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吃剩食都吃很差?在七喜廚房,有機生鮮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你好,我是七喜廚房,我們在回收一些不要的菜,煮給無依無靠的人吃。

餐廳就在前面而已,我們已經固定收3攤,不知道可不可以跟你配合?」. SkiptoContentSkiptoNavigation mobilemenu 社企流|華文界最具影響力的社會企業平台 searchbox 繁 简 En Facebook Moreoptions PhotoCredit:七喜廚房Facebook 你以為吃剩食都吃很差?在七喜廚房,有機生鮮、7菜1肉吃飽飽,還讓艱苦人找到避風港 食農新知 2017.08.25 FacebookLike GooglePlusOne 瀏覽次數: 文:社企流 「你好,我是七喜廚房,我們在回收一些不要的菜,煮給無依無靠的人吃。

餐廳就在前面而已,我們已經固定收3攤,不知道可不可以跟你配合?」 不用討價還價,也不須苦苦哀求,通常短短三分鐘即成交。

七喜廚房創辦人楊七喜說:「菜市場的人都很熱心,只是現在的年輕人很少上市場,不知道這裡的生態。

」曾有大學生受她鼓舞後立刻到市場要菜,徘徊了半天只要到兩把,還是同個攤商給的。

「這件事的困難是什麼?其實就是拉不下臉而已。

」楊七喜笑稱自己的臉皮跟大象一樣厚,原因來自她迥異的職場經驗。

分享吃不完的轉身成剩食餐廳 楊七喜高職畢業後當了網頁設計師,但在家接案未能滿足與人來往的渴望,她又去了夜市、傳統市場、百貨公司、骨董店等處上班,也當過公司總監特助、餐飲店長,7年就換了約20份不同階層的工作。

有一回,她前一晚還在夜市叫賣一個10元的零錢包,隔天就應徵上骨董拍賣場的服務員,當時經理告訴她:「這個房間,一根手指舉起來就是5萬,那間是10萬,那間100萬。

」 「一個台灣,兩個世界。

」楊七喜驚詫。

想不到26歲時,她又落入另一個世界。

由於自體免疫性疾病爆發,不得不暫停工作,卻在休養期間接觸了社會運動,腦筋停不下來的她便著手開發反核、同志、動物、海洋、老屋等創意紙膠帶,販賣所得再捐給公益團體。

看盡底層人的生活,病癒後她勤練印度舞,也習得印度咖哩,隨即以有機菜烹煮咖哩料理給街友享用,前後共捐了880份。

2016年,又在台中市華美街的工作室開了「七喜廚房」,賣起餐點。

(同場加映:夏季嚐鮮!波特蘭手工冰品推出「剩食冰淇淋」,預計每月搶救2000磅食材) 然而餐廳食物講究賣相,自然會需要丟棄部分食材或隔夜菜,楊七喜大感浪費,「我每天辛辛苦苦煮咖哩,還要這樣白白倒掉,太可惜了吧!」於是她在臉書公告,每晚免費供應賣不完的咖哩餐點,訊息瞬間被分享了276次,當時粉絲頁也不過100多人按讚而已。

楊七喜又驚又喜,耐心瀏覽每一則分享文,發現許多人都誤以為七喜廚房是專門推廣剩食的餐廳。

既鑄成美麗的誤會,楊七喜將錯就錯,「開一間剩食餐廳不難吧,不就是去要菜而已嗎?」 幾天後,她去訂做了如郵差送信的綠色大袋,跨在機車後座上;每天下午近2點,便駛向鄰近的菜市場拯救被淘汰的食材。

探查市場剩菜量啟動收菜行動 午餐過後,人聲遠去,市場的地板堆起一座座剩菜小山,有些塞得竹簍滿溢出來,有些上了貨車準備拿去餵豬。

幽暗寂寥的巷子裡,猶如剩食墳場。

儘管熱情如火,楊七喜卻沒有貿然衝向攤位,而是先在旁觀察菜販如何篩選食材、把哪些淘汰、丟掉多少;等到市場收攤,再走出來端詳一簍簍生廚餘,甚至翻找垃圾堆,「你看,裡面都還有可以吃的菜,但我相信他們不是真心想要浪費,而是放到明天就沒辦法賣了,只好忍痛丟掉。

