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 How to read a book v5.0 如何閱讀一本書v5.0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翻譯] How to read a book v5.0 如何閱讀一本書v5.0 原文: How to read a book v5.0 作者: Paul N. Edwards pne.people.si.umich.edu 授權This work ...
Archive
RSS
Simplifyversion1.22.ThemeDesigned&DevelopedbyAmitJakhu.PoweredbyTumblr.
Sep302016
[翻譯] Howtoreadabookv5.0
如何閱讀一本書v5.0
原文:Howtoreadabookv5.0作者:PaulN.Edwardspne.people.si.umich.edu授權ThisworkislicensedunderaCreativeCommonsAttribution-NonCommercial-ShareAlike4.0InternationalLicense.如何閱讀一本書當閱讀不是為了娛樂,而是為了汲取資訊,如何才能盡可能汲取最多資訊呢?有些書,譬如小說,必須從頭讀到尾;跟著作者把故事走完,享受整個故事轉折。
然而,在整個求學、職涯生活中,你會讀到的文字,大部分不是小說,而是教科書、使用手冊、報導、歷史記錄、學術研究等等。
閱讀這些文字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盡可能快速地從中了解、記錄當中的資訊。
因此,除非你真的無事可作,否則千萬不要從頭到尾讀完這些文字(非小說)。
為了在最短時間汲取最多資訊,你必須自由地移動、略過文字,並有方法地去探索、理解、進而記憶作者想闡述的。
善用本文所敘述的方法,你應該能在六至八小時讀完一本三百頁的書,當然,花越多時間就能更了解一本書,但我們的時間總是有限。
這裡有幾個方法和技巧可以幫助你更有效率地閱讀,很多方法是不局限於閱讀書本,套用在網站,非小說的文字同樣適用,詳述於表格一。
表格一提綱挈領當閱讀是為了學習之中內容,最重要的目標是:抓住主要論述、假設求證、結論;相對而言細節就不是那麼重要的,畢竟我們不可能記得所有細節,而是,藉由記憶綱要讓我們更容易回想細節內容。
計畫投資的時間如果你知道將只有六個小時可以讀一份作業,你就會調整閱讀的速度。
時間管理是人生最重要的技能之一,越能實際地管理可用時間,會令你更有效率地處理所有事情。
所以,在閱讀前必須先計畫閱讀時間。
設定閱讀的目的與方法在開始讀書之前,明瞭為何而讀這本書?以及,要如何讀。
如果你沒有獨立思考自己的目的而只是依循老師的目的,那麼你是無法從閱讀中學到很多的。
當你開始閱讀時,試著理出這四個重點:誰是作者?這本書主要論述什麼?這些論述的佐證是什麼?這本書的結論是什麼?當你抓住了這些重點,試著思考這些問題:這些論述、證據與結論的弱點在是什麼?對於這些論述、證據與結論,你的看法為何?作者會如何回應這些弱點以及你的批判?在閱讀的過程中,隨時回頭思考這些問題,讀完後要能回答全部問題。
有幾個方式可以幫助你思考:想像自己替一本雜誌評論這本書想像自己正在與作者對話、正式辯論想像自己正在考試,這是考卷上的內容,你會怎麼作答主動式閱讀在閱讀前,早作者一步,先提出對於書本內的假設與問題,不等待作者的論述。
做一份這些假設和問題的速記往往有幫助,在閱讀的途中,試著確認你的先前思考的假設和問題,結束時回顧。
認識作者與組織單位知道『誰』寫了這本書可以幫助了解文字的品質與其重要程度。
作者是人,他們的觀點來從自身教育、生活、工作、經驗;因此他們也會有偏見、盲點,他們也會失敗,也會成功,也有他們的主觀、目的等等。
這些都需要留意。
大部分的作者都有所屬的組織單位,比如大學、公司、政府機關、報社、雜誌社。
這些組織單位都有它自己的文化、權責、社會觀察,這些都會影響文字的撰寫方式和內容。
舉例來說,大學教授為了爭取終身職,必須投稿期刊、寫書,這些文獻必須通過其他教授的審查標準,因此這些文獻的內容份量往往比寫作方式重要。
相對於記者來說,為了趕稿和迎合大眾胃口,他們的文字必須著重寫作方式,偏向口語而不須嚴謹。
對於作者的組織單位越瞭解,我們越能正確地評判讀到的文字。
我舉一些問題可以幫你,比如:是什麼塑造了作者的學術角度?作者的專業是什麼?作者是學者、記者還是專業人士?其他著作?學術網路?性別?種族?階級?政治派系?為什麼作者要寫這本書?何時寫的?為了給誰看呢?誰付錢讓他寫(私人機構/政府組織/企業贊助等)?誰寫了書腰帶的推薦文?書本的致謝、參考書目、作者簡介之中,往往可以發現這訊息。
瞭解思想概念認識作者與組織單位也能幫助你了解書的思想概念,包含學科背景、學校背景、其他支持或反對的觀點。
一本書往往回應了另一個作者的文字,因此能瞭解這本書試圖回應的議題或作者,對於閱讀會大有幫助。
當作者在書本提到以下的論述時,要特別注意:一般常識說是X,但我認為是Y(X真的是常識嗎?還是針對特定族群?)。
知名學者J說是X,我會說是Y(誰是知名學者J?為什麼有人相信她?X和Y孰能信服?作者曲解了對方的意思還是他真的要令你相信學者J是錯的?)
