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儀之邦的禮儀故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本資訊是關於古代關於禮儀的小故事(要簡短的),懂禮儀的小故事, ... 謙虛禮貌包含著我們的祖先對自然文化的驕傲和自豪,是中國人之所以成為中國人的 ... 搜索內容 網站首頁 義務教育 課程設計 培訓機構 專業排名 四字成語 童話故事 招生條件 資格考試 當前位置:首頁»童話故事»禮儀之邦的禮儀故事 禮儀之邦的禮儀故事 發布時間:2021-02-1708:17:13 1.有哪一些關於中國是禮儀之邦,文明之邦的中外故事拜託各位大神 謙虛禮貌的孔子中國素稱「禮儀之邦」。

「禮」作為一種具體的行為來講,就是指人們在待人接物時的文明舉止,也就是現在所說的禮貌。

而禮貌的本質是表示對別人的尊重和友善,這種心理需求,是超越時代的,是永存的。

然而,一個人如果只懂得禮貌的形式,卻沒有謙讓之心,那麼,他不會真正懂得禮貌,謙讓也是謙虛、平等的表現,是禮貌的重要內涵。

謙虛禮貌包含著我們的祖先對自然文化的驕傲和自豪,是中國人之所以成為中國人的根本特徵之一。

春秋時期,孔子和他的學生們周遊列國,宣傳他們的政治主張。

一天,他們駕車去晉國。

一個孩子在路當中堆碎石瓦片玩,擋住了他們的去路。

孔子說:「你不該在路當中玩,擋住我們的車!」。

孩子指著地上說:「老人家,您看這是什麼?」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擺的一座城。

孩子又說:「您說,應該是城給車讓路還是車給城讓路呢?」孔子被問住了。

孔子覺得這孩子很懂得禮貌,便問:「你叫什麼?幾歲啦?」孩子說:「我叫項橐,7歲!」孔子對學生們說:「項橐7歲懂禮,他可以做我的老師啊!」誠實守信的孔子、曾子、季布誠實,就是忠誠正直,言行一致,表裡如一。

守信,就是遵守諾言、不虛偽欺詐。

「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駟馬難追」這些流傳了千百年的古話,都形象地表達了中華民族誠實守信的品質。

在中國幾千年的文明史中,人們不但為誠實守信的美德大唱頌歌,而且努力地身體力行。

孔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教育他的弟子要誠實。

在學習中,知道的就說知道,不知道的就說不知道。

他認為這才是對待學習的正確態度。

曾子也是個非常誠實守信的人。

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去趕集,孩子哭鬧著也要去。

妻子哄孩子說,你不要去了,我回來殺豬給你吃。

她趕集回來後,看見曾子真要殺豬,連忙上前阻止。

曾子說,你欺騙了孩子,孩子就會不信任你。

說著,就把豬殺了。

曾子不欺騙孩子,也培養了孩子講信用的品德。

秦朝末年有個叫季布的人,一向重諾言,講信用。

人們都說「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

這就是成語朋友的幫助,才倖免於難。

而有信,自然會得到大家的:舊時中國店鋪的門口,一般都寫有「貨真價實,童叟無欺」八個自古在商品買賣中,就提倡公平交易、誠實待客、不欺詐、不作假的行業道德。

在當代中國,誠實守信的美德也得到了發揚光大。

這種美德表現在工作和學習上,就是專心致志,認真踏實,實事求是;表現在與人交往中,就是真誠待人,互相信賴;表現在對待國家和集體的態度上,就是奉公守法,忠誠老實。

中華傳統美德包括了基本精神、精神精髓、律已修身、精忠報國、仁愛孝悌、城信好禮、天下為公、自強不息等豐富內容,這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寶庫,我們為有這樣一個博大精深的寶庫而倍感自豪。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之一:尊敬師長「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老師,就象燃燒的蠟燭,用知識之光照亮學生的心靈,直到生命的終結。

