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一個大學生眼中,四面楚歌的台灣教育 - 獨立評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關於「台灣升學主義的高壓教育」此類評論,我可說是非常有感。
我自己就是在這個制度漩渦中掙扎的受害者之一。
台灣的教育長期被傳統儒家思想與考試升學 ...
中小學教育
【投書】一個大學生眼中,四面楚歌的台灣教育
作者
黃亭茹
2021-02-09
台灣的教育長期被傳統儒家思想與考試升學制度捆綁,身為師長者更應該致力於發展教育的本質與初衷,打破以往刻板僵化的框架,鼓勵學生獨立思考、主動的質疑權威、反抗不合理的管教措施。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已成功複製連結
關於「台灣升學主義的高壓教育」此類評論,我可說是非常有感。
我自己就是在這個制度漩渦中掙扎的受害者之一。
台灣的教育長期被傳統儒家思想與考試升學制度捆綁,造成學生普遍不太能獨立思考,習慣遵守規範、乖順服從。
「學生不應該頂嘴、不該有意見」是普遍傳統老師的看法,高中時的我確實不停困惑:為什麼我都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見,而只能以老師的指令當作唯一標準?那如果老師是不對的怎麼辦?這讓我不禁懷疑,自己是否生活在威權時代下的社會。
以下,就是我所看見台灣當前教育的四個迫切問題:
權威制度下的賞罰有意義嗎?
還記得高中時期,導師是一位極度傳統、深信「嚴師必出高徒」的祖母型女老師。
在班上,她會以成績排名來安排座位,成績前五、前十的同學可以坐在講台中間前三排的「黃金區位」,而相對較普通、成績較差的同學則是依序往外「流放」。
我們每週幾乎每天都有考試,成績單會大張旗鼓的貼在公佈欄上,從第一名到最後一名是誰都看得清清楚楚。
這種傷害學生自尊心與自我價值的行為,當時的我竟然不以為意,甚至在心中暗自竊喜:「還好我至少不是最後一名,沒有丟臉!」現在想起來,當時真是太沒有自我意識了。
這種扭曲的賞罰制度,完全是抓住學生自尊的弱點,這位導師還自認為這樣不擇手段就能教出聽話、體面又成績好的乖順學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談到教育制度中的獎賞與懲罰,我們一般認為獎賞可能帶來良好的成效,而懲罰則可以帶來嚴謹的秩序,但上述兩者都容易教育出「不顧道德」的孩子,容易為了達成目的不擇手段。
回想高中時期,班上同學常常在小考作弊寫小抄,就是因為害怕考壞了要罰寫、成績單會被大家看見。
這種制度根本不把學生當「人」在看,而是把他們當作動物一樣訓練:寫完功課才可以看電視、考100分才可以出去玩,等等。
扭曲的訓練確實方便家長「管理」孩子,但卻只會使更多學生想要逃脫這種僵化的體制、反抗制度,而做出更糟糕的決定,甚至傷害自己。
擺脫不了的軍事化教育
現行主流的中小學教育,整體仍然非常注重倫理,認為師長之道不可違逆。
在我自己成長的過程中,學校也仍然以軍事化的「整齊劃一」、「服從至上」為主要規範。
在台灣教育體制中,把每一個學生雕刻得方方正正,往往是大多學校所追求的目標,「服儀管理」更是完美的烏托邦工具,呈現出以軍事教育為出發點的規範,學生個人獨特的價值與思考模式,並不是他們所注重的事情。
在當今社會,「嚴師出高徒」這句話還在教育中陰魂不散。
我們真的必須以統一高壓的手段來教育孩子,才有可能教出「最聽話、最遵守規範、最會讀書」的一群盲目且昏迷的「機器」嗎?難道,教育的本質就應該是「教出一群服從一切規範但沒有自我意識」的盲目學生嗎?教育這件事,不是應該培養學生在青少年時期逐漸發展出「自我認知與意識」嗎?
