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要受三苦與八苦 - 如夢幻泡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西方極樂世界沒有苦,先「總說無眾苦」。

我們這個世間苦難太多了,佛在教學的時候,把一切苦歸納為三大類,叫三苦,三大類,就是 ...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跳到主文 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行願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部份轉自網路的,如有侵權請告知,將立即刪除拒絕色情、算命、八卦、賣藥、推銷、廣告、詐騙...等留言違反規定者,一律刪除,懇請見諒! 部落格全站分類:社團組織 相簿 部落格 留言 名片 Nov30Mon200913:12 人人都要受三苦與八苦   人人都要受三苦與八苦 南無阿彌陀佛!以下摘自[淨空法師專集網站]講《阿彌陀經》 http://www.amtb.org.tw/baen/baen2.asp http://www.amtb.tw/01/01-08-04.xml http://www.amtb.tw/01/01-03-129.xml 人生有三苦八苦: 三苦:苦苦、壞苦、行苦 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  [生老病死是內苦,本身的統統不能避免,古人常說,上自帝王,下至乞丐,人人都逃不了的,生老病死] 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  [這幾種是身外的苦] 人人都要受三苦與八苦 西方極樂世界沒有苦,先「總說無眾苦」。

我們這個世間苦難太多了,佛在教學的時候,把一切苦歸納為三大類,叫三苦,三大類,就是「苦苦、壞苦、行苦」這個三類。

苦苦裡面又分為八類,我們通常稱八苦。

這個八苦、三苦,實在講三苦的範圍比八苦大,八苦是三苦裡面的一條。

所以,不要被這個數目字搞迷惑了,認為八苦多,三苦少,那就錯了,三大類第一類裡面分為八個小類。

這些苦可以說是六道眾生沒有一個人能夠避免的,人人都得要受。

  第一種:叫「苦苦」。

苦苦裡面又分為八類,我們通常稱八苦。

 第一個,「生苦」。

 苦苦裡面第一個有「生苦」。

這個生苦,我在此地都不能細說,細說兩個鐘點這八個字講不完的,你們諸位要好好去讀經。

佛在經典裡面給我們分析的,你看了之後,是不能不佩服。

從哪裡講起?從你投胎講起,你一投胎,住在哪裡?住在母親肚子裡面,所以佛把這一段期間(這十個月)形容為地獄。

在母親肚子裡面,就等於在地獄裡,母親喝一杯熱水,就好像在八熱地獄,難過、痛苦;喝一杯冰水,就像在八寒地獄,苦不堪言。

出生的時候那是更苦了,出生剛剛接觸到外界,皮膚嫩肉接觸到外面這個外界,受到空氣,佛形容有如利刀割我們的皮膚一樣,所謂風刀解體,那樣的痛苦。

所以小孩一生下來就苦!苦!就苦一輩子,你們哪裡看到一個小孩生下來笑咪咪的,是很快樂的?沒有。

我們每個人都經過,經過怎麼樣?忘掉了,這個痛苦忘掉了。

真苦,你想想真苦,想想這個狀況真苦。

所以,不能再來,再來不得了,真是不得了,想通了真可怕,真是不能再來了。

  第二個,「老苦」。

 老人多半被人嫌棄,人家都討厭老人。

在從前中國社會裡面還好,由於古來儒家的教育,敬老尊賢,所以人老了在社會上還會被大家尊重,還能得到精神上的安慰;現在世風變了,固有的道德文化全被推翻了。

老人,從前是西洋人的老人是墳墓,人生的墳墓,現在中國的老人也是墳墓,很可憐。

兒女不孝養父母,社會不尊重老人,嫌棄老人,這是非常可悲的現象。

如果你不想老苦,那只有短命,要想長命的話,那你非受老苦不可。

你看看這個人生多難過!你要長命,就要忍受老苦、病苦。

  凡事都有果報,那就是都有因果。

我們今天如果對待老人能夠尊重,能夠幫助他,你要是常常種這個因,你自己老了,就會有很多年輕的人來照顧你,因緣果報!你不孝順父母,想兒女孝順你,不可能,為什麼?那因果顛倒了。