中華民族自古就有尊敬師長的優良傳統。

在我國歷史上,最早開創私人講學的孔子,據說有弟子三千,學有所成的有「七十二賢」。

古人把老師與知識緊密相連,無不把尊敬老師放在首位。

張良橋頭真誠拜師……無不出於這樣真摯的情感。

作為新中國的偉大領袖毛澤東不忘恩師的故事,更是給我們留下美談,做出榜樣。

我們應該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寫好歷史的續篇,這樣才無愧於辛勤培養我們的老師,無愧於我們的偉大時代。

毛澤東是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卻始終尊敬自己的老師。

1959年,毛澤東回到了闊別32年的故鄉——韶山,請韶山的老人們吃飯。

毛澤東親自把老師讓在首席,向他敬酒,表達自己對老師的敬意。

毛澤東青年時代聽過徐特立先生的課。

當徐特立60壽辰時,他特意寫信向徐老祝賀。

信中說:「您是我20年前的先生,您現在仍然是我的先生,將來必定還是我的先生。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之二:愛國愛民「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這是明清之際愛國學者顧炎武的名言。

愛國主義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會有不同的理解和實踐,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愛國愛民的志士和民族英雄。

只要我們光大和發揚這一優秀的民族傳統,團結一致,眾志成城,就會使我們的國家更加強盛,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放出更加奪目的光彩。

林則徐是清朝後期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

他任湖廣總督期間,由於清政府腐敗,英國強盜把一種叫鴉片的毒品,源源不斷的偷運進中國,毒害中國百姓。

林則徐面對這一切,十分焦急。

他多次向皇帝上書,陳述鴉片的?。

道光皇帝接受了林則徐的建議,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負責禁煙。

1839年3月,林則徐來到廣州,禁煙運動迅速展開。

6月3日,人們把繳獲的鴉片全部投進硝煙池。

頃刻間,鴉片全部銷毀。

林則徐為國家和民族做了一件大好事。

虎門硝煙的壯舉,給英國侵略者以沉重的打擊,揭開了中國人民反帝斗爭的第一頁。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之三:謙虛禮貌中國素稱「禮儀之邦」。

「禮」作為一種具體的行為來講,就是指人們在待人接物時的文明舉止,也就是現在所說的禮貌。

而禮貌的本質是表示對別人的尊重和友善,這種心理需求,是超越時代的,是永存的。

然而,一個人如果只懂得禮貌的形式,卻沒有謙讓之心,那麼,他不會真正懂得禮貌,謙讓也是謙虛、平等的表現,是禮貌的重要內涵。

謙虛禮貌包含著我們的祖先對自然文化的驕傲和自豪,是中國人之所以成為中國人的根本特徵之一。

春秋時期,孔子和他的學生們周遊列國,宣傳他們的政治主張。

一天,他們駕車去晉國。

一個孩子在路當中堆碎石瓦片玩,擋住了他們的去路。

孔子說:「你不該在路當中玩,擋住我們的車!」。

孩子指著地上說:「老人家,您看這是什麼?」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擺的一座城。

孩子又說:「您說,應該是城給車讓路還是車給城讓路呢?」孔子被問住了。

孔子覺得這孩子很懂得禮貌,便問:「你叫什麼?幾歲啦?」孩子說:「我叫項橐,7歲!」孔子對學生們說:「項橐7歲懂禮,他可以做我的老師啊!」中華傳統美德故事之四:刻苦學習「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在勤奮讀書方面表現得格外突出。

