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基本詞彙- 維基學院,自由的研習社群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在同一個語義場中有許多詞彙,但常見常用的一般只有幾個。
比如在表示“看見”的語義場中,文言用“晞、望、目、窺、覘、觀、看、覿、 ...
文言文基本詞彙
語言
監視
編輯
文言文的基本詞彙,以上古漢語的常用詞為主,取自先秦和兩漢的傳世文獻。
在同一個語義場中有許多詞彙,但常見常用的一般只有幾個。
比如在表示「看見」的語義場中,文言用「晞、望、目、窺、覘、觀、看、覿、睥、睨、眄、睞、瞰、睇、矍、瞻、覷、省、眙、盼、覽、顧、瞥、相、見」等,其中「觀」是無心的動詞,指眼睛對準光線的反射源;「見」是有心的動詞,指在大腦視覺中心已經產生了視覺形象。
而上古「看」是「探望」義,魏晉時才有「視」義。
本課題選取例字的標準有二:1、文言的一般基礎,即詞彙須屬於在先秦口語基礎上形成、以先秦到西漢文獻語言為模仿對象的文言系統;2、文言詞的字頻,即先秦兩漢已使用過的趨於定型化的語言成分,或通過先秦兩漢舊有的質素組合來表達新詞新義時常用到的字。
因此,選字以基礎、高頻的用字為主。
目次
1斯氏核心詞
2常用詞古今語對照
3後起字義說明
4通俗文言問題
5參考資料
6其他
斯氏核心詞編輯
斯氏核心詞,指美國語言學家斯瓦迪士所枚舉的207個核心詞。
他認為,基本上所有語言的詞彙都應該包含這二百多個詞語;而另一方面,只要認識這二百多個詞語,亦可以利用該種語言作最基本的溝通。
參閱:上古漢語字頻
編號
文言常用字
現代漢語
英語
說明
1
予(余)、吾、我
我
I
第一人稱。
上古漢語的「我」和「予(余)」可以用作主語、賓語、定語;「吾」可以用作主語、定語,但一般不用作賓語。
例如《莊子·齊物論》「今者吾喪我」,不能說成「今者我喪吾」。
但這只是位置的關係,如果在否定句裡,賓語放在動詞的前面,卻又可以用「吾」字了。
如《論語·先進》「不吾知也」。
後世文言特別是尺牘中就不太分別了。
此外,古人常用謙稱,可以代替第一人稱。
自稱其名也是一種謙稱。
從字頻上看「我」的使用是最高的。
2
女(汝)、爾、若、而、乃
你
you
第二人稱。
其中「而」和「乃」都有一個特點,就是不能用作賓語,連否定句的賓語都不能。
它們一般也不用作主語。
這樣常見的情況就只是用作定語了。
此外,古人常用尊稱,可以代替第二人稱。
稱人之字也是一種尊稱。
3
(不用)、其、之、厥、彼、渠(後起)、伊(後起)
他
he
第三人稱。
上古漢語第三人稱基本不用作主語,在這種情況下,或用名詞做主語,或者省略主語。
「其」字略等於現代漢語「他的」「她的」「它的」;「之」字略等於現代漢語的「他」「她」「它」。
在上古漢語裡,「其」字不能用作主語。
中古以後,偶然有人把「其」字用作主語,那是不合上古語法規律的。
古文家仍舊尊用上古語法。
西周早期,「其」用作副詞,「厥」用作代詞;中期,「其」已侵入「厥」的領域;晚期,二者均作代詞,已無區別。
秦漢時,「其」已徹底取代了「厥」。
指示代詞的「彼」有時候也可作第三人稱代詞用,如《詩經·王風·采葛》「彼采葛兮。
」後世文言中的「渠」和「伊」是後起的。
4
吾、我…、我等
我們
we
上古漢語裡,人稱代詞是單複數同形的。
後代文言中可用「我等」,還可以用「屬」「儕」「輩」「曹」「儔」等字表示「一班人」「一眾人」。
5
女、爾…、汝等
你們
you
上古漢語裡,人稱代詞是單複數同形的。
後代文言中可用「汝等」,還可以用「屬」「儕」「輩」「曹」「儔」等字表示「一班人」「一眾人」。
6
其、之…、彼等
他們
they
上古漢語裡,人稱代詞是單複數同形的。
後代文言中可用「彼等」,還可以用「屬」「儕」「輩」「曹」「儔」等字表示「一班人」「一眾人」。
7
是、此、斯、茲、之、其
這
this
「是」「此」「斯」「茲」是近稱,表示「這」「這個」「這裡」等。
「是」和「此」同義,可以互換。
「是、此」可以指人,略等於說「這人」。
「其」和「之」可以用為指示代詞,相當於「此」或「彼」。
另外「然」和「爾」可以表示「這樣」和「那樣」。
8
彼、之、其、夫
那
that
「彼」是遠稱,表示「那」「那個」「那裡」等。
「彼」可以指人,略等於說「那人」。
「其」和「之」可以用為指示代詞,相當於「此」或「彼」。
「夫」也可以用為指示代詞,但指示性很輕,可以不譯。
另外「然」和「爾」可以表示「這樣」和「那樣」。
9
是、此、斯、茲
這裡
here
「是」「此」「斯」「茲」是近稱,表示「這」「這個」「這裡」等。
「是」和「此」同義,可以互換。
10
彼
那裡
there
「彼」是遠稱,表示「那」「那個」「那裡」等。
11
誰、孰
誰
who
「誰」是問人的。
「孰」可以問人,也可以問物,還可以用於選擇。
語法上,「誰」可以用作定語,但「孰」不能,「誰」作定語後面要加「之」,如《論語·季氏》:「是誰之過與?」
12
何、安、奚、惡、焉、胡
什麼
what
「何」「安」「奚」「惡」等作賓語時表示「什麼」。
注意,「安」「惡」「焉」「胡」「奚」「曷」這六個疑問代詞只能用作賓語和狀語,用作狀語必用作賓語更常見。
作為賓語,「惡」字只用於「惡在」「惡乎」,而很少用在其他動詞和介詞前面。
13
何、安、奚、惡、焉
哪裡
where
「何」「安」「奚」「惡」等作賓語時也表示「哪裡」。
作為狀語,「安」「惡」「焉」一般表示反問,可以譯成「哪裡」。
14
曷、何時
何時
when
「曷」相當於「何日」、「何時」,詢問未來的時間,如《書•湯誓》:「時日曷喪,予及汝皆亡!」古書中較少見到。
另外「曷」也表示「什麼」。
15
何、安、奚、惡、焉
如何
how
「何」「安」「奚」「惡」等作狀語時表示「怎麼」和「為什麼」。
作為狀語,「安」「惡」「焉」一般表示反問,可以譯成「怎麼」。
16
不、弗、毋、未、否、非
不
not
否定詞「不」「弗」「毋」「未」「否」「非」是副詞,還有動詞的「無」和代詞的「莫」。
上古漢語裡,用「不」「毋」「未」「莫」的否定句中,賓語如果是一個代詞,一般總是放在動詞前面,如《論語·先進》:「不吾知也」。
有人把這種句子叫做「倒裝句」,這是不對的,在上古漢語中,這是正常結構,在否定詞「未、莫」的句子裡最為嚴格,後世古文家仍然運用這一類結構。
而「弗」「勿」「非」「無」不然,「弗」「勿」所限制的動詞一般不帶賓語,而「非」是否定整個謂語的,「無」本身就是動詞。
「毋」與「勿」語義相同,相當於現代漢語的「不要」或「別」,古書「毋」常寫作「無」。
語法意義上,「毋」和「不」相當,「勿」和「弗」相當。