」 每隔2、3天,她就來市場探查一次,發現損耗的原因很多,例如傳統市場多半沒有冰箱,許多農產品暴露在常溫下一天就凋萎了。

另外菜販為了壓低成本及維持豐盛表象,總是一口氣進一大箱,最後別說賣不完,只要失去光澤、稍微老去、有些碰撞,就全面殺無赦。

這種現象以有機、無毒農產品為甚,因為客群對食材的要求更多,因此楊七喜第一家就找上販賣友善蔬果的攤販,對方爽快答應。

後來雖被其他家拒絕,但她不死心,再去談一次,才發現對方只是不知如何分類,楊七喜便請他全數裝一起,雙方即達成協議。

討菜過程固然順利,偶爾也有攤商把不適合食用的食材交給她們,例如高麗菜葉的最外層,楊七喜便巧妙詢問:「老闆,這個菜我不會煮耶,可不可以教我?」對方搔搔頭說不出所以然,果然下回就沒再交付。

除此之外,楊七喜多半來者不拒,短短一趟20分鐘,往往能載回30人份以上的食材,從生鮮的蘑菇、茴香、龍鬚菜、枸杞葉、蘿蔔,到加工的油豆腐、水晶餃、貢丸、湯圓、肉湯等,應有盡有。

不過滿載而歸後,難題就來了,「比起來,國外超市都是包好好的,方便整理;我們從傳統市場收回來,必須花很多時間理菜。

」所幸鄰居見慣了,紛紛跑過來幫忙,連專業廚師都義無反顧志願掌廚。

眼見能量之大,楊七喜索性暫停賣餐,全力投入晚間的剩食盛宴。

剩食五花八門妙手回春成佳餚 除了週一公休外,七喜廚房每天發放15個號碼牌。

傍晚6點半,7至10菜準時上桌。

然而從收菜到上菜的準備時間只有短短4小時,因此楊七喜在市場見到食材的第一眼,便開始盤算料理方法。

回到店裡,幾位志工聚在一起腦力激盪,要是真想不出答案便上網查詢,再不然就詢問家人或鄰居,楊七喜笑說:「其實高手就在身邊。

」 於是,有人將小黃瓜浸漬醬油,再把雞胸骨上的殘肉剔下來,揉捏成瓜仔肉丸;有人拿咖哩剩料搭配玉米、草菇、芋頭,煮成綠咖哩蔬食;有人以蝦頭和洋蔥熬高湯後,炒出金瓜米粉;有人拿體型太小或蛋殼太薄的NG蛋,烘焙黑豆、香蕉、榛果蛋糕。

另外還有地瓜泥、芋泥球、馬鈴薯烘蛋、梅干南瓜鹹鬆餅等,全都來自剩食。

至於損傷到無法直接端上桌的,例如太爛的高麗菜心就被熬煮成素高湯、菠菜做成印度咖哩葉、水果則軋成果醬與果汁。

楊七喜解釋:「其實水果要爛掉之前,水分最多,香氣也最濃;有一點爛爛的葉菜,最適合拿來做印度咖哩。

」 剩食雖參差不齊,但她一派輕鬆的說:「很多人以為我們吃剩食都吃很差,沒有!每天有一半是有機或無毒,像我最大的職業傷害就是,胖了7公斤!」 「共食剩食」的名聲傳開後,許多客人會主動帶食物來分享,各地的餐飲業者、農場、超市也會捐贈生鮮、熟食、點心,七喜廚房均大方分享給食客,甚至允許將過多的食物打包回家。

至於吃不完打包帶走要付出哪些代價?一是投錢捐贈,但盒子是黑色的,實際投多少錢是自己的隱私;二是換工,例如幫忙理菜、洗碗、打掃等;三是以物易物,帶一道食物過來就能抵換一餐。

(同場加映:「商品任你挑,金額隨你付」澳洲第一間剩食超市開幕,提供不浪費的購物選擇) 然而僅僅如此並無法支撐營運,七喜廚房特地為上班族準備便當,1000元可吃上15餐。