不論是善於治國的政治家,還是胸懷韜略的軍事家;不論是思維敏捷的思想家,還是智慧超群的科學家,他們之所以在事業上取得不同反響,都是與他們從小的遠大抱負分不開的。

俗話說:「有志者立常志,無志者常立志」,立志,貴在少年。

稍許瀏覽一下歷史,一個個勤奮學習的動人故事就會爭相躍入你的眼簾。

匡衡幼年鑿壁引光苦讀,終以說《詩》而揚名;茅以升少年立志,遠涉重洋,經歷千難萬險,終於成為「橋梁之父」……。

歷史在發展,社會在前進。

今天,我們有著比前人更優越的學習條件,在繼承和發揚勤學立志的同時,更要不斷地激勵自己,為建設繁榮富強的中國,更加勤奮地學習。

唐朝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讀書。

一天,乘老師不在屋,悄悄溜出門去玩兒。

他來到山下小河邊,見一位老婆婆,在石頭上磨一根鐵杵。

李白很納悶,上前問:「老婆婆,您磨鐵杵做什麼?」老婆婆說:「我在磨針。

」李白吃驚地問:「哎呀!鐵杵這么粗大,怎麼能磨成針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說:「只要天天磨鐵杵總能越磨越細,還怕磨不成針嗎?」聰明的李白聽後,想到自己,心中慚愧,轉身跑回了書屋。

從此,他牢記「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道理,發奮讀書。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之五:尊老愛幼中國有句古語:「百善孝為先」。

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各種美德中占第一位的。

一個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難想像他會熱愛祖國和人民。

古人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應該尊敬別的老人,愛護年幼的孩子,在全社會造成尊老愛幼的淳厚民風,這是我們新時代學生的責任。

子路,春秋末魯國人。

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稱。

尤其以勇敢聞名。

但子路小的時候家裡很窮,長年靠吃粗糧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飯,可是家裡一點米也沒有,怎麼辦?子路想到要是翻過幾道山到親戚家借點米,不就可以滿足父母的這點要求了嗎?於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