有時候,「勿」可用於陳述句,則意義與「不」差不多,如《左傳·襄公三年》:「齊侯欲勿許」。
「未」相當於現代漢語的「沒有」,表事情還沒實現,也可用於表委婉的否定,則與「不」字意義差不多。
17
凡、皆
所有
all
代詞方面。
總括副詞方面,先秦主要使用「皆、盡、俱」三個字,佔到92%,而「皆」是最常用的。
此外還有「共、同、均、備、畢、僉、胥、周、遍」等詞。
「都、總、全、通、了」等產生於漢魏六朝時期。
18
多
多
many
19
一些
some
20
寡、少
少
few
「寡」和「少」是同義詞,可能存在方言差別,《論語》和《左傳》在多寡的意義上都說「寡」而不用「少」。
21
他、異
其他
other
比如現代漢語「別人」的意思,上古說「他人」或「異人」,但「異人」用得沒有「他人」多。
22
一、壹
一
one
「一」是數詞,「壹」是形容詞,意義不同,如《荀子·解蔽》:「不以夫一害此一,謂之壹。
」「壹」的意義是「專一」,「專一」的意義也可以寫作「一」,但數目不能寫作「壹」。
後世為了防人塗改,才用「壹」代「一」。
23
二、貳、兩、再
二
two
「二」是一般數目字。
「貳」用作「二」是後代假借的用法。
「二」和「兩」在上古有很大的區別,「兩」指自然成雙的事物,如「兩手」「兩端」「兩翼」;「二」表一般數目,不能取代上述作用。
「兩」能做狀語,「二」無此作用。
「再」表示「兩次」,如「兩得」是得到兩樣東西,「再得」則表示一種東西得到了兩次。
24
三
三
three
注意,古代漢語的「三」和「九」往往不是具體數字,而是虛用,泛指多次。
25
四
四
four
「四」古今同。
26
五
五
five
「五」古今同。
27
大
大
big
「大」古今同。
28
長、修
長
long
「長」古今同。
29
廣
寬
wide
上古說「廣」,後來說「寬」、「闊」。
「闊」本謂疏遠,而「寬」本指屋子寬敞。
30
厚
厚
thick
「厚」古今同。
31
重
重
heavy
「重」古今同。
32
小
小
small
「小」古今同。
33
短
短
short
「短」古今同。
34
狹
窄
narrow
上古用「狹」不用「窄」。
35
薄
薄
thin
「薄」古今同。
36
女、婦
女
woman
已嫁的為「婦」,未嫁的為「女」。
有時候已嫁未嫁的女性都可以統稱「女」,但未婚的女性決不能稱「婦」。
37
男、夫
男
man
「男」即「男性」,與「女」相對。
「夫」是成年男子的統稱。
38
人
人
man/person
「人」古今同。
39
童、兒
孩
child
「孩」表小孩義是後起的,上古為「小兒笑」或「幼稚」義。
40
妻、婦
妻
wife
「妻」古今同,妻子也稱「婦」。
41
夫
夫
husband
「夫」古今同。
42
母、妣
媽
mother
語源上,現代漢語的「媽」來自文言「母」。
「母」死則稱為「妣」,《禮記》「生曰父曰母,死曰考曰妣」。
43
父、考
爸
father
語源上,現代漢語的「爸」來自文言「父」。
「父」死則稱為「考」,《禮記》「生曰父曰母,死曰考曰妣」。
44
蟲
動物
animal
「蟲」指包含人在內的一切動物。
古人把動物分為五類,即羽蟲(禽類)、毛蟲(獸類)、甲蟲(昆蟲類)、鱗蟲(魚類)、裸蟲(人類),合稱「五蟲」。
45
魚
魚
fish
「魚」古今同。
46
鳥
鳥
bird
「鳥」古今同。
47
犬、狗
狗
dog
文言中既可以說「犬」也可以說「狗」。
48
虱
louse
49
蛇
snake
50
蟲
worm
51
木、樹
樹
tree
「樹」在先秦就可以作名詞用了,但總體上,「樹木」的概念以用「木」為常。
到了兩漢之交,已經是「樹」統一天下了。
52
森
forest
53
枝
stick
54
果
fruit
55
種
seed
56
葉
leaf
57
柢、本、株
根
root
上古最早說「柢」,「根」是當時口語。
58
皮
樹皮
bark
上古人皮、樹皮都可以統稱「皮」。
59
華
花
flower
「華」是「花」的本字,六朝後產生「花」字,但先秦兩漢文獻仍用「華」為常。
60
草
grass
61
繩、索
繩
rope
「繩」指小繩子,「索」指大繩子。
62
皮、革、膚、韋
皮
skin
「皮」、「革」是獸皮:帶毛的叫皮,去了毛的叫革。
「膚」是人皮的專稱。
在古代,「皮」和「革」不能用來指人的皮膚,只有在咒駡所憎恨的人時,才說「食其肉,寢其皮」,這是把對方當禽獸來看待了。
「膚」也不能指禽獸的皮。
生皮叫「革」,熟皮叫「韋」。
63
肌、肉
肉
meat
「肌」是人的肉,「肉」是禽獸的肉(特指供食用的肉)。
在先秦,二者區別很嚴,「肉」一般不指人的「肌肉」,除非是:(1)「骨」和「肉」連用或並舉,(2)指稱死人。
如戰國策趙策的「骨肉之親也」,墨子節葬的「其親戚死,朽其肉而棄之,然後埋其骨。
」漢以後,「肉」用來指人的肌肉,也是有條件的。
「肌」指稱禽獸的肉則很少見。
64
血
blood
65
骨
bone
66
脂
fat
67
卵
蛋
egg
「蛋」語源「彈」,是後起的,上古說「卵」。
68
角
horn
69
尾
tail
70
羽
羽
feather
「羽」古今同。
71
髮
hair
72
首
頭
head
「頭」是白話,文言用「首」。
73
耳
耳
ear
「耳」古今同。
74
目
眼
eye
「眼」本義是眼珠。
75
鼻、準
鼻
nose
《說文》有自、鼻二字,云:「自,鼻也。
象鼻形。
」「鼻,引氣自畀也,從自、畀。
」實自、鼻為古今字。
「準」也可以指鼻子,如「隆準」,但有另一說認為「準」是顴骨的意思,備考。
76
口
嘴
mouth
文言用「口」,白話說「嘴」。
「嘴」上古本指鳥嘴,元明後,「嘴」取代了「口」。
77
齒、牙
牙
tooth
「齒」本義門牙,「牙」本義槽牙。
兩字都可泛指牙齒。
78
舌
舌
tongue
「舌」古今同。
79
爪
指甲
fingernail
「爪」指指甲或趾甲。
80
足
腳
foot
上古「足」有廣、狹兩種意義。
廣義包括股、脛、蹠,是下肢的總稱。
狹義只指脛下接觸地面的部分。
上古的「腳」只指小腿,與「脛」所指相同。
中古以後,「腳」才轉指脛以下的部分,與上古狹義的「足」相同。
81
足、股、脛、腳
腿
leg
「足」廣義指下肢。
「股」是大腿。
「脛」是小腿,指從膝蓋到腳腕的部分。
「腿」是後出現的字,開始專指小腿,後來成為大腿和小腿的總稱。
「腳」原指小腿,漢代開始泛指腿。
82
膝
膝
knee
「膝」古今同。
83
手
手
hand
「手」古今同。
84
翼
翅
wing
「翅」與「翼」是同義詞,但「翼」比「翅」常見。
「翼」有遮護、輔助的意思,是「翅」沒有的。
