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師解析】甜味劑百百種,營養師解析常見甜味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甜味劑依照來源主要分為「人工甜味劑」及「天然甜味劑」兩種。
人工甜味劑又稱為代糖,例如:阿斯巴甜、糖精…等,甜度通常是蔗糖的近百倍, ...
近幾年的飲食行為持續蔓延著「簡單、透明、無添加」的風氣,統計指出,全球大約近7成的消費者希望食物中要避免添加較複雜的添加物(連結),而國內目前的統計指出,不論是在一般食品,或是保健食品,民眾及業界雙方也都推崇著「無糖、無添加」等字眼(連結)。
在這股潮流當中,受到最大波及的就是「甜味劑」這項食品添加物,但甜味劑是什麼?對身體又會造成什麼影響?我們平時該如何聰明吃「糖」呢?讓營養師完整解析給你聽!
專欄目錄
各司其職的市售甜味劑甜味劑並沒有想像中可怕,還具有多項用途保健食品中添加糖遠低於國健署上限攝取量專注於飲食中糖份攝取才是根本作法各司其職的市售甜味劑
簡單來說,甜味劑就像是糖的替代品,可以取代糖增添食品當中的甜味。
甜味劑依照來源主要分為「人工甜味劑」及「天然甜味劑」兩種。
人工甜味劑又稱為代糖,例如:阿斯巴甜、糖精…等,甜度通常是蔗糖的近百倍,添加一點點就能增加甜味;天然甜味劑,例如:甜菊糖苷、羅漢果糖、寡醣、糖醇類…等,主要從天然植物萃取而來,過去研究中有發現,部分的天然甜味劑對口齒清晰、腸菌叢平衡都有密切關聯。
就國內法規來說,這類型的食品添加物都是採正面表列的形式(連結),這邊也列舉幾項國內外常使用的甜味劑給大家參考:
阿斯巴甜
許多標榜「無糖」的氣泡飲品中都含有阿斯巴甜,阿斯巴甜屬於人工甜味劑,因為甜度是蔗糖的200倍,只要極少量就能夠提供足夠的甜味。
甜菊糖苷
甜菊糖苷屬於甜度較高的天然甜味劑,甜度是蔗糖的300倍,其中高甜度、低熱量的特性,常常用在一些飲品或醃漬食品當中增添甜味,像是:蜜餞、梅粉、醃菜…等。
寡醣類
寡醣類例如:異麥芽寡糖、半乳寡糖、果寡糖,屬於天然甜味劑,同時也是益生質的優良來源。
寡醣類的熱量只有蔗糖的一半,也不會影響體內的醣類代謝。
研究發現,屬於益生質的異麥芽寡糖與果寡糖,可以作為腸道中益生菌的養分來源,例如:雙叉桿菌、比菲德士龍根菌(連結)。
寡醣代謝後所產生的乳酸和醋酸,也可以有效調節腸道中的酸鹼值、促進腸胃蠕動,達到調整體質、改善腸道菌叢的效果,也因此許多益生菌保健食品中都會添加異麥芽寡醣來幫助益生菌發揮功效。
糖醇類
例如:山梨醇、甘露醇、木糖醇…等,屬於天然甜味劑,以木糖醇來說,木糖醇本身熱量就很低,同時木糖醇的不可發酵性,讓口腔中的細菌無法生長,有助於保持口腔當中適當的酸鹼平衡(連結)。
糖醇類不只存在於無糖口香糖當中,有些牙膏或是保養品中也會添加。
甜味劑並沒有想像中可怕,還具有多項用途
基本上,保健食品當中含有的甜味劑熱量幾乎為0,對熱量攝取不會有太多的影響。
而不同甜味劑在入口之後,會影響的生理機制也不盡相同。
益生菌、膠原蛋白中加上甜味劑,最主要是可以增添保健食品本身的風味。
另外,甜味劑對身體不全然是壞處,甚至還能作為協助者,幫助保健食品本身效果更加成!