鄰居們都誇子路是一個勇敢孝順的好孩子。

有點多,呵呵,可以去網路查查,好多的希望採納 2.求一篇禮儀小故事 前言:樓主,我幫你找的好辛苦,希望能夠幫到你使你滿意。

採納我的答案讓我得分升級吧^&^呵呵~~故事一:程門立雪楊時(1053—1135)是北宋時一位很有才華的才子,南劍州將樂人(今屬福建)。

中了進士後,他放棄做官,繼續求學。

程顥(1032—1085)、程頤(1033—1107)兄弟倆是當時很有名望的大學問家、哲學家、教育學,洛陽人,同是北宋理學的奠基人。

他們的學說為後來的南宋朱熹所繼承,世稱程朱學派。

楊時仰慕二程的學識,投奔洛陽程顥門下,拜師求學,4年後程顥去世,又繼續拜程頤為師。

這時他年已40,仍尊師如故,刻苦學習。

一天,大雪紛飛,天寒地凍,楊時碰到疑難問題,便冒著凜冽的寒風,約同學游酢(1053—1123年)一同前往老師家求教。

當他來到老師家,見老師正坐在椅子上睡著了,他不忍打攪,怕影響老師休息,就靜靜地侍立門外等候。

當老師一覺醒來時他們的腳下已積雪一尺深了,身上飄滿了雪。

老師忙把楊時等兩人請進屋去,為他們講學。

後來,「程門立雪」成為了廣為流傳的尊師典範講同學之間禮儀故事與同學交往時,要謙虛有禮,把好處和方便讓給同學,不和同學爭吵打架。

同學們能做得到嗎?讓我們一起來做個謙虛有禮的合格小公民吧。

文明禮儀三字經:進校門,守秩序,單行行,不擁擠。

見師長,先問好,要熱情,懂禮讓。

課堂上,要動腦,寫作業,要仔細。

課間操,認真做,三百首,要記牢。

十分鍾,備學具,不喧嘩,不追跑。

放學時,路隊齊,出校門,守交規。

新世紀,好兒童,懂文明,有禮貌。

文明禮儀歌謠:你拍一我拍一,校園文明懂禮儀。

你拍二我拍二,同學互助好夥伴。

你拍三我拍三,自己事情自己干。

你拍四我拍四,做事不能自顧自。

你拍五我排五,禮貌誠信好相處。

你拍六我拍六,行為規范要遵守。

你拍七我拍七,互助友愛要牢記。

你拍八我拍八,尊敬師長人人誇。

你拍九我怕九,文明用語不離口。

你拍十我拍十,文明禮貌要堅持。

故事二:我國是世界著名的禮儀之邦。

我們中國的父母,尤其是一些名人,特別重視對他們的子女進行文明禮儀教育。

豐子愷是浙江桐鄉人,我國著名的現代畫家、文學家、教育家。

早年從事美術和音樂教學,"五四"運動以後,進行漫畫創作。

豐子愷在平時生活中,經常給孩子們講要對人有禮貌,還非常具體細致地說:"禮儀",就是待人接物的具體禮節和儀式。

豐子愷是名人,家裡經常有客人來訪。

每逢家裡有客人來的時候,父親總是耐心地對孩子們說:"客人來了,要熱情招待,要主動給客人倒茶、添飯,而且一定要雙手捧上,不能用一隻手。

如果用一隻手給客人端茶、送飯,就好像是皇上給臣子賞賜,或是像對乞丐布施,又好像是父母給小孩子喝水、吃飯。

這是非常不恭敬的。

"他還說:"要是客人送你們什麼禮物,可以收下,但你們接的時候,要躬身雙手去接。

躬身,表示謝意;雙手,表示敬意。

"這些教導,都深深地印在孩子們的心裡。

有一次,父親在-家菜館里宴請一位遠道而來的朋友,把幾個十多歲的孩子也帶了去作陪。

孩子們吃飯時,還算有禮貌,守規矩。

當孩子們吃完飯絡,他們之中就有人嘟嚷著想先回家。

父親聽到了,也不敢大聲制止,就悄悄地告訴他們不能急著回家。

事後,豐子愷對孩子們說:"我們家請客,我們全家人都是主人,你們幾個小孩子也是主人。

主人比客人先走,那是對客人不尊敬。

就好像嫌人家客人吃得多,這很不好。

"孩子們聽了,都很懂事地點頭。

豐子愷的兒子豐陳寶,小時候很守規矩,但特別害怕見生人。

因此,在客人面前,常常顯得不大懂禮貌。

豐子愷覺得,小陳寶之所以這樣,恐怕是因為他平時很少接觸生人,缺乏見識和這方面的鍛煉。

於是,他就利用一些外出的機會,帶著小陳寶出去見世面。

一次,豐子愷到上海為開明書店做一些編輯工作,把小陳寶也帶去了。

那時,小陳寶十三四歲,已經能幫著抄抄寫寫,剪剪貼貼。

帶上他,一方面是為了有機會讓陳寶打下手;另一方面,也考慮給他一個接觸生人的機會。

有一次,來了一位陳寶不認識的客人。

客人跟父親說完話,要告辭的時候,看到了小陳寶,轉過身來就與小陳寶熱情地打招呼。

小陳寶一下子愣住了,一時間,不知道如何是好,竟沒有任何反應,傻獃獃地站在那裡,像個木頭人似的。