這樣才知道孝敬父母的重要,為什麼?做給兒女看,兒女將來就學你的樣子。

你孝順父母,他一定會孝順你,你尊敬老人,到你老的時候一定有人尊敬你,這種因果定律永遠不會改變。

我們要別人怎麼樣對我,我就應該怎樣對人,先布施、先種因,後來自然得果報。

這是講老,任何一個人不能避免的。

  第三個,「病苦 特別是現在這個時代,奇奇怪怪的病比從前多了很多倍。

原因在哪裡?說老實話,是受了染污的關係。

染污不但物質的染污,更嚴重的是心理染污、精神染污、情緒染污、生理的染污,這能不生病嗎?所以奇奇怪怪的病就多了。

病苦,我相信每個同修都生過病的,知道病的滋味,要想遠離一切病苦,要從根本上治療,根本上去講求。

根本是什麼?心清淨,心清淨身就清淨,身清淨境界清淨,清淨身心決定減少一切病苦。

飲食要注意,飲食要簡單,不要吃得很複雜,夠營養就好,千萬不要吃那些補的東西。

你本來身體很好,這一補就補壞了,那實在講不是補,那是染污。

你看很多名貴的那些補藥,實在講,統統是染污,不是好東西。

  所以我告訴大家,我是什麼樣的補品都不需要,沒有一樣東西我需要。

我平常吃的,青菜豆腐,我是青菜吃得比較多,人工所做的食品,我統統不吃。

像什麼?他們做的素雞、素鴨,那些東西我都不沾的,人工做的我不吃,我喜歡吃一點天然的。

你吃那個東西不如吃黃豆,那都是黃豆做的,為什麼不吃點黃豆,比那個更好。

所以,你吃得愈簡單愈有營養,對身體健康愈有幫助,最重要的是心清淨,這要懂得養生之道。

  我想人人都生過病,都有經驗,這個不用多說。

今天的社會,奇奇怪怪的病特別多,我們要小心謹慎。

古人所謂「禍從口出,病從口入」,因此我們飲食起居要有規律,要講求衛生,非不得已不要到外面去吃東西。

李老師在晚年的時候,我去看他,每一次看他,他都勸我不要到外面吃東西。

因為他自己得病的原因是飲食中毒,所以他警告我們,現代人生活在這個世間很可憐,三餐所吃的都是毒。

他說我們簡直不是在吃飯,叫服毒,一天要服三次毒,這個人身體怎麼會不生病?他講了,那個肉食裡面不知道打什麼針,那是毒!這些豬牛雞鴨都不是正常生長。

像這雞從出生一直到被殺的時候,統統關在籠子裡,等於牠一生都在監牢獄裡坐監,牠內心那個怨氣出不來,這就有毒。

從前那個雞是放在外面自自然然生長,只有被殺的時候牠那個瞋恨才會生起來,平常沒有!現在這雞鴨一天到晚怨氣沖天,你吃牠哪有不中毒的道理?豬打針,牛也打針。

到最後,李老師連牛奶都不敢吃,牛是被打針的,奶也有毒。

  他說:蔬菜總是好一點,但是農藥太多,吃蔬菜就是吃農藥,米裡頭有化學物摻在裡面,讓米白一點,樣子好看一點。

他說:吃的東西沒有一樣是乾淨的。

實在講,李老師並沒有什麼病,他什麼都不敢吃,最後餓死了,這是真的,一點都不假,他的確是餓死的。

  在飲食起居來說,中國不如外國,這是真的。

外國的蔬菜雖然有農藥,但是他們政府非常負責任,如果這個農藥分量對人體有害,決定禁止。

中國的殺蟲劑,一噴蟑螂馬上就死,這分量多重!外國我也曾經買過,也去噴蟑螂,半天都不死,噴了好久,看牠昏過去了,再過一、二個小時,牠翻過身跑掉了。

你就曉得,他們這些殺蟲劑無害於人體的健康,他們的衛生當局、政府限制得很嚴格。

所以在這點我們不如外國人。

這講病,現在奇奇怪怪的病太多了。

有一些人感染,實在講公共的茶杯、毛巾這些東西最好不要用,一定要講求衛生,減少疾病。

  第四個,「死苦」。

 死是真苦,可是我們現在沒有死過,不曉得死是什麼滋味。

