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拒絕」是一門藝術,更是我們每個人的必修課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拒絕和答應的差異、拒絕是終極的尊重、如何果斷拒絕又不傷感情? ... 在這篇文章裡,我想和你分享關於拒絕的重要性、拒絕的藝術,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 ... Skiptocontent 最近,我收到一位讀者的提問,她提到自己「不善於拒絕」的困擾,並在訊息裡提問該如何拒絕: 「我有一個困擾一直困擾著我,希望瓦基可以給予我一點方向,我無論在面對面或是訊息上,我不擅言詞,而且有一個不太好的習慣,常常別人發訊息給我,但我常常因為不知道怎麼回覆,常常想太久,事情一多一忙,導致有時候是隔了好多天才回覆,並不是我不回覆,而是我在思考該怎麼回覆。

例如:我住在公司宿舍,我有一個同事,她原本的室友離職了,她說她一個人住有點害怕,不知道能不能跟我一起住一間宿舍,但我其實比較想要自己住,比較有自己的空間,已經一個人住習慣了,但我又不好意思也不知道怎麼拒絕她,連像這種很小的事情的回應,都讓我很困擾。

」 這個困擾讓我十分有共鳴,曾經我也遭遇類似的問題,總覺得應該答應別人的請求,才不失禮貌。

後來,我開始學習「拒絕的藝術」並且實際使用到日常生活上,漸漸地,我發現懂得「拒絕」的人,會擁有強大的力量:掌握自己時間和精力的力量。

在這篇文章裡,我想和你分享關於拒絕的重要性、拒絕的藝術,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拒絕。

攝影師:LizaSummer,連結:Pexels 拒絕是一個決定,答應是一個責任 《原子習慣》的作者詹姆斯.克利爾(JamesClear)曾經針對「拒絕」這個主題寫過一篇精彩的文章〈終極的生產力秘訣就是說不〉。