「翅」在先秦已見,但用例極少,東漢以後才變多。
隋之前取代了「翼」,但主要發生在官話區,其他方言的大多數地區至今仍多用「翼」,相對存古。
85
腹
肚
belly
文言用「腹」。
86
腸
腸
guts
「腸」古今同。
87
領、頸、項
脖子
neck
「領」和「頸」同義,是脖子,一般沒有分別。
只是「頸」又特指脖子的前部,所以「刎(wěn)頸」不能說成「刎領」。
「項」是脖子後部,「望其項背」這個「項」不能換成「領」和「頸」,但也可以指脖子。
88
背
背
back
「背」古今同。
89
乳
奶子
breast
文言用「乳」不用「奶」。
90
心
心
heart
「心」古今同。
96
吐
吐
tospit
「吐」古今同。
100
笑
笑
tolaugh
「笑」古今同。
101
視、見、睹、觀
看
tosee
「視」表示看的動作,「見」表示看的結果。
「觀」是仔細看,也可以泛用為看。
具體來說,「視」是近看,能引申為「視察」;「望」是遠看,可引申出「盼望」;「觀」是有目的地看,引申出「欣賞」。
「見」是「視」和「望」的結果,所以《大學》有「視而不見」。
「睹」和「見」是同義的,如「熟視無睹」,但用得不多。
「看」是探望,與「視」不同。
一般古文多用「視」,而詩歌才多用「看」。
103
知、識
知
toknow
「知」是一般的知道,「識」是比較深的認識。
104
思
想
tothink
「思考」義文言多用「思」。
108
生、活
活
tolive
與「死」相對的意思,「生」和「活」在先秦都有,是同義詞,但大體上用「生」字為多。
109
崩、薨、卒、死、沒(歿)
死
todie
《禮記·曲禮》:「天子死曰崩,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祿,庶人曰死。
」《左傳》中對諸侯有時也稱「卒」。
到了唐代,「卒」的用法更變為不嚴格的了,只是泛指「死」。
「沒(歿)」也是泛指「死」,上古一般寫作「沒」,如《孟子·滕文公上》「昔者孔子沒」。
121
行
走
towalk
現代漢語說「走」,文言要說「行」,文言的「走」是現在「跑」的意思。
122
來
來
tocome
「來」古今同。
128
與、予、畀
給
togive
「與」和「予」自古同音,而且在「給予」的意思上同義。
「給」則和「與」「予」有較大區別,「給」用作動詞時,表示「供給」,並且一般只限於供給食用。
「畀」也是「給」義,但使用頻率上不如「與」多。
140
言、曰、謂、雲
說
tosay
「言」和「語」有區別,「言」是自動和人說話,「語」是回答問話或談論一件事。
「言」一般只能帶指事物的賓語(言病、言事),如果指人,也只能他指,不能指談話的對方。
「語」不僅能帶指事物的賓語,也能指談話的對方,還能帶雙賓語。
「語」字的「告訴」「諺語」含義是「言」字所不具備的。
「曰」和「謂」都是「說」的意思,但謂不與所說的話緊接,而「曰」則與所說的話緊接。
155
鹽
鹽
salt
「鹽」古今同。
172
赤
紅
red
古漢語「紅」是淺紅色的意思。
173
綠
綠
green
「綠」古今同。
古漢語「青」也可以指綠,但「青」的本以相當於今天的藍色。
而「藍」字則本指藍草,後來才指顏色。
181
寒
冷
cold
「冷」始見於西漢,東漢後漸取代文言的「寒」。
189
直
直
straight
「直」古今同。
190
圓
圓
round
「圓」古今同。
196
正、是
對
correct
199
右
右
right
「右」古今同。
200
左
左
left
「左」古今同。
201
於
在
at
202
內、中
裡
in
現代漢語用「裡」,來自「表裡」的「裡」。
先秦一般用「中」,「內」相對少一些。
203
與、以
與
with
204
及、暨
和
and
205
苟、假、若、設、即
如果
if
207
名
名
name
「名」古今同。
常用詞古今語對照編輯
對比古今語依據的資料有:古人轉寫的文言與白話的用詞差異、兩漢及之後新舊詞彙變化、不同時期漢譯佛經的用詞變化,等等。
所謂「常用詞」,除了前文提到的頻率問題以外,還是同「疑難詞語」對立的概念,即從訓詁學的立場上看,基本沒有必要特別考釋的詞彙。
且「常用詞」的核心就是「基本詞」,是自古以往在人們生活中都經常用到的、跟人活動關係密切的詞。
要注意一些詞雖然常用,如現代漢語的「電視、網絡」,以及佛教詞彙和古白話等,但他們是新生事物,與詞彙歷時更替關係不大,因此不再本課題「古今語」的討論範疇之內。
「古今語」的含義是,同一個指稱對象(或者說「義位」),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用兩個以上不同的詞表示,這樣的一組詞就叫做「古今語」。
要注意的是,這些詞有些是一對一替代關係,而有些則是一對多或多對多,須按語義分別。
【偽】假
文言中一般用「偽」,而「假」是當時的口語。
《墨子·小取》:「假者,今不然也。
」【假】借
文言中一般用「假」,而「借」是當時的口語。
《戰國策·趙策一》:「魏文侯借道於趙攻中山。
」【日】太陽
文言中一般用「日」,「太陽」在口語中出現。
東漢至魏晉時「太陽」一詞取代「日」進入書面語。
【豕】豬
上古漢語只能說「豕」,不能說「豬」。
【走】跑
上古漢語說「走」,不能說「跑」。
現在的「走」,文言用「行」。
【貧】窮
形容沒錢,文言用「貧」,不能說「窮」。
【稱】說、【目】眼、【吾】我、【幼稚】幼小
以上是漢譯佛經《本中起經》,在宋刻本、明刻本中的用此變化。
【海】大海、【目】眼目、【怨】怨家、【緣】因緣、【巔】山巔、【若】譬如、【必】會當、【首】頭、【曰】言、【若】汝、【斯】是、【於】從、【往昔】過去、【居舍】廬舍、【婦人】女人、【譬若】譬如
以上是東漢佛經《道行般若經》和三國《大明度經》的用詞差異。
【皆】都
「都」是口語,韓愈雖然說「非三代兩漢之書不敢觀」,但還是多少受到了口語影響。
《答崔立之書》中有「若都不可得」。
【求、索】尋、覓
「尋」「覓」見於漢代,魏晉南北朝的時候取代了文言的「求」「索」。
【擊】打
「打」在東漢的時候出現,魏晉南北朝時取代了「擊」。
【閉】關
「關」的「關閉」義產生不晚於西漢初,東漢魏晉南北朝後漸取代「閉」。
【釋】放
表示「放下」的「放」始見於《莊子》,魏晉南北朝後漸取代文言的「釋」。
【瘠】瘦
「瘦」始見於戰國末期,東漢中後期取代了文言的「瘠」。
【寒】冷
「冷」始見於西漢,東漢後漸取代文言的「寒」。
【寡】少
「少」始見於《詩經》,東漢時取代了文言的「寡」。
【柢】根
「根」是當時口語,《韓非子·解老》載:「根者,書之所謂柢也。
」【屨】履、【衾】被
以上是《呂氏春秋》記載的用詞變化。