當作者提到支持自己論點的人和文字時,同樣要特別注意。
三次閱讀法三次閱讀法是個非常關鍵技巧。
一旦你把一本書讀過三次,每次達到以下所述目標,就能從書中得到最多知識。
a)遍覽:探索(閱讀時間的百分之五到十)這個階段目的是迅速地探索這本書:粗略地了解作者的目的、方法、結論。
大概地標註看似重要的章節或語句(在第二階段再看仔細),思索一些問題留在第二階段找到答案,例如:名詞X的意思是什麼?為何作者不包括Y主題?誰是Z?b)精讀:務求理解(閱讀時間的七十到八十)這個階段的目的是理解。
在有限時間內務求嚴謹、批判作者論述的重點和佐證。
特別注意各章節和主要論述的開始和結尾。
並試著回答第一階段提出的問題。
c)筆記:回顧與作筆記(閱讀時間的十到二十)這個階段的目的是記憶書本最重要的知識。
在這個階段,簡略筆記論述、佐證和結論,筆記不是評論,而是用自己的話來表達書本的意思,將書本的論述轉譯到你的心智之中;抄寫書本文字片段,比不上用自己的話說來得有效益。
大致上來說,每一百頁做一到三頁的筆記是個不錯的目標,超過三頁的筆記往往太過多餘。
筆記上可以運用特定方式幫助你找文字在書本的位置(比如標註頁數)。
筆記如果常常找不到,效益就大打折扣了。
筆記本、手帳、便條紙都能用來筆記,我自己用了一個系統幫我把筆記直接輸入到參考書目,一些工具如Endnote,Zotero,Bookends用來管理引用條目。
時間分配與控制首先,人的注意力在一小時後會退去一些,三個小時閱讀成效不比三次一小時的閱讀。
請注意,因為閱讀的開始和結束時,注意力往往會無可避免地消散,若要完成一小時有效率的閱讀,必須預備至少一小時又十五分鐘,。
再者,規劃時間閱讀時,決定每個階段要花多少時間。
面對一本250頁的書,我會用掉十五分鐘遍覽;四小時精讀;二十到三十分鐘筆記,我會根據文字的難易度調配各階段的時間長度。
閱讀重點資訊非小說的書內容結構就跟「沙漏」一樣:較廣泛的論述出現在書本段落的前與後,中間則是較為特定(像是佐證、細節)的論述。
沙漏型結構通常呈現在:整本書或整個文章每個章節每個章節的部分每個部分的段落善用沙漏型結構可以幫你很多忙,你可以依序注意這些項目:封面、書背、書衣目次索引:可以掃視最重要的詞彙引用書目:可以告訴你這本書的來源和思想脈絡前言、簡介、大意結論圖片、表格:一圖勝千文章節介紹與小結分段標題特殊文字標示:粗體字、斜體字、列舉項目、表格自己的標註方法(PTML-PersonalTextMarkupLanguage)一定、一定、一定要在閱讀時做標註,這是閱讀的關鍵動作,從最開始閱讀就要標註,因為當你回頭開始看時,你的標記可以減少閱讀的文字數量,以及迅速找出重點。
但是,不要標註太多。
太多標記反而會讓你讀了許多不重要的文字,基本上,一頁不應該超過二到三個標註,標註時,目的是為了去蕪存菁,因此標出重要的隻字片語就好,而不要整句都標起來。
此外,在頁邊空白處用自己的文字寫下段落大意。
紙本書頁vs.螢幕紙本印刷品(~600dpi)通常比螢幕解析(~100dpi)度高很多,請見下方比較圖。
現代越來越多的文字都是用螢幕呈現,可是讀印刷品能得到更精確的影像,且讓眼睛不那麼疲勞。
說到「在螢幕上作標註」這件事,目前依舊是一件困難的事,因為這一個動作常令人分心,比如,標註過程中會忍不住順便看一下email和看個網頁之類的,此外,螢幕的標註往往需要一個「點擊」的動作才能打開看,相對來說紙本就方便很多。
如果你是個克制力強大的人,現今有很多工具可以幫助你標註PDF文件,例如:Acrobat,ApplePreview,PDFviewer,PDFpen,iAnnoate,Goodreader。
語音辨識現在更方便了,我現在常用iPad閱讀PDF文件,用語音作註記。
像是Kindle甚至可以幫你把標註輸出,建立你自己的「精華篇」,再用引文管理工具把這些精華儲存起來,一切都很方便,你可以在網路上找尋更多企業級的應用,特別是針對Kindlebook的。