在這篇文章裡,他分析了一般人很不擅長拒絕的原因,因為人們不希望被視為無禮、粗魯的人,為了不傷感情,所以傾向於答應別人對自己提出的請求。

有趣的是,我們過度重視這種「人際關係」的維繫,甚至超過了我們對於自己最寶貴的「時間和精力」的重視程度。

結果,就導致了自己做出「過度承諾」,我們答應了自己最終無法負荷、感到壓力甚大的請求。

然後我們無法履行這些承諾,因此感到愧疚,覺得下一次請求又必須答應,因次陷入了一個難以自拔的惡性循環。

詹姆斯認為關鍵在於,我們沒有真正理解「拒絕」和「答應」的差異。

他認為:拒絕和答應,這兩者的重要性有著巨大的差異。

當你說「不」,你只是拒絕了一個選項;當你說「好」,你等於拒絕了其他所有的選項。

如同英國記者提姆.哈福德(TimHarford)所說:「每一次我們對一個請求說『好』的時候,我們也對可能用時間完成的任何其他事情說『不』。

」因此,「拒絕」可以節省你未來的時間,「答應」卻需要你用未來的時間來償債。

說「不」,是一個決定。

說「好」,是一個責任。

拒絕,代表你瞭解自己的界限 有時候,我們會太過輕易答應一個請求,因為我們忘了自己也有所謂的「界線」。

華頓商學院心理學教授亞當.葛蘭特(AdamGrant)對於這件事情的看法是:「說『不』,並非辜負別人,而是為了維護自己。

設定邊界並不會顯得你不尊重,反而是表達了你對自我的尊重。

別人不能設定你的界線,他們有權利對你提出請求,但是自我保護是你的責任。

」 什麼是界線?你喜歡的獨處時光、你認為不值得投入的事物、你完全沒有熱情的活動,這些是你不想退讓、也不想妥協的界線。

當你勉強或委屈自己退讓了這個界限,你等於是對自己心不甘情不願的事情做出承諾,還得委屈地在未來對這件事情負責。

當連你自己都不尊重自己的界限,別人也不會給於同等的尊重。

一旦你答應了一件超出自己界線的事情,以後你可能要花好幾週、好幾個月來懊悔這件事情。

如果你果斷說「不」,當下頂多不舒服個幾分鐘。

反過來說,當你說了「好」,等於給出承諾,讓對方有所期待,一旦自己無法達成,反而會帶給兩方更大的失望。

勇敢拒絕可能會讓對方一時之間感到失落,但是長久下來對方會知道你對於彼此承諾的尊重。

拒絕,是一種終極的尊重。

所以,要知道自己的界限在哪裡,並且勇於維護。

當你關注於「不能達到別人期望」的代價,你會感到愧疚;當你考量到「知道自己極限」的好處,你會感到釋懷。

果斷拒絕的痛只會出現一下子,委屈接受的痛會跟著你很久。

瞭解自己的界限,果斷地拒絕,避免以後不必要的持續陣痛。

攝影師:ksh2000,連結:Pexels 明確拒絕,但是模糊解釋原因 一旦我們清楚認識到拒絕的重要性,以及拒絕是對自己的尊重,同時也是對對方的尊重之後,我們就能學會建立正確的拒絕心態,採取適合的態度和對話方式。

這時候,你在網路或書籍當中看到「如何拒絕」的範例,才能夠真正派上用場。

例如,當對方提出一個情感上的需求,你可以說:「謝謝你想到找我幫忙,但我目前也身陷其他的困擾,很抱歉沒有辦法答應。

」。

當對方提出一個任務的需求,你可以說:「很開心你先想到我,但我沒辦法答應你,因為我還有非常重要的事情必須要完成。

」當對方提出一個可以由別人完成的需求,你可以說:「我可能不是最佳人選,你有問過小明跟小王嗎?他們或許更幫得上忙。

」用委婉的態度、堅決地拒絕。

專精於個人生產力的知名學者卡爾.紐波特(CalNewport)在他的暢銷著作《深度工作力》這本書裡,說明我們該如何透過電子郵件來拒絕。

他的拒絕心法是「明確拒絕,但是模糊解釋拒絕的原因」。

意思是你必須直截了當地拒絕,並且盡量避免太詳細地解釋。

例如,他曾經回絕一個很花時間的演講邀請,理由是他大約在同一時間已經安排了出差,但是他不會提供細節,因為對方有可能會提議用「另外一種方式」來配合他的原訂行程。

因此,他會這麼說: 聽起來很不錯,但因為時間衝突沒辦法,謝謝。

因此,他不會提供任何有可能耗費同樣時間的「安慰獎」,例如: 很抱歉我不能參加,但我很樂於看看你們有什麼其他提案,並且提供我的意見。

謝謝。

當你回覆這樣還保留了「一線生機」的信件,對方肯定會想出其他的方法來繼續邀約。

更糟的是,如果你太過保留地拒絕,之後對方又有求於你,你肯定得花時間再度回應,因為你必須履行你給出的承諾(例如上面的例子:提供我的意見)。

於是,你回覆了一封電子郵件,又產生了更多的電子郵件。

明確的拒絕最好。

拒絕前先表達感謝,拒絕後再致上歉意 如果你覺得明確的拒絕,好像很傷彼此感情,不妨看看以下這兩個例子。

提姆.費里斯(TimFerris)在《人生給的答案》這本書中邀請各界成功人士分享他們的人生經驗。

在書本的最後,他放上一些成功人士回信給他的「婉拒邀約信」,雖然這些人拒絕了費里斯的邀請,但是他們拒絕的方式卻很值得我們學習。

例如餐飲大亨丹尼.梅爾(DannyMeyer)這麼回應: 嗨,謝謝你的來信。

我非常榮幸能夠受邀,但當前我實在非常繁忙,各種大小事讓我蠟燭兩頭燒,再加上我自己的計畫因為頻頻拖延,似乎有點難產。

這真的是非常難的的機會,我很仔細思考到底要不要參加,但我最後還是決定要婉拒——但我打從心底覺得感謝!我相信這本書一定會很成功! 丹尼模糊地解釋了自己的繁忙,然後表達了自己的感謝和祝福。