另外,還取一般食材製作5款咖哩調理包販賣,如泰式綠咖哩雞、阿比椰香蕉咖哩、黎巴嫩冷咖哩等。

若未來剩食來源更廣泛,將進一步製作剩食調理包,並清楚標示食材。

共享經濟打造友善生活群組 如今七喜廚房僅向市場收取3攤,未再擴增,「其實不是我要不到,而是我不敢要,你看我一天的菜就可以餵飽3、40人了,再多會消化不掉。

」 才勉強打平收支,楊七喜又往下一座里程碑邁進:七喜廚房滿一周年後,在中國醫藥大學對面開設全國第一家全天候剩食餐廳。

她表示,「這是一家可以容納70人的餐廳,也是更生人、原住民、流沙中年的庇護工場;早餐、午餐近期先用一般食材,可是會有一道餐來自剩食,免費保留給弱勢;晚餐全部用剩食,同樣是自由投錢。

」 不僅如此,她一手打造的「憨人作社會企劃實驗所」,還包含社運議題傳播、二手衣物中介、街友營生協助、流浪貓狗TNR等事業,期望在5年內建立台中的共享經濟群組。

一切苦勞,只因楊七喜甘願作個「憨人」,繼續為艱苦人構築好生活。

延伸閱讀 >> 倫敦「人民冰箱」借群眾力量募集剩食,讓貧窮者不再飢餓 >>「蔬菜版」醜女大翻身:兩個女孩將歪瓜劣棗做成美味點心,帶人們挖掘食物的「內在美」  >>「我們不再讓任何食物,因任何理由進入掩埋場」這間食物供應商100%利用剩食,開創多元商機 社企流數年來緊追台灣社企發展脈絡、掌握國際社企趨勢,與聯合報系願景工程、星展銀行攜手,將多年深刻觀察精煉出10大心法,《開路:社會企業的10堂課》是台灣唯一深入探討「社會企業」的進階巨作,更多精采內容都在書中。

→點此搶購!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請幫我們按讚或分享 標籤: 剩食醜蔬果共食剩食餐廳七喜廚房 前往完整專欄 編輯室報告 社企流編輯群在這共同執筆,透過「本月社企」、「編輯隨筆」等系列文章,分享我們的所見所學。

你可能也喜歡 關注食物浪費全球城市展開反剩食創意行動 吃餅乾救蔬果!恩居好食賦予NG食材二次機會 受損水果沒人要?日本剩食app聯手法式百年麵包店來搶救 每年萬聖節有上千萬顆南瓜被丟棄!將南瓜用好用滿的5種創新提案 剩食變佳餚!兩大解方延續蔬果的第二生命,解決從生產到消費的浪費問題 讓醜蔬果在廚藝教室重生!「FoodShift」走入貧窮社區,以烹飪課程培育居民一技之長 廚餘運用的100種可能——以醜蔬果製作的天然代糖誕生 看見「重要但非必要的需求」——協會聯手小農配送醜水果至弱勢機構,創造健康、惜食雙重效益 PhotoCredit:大和川酒造店臉書粉絲團 在地酒商將311震災的眼淚化為美酒,「水蜜桃的眼淚」拿下全國金牌 CSR食農案例 2017.08.15 合作轉載 文:姚巧梅 周日上午10點鐘,日本福島縣觀光物產館,少數幾名觀光客悠閒逛著。

「歡迎惠顧,謝謝光臨!」宏亮的聲音劃破冷清的會館,4月才從東京調回家鄉的副館長櫻田武,精神飽滿地在館內四處走動招呼客人 「2天前,我們才收到通知,我們製造的日本酒得到全國第一,這已經是第五年獲獎了,」櫻田武喜不自勝地分享喜訊。