佛在經上形容死之苦,講我們的神識(俗話講靈魂)離開這個身體,那個痛苦就像生龜脫殼。

烏龜,活的烏龜把牠的殼剝下來,佛是用這個來形容,那個痛苦就像這樣。

所以臨命終時,那一口氣不好嚥,不容易斷,非常非常痛苦。

但是,念佛往生的人不死,他是活著看到阿彌陀佛來了,歡歡喜喜跟阿彌陀佛去了,身體不要了,跟阿彌陀佛去了。

所以那不是死,那沒有死,活著去的,清清楚楚去的。

生老病死是內苦,本身的,統統不能避免,古人常說,上自帝王,下至乞丐,人人都逃不了的,生老病死。

另外幾種是身外的。

  第五個,「求不得苦」。

 眾生都有欲望,都有希求,求怎麼樣?求不得,求不得就感覺到很痛苦,求不得苦。

求得了怎麼樣?求得了還是苦,苦什麼?怕丟掉;患得患失,沒有不苦的。

實實在在你真把這個事情搞明白了,你有沒有得失?沒有得失。

為什麼?實在講,講老實話,一樣也得不到,既然得不到,哪裡會有失掉!沒有失。

所以,我們要能夠把得失心捨掉,你人生的煩惱至少去掉百分之七十,絕大數的煩惱是患得患失來的。

得失是個妄念,絕對不是事實,沒有事實,愚痴、顛倒,佛說可憐憫者。

沒有一樣東西是自己的,沒有一樣東西是你能得到的,一切擺在面前,看看就可以了,何必一定據為己有?據為己有是不是真的有?還是沒有。

  人在世間富貴窮通都有一定的,俗話說「人有命運」,這是不假。

在你一生當中,命相家常常講,人的命運五年一轉,你一生當中必定有最高峰的五年,就是你的命運最好的時候,五年;一生當中也有最壞的五年。

這個高峰在前在後不一定,每個人不相同。

如果我們這個高峰是在少年、中年,這個不好;我們覺悟的話,我們不享受,把它留在晚年,這是最聰明的。

  求,決定是求不到的,人發財,縱然是發橫財,說老實話,發橫財也是你命裡頭有的,你命裡頭沒有,橫財也發不到。

譬如強盜去搶劫,有人搶到了,實在講他命裡該有的,有的做強盜搶不到,不但搶不到還要去坐牢,命裡頭沒有!真正懂得這個道理,古人講:君子樂得做君子,小人冤枉做小人。

他去強求!如果強求能強求得到,我看諸佛菩薩都拜你做老師了,為什麼?他做不到!所以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大家真正懂得因果報應的道理,我們心就安了,心安理得。

我們貧賤能夠安於貧賤,富貴能夠安於富貴。

所以中國幾千年來,雖然貧富不均,這個社會上相安無事,道理在哪裡?就是接受儒家跟佛家的教化,大家都懂得因果報應。

我貧賤,我曉得我前生沒修福,對於富貴人不羨慕、不嫉妒,為什麼?他富貴應該的,他前生種福,他應當享受,我前生沒種福。

我要享富貴,我這一生多種福多修福!懂得這個道理,所以社會能長治久安。

這就是說明所求是得不到的,命裡面沒有,決定得不到。

   這一條如果我們讀《了凡四訓》,對這個道理就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了凡先生遇到一個高明的人,算命的先生,他把他的命一算就斷定他的終身,從他出生一直到哪一天死,哪一天什麼時辰死都把他算定。

每一年,他這個升遷,財富的收入,數字都給他斷定,一點都沒有差錯,所以他真的死心塌地相信了。

從此之後,他就沒有妄念了,為什麼?曉得我到明年該升官,到明年什麼時候一定升,明年我的薪水要加多少,到時候一定加,我要想求也求不到,再想求多一點求不到,那就不要想了、也不要求了,安分守己。