除此之外,你還可以試著表達自己不能答應這個請求的遺憾。

讓我們看看另外一封婉拒信,是由《紐約時報》插畫家溫蒂.馬克努頓(WendyMacNaughton)所寫,前半段她同樣先模糊說明了不能接受邀約的理由,接著在後半部補上這段話: …(前略)雖然我非常想幫助你,我非常尊敬你和你的工作,能獲邀參與我深感榮幸,拒絕你真的是最愚蠢的決定,我還是必須說謝謝……我必須婉拒,因為目前狀況不是和談我或是我的工作,對我這種文字狂熱份子來說,說出這種話真的是瘋了。

希望我們未來能有機會再聊聊,我保證屆時能給你的東西必定比現在我所能給得更有意義和洞見。

希望我在書上的空缺能有我前封信推薦的傑出人士補上。

再一次,真的非常感謝你詢問我。

待本書出版時,我一定會十分懊悔。

溫蒂表達了自己的尊敬和感謝,而且也沒有把話說死,除了保留未來合作的機會,也不至於讓費里斯感到難堪。

最後她用「我一定會十分懊悔」委婉地表達了歉意,更是十分高明的招數。

我運用在自己的生活上面,最常遇到的是出版社的書籍推廣邀約。

我的原則是只挑自己有興趣、作者背景紮實、普遍評價優良的讀物,所以基本上來說,我拒絕的書遠比接受的書來得多。

我認為保留時間給自己認為優質的書籍,是對自己時間最好的尊重。

以下是我常用的婉拒範例信,我把它存成電子郵件的範本,在之後需要用的時候可以快速呼叫出來: 非常開心收到你的來信邀約,但由於這本書目前比較不符合我接下來閱讀的方向,先跟你婉拒這份邀請。

我相信這本書的推廣即使沒有我,也一樣會非常成功了,給予最好的祝福。

再次感謝! 如果你想進一步節省每次拒絕所花費的心力,你可以像我一樣在隨身的筆記本或者數位工具裡面,建立一些標準的「拒絕範本」,針對不同類型的請求,記下不同類型的拒絕範本。

往後,你只需要花很少的心力,就可以套用範本調整成當下適合的回覆。

瑣事簡單做,重要的事努力做,把時間用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面。

拒絕的時候,充分表達你的感謝、祝福和歉意,就是一種最好的「不含敵意的拒絕」。

攝影師:Giftpundits.com,連結:Pexels 後記:拒絕要果斷,答應要謹慎 隨著時間過去,你或許會發現,自己要開口拒絕的請求,變得越來越難以拒絕,但這是一件好事。

如同蘋果創辦人史蒂夫.賈伯斯(SteveJobs)所說:「人們認為『專注』是必須對你關注的事情說是。

但這並非專注的真正意思。

專注意味著你必須對其它的一百個好點子說不。

你必須謹慎地挑選。

」 如果你想要專注在「超級棒」的事情,意味著你必須拒絕其他「普通好」的事情。

如果我們能夠學會拒絕微小且不重要的請求,等於是把答應的權利留給了未來最棒的機會。

我們要謹慎看待每一次的「答應」,因為每一個答應都代表了你將付出自己最寶貴的資源:「你未來的時間和精力」。

不要讓別人替你決定你的未來,要試著自己做出那個艱難的決定。

拒絕要果斷,答應要謹慎。

更多的拒絕範本 〈Howtosayno.〉這個網站蒐集了許多名人的「拒絕範例」。

例如TimFerris如何拒絕邀約、JamesClear如何拒絕書信訪談、NavalRavikant如何拒絕沒有明確主題的會議。

你可以參考這些名人明確又不失禮貌地用字遣詞,把它翻譯成中文之後,存成自己的拒絕範本。

未來當你必須拒絕別人的時候,這些好東西會派上用場的。

您可能也會有興趣的其他文章 《原子習慣》幫我戒掉社群網站成癮,小改變帶來大成就《安靜,就是力量》寫給內向新鮮人的3個職場建議《為什麼我們總是在逃避?》讀後心得:面對反而是最好的解藥《為時不晚》如何面對人生必經的內在危機?讀後心得《一小時的力量》心得:今年你最該培養的超能力習慣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 加入30,000+位愛書訂閱者,透過閱讀成為更好的自己,每週二和五準時收到:1篇閱讀筆記和有聲說書、2則好書金句、1個激發思考的問題。