在螢幕上作標記時,我們很習慣地用「剪下貼上」的方式,然而,這種方式違背了作筆記的兩大目的:(a)學習和記憶(用自己的文字)(b)精煉文字。
同樣的,儲存「網址」並不能幫你記憶文字的軌跡,只是看起來好像有而已。
使用引言管理一定要說說引言管理的好處,市面上像是Endnote,Bookends,Zotero,Mendeley,CiteULike等,這些工具,他們幫忙管理你的文字庫,讓你在文字處理器中編輯引言,幫你省下非常多的時間;可直接從網路文章建立引言、紀錄連結、找數位物件ID(DOI)等等,有些還內建了搜尋工具。
像是Bookends(Mac)能自動把文件重新用「作者-日期-標題」的格式重新命名,解決了惱人的問題。
但是沒有完美的工具的,它們各有優劣,越先進的工具相對地需要更陡峭的學習曲線。
你可以找一個能處理主要文字格式的,像是書本、報章雜誌、線上文件、訪談等等。
小心只能處理PDF檔案的工具,畢竟市面上還流行著很多文件格式。
如果能有紀律地使用引言管理的筆記功能,那筆記會很容易搜尋,尤其當你的文字庫已經成長到數千筆資料了,這個功能將是天大的幫助。
讓大腦時間沉澱文意全然了解一本書跟創作一樣,必須讓大腦有時間沉澱、咀嚼文字,我們的心智其實在不知不覺中處理了很多資料。
跟身體一樣,心智也會因為長時間的運作而疲勞,專注力在一小時之後都會慢慢退散,因此,讀一本書的應該分段讀,每段長度一到二小時,分段的效果勝過一次超長時間的閱讀。
在分段之間,給大腦無意識地沉澱剛剛閱讀的內容。
當你開始新的一段閱讀,先問問自己:還記得上一段內容多少、思考了什麼、還有什麼要學的。
用多種方式練習閱讀跟練武功、練棒球或烹飪一樣,學習和記憶都仰賴練習。
讀完一本書,練習你的所學,問問自己書本內容,跟作者對話,想像用自己的文字防衛作者觀點。
閱讀、寫作、演說、聆聽和視覺化用了大腦不同部位,因為這樣,最好的練習方式是用多種方式學習閱讀內容,不要只是獨自思索;試著跟其他人談論這本書;在課堂上提出來;寫作;用視覺方式表達書中內容,這些方式都能強化記憶,並且將所學連結至既有的知識之中。
再加把勁!當我講演這個方法之後,學生們常跟我說,他們嘗試過幾次然後做不到,接著就放棄了。
你必須不斷地練習很長一段時間,至少需要數個月,這些方法才能成為你的一部份,要改變我們數十年建立的閱讀習慣本來就不容易。
再加把勁!幾百個學生數年後跟我說,這些方法的成效是非常卓越。
在學術、職業或是任任何領域,學習閱讀是成功的關鍵。
OlderPost
NewerPost
延伸文章資訊
- 1[問卦] 請問一下「如何閱讀一本書」值得看嗎- Gossiping板
標題 [問卦] 請問一下「如何閱讀一本書」值得看嗎 ... axisaxes: 但要說明的是商務出版的中文翻譯極爛,很多核心的論述都 → axisaxes: 翻譯錯誤。
- 2這本書的翻譯,不是問題~ - 如何阅读一本书- 豆瓣
如何阅读一本书的书评。看到有人說到這本書的翻譯問題。所以有點話想說。 首先要說明,這本書翻譯的的確算不上很地道,這是多數西方書進入中國的通病 ...
- 3如何閱讀一本書【臺灣商務70週年典藏紀念版】(三版) - 博客來
書名:如何閱讀一本書【臺灣商務70週年典藏紀念版】(三版),原文名稱:HOW TO READ BOOK,語言:繁體中文,ISBN:9789570530629,頁數:448,出版社:臺灣商務, ...
- 4如何閱讀一本書的英文翻譯 - 海词词典
HOW TO READ A BOOK A Guide to Reading the Great Books by Mortimer J. Adler. 如何閱讀一本書的相關資料:. 臨近單詞. ...
- 5如何閱讀一本書(修訂新版) - 博客來
書名:如何閱讀一本書(修訂新版),語言:繁體中文,ISBN:9789570517989,頁數:448,出版社:臺灣商務,作者:艾德勒,范多倫,出版日期:2003/07/01,類別:人文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