 第六個,「愛別離苦」。

 就是你所喜歡的,無論是你喜歡的人、你喜歡的物,要常常告別,不能常常聚會,這個很痛苦。

這都是人之常情,愈是親愛的愈要別離。

  第七個,「怨憎會苦」。

 愈是討厭的,不喜歡見到的人,天天看到;不喜歡的環境,想離也離不開,怨憎會苦。

所以想想佛所給我們講的,仔細想想,真的,沒有一條是假的。

這七種是苦果。

  『冤』是冤家債主,不想跟他一起,偏偏遇在一塊。

冤從哪裡來的?冤從愛來的,愛過頭就變成冤家對頭。

所以愛是假的,冤是真的。

我們看到許多冤家對頭,你去問問最初他們剛剛認識的時候都是好朋友,如果一開始就是冤家對頭,他就不會在一起了。

最先好得不得了,到最後變成冤家對頭,死對頭。

這個冤家生生世世都逃不掉的,所以佛教給我們「冤家宜解不宜結」,不要跟任何人結怨,不但大的怨不能結,小小的不高興,心裡上不高興都不可以有,為什麼?有小怨就慢慢結成大怨,這是要警惕的。

   眾生修行為什麼不能證果?為什麼不能超越三界?就是你冤家債主太多了,他不讓你走!你想走,他說:你欠我的命還沒還,你欠我的債還沒搞清楚,你就想走,哪有這麼便宜的事情!我們在歷史上看到安世高,那是真正得道的高僧,他在中國還過兩次命債,前世誤殺別人,今世到這裡來還債。

真正得道的人他曉得,這命債非還不可,不還,那生生世世沒完沒了。

由此可知,結怨之可怕。

所以不要跟人家結冤仇。

  也不要跟人家恩愛纏綿,用不著,為什麼?都是假的,不是真的。

這個世間人與人在一起,說老實話沒有愛,愛是假的,不是真的。

你要認為真正是有愛,那真是愚痴。

怎麼曉得是假的?他那個愛會變!今天愛了,明天就不愛了,今天愛得不得了,兩個人結婚了;過兩天離婚了,對簿公堂離婚了。

可見得是假的,不是真的。

所以佛告訴我們,沒有證得阿羅漢以前,不要相信自己的意思,自己的意思都不能相信,怎麼能相信別人?自己意思真的不能相信,它千變萬化!  所以佛法講修行,第一個要我們發菩提心,菩提心是真心,真誠之心永遠不變。