送走了客人,父親責備陳寶說:"剛才,那位叔叔跟你打招呼告別,你怎麼不理睬?客人向你問好,你也要向客人問好;客人跟你說再見,你也要說再見,以後要記住。

"在父親的正確教導下,豐子愷的孩子個個都是懂規矩,講禮貌,長大後有出息的人。

故事三:二程是洛陽伊川人,同是宋代著名儒學家。

二程學說,後來為朱熹繼承和發展,世稱「程朱學派」。

楊時、游酢,向二程求學,非常恭敬。

楊游二人,原先以程顥為師,程顥去世後,他們都已四十歲,而且已考上了進士,然而他們還要去找程頤繼續求學。

故事就發生在他們初次到嵩陽書院,登門拜見程頤的那天。

相傳,一日楊時、游酢,來到嵩陽書院拜見程頤,正遇上這位老先生閉目養神,坐著假睡。

程頤明知有兩個客人來了,他欲不言不動,不予理睬。

楊、游二人怕打擾先生休息,只好恭恭敬敬,肅然待立,一聲不吭等候他睜開眼來。

如此等了好半天,程頤才如蘿初醒,見了楊、游,裝作一驚說道:「啊!啊!賢輩早在此呼!」意思是說你們兩個還在這兒沒走啊。

那天正是冬季很冷的一天,不知什麼時候,開始下起雪來。

門外積雪,有一尺多深。

"程門立雪」和典故,說的就是宋代學者楊時和游酢向程顥程頤拜師求教的事。

在宋代讀書人中流傳很廣,後來形容尊敬老師,誠懇求教.故事四:中國古代著名的「二十四孝」中有一則「孝傳五世」的故事。

據稱,宋朝浙江瑞安府永嘉縣,有個姓陳、名侃、字君和的人,因事親至孝,名遍四方。

他奉侍雙親,溫順孝敬,從來不讓父母心中有憂慮之念。

偶遇父母有病,則衣不解帶,日夜陪床服侍,親自做湯熬葯。

二老逝去後,陳侃悲痛欲絕,真正做到了「事生盡力,事死盡思」的聖人垂訓。

他的孝行被整個家族引為典範。

所以後代子孫人人效法,尊老愛幼,兄弟團結,夫婦和睦,妯娌相親。

以後陳氏家族五代同堂傳為佳話。

宋皇樹坊旌表,賜額曰:「孝門陳君」,百姓則稱其為「陳孝門」。

後人作詩贊曰:至孝事親世頌揚,子孫代代仰遺芳;同居五世人崇敬,感動楓宸詔表彰。

孝順,需要言傳身教。

孝敬長輩,使尊老愛幼的風氣得到傳承。

故事五:我們學校每天中午都有工作餐,教師都在一起吃。

但為了學生安全,每天都安排了兩位教師送學生過昌萬公路,這就使得這兩位教師要晚一些吃飯。

一天中午,許多教師都和往常一樣開始吃午餐了,只有陳來保書記一人坐在桌邊沒有動筷。

我們還以為他哪兒不舒服,沒想到他給我們講了一個「義門陳」的故事。

故事大概是講「義門陳」的人都十分注重「義」和「禮」,使得當時皇帝都為之震驚。

其中有一個細節說:這兒的狗都知道「義」、「禮」,有「一犬不至,百犬不食」的傳說。

當我們聽完這個故事之後,我們才記起還有兩個老師為了送學生過馬路沒來吃飯。







從此以後,我們每次吃飯都會等到所有人到齊才開筷。

另一件事,幾個低年級的同學,肩並肩有說有笑的走著,前面迎面走來一位老師,他們也不認識,但當這位老師走到這幾名同學身邊時,其他人都還是說笑,只有一位同學,恭敬的鞠了一躬,說了聲「老師好」老師當然也很高興的回答了一句「你好」,別的同學都沒哼一聲。

等老師過去了之後。

有的人說那個同學油餅,不認識的老師還給鞠躬,有的人說他根本是裝樣子,給別人看的。

那個同學沒有反駁他們,只是說了一句:做一個有禮貌的人是做學生的最基本要求。

我在後邊聽了這句話都很感動,感動那個同學的真誠,一個人懂禮貌,真的是很難得的品質。

還有一件事,可以說只是一個動作,就是一位老師看見了一張冰棍紙,彎下腰去,揀了起來,扔到了垃圾桶是一個不起眼的動作,但是他以身作則,教導我們,他是老師,如果有同學看見了這位老師的做法,又怎會不佩服這位老師呢?說不定下次他也會這么做。

他也會明白亂扔廢棄物是不文明的行為。

通過這幾件小事,我更加認識到了「禮儀」的含義,是從一件一件小事上表現出來的,是心靈美的一種表現,是一個人做人的標准。

我們應該讓校園變成一個到處都是文明的,一個「沒有污染的世外桃源」。

還是那句真理:從我做起,只有你我他都「從我做起」才會到處充滿禮儀的「味道」才會使你我他成為一個真正的人故事六:我們需要文明生活常言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可是,我卻給媽媽當了回老師,而且用我的實際行動影響我們全家。