以天然甜味劑為例,天然甜味劑幾乎不會被身體吸收,所以對身體血壓、血糖等等的變化沒有直接關連性,甚至在腸道中的益菌還能夠汲取部分天然甜味劑作為原料,例如:半乳寡醣、果寡醣,可以達到調整腸道菌叢、促進腸胃蠕動等效果,對於腸道保健還佔有優勢。
甜味劑建議挑選具穩定性、安定性,甚至具功效性的種類。
選擇不會因腸道改變酸鹼值,並且通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GRAS認證(Generallyrecognizedassafe,公認安全)的甜味劑成份為主。
保健食品中添加糖遠低於國健署上限攝取量
保健食品,如:益生菌中添加糖與甜味劑的劑量,大約會落在0到1公克;比起衛福部,或是美國FDA建議每人每日添加糖及每日甜味劑建議攝取量(例如:山梨醇、木糖醇等糖醇類每日攝取量需低於20公克),相差約二十倍,甚至是近百倍的量(連結)。
下方圖表以益生菌為例,比較添加糖的攝取量,一般成年人每天要吃至少40包益生菌才會達到添加糖的最高攝取量。
專注於飲食中糖份攝取才是根本作法
許多想要飲食控制的民眾,在購買食物或保健食品前對於添加糖量變得更加斤斤計較,常常會顧慮到產品本身含有糖或甜味劑而不敢購買。
就飲食方面來說,不是只有手搖飲品或甜點才含有額外的添加糖。
舉例來說:一杯中杯珍珠奶茶含糖量已經高達45公克,超出一天衛福部建議的上限攝取量。
許多小吃隱藏的添加糖,比市售手搖飲品來得更多,像滷肉飯,或是糖醋排骨等中式料理,僅僅一份的糖就高達30公克,也將近一杯中杯珍珠奶茶的含糖量;而像燒肉醬、義大利肉醬這類調味醬,加工過程中也會額外添加糖增添風味。
比起市面上的保健食品,例如:益生菌,其中甜味劑所佔的熱量比起其他含糖飲料、甜點來說幾乎是少之又少。
如果真的想控制糖分的攝取,應將著力點放在平時飲食的攝取才是正確解法。
甜味劑的種類及用途非常多元,不僅是食品,有添加甜味劑的保健食品,也都是經由政府層層把關,確認劑量及使用方式安全,才能合法上架的。
而飲食和生活型態,才是控制體態的關鍵。
不過也要提醒,因為每個人的情況不同,如果對於甜味劑或是添加糖有疑問的,還是可以請個人營養師進行評估!
文/吳奕萱營養師
0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LinkedIn
Email
Youmayalsolike
發表迴響 取消回覆
好食課粉絲專頁
好食課粉絲專頁
Searchfor:
Search
近期文章
【營養師解析】注意!60%國小學童有過敏問題!營養師教你3招調整免疫,遠離異位性皮膚炎、皮膚過敏與過敏性鼻炎
【營養師推薦】減肥必喝!?席捲日本的康普酵素飲是什麼?營養師帶你一探康普酵素飲的成分、功效,幫助你減肥、防便秘!
【迷思破解】口香糖成分是什麼?為什麼可以幾乎無熱量?如果不小心把口香糖吞下去怎麼辦?營養師帶您一次了解口香糖的迷思!
【營養師解析】春天後母心,過敏季來臨!內裡外在都要兼顧,營養師教你這樣踢走過敏元兇
好食課調查,疫情掀起雙北保健食品新浪潮?雙北民眾每人每年平均花費21,000元購買保健食品提升防疫保護力,是美國人的近四倍
Searchfor:
Search
延伸文章資訊
- 1吃代糖能減重?會致癌?醫師一次解答 - 天下雜誌
甜度約是蔗糖的兩、三百倍。這是近期內比較有名的代糖,號稱天然的甜味劑,綠瓶的可樂裡添加的就是甜菊糖。雖是 ...
- 2代糖是什麼?有壞處會致癌?認識人工甜味劑的利與弊
代糖是什麼?種類有哪些?代糖又稱人工甜味劑,顧名思義其用途就是做為糖的替代品,不同於傳統添加於食品中糖類包含蔗糖、葡萄糖、果糖,代糖因其熱量 ...
- 3人工甜味劑雖不致癌,但仍有6大健康隱患! - 壹讀
1、改變腸道菌群. 以色列科學家Jotham Suez發現儘管人造甜味劑不會被人體自身消化吸收,但是它卻通過改變人體腸道中的微生物,從而引起人體血糖升高等不良 ...
- 4代糖-甜味劑
甜味劑是糖以外另一種可為食物添加甜味的食物添加劑。許多人可能以為甜味劑全都是人工化學物,但其實有些甜味劑是天然的植物提取物。根據本港法例, ...
- 5[2020-01] 人工甜味劑的利與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