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的替代品「人工甜味劑」,肥胖患者是否可以放心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然而,其他眾多研究主要在健康的消瘦成年受試者中進行,且未對非營養性甜味劑使用情況進行校正,發現蔗糖素對葡萄糖和其他碳水化合物攝取後的血糖和胰島素反應無明顯 ... 分享到       字級小中大 繁體版 Togglenavigation 台灣乳房醫學會 最新消息 醫學新訊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醫學新訊  首頁 / 心血管疾病 / 最新臨床報告 /  糖的替代品「人工甜味劑」,肥胖患者是否可以放心吃? 建立日期     4574  主題: 糖的替代品「人工甜味劑」,肥胖患者是否可以放心吃? 2016年美國肥胖週會議上,美國華盛頓大學聖路易斯醫學院MartaYaninaPepinodeGruev教授等公佈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肥胖患者攝取Sucralose(蔗糖素)可能會加重胰島素拮抗。

在這項小型研究中,正常體重和肥胖受試者在攝取蔗糖素後,接受了口服葡萄糖耐受試驗檢查。

PepinodeGruev教授闡述:非營養性甜味劑是否具有代謝活性,仍是公共衛生和科學界廣泛討論的一個話題,然而到目前為止仍無定論。

PepinodeGruev教授等發現,此前曾有研究提示,對於平時不食用非營養性甜味劑的肥胖患者,蔗糖素(最常用的非營養性甜味劑)有可能增加口服葡萄糖耐受試驗期間的胰島素反應。

然而,其他眾多研究主要在健康的消瘦成年受試者中進行,且未對非營養性甜味劑使用情況進行校正,發現蔗糖素對葡萄糖和其他碳水化合物攝取後的血糖和胰島素反應無明顯影響。

因此,PepinodeGruev教授等進行了一項研究,對既往非營養性甜味劑攝取情況進行校正,旨在澄清他們此前在肥胖受試者中觀察到的急性蔗糖素反應是否具有可重複性,以及這種反應能否擴展至消瘦個體中。

這項研究共招募了8例正常體重受試者(BMI,22.9±1.0kg/m2)和7例肥胖受試者(BMI,37.9±4.7kg/m2)。

這些受試者平時不食用非營養性甜味劑,且對胰島素非常敏感(穩態模型下胰島素拮抗指數<2.6)。

研究期間,受試者先後兩次接受5小時口服葡萄糖耐受試驗(改良版)檢查,並在葡萄糖負荷前10分鐘攝取蔗糖素或水。

  初步研究結果顯示,無論是消瘦組或是肥胖組,蔗糖素對葡萄糖曲線下面積均無明顯影響。

然而在肥胖受試者中,攝取蔗糖素後胰島素和C胜肽曲線下面積均比飲水後有明顯增加,分別增加18±10%和12±6%(P<0.02)。

PepinodeGruev教授透露道,隨著蔗糖素攝取量增加,患者胰島素和C胜肽曲線下面積有明顯升高,提示蔗糖素可能增加胰島素拮抗。

然而在消瘦受試者中,與飲水相比,攝取蔗糖素後受試者胰島素和C胜肽曲線下面積並無明顯升高。

PepinodeGruev教授總結道,在肥胖個體中,蔗糖素的代謝效應非常輕微,但具有可重複性和統計學意義。

蔗糖素這種代謝效應是否會對機體葡萄糖代謝產生長期影響?目前尚不清楚而需進行更多的研究。

臨床工作中,為了幫助肥胖個體有效控制體重,常會建議他們食用非營養性甜味劑,但研究結果提示,肥胖個體食用蔗糖素有可能會對葡萄糖代謝產生不良影響。

  回上一頁  站內搜尋  分享到    好站連結 台灣癌症防制網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健康九九網站 健康醫療網 NOW健康 財團法人台灣癌症基金會  廣告贊助 目前尚無廣告 全球醫藥新知網站 ©2018全球醫藥新知Allrightsreserved  全球醫藥新知網站使用條款與條件  瀏覽人數: 12694043  人 網頁設計|網站製作 ×  訂閱電子報  請選取訂閱的群組 全選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營養 銀髮族健康 聽力 心血管疾病 肺炎 胃腸消化道 大腸直腸癌 乳癌 肺癌 肝癌 口腔癌 一般癌症 血栓 中風 腎臟疾病 巴金森氏症 兒科 流感 氣喘 腸病毒 傳染病 特發性肺纖維化 健康快訊 罕見疾病 糖尿病 測試用(勿加入電子報) Emailaddress 更換圖片 確認  取消訂閱電子報 回首頁 電子報訂閱/取消 健康生活 ×  VIP會員登入 密碼: 更換圖片 登入 暫不登入(下次再問我)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