用媽媽的話說,我不僅改變了媽媽,而且通過改變媽媽,改變了媽媽周圍的人,包括她的同事。

事情追溯到前年冬天,天氣已經非常冷了。

北京的冬天寒風凜冽,我們全家乘車外出看電影。

因為奧運會官員到北京考查,北京的街頭到處都擺著各色塑料花卉,冬日裡讓人感到了一絲暖意。

我們在車里吃著零食,聽著音樂,愜意極了。

快到東直門時,媽媽將裝有廢物的垃圾袋順著車窗就投向外面,我急忙制止已來不及。

我要求爸爸把車開回去撿起垃圾,可媽媽說車已經無法返回,再說路上車那麼多,如果回去的話撞車怎麼辦?媽媽甚至說下次改掉也就罷了。

可我堅決不幹,最後爸爸終於把車開了回來。

媽媽找回了扔掉的垃圾。

雖然耽誤了好多時間,但全家都認為我這樣的做法是對的。

回家的路上,機場高速路兩邊的樹上掛著好多不同顏色的垃圾袋,全家人都進行了深刻的反省。

從此以後,我們全家人都以實際行動成為「講文明、護環境」的大使。

上周,我們全家去爬香山,賞紅葉,帶了好多食物去野餐。

野餐之後,大家分別將垃圾收好,背著下山,到有垃圾桶的地方才扔掉。

這樣的事情,在我們家裡再也不用我監督,都會自覺所為。

媽媽更是用實際行動讓我感動。

她經常會在公共場所將地上的垃圾撿起,扔進垃圾桶。

講文明、講禮貌,需要的是人人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

我們是國家的小主人,我們有義務去幫助沒有受到良好教育的人去學習文明、實踐文明。

因為我們今天有了豐富的物質生活,更需要建設高度的精神文明。

這樣,我們的國家才能成為強大的、高度文明的國家,文明才能受到更多人的敬仰。

有一次,我在電視里看到歐洲文明古國德國,在號召全國人民講文明、講禮貌,找回日耳曼民族古老的禮儀。

同時,舉例講了一個老奶奶經過馬路,路上雖然只有她一個人,但她依然等紅燈變綠燈才走。

老奶奶回答說:「我怕樓上的孩子們看到後,以為紅燈是可以通行的。

」我把這個故事送給所有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們,你們的言行對我們是多麼重要,當您有不文明的行為時,想想您的孩子吧!想想我們是古老的文明古國吧!我要用親身經歷的這件小事告訴同學們,我們的言行也是可以影響改變大人的!不信你試試吧!讓我們都成為講文明懂禮貌的中學生吧!這樣,我們的生活才能更美好,我們的國家才能更強大。

故事七:我身邊的文明禮儀小故事文明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哪怕是一個手勢、一句話語。

幫助別人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文明的行為。

它可以表現出一個人的道德修養,可以增進人與人之間的友誼。

像這種講文明、有禮貌的小故事,在我們身邊可謂是數不勝數的!一天晚上,我正在房間里做作業,突然聽到輕輕的「篤篤篤」的敲門聲。

是誰?爸爸?他還沒回家呢!媽媽?她正在做家務呢!對了,一定是樓上或樓下的人家的敲門聲吧,我便繼續做我的作業。

剛動筆,又是一陣輕輕的敲門聲,隨即傳來:「寶貝,媽媽可以進來嗎?」啊,原來是媽媽!我趕緊喊道:「媽媽,快進來吧!」媽媽微笑著進了門。

我不解地問:「你想進來就進來好了,干嗎還敲門呢?」媽媽摸了摸我的頭說:「你正在專心地做作業,我突然推門而入,會嚇你一跳的!」「嘿,媽媽,我是小男子漢,我可不會被嚇著的!」「看你急的,最主要的是我這樣做那是對你的尊重,也是文明的表現呀!你說是不是?」媽媽笑眯眯地看著我。

