種期待前來,希望我能幫助他們「不再痛苦」,例如「希望不要有情緒」、「希望自己不要那麼敏感」、「希望自己不要有感覺」、「希望自己不要惹人生氣」等等。

常常在探問以後,我總會發現那後面是一系列言語暴力留下的傷痕:期待自己是個好工具,期待自己能順利工作且沒有低潮跟負面情況,甚至期待自己能「適應暴力」。

我也曾經懷抱著這樣的念頭,而且不斷自我責備太敏感。

直到接觸言語暴力的概念,也學習了非暴力溝通,我才一點一滴地理解「權力」這個概念是如此具體又幽微,每一句話都彰顯著彼此的權力互動關係。

但對於長年累月遭到剝削、被要求自我傷害與自我設限的人來說,這一切卻如此難以指認。

我經歷了許多挫折、嚴厲的自我譴責,然後逐步學會辨識言語暴力,離開那些總是在言語上對我們施暴,然後又說「我只是跟你開開玩笑」的人。

同時,我也漸漸找到了新的社群。

我們很不一樣,但是都願意支持彼此的情緒需求,願意以平等尊重的語言跟彼此互動,幫助彼此療癒。

如果你發現自己曾經使用許多言語暴力,無論是對誰,可能都會跟我一樣覺得非常羞愧、覺得臉上辣辣的、覺得很哀傷、覺得很想找一個洞躲起來,不知道該怎麼面對這許多非常不舒服的感覺,很想停下來,不要再想了。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感覺,希望你能給自己幾個深呼吸,允許自己以舒服的方式閱讀、暫停跟前進。

為了幫助我們能夠從「暴力的語言」轉向「不暴力的語言」,需要的通常不是自我譴責,或是讓自己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想找到解方。

我們需要的是試著深呼吸,知道此刻不需要急著做什麼。

我們正在學習、我們已經在努力、我們可以給自己更多時間,一點一點地幫助自己,讓自己漸漸地少播放一點從父母跟環境繼承來的「言語暴力錄音帶」,然後一點一滴地以新錄製的語言取代它。

不必急著一天就做到,我們都不可能一天就達成,沒有人能這樣馬上就完成。

但我們可以試著靜下心,更仔細地好好看清這些「言語暴力」跟它背後隱藏著的權力不平衡,好幫助我們能好好認出它們、遠離它們,然後停止它們。

你過往的經驗,是否也為自己錄下一卷「暴力錄音帶」? 言語暴力遍布在我們的生活中,電視媒體上、報章雜誌裡,也在長官對下屬說的話、家長對孩子說的話、一般人對犯罪者說的話、正常人對身心障礙者說的話、網路鄉民們彼此說的話裡。

言語暴力如此常見,要學會不暴力地說話,反而需要很多運氣跟善意,無法唾手可得。

健康的孩子就像一卷空白錄音帶。

他們會從各種環境資訊、家人朋友互動、閱讀吸收裡錄製自己的那卷錄音帶。

裡面有許多關於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誰是好的、誰是不好的、誰可以不必當人看、誰可以當人看、犯錯是誰的責任等等的語言。

當環境充滿暴力,要錄製一卷非暴力的錄音帶談何容易?雞生蛋,蛋生雞,沒有人努力試著改變,就永遠只能停留在暴力的語言裡。

要憐憫、疼惜自己,對言語暴力的受害者來說非常困難,因為得先抵抗這一卷充滿暴力的錄音帶。

當你受苦、受委屈、受挫折,腦海中快速閃過的那卷錄音帶播放著什麼?「誰像你這麼沒用」、「就叫妳不要假𠢕(自以為是、自作聰明)」、「誰叫你要自討苦吃,人家說不要你還討,活該」、「死好,跟你說話都沒有在聽」、「自己想辦法啊,我才沒那麼倒霉,一直幫你收拾」、「都是你的錯啦」…… 以上每句話,都是暴力的語言,推開了自己與他人。

