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脖子僵硬輕壓4穴告別落枕痛 - 華人健康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晨起脖子僵硬輕壓4穴告別落枕痛 · 風池穴:枕骨之下,與耳垂齊平,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

· 落枕穴:在手背側,第2、3掌骨之間,掌指關節後 ... 即時資訊 老人補維生素D過量恐增失智症風險? 本土病例破3萬!何時達4萬? 9月12日開學防疫新制看這裡 健康新知 即時新聞 情報專題 醫療生技 美麗新知 兩性議題 育嬰親子 醫療分科 腫瘤科 婦產科 男科 兒科 牙科 骨科 內科 外科 皮膚科 耳鼻喉 眼科 精神科 中醫 動物醫院 減重樂活 減重塑身 中醫減肥 西醫減肥 運動塑身 減重營養 健康保健 養生保健 中醫調理 自然偏方 養生指南 保健迷思 吃出健康 低卡飲食 防癌飲食 疾病飲食 十大癌症 癌症百科 大腸癌 肺癌 肝癌 乳癌 口腔癌 子宮癌 胰臟癌 食道癌 攝護腺癌 胃癌 影音專區 影音首頁 健康新知 熱門影音 健康智慧 塑身補習班 健康小學堂 健康小食堂 線上諮詢 名人名醫 × 首頁 名醫開講 名醫開講 晨起脖子僵硬 輕壓4穴告別落枕痛 By華人健康網記者駱慧雯/台北報導 2013年7月6日11:00 關鍵字: 睡眠 上班族 按摩 落枕 吳章弘 「唉呀!怎麼一覺醒來,脖子就痛到無法轉?」許多上班族都有落枕的經驗,早晨起床感覺頸部出現僵直性疼痛,脖子無法正常轉動。

中醫師表示,上班族經常固定同一姿勢打電腦,頸肩部肌肉僵硬,且夜間睡眠姿勢不良,「落枕」自然輕易找上門,建議平常可做頸部柔軟操和穴位按摩預防發作。

彰化基督教醫院中醫部中醫師吳章弘表示,落枕又稱為「失枕」,西醫稱作「急性頸椎關節周圍炎」或「頸部肌肉扭傷」,是一種睡眠後出現的頸部僵直性疼痛。

臨床上常見到晨起後發現頸部向單側偏斜、肌肉僵硬、頸部疼痛痠脹以致轉動困難,通常在入睡前並無任何症狀。

20歲以後的成人發病較多。

睡到落枕的原因 上班族因長時間固定同一姿勢,氣血循環差,若晚間睡覺姿勢不良,容易有落枕的困擾。

睡眠時枕頭高度不適或姿勢不良,頸部肌肉和頸椎關節處於偏轉的姿勢,使一側頸部長期處於過度伸展狀態進而導致痙攣。

睡眠時頸部處於溫度較低的環境下,如夏日吹冷氣或冬日天氣冷,頸部受寒,風寒通過腠理侵入經絡,使局部氣血失調、經絡受阻,導致頸部肌肉收縮痙攣、強直疼痛。

個體本身體質虛弱、缺少運動,或感冒引起頸部肌肉輕微發炎,會導致頸部肌肉耐受性較差,維持同一固定姿勢較久、氣血循環不佳,即容易引起頸部肌肉痠痛。

輕輕按摩4穴位 緩解落枕疼痛 吳章弘中醫師表示,落枕的急性期,可以冰敷減輕疼痛,但若患部痠痛且無腫脹刺痛感,則可以熱敷處理。

此外,初期可配合輕度按摩幫助鬆筋、理筋,以促進血行,避免沾黏。

每次穴位按壓約1至2分鐘,力量由輕而重,以患者有明顯的痠脹感為度,不可按壓至疼痛。

風池穴:枕骨之下,與耳垂齊平,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

肩井穴:當大椎與肩峰端連線的中點上。

穴位示意圖。

(攝影/黃志文) 落枕穴:在手背側,第2、3掌骨之間,掌指關節後0.5寸,約半個大拇指寬度。

穴位示意圖。

(攝影/黃志文) 懸鐘穴:當外踝尖上3寸、約食指至小指的四指幅寬度,腓骨前緣。

穴位示意圖。

(攝影/黃志文)    落枕不要來 上班脖子動一動 除了按摩舒緩疼痛、預防沾黏之外,平常也可做一些頸部的柔軟操,尤其是坐辦公桌用電腦的低頭族,最好每30分鐘後就做做挺胸、收下巴,讓耳朵回到與肩膀同一平面,如此才能放鬆後頸及上背的肌肉;或是聳聳肩,伸伸懶腰,避免頸肩部長期維持同一姿勢。

此外,建議睡覺時使用枕頭支撐頸部,但枕頭面積要夠大、軟硬和高度適中,以本身睡得舒服最為重要。

不過,吳章弘中醫師也提醒,落枕通常起病迅速,病程較短,兩三天內即能緩解,一周內多能痊癒。

若病久不癒,應注意是否有其他頸部疾病如頸椎神經壓迫。

而且,頻繁落枕可能是頸椎病的前兆,不可忽視,建議要尋求專業醫師做進一步的檢查。

延伸閱讀 菠菜+豆腐=腎結石生成器?營養師:這謠言至少澄清15年了 華人健康網 2018/02/06 運動不一定要出門~學這3招,在家追劇也能練出馬甲線! 華人健康網 2018/02/05 馬鈴薯VS地瓜,減重力大PK!贏的是… 華人健康網 2018/02/05 熱門關鍵字 過敏性鼻炎 脂肪肝 中風 乳癌 胃食道逆流 covid-19 熱門文章 老人補維生素D過量恐增失智症風險?藥師釋疑,揭維生素D的10大好處 2022/09/01 } 內臟脂肪飆升,竟是缺這5大營養素!名醫靠「蛋白質脂質飲食」1年減掉14公斤 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發生率逐年增加!透過健檢早期發現,與疾病共存 頑性癲癇治療新曙光!聚焦式超音波非侵入性,更精準安全 健康情報 幼兒早餐必備的四種營養素,營養師六道早餐食譜! 早餐吃得夠營養,才能讓孩子有好的學習力和專注力,也才有穩定的情緒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5914呼叫醫師 有健康問題卻不知該問誰?5914呼叫醫師回答你! 追蹤我們 Copyright©2022品辰傳媒AllRightsReserved 首頁 隱私權政策 著作權與轉載授權 聯絡我們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