在他身後琳瑯滿目的日本酒櫃台,豎立着「日本第一金賞」的立牌,寫滿得獎的22個品牌。

由廣島市酒類綜合研究所主辦的全國新酒(清酒)評鑑會,福島縣五連勝奪下金牌獎,這個紀錄僅廣島縣足以匹敵。

「311震災後,和許多農產品一樣,福島產的酒也受到消費者的質疑,」櫻田坦承。

但是,堅守提供消費者最佳產品的承諾,視「復興福島」為共同目標的酒商、農民們,化悲憤為挑戰,因而突破眾人的質疑,逆轉厄運。

  賣不出去的水蜜桃,流下懊惱的眼淚  新品日本酒「水蜜桃的眼淚」正是一例。

大和川造酒廠社長佐藤和典回憶,他聽說一位濱海受核災影響的果農收到一封顧客的來信:「觀光客銳減,我愛吃的水蜜桃賣不出去,讓我流下了懊惱的眼淚。

」聽到連消費者都為了福島的命運而落淚,激發佐藤的鬥志與韌性,為了回饋暗中鼓舞的消費者,即使環境艱困,也要努力將懊惱的眼淚化成歡欣的笑容。

於是,他特地用代表福島的水蜜桃做材料,結合批發商、設計公司,研製出微甜帶純米酒味的「水蜜桃的眼淚」。

透明的磨砂玻璃瓶外貼著粉色標籤和一滴眼淚的標誌,推出第一年就大受歡迎,狂銷3萬瓶。

「不能辜負消費者對復興福島的期許,」佐藤說,「這是一瓶裝滿了祈願者強烈心情的酒。

」 大和川造酒位於福島縣靠內陸的山區奧會津喜多方市,是入選金牌獎的22個品牌其中之一。

福島縣地理分成3大區塊,奧會津以外,還有平坦的內陸「中通區」和受到核災影響最嚴重的太平洋沿岸「濱通區」。

3種地形型塑成迴異的氣候與風土,使得福島的酒較東北其他縣呈現出更繁複多樣的口味,而有「日本酒的百貨公司」之譽。

  「福島的56座釀酒廠中,只有幾家蓋在濱通區,大部分集中在中通區和奧會津。

到現在,酒不曾被檢測出輻射含量,是我們的驕傲,」櫻田武從地理位置說明福島酒的安全性。

福島造酒公會理事長新城豬之吉則舉嚴格的檢測表示,不僅稻米、水質和發酵醪需要檢測,各釀酒廠的原酒、瓶裝等也必須通過檢測,至今所有產品都在10貝克安全範圍以內。

堅持手工,不想提供半吊子的酒給消費者 福島還有位傳奇的女造酒師林百合(林ゆり)。

今年49歲的她,在20年前研製出純米大吟釀「yuri」(音譯,百合之意),迄今仍是她經營的鶴乃江釀酒廠的長銷酒。

相較於早年流行的日本酒,通常帶著葡萄酒般酸甜的風味,酒精度也低,這品酒含在口中,感覺米香擴散後是凛冽卻甘甜的酒氣,簡勁中不失圓潤,出乎意料之外大受女性歡迎。

「不想提供半吊子的酒給消費者。

」秉著這種信念,當時剛從東京農業大學釀造系畢業的林百合,回鄉繼承家業,把所有精力投注在開發yuri達1年之久。

其中最困難的是麴米和醪的溫度管理。

麴米是釀酒用的米,醪是發酵中的液體。

大酒槽裡的溫度必須維持2至3度,即使是嚴寒的2月,也必須半夜起床工作約2小時。

「溫度太低,酵母會失去元氣,所以要用毛毯蓋住酒槽或用燈泡溫熱,」林百合透露,而這種微調必須持續30天,每天重複兩次。

堅持手工、講究細節,終於做出個性十足的酒。

傳統釀法費時耗力,卻反映出企業承諾的初衷 現在日本釀酒廠普遍導入機器,像她這種不願妥協的造酒商,同鄉中還有兩家——「仁井田本家」和「大七酒造」。

他們選擇全日本剩不及10%人採用的傳統造酒技術「生酛釀造法」,花費雙倍的時間與人力來製酒。

為維持安定的發酵,員工必須半夜起床到清晨為止,每隔3小時用木槳在酒槽裡攪拌,對耐力和勞力是很大的挑戰。

創業300年的「仁井田本家」社長仁井田穩彥,遵循家訓「酒一定要健康好喝」,不僅選擇不辭辛勞的釀酒技術,作為日本酒原料的稻米也是自己栽種,不用農藥和化學肥料。