發現一直對著自己跟別人使用言語暴力時,就會明白:「原來,我有一卷充滿暴力語言的錄音帶。

」這不是你的錯,這是因為環境裡還沒有那麼多善意讓你學習;這不是你的錯,請不要責怪自己;這不是你一個人的問題,而是大家都共同面對的難題。

覺察「這裡有一卷暴力的錄音帶」就好,覺察「這不是我的錯,我也因此受傷」就好,覺察「我有暴力的錄音帶,但我總是可以重錄」,這樣就已經很多。

而且,能做到這樣的你,已經很努力了。

對言語暴力的受害者而言,要他們停下暴力,開始試著原諒自己、自我悲憫、自我疼惜,實在是一件非常恐怖的苦差事,而且有點像是喚起非常強烈情緒的過程。

像是別人緩緩將善意語言放進你的錄音帶:「其實你不用這麼想,你已經很盡力了,真的。

」但你內在的錄音帶咆哮著:「哪有,我就是做不好,我沒有用。

」「我就是個廢物,才會需要你來安慰我。

」「我就是垃圾,你不用說了。

」「夠了!我知道自己多沒用。

」「我知道自己多麼讓人失望。

」讓我們情不自禁怪罪起那個釋放善意的人:「你不要再說了!我這樣很好!」這一切都是因為停留在言語暴力裡的時候,比較不痛、比較不吵、也比較習慣。

被吸收進心裡的言語暴力,可能轉換成對自己的暴力,或是對別人的暴力。

像是「早知道就不要跟他一起做事,跟他合作就沒好事」、「就是他搞壞我的事」、「如果我自己做就會很順利」、「那個廢物」。

暴力語言暴衝的背後,是不知所措的情緒:那些曾經因為羞辱、詆毀、侮蔑、批判、比較、忽視、否認自己而產生的情感。

像從小到大被養育的經驗那樣:「哭什麼哭!哭能解決問題嗎!」「男孩子哭什麼,像女孩子一樣!」「女孩子只會一直哭,惹人心煩!」「有什麼好鬧脾氣的,我脾氣才大咧!輪到你耍脾氣了嗎!」「你連這一點事都不能忍耐,之後能有什麼用!」「我這是為你好!出了社會,這麼情緒化沒有用!」都反覆地讓我們學習到「不容許有自己的情緒」,而自己需要妥善地切割、排除這些情緒,假使無法做到,就以更多暴力的語言攻擊自己。

改寫自動播放的暴力語言 自我悲憫,對言語暴力的受害者而言,就像是情緒的戰場,非常恐怖。

每一句試圖傳達「你可以對自己好一點」的善意語言,都會召喚過去的錄音帶,讓肉做的心捲入情緒的翻攪裡。

明明渴望被好好對待、渴望被友善對待,卻不相信自己值得、不相信善意的語言能幫助自己,而緊抓著暴力的語言來「砥礪自己」,抗拒著放下暴力語言的一切邏輯。

「只有強者才能活!」聽著很熟悉、很痛苦,但習慣了;「你已經夠好了!」聽著很陌生、很可疑,像場騙局,不太可能是真的,一定是惡意的。

於是在這樣的過程裡,洗著心的三溫暖,充斥非常多羞恥、憤怒、痛苦、恐懼、無助等情緒,然後再湧現更多的暴力語言。

克服這個歷程,需要滴水穿石的耐性,也需要陪伴。

讓我們試著一點一點地改寫那卷暴力的錄音帶,一次又一次地反覆對自己說:「沒事的」、「你已經夠好了」、「真的沒有問題的,你可以有情緒」、「你受傷了,可以好好哭沒有關係的」、「這些年你受委屈了,你能好好對待自己的」、「你可以不必再對自己這麼嚴苛了」、「我會在一旁陪著你的」、「沒關係的,你是安全的,我在這裡,沒有人會傷害你的」、「這感覺真的很恐怖吧,沒事的,一切都會過去的,沒事了」。

一開始像99.99%的暴力語言對0.01%的善意,但反覆地重新錄製,有一天它能變成49.99%的暴力語言對50.01%的非暴力語言。

這個時候,我們便開始有能力自我撫慰、自我悲憫;能在困難、有情緒的時候,不只是讓暴力的語言暴衝,而是能安撫自己「沒事的」、「沒關係的」、「不管多恐怖,一切都會過去的」、「我可以對自己好一點」、「我可以有情緒,我是安全的」。