很多先秦末期以前不用而漢代常用的詞或詞義,可以在《呂氏春秋》中找到。
【犬】狗
《詩經》中用「犬」,不用「狗」。
【涕】淚
《詩經》中用「涕」,不用「淚」。
【中、內】裡
現代漢語表「裡外」的「裡」,在上古漢語多用「中」「內」。
【髮】頭髮
「頭髮」在上古漢語中用「髮」。
【皮】獸皮/樹皮、【膚】人的皮膚
現代漢語「皮膚」,在上古漢語「皮」和「膚」所指不同。
【至】到
「到」本是自遠而至的意思,先秦時多用「至」。
【奄】宦人、【傅別、質劑】券書、【酏】粥、【囿】苑、【版】戶籍、【次】更衣處、【名】字、【庖】廚
漢代經師傳授先秦典籍,串講文意,所以今語釋古語。
上例出自《周官》《禮記》《儀禮》等。
【足】腳、【目】眼、【牖】窗
以上出自《木蘭詩》,當時「腳」「眼」「窗」已經取代了「足」「目」「牖」。
【詈】罵
魏晉南北朝文中,文言的「詈」和白話的「罵」同時出現。
【求、索、搜】尋/覓
表「尋找」,文言主要用「求」「索」;表特定的「尋找」,文言用「搜」。
兩漢之交開始用「尋」,東漢開始用「覓」。
【嘗】曾/經
表「曾經」義,文言用「嘗」。
《齊民要術》多用「嘗」,而《周氏冥通記》用「經」不用「曾」,說明陶弘景的口語中「嘗」已經被淘汰。
【入】進入
表「進入」義,文言用「入」,現代說「進」。
《齊民要術》不用「進」用「入」,《周氏冥通記》則多用「進」。
【邁】高
《魏書》中「春秋已邁」,《北史》改為「春秋已高」。
【目視】眼語/遞眼色
顏師古注《漢書》,將「目視」解釋為「眼語」,即「遞眼色」義。
【累】纏繞、【悼】哀傷
孔穎達注《詩經》。
【足】腳、【目】眼、【母】娘、【子】兒子
以上為唐代小說與宋人話本的用詞差異。
【道】話
《舊唐書》「話子為人」,《新唐書》改為「道夫子為人」。
《新唐書》很多地方對《舊唐書》刻意加工,改用典雅的文言。
【兄】哥
古白話的「哥」,最早來自鮮卑語,後來取代了文言的「兄」。
【道】說、【洗面】洗臉、【飢】餓
以上是《原本老乞大》與《重刊老乞大》的用詞差異。
【衣、被、服、著】穿、【待】等、【縛】綁、【索】要、【畏】怕、【乳】奶、【呼】叫
以上是《訓世評話》文言與白話的對照。
【求、索】找
「找」在文言用「求」「索」,漢代用「尋」「覓」。
【於是】這麼著、【宜乎】怪不得、【不足觀也】沒個看頭兒、【而已矣】就是了、【此之謂也】就是這麼個話、【終日不食】整天的不吃東西、【不得已】沒法子、【毋妄言】別胡說
以上出自日本前田清哉《支那語學校講義錄》文言與北京話對照部分。
【前數日】前幾天、【洞】窟窿、【穿鑿】挖、【幸】好在、【製成】做得了、【極】頂、【定期】定規日子、【約】大概、【持】拿、【由】打、【孔】窟窿、【幸】幸虧、【甫至】剛走到、【中間】中間兒、【多】好些
以上出自岡本正文編《言文對照北京紀聞》文言與北京話對照部分。
【貧】窮、【榻】床、【噬】咬
以上為盧贛章《一目了然初階》與郭居敬《二十四孝》中《恣蚊飽血》原文的用詞差異。
【梁】橋
上古為「梁」,建成彎曲高拱的形狀為「橋」【計】賬
表示「記賬的書冊」義,最遲在唐代,白話的「賬」代替了文言的「計」。
【視】看
表「觀看」文言用「視」。
上古「看」是「探望」義,魏晉時才有「視」義。
【面】臉
表示人的臉部,古代用「面」,現代說「臉」。
古文「臉」謂人的頰部。
【走】跑、【行】走
文言「走」是現代漢語「跑」,文言「行」是現代漢語「走」。
【物、種】味
中藥的量詞,至唐代「物」漸被「味」替代。
【暴】曬、【備】充、【撫】摸、【擊】打、【嘯】吼、【備】備辦、【當】會當/要當/宜當/應當、【功】功夫、【後】末後/卻後/以後、【矜】自大/汞高、【輕】輕易、【何所】所、【是中】中、【得無】將無/將非/當無、【化為】化作、【貧人】苦人、【孰與】何如、【畏、懼】怕、【懸、垂】掛、【歌曲】歌、【比方】比、【晝日】白日、【慚負】慚愧
以上是本土文獻《論衡》和佛典用詞的對比。
【忻、喜、悅】開心
表「心情快樂舒暢」義。
【啟】開
甲骨文無「開」只有「啟」,「開」和「啟」同源。
【覺】睡醒、【睡】坐著打瞌睡
古今異義詞。
【犬】狗
先秦「犬」是基本詞彙,戰國時出現「狗」取代「犬」的趨勢。
二者文言皆用。
【懼】怕、【褌】褲、【犬】狗、【豕】豬、【漁】打魚、【汲】打水、【駒】小馬、【犢】小牛
以上選自王力《古語的死亡殘留和轉生》【至】到、【行】走、【寐】睡、【思】想、【居】住、【視】看、【水】河、【誨】教、【書】寫、【立】站、【走】跑、【還】回、【憂】愁、【予】給、【贈】送、【畢】完、【生】活、【遣】派、【懲】罰、【竊】偷、【蔽】遮、【欲】要、【育】生、【燃】燒、【敗】壞、【寒】冷、【惡】醜、【貧】窮、【涸】乾、【堅】硬、【內】裡、【速】快、【緩】慢、【下】低、【履】鞋、【袂】袖、【足】腳、【首】頭、【肌】肉、【木】樹、【口】嘴、【嘗】曾、【此】這
以上選自李宗江《漢語常用詞演變研究》白話詞彙替代文言詞彙。
【舟】船
「舟」「船」最初可能是口語、方言之別,但很快進入了通語,漢代「船」字已很普遍。
【囊】袋
「袋」是南北朝時的白話。
【燥】乾
東漢以前「燥」和「濕」構成反義聚合。
唐宋時「乾」在北方取代了「燥」,元以後才佔主導地位。
【衣、著】穿
「衣」本義上衣,引申為「穿」;「著」本義依附,也引申為「穿」。
【盥、沐、沫、浴】洗
文言中「盥、沐、沫、浴」的分工是鮮明的,白話統一用「洗」說成「洗手、洗髮、洗臉、洗澡」。
【足】腳
文言「腳」是「小腿」義。
【口】嘴
文言「嘴」本指「貓頭鷹頭上的毛角」,由「毛角」引申指鳥嘴。
元明後,「嘴」取代了「口」。
【無】沒
文言「沒」是沉沒義。
【飯、食】喫/吃
「飯」在先秦有名詞和動詞兩種用法,「食」也是。
「喫」是漢朝才出現的。
【飲】喫/呷/喝
表示喝,文言用「飲」,唐用「喫」兼表,南北朝出現「呷」,宋元以後北方話用「喝」。
【矢】箭
文言稱「箭」為「矢」。
【畢】完
文言中「畢」表示「完了、完結」義,白話用「完」。
【甘】甜
文言用「甘」表示「甜」。
【棄】丟/仍/掉/吊/撩/撂
文言用「棄」表示「拋棄」,白話說「丟、仍、掉、吊、撩、撂」。
【乳】湩/奶
文言說「乳」,白話說「湩、奶」。
「湩」最初可能是個外來詞,《漢書·百官公卿表》稱管理家馬的官員為「挏馬」,「挏」是「湩」的另一種寫法。
【取】拿
文言「取」被白話的「拿」代替。
【焚】燒、【自】從、【盈】滿、【目】眼、【涕】淚、【甚、至、深】最/甚/大/極
以上是魏晉南北朝漢譯佛經與同時其他文獻的用詞差異。
【涕】淚、【冠】帽、【首】頭
以上是《洛陽伽藍記》中體現的文白新舊質素更迭。
【側】邊、【足】腳
以上是《南齊書》中體現的文白新舊質素更迭。
【稍】漸、【勤】努力
以上是《顏氏家訓》中體現的文白新舊質素更迭。