若在學生時期沒有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進入大學鬆綁後,更可能漸漸失去自我,不知道自己在追求什麼,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因為這種對於自我價值的追求與認識,應該是從小就要逐漸培養、掌握的。
頂大漩渦的升學主義
升學主義在今日的台灣,依舊大行其道。
幾所頂尖大學,一直是所有高中生和高中老師嚮往的目標。
在我以前的高中,高三老師們往往以能夠「產出」多少頂大學生而互相比較,把這個升學率當作自己的業績。
業績好的老師,下次可以教成績比較好的班級,業績不好的老師,就會被「流放」到所謂的「放牛班」。
而在這種以升學主義為主的高中裡,實在很容易以「對我的成績有沒有幫助」為審查標準,來判定自己要投入哪些事,一切都以目的和效率為主。
例如看課外書這種「浪費時間又對成績沒有立即幫助」的事情,就算能提升涵養與智慧,仍然是不需要存在的。
在這種只注重升學的環境中,學生往往被教育成「以老師所說的話為遵守的唯一規範」、「以教科書上所寫的為唯一標準」,因此失去了獨立思考、質疑權威的能力,就算知道老師是錯的,也只能默不做聲。
尤其周圍都是以頂大為終極目標的同學,自我價值的喪失所產生的認知不和諧更是比比皆是。
不知道為了什麼而讀書、不知道自己是否真心喜歡學習,只是不顧一切地拚命苦讀,因為只要考上好學校,就能夠受到眾人的稱讚與仰慕、親戚與老師的喜愛。
由於被賦予眾多期望,許多人也因為受不了巨大的壓力而選擇輕生,且數量可說是愈來愈多。
如此可怕且歪斜的現象,勢必需要改變。
性平教育/同志教育缺乏
由於深受中國儒家傳統與保守文化影響,台灣的中小學教育仍然不習慣把「性」帶入課題中。
就算有健康教育,也往往在嬉笑打鬧之中度過,或者被拿去給國英數主科趕課。
在我看來,性平教育需要改進的地方有很多細部,在此先從大範圍來討論。
因為長期缺乏有結構性的性平教育,墮胎率高、小媽媽頻出、缺乏對「性」的基本正確觀念等等都是問題。
再者,台灣雖然已是亞洲性別意識較高的國家,但「同志教育」仍然處於一種很尷尬的處境,不時有家長對相關授課內容提出異議。
在我看來,所謂「學校教同志教育會讓青春期孩子受到影響變成同志」的說法是完全不合理且邏輯不通的。
一個人的性向是與生俱來,不是老師教學生有這種現象、學生就會變成這樣。
如果沒有相關的教育,學生就失去了很多認識不同性別特質的機會。
另一方面,我們都知道青少年霸凌事件在校園內層出不窮,而其中許多是起因於性別特質不同。
發育期的男孩往往會以「散發男子氣概」來證明自我價值與身份認同,而那些個性較陰柔抑或性別認同與他人不一的孩子們,則常常成為被嘲諷甚至欺負的對象。
總而言之,若在中小學期間不加緊腳步正視性平教育的重要,那麼我們的社會將面臨喪失更多年輕且即將綻放的生命。
中小學教育是一門困難且複雜的課題,國高中的青春期學生往往是最容易被影響的年紀。
因此,身為師長者更應該致力於發展教育的本質與初衷,打破以往刻板僵化的框架,鼓勵學生獨立思考、主動的質疑權威、反抗不合理的管教措施。
此外,性平教育和同志教育皆是台灣教育應該努力落實的目標,社會應該致力於減少霸凌現象和對自我身體的基本「性」認知,讓下一代的年輕人走向更全面的發展。
(作者為政大傳院二年級學生。
)
瀏覽次數:10804
已成功複製連結
訂閱電子報
給您當週最熱議題,飽覽多元觀點!
立即訂閱
編輯推薦
【投書】來自高中生的一封信:當你用成績定義一個學生的優劣,你已不再把人視為人
回到升學主義源頭,讓迷思的雲霧散開
葉丙成:我們的大學,需要改變
延伸閱讀
關鍵字:
學校
教育
升學主義
考試
高中
頂尖大學
讀者投書
多元發聲.讀者投書
「獨立評論@天下」歡迎讀者投稿。
投書時請加註「獨立評論@天下讀者投書_您的姓名」字樣,以加快我們的處理速度。
本站有權決定是否刊登及刪修。
投稿請至:[email protected]
「獨立評論@天下」提醒您:
1.本欄位提供網路意見交流平台,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2.發言時彼此尊重,若涉及個人隱私、人身攻擊、族群歧視等狀況,本站將移除留言。
3.轉載文圖請註明出處;一文多貼將隱藏資訊;廣告垃圾留言一律移除。
4.本留言板所有言論不代表天下雜誌立場。
讀者投書
多元發聲.讀者投書
「獨立評論@天下」歡迎讀者投稿。
投書時請加註「獨立評論@天下讀者投書_您的姓名」字樣,以加快我們的處理速度。
本站有權決定是否刊登及刪修。
投稿請至:[email protected]
熱門文章
1
確診以後怎麼辦?保險理賠要準備什麼?完整走過10+7的確診心得
2
漂泊的靈魂能靠岸嗎?高齡社會中的社宅長輩故事
3
【投書】被操弄的國中三年、一輩子的傷痕:「台中房思琪」資優班性侵案同學再發聲
4
玩賽馬、發簡訊、參觀google,英國女王的晚年從未喪失童心
5
英國女王不是完美的人,但她讓我們看到一個國家的偉大、一個女人的勇氣
訂閱電子報
時事、國際、社會、教育、性別⋯⋯現在就訂閱獨立評論電子報,飽覽當週最熱議題與多元觀點!
立即訂閱
支持獨立評論,成為天下雜誌全閱讀訂戶
延伸文章資訊
- 1成大教授嘆:我看台灣教育的4大問題...
我們的教育太在乎紙筆測驗,其他無法用分數量化、沒有標準答案的能力,因為長期被升學制度忽略,家長及學生也就無心下功夫培養。 諷刺的是,好不容易完成 ...
- 2我國教育制度簡介 - 系統未提供服務
我國教育制度簡介. 一、學制. 我國自清末光緒28 年(西元1902 年) ... 特教學校分為綜合型特殊教育學校、啟明、 ... 校及幼兒園設置之特殊教育班計有集中式特教班、.
- 3台灣教改為什麼總失敗| 專題 - 聯合報
台灣教育改革26年,社會普遍認為愈改愈亂、學生愈改愈茫和忙,《聯合報》帶讀者進入教改 ... 課程進度、考招制度、師資專業、素養教學讓學校卡卡。
- 4教育制度 - 大都會移民
台灣現行學制之修業年限約22年,視個人情況而定,其中包括學前教育2年,國民小學教育6年,國民中學教育3年,高級中等學校教育3 年,大專以上教育4至7年,研究所碩士班修業 ...
- 5台灣教育改革之研究 - 政治大學
政府教育部門最重要的職責是把握「因材施教」的原則,設計一個教育制度,讓天賦不同的學生能夠適材適所,充份發揮自己的多元潛能。要解決「能力分班」的困擾,最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