凡是會變的心,這個心是假的。

所以世間人沒有真心、沒有誠意,都是虛情假意。

你要是看穿、看明白了,虛情假意,我們也跟他虛情假意一下就好了,何必認真!你什麼煩惱都沒有了。

明明曉得這些人都是虛情假意,你要樣樣當真,那你這個苦吃不盡!太苦了。

   講真正的愛,在佛法裡面叫做慈悲,慈悲是真正的愛,永遠不變的愛叫慈悲,它是從真誠心裡面生起的。

所謂「佛氏門中,不捨一人」,佛菩薩度眾生,這個眾生無論在哪一道,無論在什麼情況之下,佛眼看得清清楚楚。

你起心動念,他也知道得清清楚楚。

什麼時候你真正覺悟了,真正需要佛菩薩幫忙,他就來了,感應道交,絕對不會空過。

我們今天要求佛菩薩來度我們,佛菩薩來不來?不來。

為什麼不來?佛菩薩看得很清楚,假的,口是心非。

你說我想往生了,你這是假話,佛菩薩真的來接你往生了,「不行!我不能死」,他又不肯去了,可見得不是真的。

你要發的是真實心,佛菩薩就來了。

所以我們起心動念人家知道,甚至於我們自己都不曉得,我們自己以為我們意很誠,真心,佛菩薩知道你假的,所以他不來。

不是佛菩薩不應,而是我們用虛偽的心去求感,真實心才會感應道交。

  這是講怨憎會苦,不要跟任何人結冤仇!我們自己在這世間時間不長,縱然活到一百年,實在講也是一剎那就過去了。

我到台灣來四十年,想想四十年前的事情就像昨天一樣,不知不覺四十年了。

還能有四十年嗎?不可能了。

光陰太短促,凡事忍耐一點就好,不要去認真、不要去計較。

別人給我們說什麼話,不要以為那是真的,姑妄言之,姑妄聽之,大家都好!不要認真。

這是不跟眾生結冤仇。

  前面七條是講苦果,最後這一條「五陰熾盛」是苦因。

 第八個,「五陰熾盛」這是苦的因。

 五陰熾盛是什麼?是你裡面的煩惱,你的妄想、你的煩惱、你的憂慮、你的牽掛,在裡面就像火燒一樣。

人生是什麼?人生真正的面目無非如此而已,有什麼意義?有什麼價值?這個總要認識清楚,認識自己。

   『五陰』是色受想行識,這是講我們身體。

我們的身體,物質的部分是色,屬於色法;精神的部分,受、想、行、識。

「受」是感受,苦樂憂喜捨的感受;「想」是分別,是思考;「行」,這裡面包括的範圍非常廣大,在《百法》裡面五十一個心所法,除「受、想」這兩法之外,其於四十九法都包括在「行」裡面;「識」就是八識。

五陰就是五蘊,色受想行識,展開來就是百法,再擴展就是整個宇宙人生,我們身心的狀況就是這麼組成的。

這個組成很不單純,心所法裡面,煩惱的心所就有二十六種,六個根本煩惱,二十個隨煩惱,內有煩惱,外面有誘惑,五陰熾盛,所以你才起惑造業,才感受前面七種果報。

所以前面是苦果,這一條是苦因。

佛法說的都是因果合起來說,單說果報不說因,這苦不能解決,這苦要解決,《心經》上所講的「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用什麼去照?用智慧。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甚深的智慧能把五陰照破,這三苦、八苦永遠脫離了。