【穿、戴】著、【食、飯、餐、飲】喫、【觀、察、視】看
以上是《入唐求法巡禮行記》與秦漢文獻的用詞差異。
【以】把、【覆】蓋、【堅】硬
以上是古白話與文言的不同。
【怖、懼】怕
「怕」是秦漢後出現,語源上來自「怖」。
【父】爸、【匍】爬、【傅】巴
以上是白話詞與文言的語源關係。
【此】這
「這」表「此」是秦漢後出現,古白話也作「者、遮」。
【目】眼、【涕泣】淚、【足】腳、【他人】旁人、【翼】翅、【舟】船、【木】樹、【側、畔、旁】邊、【內、中】裡、【衣、冠、服】著/戴、【視】看、【求、索】尋/覓、【寢、寐】臥/眠/睡、【言、雲、曰】說/道、【呼】喚/叫、【使、令】教、【擊】打、【懸】掛、【閉】關、【覆】蓋、【釋】放、【書】寫/抄/謄、【曝】曬、【易、更】換、【建、築、作、立】起/蓋/架、【還、返、歸】回、【入】進、【居、止】住、【生】活、【宜、當】應/合、【愚】癡、【瘠、癯】瘦、【痛】疼、【誤、謬、訛、舛】錯、【寒】冷、【疾、速、迅】快/駛、【廣】闊/寬
以上是東漢到隋唐的用詞演變。
【姊】姐
「姐」始見於《漢書》《說文》。
【居、止、處】住
「住」在東漢時由「停留、停止」義引申而有「居住」義。
【衣、服、裳、衫】衣服/衣裳/衣衫
從唐至清「衣、服、裳、衫」漸為「衣服、衣裳、衣衫」替代。
【依、倚、恃、怙、仰、賴】靠
表抽象的「憑藉」義,白話用「靠」。
【此、斯、是、之】這、【彼、夫】那、【曷、奚、胡、惡、安、焉】什麼/怎麼、【之、者】的、【也、乎】啊/嗎、
以上是古今虛詞的區別。
【格致】科學
古代漢語無「科學」,與「科學」接近的是「格致」。
【宇宙】世界
「世界」出自佛經,本指時間和空間的概括。
【葉】樹葉、【娶】娶妻、【怒】發怒、【臂】手臂、【波】水波/波浪、【髮】頭髮、【淚】眼淚/淚水、【指】手指/指向、【脈】血脈、【金】黃金/金黃、【雪】白雪/雪白、【地】大地、【夜】黑夜、【急】火急、【羅】網羅、【拱】拱手、【啟】啟戶/開啟、【漱】漱口、【釣】釣魚、【誓】發誓、【問】發問/啟問、【言】發言/陳言/舉言/啟言/興言、【風】起風/生風、【光】發光/生光、【愁】懷愁/作愁、【害】加害/行害、【念】發念/起念、【疑】抱疑/持疑/生疑/懷疑、【怨】抱怨/懷怨、【護】加護/作護、【王】稱王
以上是漢語單音詞發展為複音詞。
【馵】白馬、【驪】黑馬、【騋】七尺以上的馬、【駥】八尺高的馬、【騭】公馬、【騇】母馬、【羒】公羊、【羖】黑公羊、【羳】黃羊
以上是被新詞取代的上古漢語詞彙。
【疆】邊疆、【文】文字、【翼】翅膀、【膝】膝蓋
以上是單音詞被複合詞取代。
【日】太陽、【月】月亮
單音詞「日」「月」是先秦漢語,現代用「太陽」,而不用「太陰」。
【走】跑、【去】離開、【回】拐彎、【說】勸說、【捉】握、【兵】兵器、【快】稱心、【行】走、【往】去、【返】回、【言】說、【捕】捉、【士卒】兵、【疾】快、【江】長江、【河】黃河、【股】大腿、【樂】快活、【嚴】厲害、【賊】叛逆、【吃】結巴、【笑】樂、【密】嚴、【盜】賊、【食】喫、【嘴】鳥嘴、【紅】淺紅色、【哭】有聲音的哭、【泣】沒聲音的哭、【想】想念/惦記、【思】想、【湯】熱水、【口】嘴、【面】臉、【夫婦】夫妻、【姊妹】姐妹、【兄弟】弟兄、【白日】白天、【蚱蜢】螞蚱、【目】眼、【冠】帽、【食】喫、【擊】打、【甘】甜、【足】腳、【履】鞋、【飲】喝、【引】拉、【辛】辣、【蚯蚓】蛐蟮、【侏儒】矮子、【慫恿】攛掇、【義父】乾爹、【湯餅】麵條、【苜蓿】金花菜、【肩輿】轎子、【縱容】放任、【後母】晚娘、【蒸餅】饅頭、【妾】姨太太、【婢】使女、【日】太陽、【雉】野雞、【廉】便宜、【耕】種地、【弈】下棋、【憶】想起、【遣】打發、【弛】放鬆、【犢】小牛、【蛙】田雞、【富】有錢、【汲】打水、【博】賭錢、【舉】提起、【罷】取消、【斂】收縮
以上是《文言讀本》導言列舉的古今語。
【海、溟】洋
「洋」在上古沒有「海」義,這種用法是後起的。
【為】做、【易】容易、【貧】貧窮、【語】說/跟……說、【往】去、【足】夠、【下】下去/下來、【能】能夠、【告】告訴、【慚】慚愧、【色】顏色、【去】離、【知】知道、【善】善於、【夜】夜裡、【從】跟著、【入】進去/放進去、【使】叫/教、【下】放下去、【命】叫、【上】拉上來、【數】數目、【置】放下/撇開、【中】裡頭、【私】私下、【餘】多餘/剩、【彼】他、【出】出來、【必】必定、【持】拿著、【行】走、【野】野地方、【稱】號稱、【時】時候、【道】路、【舍】房子、【聲】聲音、【劫】搶劫、【訝】驚訝、【歸】回來/回家、【弟】兄弟、【衣】衣服/穿、【素】白、【雨】下雨、【解】脫、【擊】打、【怪】奇怪、【身】自己、【織】編織、【妻】老婆、【窮】窮困/為難、【髮】頭髮、【遊】走動、【遇】招待、【客】顧客、【謹】恭敬、【故】緣故、【猛】兇猛、【懷】帶著、【往】過去、【世】時代、【癡】癡呆/傻、【餘】其餘/別的、【重】層、【廣】寬、【麗】美、【敞】寬、【疏】通達、【朗】亮、【念】念頭、【減】差/差似、【喚】叫、【解】懂得/會、【端正】好、【答】回答、【今】現在、【墼】土胚子、【了】了解、【何等】什麼、【下】底下、【上】上頭、【固】硬/愣、【時人】當時的人/人家、【已】了、【怪笑】驚怪和嘲笑、【蹋】踩、【唾】唾沫/吐、【侍】伺候、【當】該、【舉】抬起、【破】弄破、【唇】嘴唇、【折】弄斷、【齒】牙齒、【每】每每、【常】常常、【望】指望/希望、【室】屋子、【怖】怕、【寢】睡、【息】停留、【大膽】膽大、【寄】臨時住、【臥】睡、【宿】夜/住宿、【止】停留、【後】後來、【勇】勇氣、【勝】比……強、【排】推、【前】向前去、【遮】攔、【明】亮、【慈】愛、【意】意思、【遲】慢、【報】報答、【性】性子、【食】喫、【刺】扎、【不得】不著、【擲】扔、【圓轉】打轉/打滾、【仍】又、【屐】木屐、【數】數落、【肆】盡量/無顧及、【面】臉對著、【壁】墻、【日】天、【吏】小官、【復】恢復、【歎】讚美、【容】包涵、【自】自然、【美】好、【恐】恐怕、【業】行業/職業、【忽】忽然、【林】樹林子、【鮮】新鮮/鮮明、【異】詫異、【捨】捨下、【初】起初、【狹】狹窄、【才】只/剛、【通】通得過、【良】好、【交通】彼此相通、【往來】來來去去、【種】田、【作】做活、【衣著】穿的戴的、【外人】外面的人、【樂】快樂、【漁人】打魚的人、【驚】驚奇、【設】備、【作食】備飯、【訊】問、【先世】上代/祖宗、【境】地方、【間】隔、【世】時代、【無論】更不必說、【一一】一件件、【歎】息、【停】停留、【道】說、【向】早先、【志】記、【規】計劃、【終】死、【會】聚會、【覺】醒、【兒】孩子、【啼】哭、【絮絮】絮絮叨叨、【止】停止、【口】嘴、【妙】巧妙、【畢】全、【備】有/不缺、【頸】脖子、【目】眼、【微】微微的、【默】不說話、【絕】極/斷絕、【漸】漸漸的、