目前,正進一步研究如何將稻草、米糠混進酒渣中當做堆肥,力圖實踐循環型農業。

1752年創業的「大七酒造」社長太田英晴,以「讓消費者感知豐潤的日本酒世界」的精神,採傳統釀法以外,更特別重視水質,將釀酒廠蓋在地下水水脈之上,擁有4座水井。

他家的酒每每被拿來招待外賓,首相安倍晉三在法國的宴客酒也是。

堅持採用耗力費時的「生酛釀造法」,反映出福島酒商看重企業對消費者的承諾。

正是因為不忘初心,才能在外界的質疑中逆轉勝,在艱難處境中啜飲一口甘醇的勝利滋味。

全文轉載自天下雜誌CSR@天下,原文標題:水蜜桃的眼淚——看福島清酒如何逆轉勝,拿下日本金牌 延伸閱讀 >>【書摘】這本雜誌生猛新鮮 淋點威士忌味道更棒 >> PeopleTree慢慢買更快樂 >> 解決食物浪費乾一杯「用麵包釀的酒」 >>「濁水化醇酒」:政府與民間協力整治河川,用昔日污水釀出今日新酒味 >> 把氣候變遷喝掉!荷蘭企業Hemelswater用雨水釀啤酒,有效運用水資源 社企流數年來緊追台灣社企發展脈絡、掌握國際社企趨勢,與聯合報系願景工程、星展銀行攜手,將多年深刻觀察精煉出10大心法,《開路:社會企業的10堂課》是台灣唯一深入探討「社會企業」的進階巨作,更多精采內容都在書中。

→ 點此搶購!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請幫我們按讚或分享 標籤: 福島核災農業311釀酒手工 你可能也喜歡 日本推動「災區教育旅行」讓學生親訪浩劫重生後的福島 理想豐盛的生活,一畝田就足夠——專訪台東共農共食 專訪馬修嚴選:如何實踐「1%的綠色改變」,坐上永續餐桌? 與唐鳳午餐:實踐永續,從「怎麼吃」開始談起 把黑豆變成精品咖啡原料!朝陽科大學生與農民同耕共學 國土半數是沙漠,以色列如何打造蔬果田園、更讓蔬食成為國民料理? 英國新創打造田間機器人家族——去除雜草、分析土壤健康樣樣會 在外太空發展農業?台灣種子完成太空之旅,將入校園成最佳教材 CSR@天下 1997年,《天下》率先提倡企業社會責任CSR的觀念。

二十年來,CSR逐漸受到重視,成為企業成長的第二曲線。

呼應趨勢,《天下》在2017年成立「CSR@天下」網站,除了持續介紹最前瞻的趨勢觀點,也搭建起CSR交流平台,期望提升台灣企業價值,打造更美好的社會。

1 2 3 4 5 6 7 8 9 … 下一頁› 最後一頁» 本週熱門新知 1 消除飢餓,從飯桌上開始——5件實踐SDG2的日常行動,讓全世界年年有飯吃 環保 2 實行這十個好習慣不再發生食物浪費 環保 3 笑淚交織的老後人生!6部經典好片,看百種退休後的大齡生活 銀髮 4 許一個不缺水的未來——5分鐘了解SDG6,讓人人享有乾淨、可負擔的水資源 科技 5 「想解決社會問題,先瞭解我們所處的時代有哪些問題」社企流四週年論壇帶你看見現況、擁抱未來! 創業 訂閱電子報文章新知 案例 評論 活動 徵才 資源好書推薦 社企檔案 支持網絡 專題 社企流十週年 訂閱電子報 站內搜尋 主題 關於社企流 新手必讀 專欄作者 聯絡我們 社會企業育成 NPO育成 創業CSR科技環保食農健康銀髮教育文創時尚社區社會設計公平貿易就業青年性別金融政策人物城市建築交通新住民原住民 創業CSR科技環保食農健康銀髮教育文創時尚社區社會設計公平貿易就業青年性別金融政策人物城市建築交通新住民原住民 看更多主題 回到最上方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