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教改為什麼總失敗| 專題 - 聯合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台灣教育改革26年,社會普遍認為愈改愈亂、學生愈改愈茫和忙,《聯合報》帶讀者進入教改 ... 課程進度、考招制度、師資專業、素養教學讓學校卡卡。
台灣教改為什麼總失敗?台灣教育改革從1994年410大遊行至今已26年,許多立意良善的改革方向,都在手段錯誤、社會價值觀未翻轉、政府與民間溝通不足下變調,甚至失敗收場。
《聯合報》帶讀者進入時間洪流,從政策推動過程中,反思:「為什麼台灣教改,總在失敗?」教改是全民的,與社會脫離不了關係,如果社會不改善,教育也沒有辦法改革。
1994.10.29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召集人李遠哲教改序幕:410大遊行時間:1994年4月10日參與者:200多個民間團體、3萬民眾訴求:落實小班小校、廣設高中大學、推動教育現代化、制定教育基本法為下一代而走。
我們要的不多,只希望孩子能有一個好的教育環境,過個快樂童年。
民間團體發動「410教育改造運動」,匯集了上萬民眾參與,傳達民間的教育改革理念。
圖為1994年遊行情形。
圖/報系資料照教改方向:鬆綁、適性1994年9月,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成立,由時任中央研究院院長的李遠哲擔任教改會召集人。
1996年教改會向行政院提出《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
改革方向:教育鬆綁、適性揚才、暢通升學管道、提升教育品質、建立終身學習圖為1995年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第10次委員會議,教改會召集人李遠哲(圖左)接見陳情的文大「草山學會」學生,並接受學生的陳情書。
圖/報系資料照鬆綁:廣設高中大學在教改訴求與政策引導下,高中、大學數量激增,1994年到2019年間,大學錄取率從44%成長到100%2020年的今天學歷貶值:教育資源增加,人人都有機會上高中和大學,但造成學歷貶值,高學歷高失業。
「人生勝利組」定型:社會形塑出「上高中大學=成功」氣氛,追求明星高中、名牌大學,技職體系價值感低落。
廣設大學造成學歷貶值,高學歷變成高失業,圖為補習班的廣告口號。
圖/報系資料照暢通升學管道:廢聯考、推多元入學2001年:廢除高中聯考,改為國中基本學力測驗,一年兩試。
2002年:廢除大學聯考,改為學測、指考,入學方式更多元。
2020年的今天國中基測變調:基測設立的目的為檢測學生學力狀況,原規劃搭配國中在校成績做為高中招生依據,但因社會輿論反彈未實施,基測成績仍為升學唯一參採,學生壓力未減、愈補愈兇。
多元入學變多錢入學?「多元入學方案」讓特殊才能的學生,有機會透過個人申請等方式進到適合的大學科系,但也衍生高三學習不完整、申請入學不利弱勢學生等爭議。
圖為末代大學聯考,考場人山人海。
圖/報系資料照課程重大變革:九年一貫2001年實施,是當時台灣教育史上幅度最大的課程改革。
影響全國小學、國中學生。
主要變革在於「能力」取代「學科知識」,分科學習改成7大學習領域。
推動彈性時間、鼓勵各校自編特色課程。
2020年的今天學生書包變重:九年一貫原本希望減輕學生書包重量,但英語課提早至小三、一綱多本等因素,「行李箱書包」變成校園裡最沉重的風景。
檢討聲浪不斷:1.政策上路太匆忙、缺乏溝通。
2.缺乏研究基礎支撐。
3.師資能力沒有隨著教改轉型。
4.國中升學壓力未減,課程改革難落實。
熱鬧有餘、內涵不足:國小教育更彈性與活潑,但國中嚴重扭曲。
九年一貫希望教師跨科合作,協同、統整教學,但在升學壓力、教師反彈、教育部退讓下失敗;彈性時間也淪為學科加課,被專家批評「熱鬧有餘、內涵不足」。
九年一貫上路後,學生書包愈來愈沈重,各界批評聲浪不斷。
圖/報系資料照溝通不足與配套措施不夠,許多教育工作者只能在「忙、茫、盲」中度過。
一道道令人眼花撩亂的教改方案中,教育目的不斷地異化變質,孩子們對這些「教改大餐」消化不良。