【鼠】耗子、【器】器具、【意】心裡、【爆】爆裂、【作】發作、【屋】房子、【應】應該、【明】指明、【離】離開、【出】露出、【臂】胳臂、【股】大腿、【響】響聲、【墜】墜子、【枚】個、【向背】正面和反面、【層樓】樓房、【司】管、【執】拿著、【寒】冷、【寺】佛寺、【隱】隱藏、【蔽】遮蔽、【戶】門、【首】頭、【狀】樣子、【負】背著、【林】樹林子、【似】似乎、【音】聲音、【側】旁邊、【級】層、【距】離、【灘】河灘、【篷】船頂、【間】中間、【幾】茶几、【客】人、【形】樣子、【舟尾】船艄、【擁爐】圍著爐子、【供】供給、【飲】飲料、【處】地方、【當】當著/對著、【閣】樓、【貌】相貌、【雜】夾著、【疏】稀/不密、【波】波浪、【潮】潮水、【候】時候、【姑蘇】蘇州、【計】共計/算起來、【宮室】房屋、【景】景致、【傳更】打更、【報】告、【候】等候、【殊】不同、【意】意態/姿勢、【懼】怕、【思】想、【態】狀態/態度、【一一】一樣樣的、【語雲】俗話說/從前人說、【乘】坐、【逢】遇、【揖】作揖、【服】穿衣、【窺鏡】看鏡子/照鏡子、【熟】仔細、【私】偏護、【求】要求、【朝】朝廷、【地】地方/領土、【方】見方、【左右】在身邊供使喚的人、【四境】四邊國界、【觀】看、【蔽】蒙蔽、【善】好、【令】命令、【群】眾、【面】當面、【上】上等、【上書】寄送、【中】中等、【譏】譏諷/譏笑、【市】街市、【下】下等、【翁】老頭兒/你老人家、【華】華麗、【楚】鮮明、【列】排列、【陳】陳列、【飾】刷洗乾淨、【愧】慚愧、【謝】道歉、【輕】輕佻、【責】責備、【唱】叫、【杖】棍子、【兩岸】兩邊、【武士】衛兵、【銜】銜接、【侮】侮辱、【誚】譏笑、【數百言】幾百個字、【堵】墻、【素】素來、【當】得當/對、【累】連累、【時】時機、【願】願意、【騎】騎馬、【器物】用物器具、【稱善】叫好、【也得】也罷、【釋】放開、【京師】京都/首都、【吾人】我們、【面】平面、【賴】依賴、【助】幫助、【體】立體、【互見】都有、【掩】遮蓋、【寫】畫、【感】感動、【設色】上顏色、【中外】中國外國、【廓】輪廓、【激刺】刺激、【舊作】從前人的作品、【增】增加、【書】寫字、【術】技術、【備】具備/完備、【畫人】畫家、【器用】器具和器物、【虧】損失一部分、【花繡】花紋、【懸】懸掛、【習】習慣、【帶】帶子、【鑽】鑽石/金剛石、【近世】近代、【趨】趨向、【簡】簡單、【素】樸素、【創】創造、【從】服從/依從、【爐】香爐、【選】代表、【檐】房簷、【刻文】雕刻花紋、【壁】墻壁、【敷】鋪、【窗幕】窗簾、【地氈】地毯、【營】營造、【國】城、【經緯】直道和橫道、【軌】車道、【表】表示、【界】劃、【崇】崇高、【積漸】漸漸、【古木】老樹、【私】據為己有、【智】知識和見解、【裝飾之道】裝飾這個藝術、【異】變動、【氏】家、【名】叫做、【蠶桑】養蠶、【籠】盛桑葉的筐子、【桂枝】肉桂樹的枝子、【下膽】放下擔子、【著】穿衣戴帽、【鋤】刨地、【來歸】回家、【怨】抱怨、【幾何】多少、【婦】妻、【騎】騎馬的、【夫婿】(妻稱夫)、【居】在、【識】認識、【絡】套、【府】官署、【為人】容貌、【趨】走/快走、【殊】出色
以上為《文言讀本》課文後古今語。
【驛】站
「驛」就是「站」,「站」是蒙古語的音譯,明朝曾一度改回叫「驛」。
【從】堂、
同祖的親屬,秦漢時叫「從」,六朝叫「同堂」,唐代才開始稱「堂」。
【即】便/就、【入】進、【亦】也、【皆、盡、俱、咸、悉、共、同、均、備、畢、僉、胥、兼、周、遍】都/總/全/通/了、【始、方、新、初】才/剛、【猶、尚、尚猶、猶尚、猶且、猶若】還、【唯、獨、祗、止、直、特、僅】只、【又、復、更】又/再/卻、
以上出自《漢語常用詞演變研究》。
副詞「即」先秦出現,漢代大幅增加;「便」在漢代出現,南北朝才超過了「即」;「就」出現於元朝,明代超過了「便」。
表示「從外向內運動」,先秦用「入」,「進」在元明替代了「入」。
同「亦」的副詞「也」出現於南北朝。
先秦文獻最常用的總括副詞是「皆、盡、俱」,佔總量92%,其中「皆」字最多,到了漢魏六朝才產生了「都、總、全、通、了」。
相當於現代漢語副詞「才」先秦多用「始」,「方」也出現但不多,到了《史記》「剛剛」義多用「新、初」來表示,「才」是六朝時出現的。
相當於現代漢語副詞「還」的,先秦用「猶、尚」,其中「猶」更常用,它們可以合稱為二字的「尚猶、猶尚、猶且、猶若」,而「還」字大量用於元明。
漢語的限定副詞,先秦用「唯、獨、祗、止、直、特、僅」,其中最常用的是「唯、獨」,唐朝以後「只」統一天下。
上古時期的重複副詞用「又、復」,「又」的用法與現代漢語相同,「復」相當於「再」,「更」字也在上古出現,但作為重複副詞也被「再」替代,唐宋元時期還出現過「卻」字表示「再」,但是到明代又衰落了。
【言】說、【他人】旁人、【有疾】得病
見張永言《從詞彙史看〈列子〉的撰寫時代》。
【目】眼、【涕、泣】淚、【面】臉、【足】腳、【腹】肚、【膚】皮、【體】身、【屎、矢】糞、【叟】翁、【子、息】兒、【他人、異人】旁人/別人、【盜、劫】賊/偷、【曲】歌、【言、語】話、【冠】帽、【笄】簪、【裳】褲/褌/絝、【袂】袖、【履】鞋/鞵、【櫛】梳、【衾】被、【囊】袋/帒、【笏】手板、【梃】杖、【矢】箭、【書】信、【室】房、【戶】門、【牖、向】窗、【庠、序、學】校、【庖】廚、【肆】店、【壁】墻、【隅】角、【道】路、【疆】境、【舟】船、【輿】車、【日】天、【宵】夜、【祀、載、歲】年、【豕、彘】豬、【犬】狗、【鶩】鴨、【翼】翅、【巢】窠/窩、【木】樹、【本、柢、株】根、【薪】柴、【菽】豆、【所】處、【側、畔、旁】邊、【中、內】裡、【二】兩、【重】層、【余、予、吾、言、卬、朕】我、【斯、茲、是】此、【孰】誰、【他、異、餘】別、【何、焉】哪
以上名詞、方位詞、數詞、量詞、代詞,見《東漢-隋常用詞演變研究》。
【衣、冠、服】著/戴、【視、相】看、【求、索】搜/尋/覓、【寢、寐】臥/眠/睡、【寤、悟、覺】醒、【食、啖】吃/喫、【言、雲、曰】話/說/道、【呼、謼】喚/叫、【歌】唱、【誦、讀】念、【諷、誦】背/倍、【稟、告】關/白、【應、對】答、【誨】教、【讓】責、【詈】罵、【嘔、歐】吐、【使、令】教/交、【允、許】聽/准、【識、知】解/曉、【思】憶、【思】想、【憂】慮、【憂】愁、【怨】恨、【慍、怒】惱、【畏、懼、恐、怖】怕、【擊】打、【執、持、握、秉】將/捉/拿、【擒、禽、捕】捉/拿、【樹、藝、植、殖】種、【采】摘、【刈、獲】割、【置】安/著/放、【安】裝、【排】推、【舂】搗、【伐】斫/砍、【懸、縣】掛、【攜】帶、【佩】帶、【啟】開、【閉、闔】關、【覆】蓋、【負、荷】擔、【置、釋】放、【書】寫/抄/鈔/騰/謄、【鍥、契】刻、【濯、浣、沐、浴、灑、沬、湏、靧、頮】洗/澡、【曝、暴】曬、【焚、燔】燒、【易、更】改/換、【化】變、【贈】送、【拭】揩、【撫】摸、【探】摸、【攘、盜、竊】偷、【掩】遮、【廋、匿】藏、【購】買、【鬻、售】賣、【負】輸、【涉】預/豫、【立】樹/豎、【建、築、作、立、為】起/蓋/架/戴、【窺、鑒】照鏡子、【踞】蹲、【作】起身、【踐】踏、【踴、躍】跳/透、【逐】追、【之、適、如】往/去、【格、至】到、【徙】遷、【還、返、反、歸】回、【入】進、【訪】候、【徯、俟、竢、須、待】候、【距】離、【當、遭、遇】逢、【升、登】上、【宅、居、處、止】住、【息、止、休】歇、【生】活、【度】過日子、【落】下、【傾】倒、【崩】塌、【餘】剩、【益、增、加】添、【亡、喪】失、【欲】擬、【須】要、【宜、當】應/合、【能】解