瀏覽歷年電子報→ Δ免費訂閱 如果內容不適合你,可以隨時取消訂閱。

這篇文對你有幫助嗎?歡迎分享 用行動支持我持續創作 請我喝一杯咖啡 Waki瓦基 書評部落格《閱讀前哨站》和Podcast說書頻道《下一本讀什麼?》創辦人、《化輸入為輸出》線上課程講師,是一位嗜書成癡的愛書人,時常分享讀書心得和書評賞析,喜歡將書中所學加以活用,實踐在職場與生活當中。

Facebook Instagram 如何大量閱讀、輸出高品質內容? 化輸入為輸出線上課程 你是想提升學習成效的朝九晚五忙碌上班族?還是被正職壓到喘不過氣的斜槓創作者?我是瓦基,在科技業正職之餘,建立閱讀和寫作的習慣,成功打造個人品牌。

這堂線上課程我會教你有效輸入、精準整理、高品質輸出的訣竅。

前往課程頁面 加入超過3700位學員一起學習 其他相似的文章 追蹤最新的留言 登入 通知我: 其他人的最新留言 回覆給我的留言 Label {} [+] Name* Email* Website Label {} [+] Name* Email* Website 0則留言 內文留言 查看全部的留言 載入更多留言 最新一集 Podcast說書 下一本讀什麼?👋你好,我是瓦基,歡迎收聽Podcast頻道「下一本讀什麼?」我會回答這個愛書人都曾經問過自己的問題。

我也會和你分享關於閱讀的大小事,還有許多書籍的心得和評論。

更重要的是,我如何運用從書裡面學到的東西,開拓自己的視野,改變自己的生活。

希望你從這個頻道認識更多好書,找到你的下一本讀什麼。

ShowMenuPodcastSubscriptionMenu ApplePodcastsListenOnApplePodcastsSpotifyPodcastsListenOnSpotifyGooglePodcastsListenOnGooglePodcastsYouTubeListenOnYouTubeKKBoxMixerBoxSoundOnFistoryCastboxListenOnCastboxHimalayaStitcherListenOnSTITCHERPocketCastsListenOnPocketCastsEP.185《當下的釋放》讀後心得:喚醒內心潛藏的修復力by閱讀前哨站瓦基 Episodeplayicon EP.185《當下的釋放》讀後心得:喚醒內心潛藏的修復力 Episodeplayicon EP.184《反脆弱》讀後心得:四個跟日常生活相關的想法 Episodeplayicon EP.183《數據的假象》讀後心得:現代公民的人生必修課 Episodeplayicon EP.182《精準提問》讀後心得:理論和實務兼具的提問指南 Episodeplayicon EP.181《愈吵愈有競爭力》讀後心得:打造願意溝通的團隊 Episodeplayicon EP.180【走在閱讀路上】線上讀書會《快樂實現自主富有》WakiXJackyXJun Episodeplayicon EP.179《跑鞋革命》讀後心得:Reebok平凡樸實的起源故事 Episodeplayicon EP.178《FBI談判協商術》心得:最有效果的10個談判策略 Episodeplayicon EP.177《機緣力》讀後心得:運氣不是等待,而是主動創造 Episodeplayicon EP.176《長勝心態》讀後心得:三個顛覆傳統輸贏的關鍵行動 SearchResultsplaceholderPreviousEpisodeShowEpisodesListNextEpisodeShowPodcastInformation 最新的閱讀筆記文章 所有閱讀筆記→ 書單推薦和回顧 更多選書推薦→ 前往書單領取25元券→ 業配優惠清單一網打盡→ 訂閱電子報,好書來報到 透過閱讀成為更好的自己,加入30,000+愛書人的首選,每週收到最新閱讀筆記、好書金句、激發思考的問題。

瀏覽歷年電子報→ Δ免費訂閱 用聽的30分鐘認識一本書,超過2500位聽眾五星好評。

前往收聽Podcast說書→ FacebookInstagramYoutubeDiscordLinkedInApplePodcasts wpDiscuzInsert Scrolltotop Scrolltotop Account 登入 搜尋關鍵字: Search ApplePodcasts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Linkedin Discord ToggleMenuClose 搜尋關鍵字: Search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