成為改變漣漪的核心 台灣也正經歷著這樣的轉型,從集權戒嚴的時代,轉向多元民主的時代。

在這樣的過程裡,制度的轉型步伐總是快於人心,讓我們的習慣、我們的語言、我們的思考模式,可能都還帶著許多「不平等的權力」,並透過語言持續地鞏固著這些失衡狀態、歧視、彼此剝削與偏見,導致某些人就是比較沒有資格說話或被聽見。

這一切的背後是「語言」。

言語暴力遍布的成長環境裡,必然帶來相關的習慣、思維模式及實踐。

當我們哀嘆著這個社會不如預期,我們能夠選擇繼續當鍵盤名嘴,也能選擇開始改變自己說話的方式與習慣。

因為每個人都是一個漣漪的核心,當我們改變了自己的語言使用習慣,就會隨著關係互動將平等、支持、友善的互動傳遞出去。

於是,聆聽時,我們就能開始謹慎地分辨對方是否運用「暴力溝通」。

因此,我們能知道是否需要遠離這樣的人以保護自己,或是避免自己持續性地受到傷害。

我們也能透過「暴力溝通」的概念,區分出那些善意對待我們、支持我們有自己情緒需求跟堅持的人,與那些一直說著「我是為你好」卻總是傷害我們的人。

於是,說話時,我們就能開始謹慎地分辨自己是否想使用「暴力語言」。

究竟是什麼理由讓我們想使用言語暴力?我們願意承認自己就是想使用言語暴力嗎?我們願意承認自己就是想使用暴力且不想尊重對方,只想對方服從自己嗎?還是我們其實有能力阻止最想脫口而出的那句話,試著找到更貼近心意、更能尊重對方獨特與自主選擇的表達方式? 願每顆飽受言語暴力所傷的心,都能逐漸找到區辨言語暴力、展開療癒之路的方法。

好書推薦: 書名:你說的是愛還是傷害:坦率擁抱真心的20個非暴力溝通練習 作者:陳亭亘 繪者:邱思華 出版:今周刊 出版日期:2021/09 瀏覽次數:3095 已成功複製連結 訂閱電子報 給您當週最熱議題,飽覽多元觀點! 立即訂閱 編輯推薦 【投書】你是不是在對孩子使用「暴力語言」? 馬歇爾盧森堡──非暴力語言的可能性 打臉,不會讓溝通更順暢 延伸閱讀 關鍵字: 暴力語言 溝通 人際關係 情緒 心理 獨評讀好書 書摘 獨評讀好書 獨評讀好書 做為一個關注文教、擁抱多元、力挺公平正義的評論網站,「獨立評論@天下」在此為您選書精讀。

除了書摘,也刊載各方書評觀點。

聯絡請洽:[email protected] 「獨立評論@天下」提醒您: 1.本欄位提供網路意見交流平台,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2.發言時彼此尊重,若涉及個人隱私、人身攻擊、族群歧視等狀況,本站將移除留言。

3.轉載文圖請註明出處;一文多貼將隱藏資訊;廣告垃圾留言一律移除。

4.本留言板所有言論不代表天下雜誌立場。

獨評讀好書 獨評讀好書 做為一個關注文教、擁抱多元、力挺公平正義的評論網站,「獨立評論@天下」在此為您選書精讀。

除了書摘,也刊載各方書評觀點。

聯絡請洽:[email protected] 熱門文章 1 《我的出走日記》:時間能渡的,都是願意自渡的人 2 確診以後怎麼辦?保險理賠要準備什麼?完整走過10+7的確診心得 3 王心凌的長征:一曲〈愛你〉,橫跨漫漫18年 4 孤獨死現場:所有的鬼魂,在生前都是曾經被人所愛的人 5 在異鄉,打造一個永遠的家:南方澳印尼漁工籌建清真寺的故事 訂閱電子報 時事、國際、社會、教育、性別⋯⋯現在就訂閱獨立評論電子報,飽覽當週最熱議題與多元觀點! 立即訂閱 支持獨立評論,成為天下雜誌全閱讀訂戶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