以上動詞、助動詞,見《東漢-隋常用詞演變研究》。
【善、美】佳/好、【惡】醜、【愚】癡、【瘠、膌、癯、臞】瘦、【痛】疼、【誤、謬、繆、差、忒、爽】錯、【溫】暖、【寒】冷、【貧】窮、【贍】足、【迅、速、疾】快/駃/駛、【緩、遲】慢、【怠、惰】懶、【博】廣、【廣】寬/闊、【迫、狹、隘】窄、【明】亮、【夙】早、【晏】夜/晚、【故】舊、【盈】滿、【饜、厭】飽、【柔】軟、【堅、剛】硬、【固】牢、【甘】甜、【誠】真、【詐、偽】假、【危】險、【奇、異】怪、【燥】乾、【寡、鮮、尠、尟】少、【下】低
以上形容詞,見《東漢-隋常用詞演變研究》。
【咸、僉、皆、悉】全/都/總、【唯、惟】獨、【唯、惟、僅】劣/正/止/只、【僅】才/纔、【甚】極/大/過/雅/酷/特/太、【至、最】極、【徒】空/唐、【必】定、【恆】常、【亟、屢】數、【乍】暫、【原、元】本、【嘗】曾/經、【向】適來、【猶、由、猷、尚】故/仍、【復】又、【亦】也、【既】業/已、【始】方、【俄、俄而、俄然】尋、【即】便/仍、【信、誠、實、苟】真、【且】將、【姑】姑且、【毋、無、無、勿】莫、【自】從、【迨、及】乘、【因】坐/緣、【於】在、【故、是故、是以】所以
以上虛詞,見《東漢-隋常用詞演變研究》。
【耳目】眼耳、【流涕/泣、揮涕/泣、垂涕/泣、涕/泣下】流淚/揮淚/垂淚/淚下、【長股】高腳、【手足】手腳、【足疾】腳疾、【比翼】比翅、【舟輿】車船、【刻舟】契船、【舟楫】船楫、【木枝】樹枝、【河畔】河邊、【夜觀】夜看、【坐觀】坐看、【寢食】眠食、【晝寢】晝臥/睡午覺、【闔棺】蓋棺、【更衣】換衣服、【易子】換子、【突入】突進、【甘美】甜美、【甘苦】苦甜
以上表達習慣的不同,見《東漢-隋常用詞演變研究》。
後起字義說明編輯
「票」:明清以前,「票」沒有「票據」的意義。
有「火飛」、「搖動」、「輕捷」等義。
「嫖」:在明代以前,「嫖」沒有「嫖妓」的意義。
本指「輕捷的樣子」。
「俗」:引申為「庸俗」義,與「雅」相對,這是後起的,其本義是「時俗」、「風俗」。
「狍」:古代「狍」沒有「狍子」義。
「炮」:本謂「燒烤」,「炮」表示「大炮」的意義是很晚才有的。
「胖」:「胖」在唐宋以前沒有「肥胖」義。
「那」:「這」、「那」的「那」是唐代產生的。
「氓」:古代「氓」沒有「流氓」的意思。
「蠻」:在上古,「蠻」沒有「野蠻」、「蠻橫」的意思。
「賂」:上古「賂」不作「賄賂」講,「賄賂」在上古叫「賕」。
「摟」:在清代以前「摟」沒有「摟抱」義,是「牽引」、「拉」的意思。
「零」:在古代漢語裡,「零」不當零數講。
「拉」:是「摧折」義,古代「拉」字不當拉開講。
「口」:古代對牲畜動物的計數不用「口」。
「慷慨」:指「情緒激昂」、「慨歎」或「胸懷大志」,現代漢語「不吝嗇」的意思古漢語是沒有的。
「捐」:「捐款、捐助」義在上古用法很少。
「繳」:「繳」在古代不作「交出」講。
「腿」:在上古本義是「小腿」,後來才有「足」的意思。
「講」:「講」是「研究」、「講求」、「講解」、「講和」等意思,古代不當「說話」講。
「現」:上古沒有「現」字,凡「出現」意義都寫作「見」。
「間」:上古沒有「間」字,後代寫作「間」的,上古都寫作「閒」。
「季」:「季」表「季節」是後起的,上古「四季」叫做「四時」。
「慌」:直到元代「慌」才有了「恐慌」的意義。
「揮霍」:古代「揮霍」表疾速的樣子,不作「任意花錢」講。
「很」:「很」直到明代才有了「甚」的意思。
「乖」:「乖」是「違背、不協調」義,古代「乖」不當乖巧講。
「感」:古代「感」字單用時一般不當「感謝」講。
「該」:「該」是包括、完備,古代「該」沒有「應該」的意思。
「匪」:古代「匪」字不當「土匪」講。
「訪」:上古「訪」字只有詢問的意思,沒有拜訪義。
「燉」:表「火盛」,古代「燉」沒有「烹煮」的意思。
「踹」:「踹」在宋以前沒有「踢」、「踩」義。
「對」:在古代漢語裡「對」多用於對上的回答或對話。
「刁」:「刁」在唐宋以前沒有「狡猾」、「無賴」的意思。
「弟」:古代對妹妹也稱「弟」或「女弟」。
「黨」:「黨」指集團時,在古代一般只用於貶義。
「但」:在古代漢語裡,「但」字不當「但是」講。
「但是」的意義用「然」或「而」來表示。
「錯」:上古「錯」不當「錯誤」講,後來文言也多用「誤」,不用「錯」。
「攢」:「攢」在古代沒有「積蓄」的意思。
「裳」:古代男女都穿「裳」,是裙的一種,但不是現代的裙子。
「佔」:「佔」在清代以前沒有「佔有」的意義。
「猜」:古代漢語中,「猜」字不當「猜測」講。
「蹩」:「蹩」的扭折義是很晚起的,古籍裡無此用法。
「瞟」:「瞟」在清代以前沒有「斜視」的意思。
「蘋」:「蘋」沒有現代「蘋果」的意思。
「婆」:元代以前,「婆」沒有「丈夫的母親」之義。
「鈐」:古代「鈐」沒有「印章」的意思。
「搶」:在元以前,「搶」沒有「搶奪」的意義。
「鎗」:在明代以前,「鎗」沒有「刀槍」義。
「請」:在古代漢語中,「請」更多表示請你允許我做某事。
「球」:古代漢語中的「球」沒有現代球類之義。
「扔」:表「牽引、拉」或「摧毀」義,在清代以前沒有「拋擲」、「拋棄」義。
「溶」:古代「溶」沒有「溶化」的意義。
「捎」:古代的「捎」沒有「捎帶」的意義。
「堂」:同祖的親屬,秦漢時叫「從」,六朝叫「同堂」,唐代才開始稱「堂」。
「偷」:先秦的「偷」不能當「偷竊」講,兩漢時也很少用。
「完」:古代「完」沒有「完了」、「完畢」的意義。
「問」:春秋時期「問」後面是詢問的內容,而且問的一般是抽象的道理,而不是具體事務。
如果要說出詢問的對象,一般要加「於」。
如「子張問仁於孔子」,「仁」是詢問的內容,「孔子」是詢問的對象。
「齷齪」:表「狹隘、侷促」義,「齷齪」表骯髒的意義很晚才產生,大約到元曲中才有。
「犧牲」:現代漢語「犧牲」表示為了正義的目的捨棄自己的生命或利益。
古代漢語中「犧牲」一詞沒有這個意義。
「些」:「一些」的「些」產生較晚,唐宋時才出現。
語氣詞的「些」只出現在《楚辭》中,是古代楚地的方言。