2003年民間發表《教改萬言書》下一波教改:十二年國教、免試入學2011年:前總統馬英九宣布啟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2014年:國中教育會考上路,國中升學分為「免試入學」和「特色招生」2020年的今天「免試」不是真免試:報名人數若超過學校招生名額,將進行「超額比序」,項目包括會考成績、志願序、多元學習表現。
明星高中搶破頭:有些縣市已幾乎全面免試;但部分縣市明星高中光環仍在,升學壓力沒減輕。
私校風氣更盛:升學方式複雜,家長圖直升,就讀私立國中的學生大增。
教育部統計,2014年就讀私立國中的學生比例僅11.74%,2019年增加到13.9%。
圖為首屆國中會考後,十二年國教家長聯盟在教育部外抗議,要求教育部對會考填志願制度提出補救措施。
圖/報系資料照歷時10年籌備的108課綱斥資450億歷經藍綠執政籌備時間長達10年史上最大一波教育改革如何執行爭議不斷學科時數減少,老師擔心教不完。
「素養」太抽象,老師不會教、家長霧煞煞。
各科領綱、教科書審查匆忙。
學習歷程檔案3隱憂:學校造假、拉大城鄉差距、缺乏鑑別度。
師資、教室不足,選修課難落實。
十二年國教、108課綱的各項政策,近年屢遭家長與教育團體抗議。
圖/報系資料照2020年:108課綱上路1年後《聯合報》針對1243位民眾、929所學校進行民調後發現:6成以上民眾沒聽過108課綱;聽過的人,8成不清楚課綱內容3成家長不知道孩子是不是適用108課綱7成國高中實施108課綱遇到困難課程進度、考招制度、師資專業、素養教學讓學校卡卡升學仍讓家長感到焦慮這一次教改,有機會改變台灣長年以考試為目標、填鴨式教學的升學風氣嗎?他們都是過來人藍偉瑩孩子,你快樂嗎?劉安婷即將上線嚴長壽即將上線張上淳即將上線藍偉瑩孩子,你快樂嗎?劉安婷即將上線嚴長壽即將上線張上淳即將上線活動資訊對108課綱、升學制度變革還是有很多疑惑和擔憂?《聯合報》邀請瑩光教育協會理事長藍偉瑩、十二年國教新課綱推動專案辦公室協作委員范信賢、開放個人經驗平台(IOH)創辦人莊智超等多位教育界專家,8月在聯經書房為大家解答。
08.17108課綱好難懂?專家讓你問到飽2小時解答你對新課綱的所有困惑講者藍偉瑩✕范信賢報名08.29怎麼做好學習歷程檔案?生涯探索是第一步學習歷程檔案將是未來升大學關鍵,你搞懂了嗎?講者藍偉瑩✕莊智超報名108課綱上路周年追蹤報導無效預算?揭露108課綱五大亂象【108課綱大調查】升學主義教師心中的教改殺手(7/13上線)最不快樂的世代10個關鍵數字看懂台灣教育台灣教改為何總失敗她的家庭是台灣升學主義縮影寫下你的教改心聲五大解方讓教改繼續前行國中成教改斷崖最大問題仍卡在「升學」新名詞太多難懂家長「超前部署」送私校別把「素養」過度神話破解兩大課綱迷思更多課綱相關報導
延伸文章資訊
- 1成大教授嘆:我看台灣教育的4大問題...
我們的教育太在乎紙筆測驗,其他無法用分數量化、沒有標準答案的能力,因為長期被升學制度忽略,家長及學生也就無心下功夫培養。 諷刺的是,好不容易完成 ...
- 2【投書】一個大學生眼中,四面楚歌的台灣教育 - 獨立評論
關於「台灣升學主義的高壓教育」此類評論,我可說是非常有感。我自己就是在這個制度漩渦中掙扎的受害者之一。台灣的教育長期被傳統儒家思想與考試升學 ...
- 3台灣教改為什麼總失敗| 專題 - 聯合報
台灣教育改革26年,社會普遍認為愈改愈亂、學生愈改愈茫和忙,《聯合報》帶讀者進入教改 ... 課程進度、考招制度、師資專業、素養教學讓學校卡卡。
- 4我國教育制度簡介 - 系統未提供服務
我國教育制度簡介. 一、學制. 我國自清末光緒28 年(西元1902 年) ... 特教學校分為綜合型特殊教育學校、啟明、 ... 校及幼兒園設置之特殊教育班計有集中式特教班、.
- 5臺灣教育-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台灣教育,歷經自荷西時期的宗教跟語文教育,之後明鄭時期建設孔廟太學、清壉時期建設書院、日治時期成立學校制度、戰後的戒嚴時期教育和九年國民義務教育,直到解嚴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