    第二種:叫「壞苦,樂是壞苦,不久住故」。

  我們人生實在講苦多樂少,有時候偶爾那個苦中斷了一段時期,就覺得很樂。

其實那不是樂,是苦暫停,你就感覺到樂,這是迷惑顛倒,事實真相沒有搞清楚。

譬如說怎麼說樂是苦?佛法裡面通常講真妄,它的標準,真是永遠不變,這是真的,凡是會變的是假的。

譬如講苦,我一天不吃飯很苦,兩天不吃飯更苦,三天不吃飯還苦,絕對不會說四天不吃飯會快樂起來,沒有這個事情,對不對?所以這是真的,不會變的。

樂,譬如飲食,喜歡吃的東西,吃一碗好吃,吃得很快樂,再吃一碗還可以,叫你連續吃個十碗、二十碗,苦了。

它會變苦的,樂會變苦,樂就不是真的,是假的。

你們跳舞很樂,叫你連著跳七天七夜,那苦不堪言,苦死了,它會變成苦。

樂會變成苦,苦不會變成樂,所以哪個是真的,哪個是假的,要搞清楚。

樂是壞苦,所以樂是暫時的,是片刻的,苦就在後面,樂極就生悲,苦在後面。

不久住故,不會長久的,這個總得要覺悟。

    第三種:叫「行苦」。

 「行苦是非苦非樂」,這個境界很好,如果能夠常遠保持,這就叫定,不能常遠保持就是行苦。

常遠保持這是定,心地清淨,沒有苦樂,這個境界非常的好。

為什麼叫行苦?因為不能永遠保持,道理在此地。

「性遷流故」,遷流是什麼?剎那剎那在變化。

譬如我們在人生裡面來說,我們的青春不能永駐,這是行苦。

一天一天生理都在起變化,雖起變化我們不能夠覺察,這一類就是叫做行苦。

行就是不住,不能夠停止在那個地方,我十八歲不能永遠停止十八歲,永遠停止十八歲,好,很好。

停不住,它畢竟是一年一年要去衰老,所以這叫做行苦。

   欲界眾生,這三類的苦統統要受,像我們一個人苦苦、壞苦、行苦這三大類統統具足,誰都不能夠避免。

色界天人,色界天這是四禪,真正從禪裡面得到禪定,真正得到禪定生到四禪天,超越了欲界。

欲是什麼?欲是有男女、飲食之欲,就是有財色名食睡五欲,你還有欲望。

人心在定中,沒有欲望,所以他生到色界。

色界天人前面八種苦沒有,苦苦沒有,但是他有壞苦、他有行苦,他還要受這兩類的苦。

所以,色界天人比我們快樂多了。

境界更高的是無色界天,無色界天連身體都不要了,我們今天稱之謂靈界,精神的世界。

因為他沒有身體,他就沒有壞苦,但是他有行苦;換句話說,他不能永遠保持這個境界。

無色界天最高的,非想非非想處天,壽命八萬大劫,八萬大劫到了他會往下退墮;換句話說,他不是永恆的,他不能超越六道輪迴。

這就是佛在經典裡面常講,「三界統苦」,三界六道裡面統統都是苦,只有苦沒有樂,所有一切樂是壞苦,這是把真相給我們說清楚了。

  西方世界「無有眾苦,但受諸樂」,無苦就是樂,這是西方世界緣特別殊勝。

第一個,它沒有「罪報之苦」,西方世界沒有三途六道,沒有。

西方世界只有一法界,沒有十法界,確確實實是一真法界。

就是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入了一真法界,這個不可思議,這就是難信之法,沒有人能夠相信。

但是佛給我們講的,佛決定沒有妄語,決定是真實話。

所以,它是一真法界,沒有三途六道,沒有這個。

   「無享受而造惡業之集」,集就是造業、造因,西方世界前面跟諸位略略報告過,他們那邊人的生活,日常生活當中所造作的,都是講經說法,研究討論,他就這個,除這個他沒有別的事情。

其他的事情就是到十方世界,上供諸佛,下化眾生,他沒有其他的事情。

所以,他不造業,不但惡業不造,善業也不造。

人家心是真正清淨,就像《金剛經》上講的「無住生心」,他們都是這個情形。

「無住」是心裡面不執著,不著相,「生心」是生大慈大悲心,救護一切眾生,生最極恭敬心,上供諸佛,他們生的是這個心。

一切造作,我們不得已說之為淨業,它不是染業,不是像我們造作的善惡業,沒有苦因,沒有苦果。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cat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cat發表在痞客邦留言(1)人氣() E-mail轉寄 全站分類:不設分類個人分類:淨空法師此分類上一篇:淨空法師----本來命運極苦,但今生修得事業、智慧、財富和壽命的巨大福報 此分類下一篇:淨空法師:看相算命靈不靈? 上一篇:佛說阿彌陀經白話2 下一篇:地藏菩薩本願經白話解釋 歷史上的今天 2009:佛說阿彌陀經白話2 ▲top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 站方公告 [公告]2022年度農曆春節期間服務公告[公告]MIB廣告分潤計劃、PIXwallet錢包帳戶條款異動通知[公告]2021年度農曆春節期間服務公告 活動快報 566植... 566植萃補色染髮膏,一劑式補色方便、成分安心溫和... 看更多活動好康 我的好友 熱門文章 文章分類 冤親債主(1)宣化上人(1)健康檢查(7)思念(7)咒語(4)運動(4)回向共修(4)佛經(20)印隆師父(18)聖嚴師父語(6)養生(61)慈悲教言(17)圖片(4)愛的福田(8)不可思議(6)結緣(49)想一想(15)心情(12)淨空法師(19) 最新文章 最新留言 動態訂閱 文章精選 文章精選 2013八月(2) 2013五月(2) 2013四月(1) 2013三月(7) 2013二月(13) 2012十二月(14) 2012十月(1) 2012九月(1) 2012八月(31) 2012七月(10) 2012五月(2) 2011十月(2) 2011八月(2) 2011五月(1) 2011四月(5) 2011二月(2) 2011一月(19) 2010十二月(14) 2010十一月(5) 2010九月(1) 2010八月(1) 2010七月(16) 2010六月(2) 2010五月(27) 2010四月(9) 2010三月(4) 2010二月(2) 2010一月(4) 2009十二月(7) 2009十一月(22) 2009十月(34) 所有文章列表 文章搜尋 新聞交換(RSS) 誰來我家 參觀人氣 本日人氣: 累積人氣: QRCode POWEREDBY (登入) 回到頁首 回到主文 免費註冊 客服中心 痞客邦首頁 ©2003-2022PIXNET 關閉視窗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