「寫」:在書寫的意義上,唐代以前說「書」不說「寫」。
古人說的「作書」就是「寫字」的意思。
「卸」:「卸除」的意義在唐以前也可以用「寫」來表達。
「換」:上古沒有「換」字,現代「換」的意義上古都說「易」。
「贏」:古代的「贏」沒有輸贏的意思。
「再」:在古代漢語中,「再」不是「再一次」的意思。
如「三年再會」是說「三年之內會面兩次」,不是「三年之後再會」。
「暫」:現在的「暫」,指「暫時」;古代的「暫」,只指時間很短,沒有與將來對比的意思。
「騙」:古代反欺詐的意義都用「詐」,不用「騙」。
「寨」:「寨」表示「村莊」的意義很晚產生,大約明代才有。
「只」:表「僅僅」、「僅有」,這個意義宋代以前多寫作「祇、衹、秖」。
「洲」:「洲」表示「五大洲」的意義是明代以後才有的。
「註」:「註釋」的「註」是晚起字,明代以前都只寫作「注」。
「裝」:古代「裝」字不當「假裝」講,「假裝」的意義用「佯」。
「鐲」:「鐲」在古代沒有「手鐲」義。
「霸」:在古代沒有蠻橫不講理的意義。
通俗文言問題編輯
「通俗文言」也稱「淺白文言」,是以上古漢語為標準的正統文言的變體,存在文白混用,比如文人筆記、小說、詩歌等。
雖然文言以先秦到兩漢的文獻語言為模仿對象,但後世作家也或多或少、有意無意地受到白話影響,即便復古的韓愈、桐城派,語言也存在混用。
上文的古今語對照,列舉的中古漢語中常用的詞,如「尋、覓、瘦、冷」等,後世文言中也不少見。
汪維輝《東漢——隋常用詞演變研究》就講到,三國時期「由於社會動蕩,語言變化也很劇烈。
許多東漢或更早產生的口語詞,經過三國時期的推波助瀾,得到推廣,並被文人們所接受而進入文言詞彙系統」,另外齊梁陳隋時期,常用詞發展成熟,「齊梁以後詩風大變,為許多新的常用詞進入文言詞彙系統大開了方便之門」。
可見文言兩千年來,本就存在著「雅正」和「淺白」的語體差異,只是以雅正者為本,淺白者為變而已。
一些特定的文體,如史書、碑刻等,則一定要雅正,不能淺白。
至於筆記、小說,則淺白多見一些,如《聊齋誌異》。
但是,必須強調的是,這裡的「通俗文言」,主體上也依然是傾向於接受先秦兩漢已使用過的趨於定型化的語言成分,或通過先秦兩漢舊有的質素組合來表達新詞新義,這是從先秦直到明清共有的特點。
「通俗文言」與「現代漢語正式體」是一定要區分開的,前者以上古漢語和古代典範語料為本;而後者,如現在台灣法律文件的語言風格,是以現代漢語為基礎的。
二者本質不同。
「現代漢語正式體」也誕生於白話文運動以後,常用的「修車、維修汽車、汽車維修、進行汽車維修」所表現的語體差異,是漢語雙音步成熟後出現的韻律語法,而文言中沒有這種區別。
至於公文、尺牘體的文章,往往有固定格式,其內容是否屬於文言,也有時代和個人風格的不同,因此不能一概而論。
比如現在台灣的公文,無文言文的虛字,也無文言文的排句及對句,更不能意在言外。
所以,公文仍屬白話文,只是非口語化、簡潔的白話文。
而民國初年及民國以前的公文,有一部分則不然,如北洋時期的公文,常引經據典,用詞艱深,講究對仗。
以上是語法角度,詞彙角度上二者也有著鮮明分野。
《東漢——隋常用詞演變研究》論及「涕」、「淚」二字:「涕」是上古常用詞,漢以後「淚」在口語取代了「涕」,「涕」轉指鼻涕。
但是在文言之中,「涕」始終是「淚」的同義詞,偶爾借「涕」表鼻涕,也會加上「鼻」字以區別。
這說明漢語自古以來,就存在著「文言詞彙」和「口語詞彙」兩個既有聯繫又有區別的詞彙系統。
因為都是漢語,偶爾會共用一詞,但其他語言中,口語詞彙進入文學語言中,須經歷「擠入→並存→取代」的過程,而文言不然,文言具有極強的保守性,白話新詞進入文言只到「並存」階段即終止,基本不能取代古漢語。
比如將「快車」、「快船」等新詞引入文言後,「快」也依然不能取代「速」,「很快」文言要說「甚速」,不能說「甚快」。
另一例子是,「樹」在口語取代「木」後,「木」已喪失構造新詞的能力,使用範圍受限,出現頻率降低,但文言中「樹」仍未能徹底擠掉「木」,儘管「木」已居次要地位了。
可見文言的底線,即使用先秦兩漢已定型的質素進行表達,是即便引入新名詞也不會動搖的。
這一點也是「現代漢語正式體」所不具備的,因為以上古漢語為準的常用詞,被現代漢語取代掉了。
參考資料編輯
王力《古代漢語》,中華書局,1999年5月第三版;
王力等《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商務印書館,2005年7月第四版;
王力等《王力古漢語字典》,中華書局,2000年6月第一版;
王同億《高級漢語字典》,海南出版社,1996年;
許威漢《訓詁學教程》,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3月第二版;
徐時儀《漢語白話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7月第二版;
呂叔湘等《文言讀本》,三聯書店,2010年1月第一版;
汪維輝《東漢——隋常用詞演變研究》,商務印書館,2017年5月第一版;
李宗江《漢語常用詞演變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16年3月第一版;其他編輯
斯瓦迪士核心詞列表
取自「https://zh.wikiversity.org/w/index.php?title=文言文基本詞彙&oldid=210409」
延伸文章資訊
- 1文言文基本詞彙- 維基學院,自由的研習社群
在同一個語義場中有許多詞彙,但常見常用的一般只有幾個。比如在表示“看見”的語義場中,文言用“晞、望、目、窺、覘、觀、看、覿、 ...
- 2實務常見公文的文言語彙
文言語彙白話解釋. 實務例句. 俾. 以便. 請貴部切實如期完成該法修正草案,俾提報行政院會審議。 併. 合在一起. 併=兩者合在一起,如:簽稿併陳、併以敘明、併科罰金 ...
- 3「干卿底事?」如何用文言文罵人?教你20句「文言文髒話」
文言文是國文課本裡常常看得到的,雖然現在的日常生活中不太會使用到,久而久之就被大家給遺忘了,不過你知道嗎?當你很生氣的時候,想要發洩情緒又 ...
- 4文言文
文言或古文,漢文化圈外通稱古典漢文(英語:Classical Chinese), ... 但是,文言文在漢語白話文普及,以及英文成為全球準通用語後,其地位與實用性已經大不如前。
- 5應用在公文上的文言語彙
當然,整個公文讀起來也應明朗易懂,而不是全篇文言陳舖,如讀古文。 ... 為上對下催促辦復的用語,下對上絕不可用,而且非情不得宜,少用,以避有打官腔之意。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