聽了媽媽的話,我覺得媽媽比平時更美了。

聯想到平時我進出爸爸媽媽的房間都是長驅直入,我的臉紅了:媽媽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教育我,為我做榜樣啊!「好了,不打擾你了,做作業吧!」媽媽出了我的房間,又輕輕地關上了房門。

做完作業,呀,已經八點多了:「去看看媽媽吧!」走到門前,剛想推門而入,猛地想起了剛才媽媽的表現,立刻收住腳,定了一下神,舉起手,敲了三下。

凝神一聽:「請進!」我趕忙打開了門,沖向媽媽的懷抱。

「哎喲,吃不消,吃不消!」媽媽捧起我的臉,親了一下說:「好兒子,也知道敲門了?」我難為情地笑了。

「真是媽媽的好兒子!記住,文明,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今天做起!」母子倆笑成了一團。

原來,一個小小的文明的舉動,會給人帶來這么多的快樂呀!如果人人都講文明,我們的社會該會多麼和諧、快樂呀! 3.懂禮儀的小故事 我國是世界著名的禮儀之邦。

文明禮儀是人類為維持社會正常生活而要求人們共同遵守的道德規范,是一個國家的道德風尚和生活習慣的反映,因此,公民應自覺遵守文明禮儀。

說到文明禮儀,讓我想起這么一件事:一年暑假,小明正走在街上,看到了一位老奶奶拿著破舊的麻袋正在垃圾桶里撿瓶子。

他不禁感慨道:「天這么熱,這位老奶奶還要在臭烘烘的垃圾桶里撿瓶子,真是可憐啊,要不我去幫幫他,為她減輕點負擔。

可是,天氣這么炎熱,我還不如早點回家涼快涼快呢,何必自討苦吃呢。

小明心裡非常矛盾,不知怎麼辦才好。

這時他想起了爸爸常教誨他的一句話:幫助人是一種美德,當別人有困難時你幫助他們,那你有困難的時候別人也一定會幫助你的!爸爸說的對,我不能只顧個人利益。

我應該幫助這位老奶奶!於是,小明行動起來,他在路邊,垃圾桶旁邊撿到不少的瓶子,雖然在他撿的同時許多人向他投去異樣的眼光,更有不少人討論他,說他這么小就出來撿瓶子,真可憐。

甚至有人責罵他的父母,怎麼能讓一個小孩子獨自在街邊撿瓶子。

但小明一點都不在乎,他覺得自己做得很對,不必在意別人說什麼。

撿完瓶子後,他把自己辛苦撿來的瓶子給了老奶奶。

老奶奶連忙說道:「謝謝你,小夥子,像你這樣的年輕人肯幫助我這種老太婆的可不多啊,如果人人都像你這樣,我們的國家就會很強大。

小明害羞的撓撓後腦勺說:「這是我應該做的,中國人幫助中國人不是很正常的嗎?而且這只是一件小事。

好了,老奶奶,再見」在路上,小明格外輕松,可能是因為剛做了好事的緣故吧,這也許是文明禮儀的感染力吧。

「人無禮不立,事無禮不成,國無禮不寧」這就是生活的真諦。

4.中國被稱為禮儀之邦的事例 天下聞名的:孔融讓梨 5.文明禮儀的小故事 孔融讓梨孔融(153—208年),魯國人(今山東曲阜),是東漢末年著名的文學家,內建安七子容之一,他的文學創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

據史書記載,孔融幼時不但非常聰明,而且還是一個注重兄弟之禮、互助友愛的典型。

孔融四歲的時候,常常和哥哥一塊吃梨。

每次,孔融總是拿一個最小的梨子。

有一次,爸爸看見了,問道:「你為什麼總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說:「我是弟弟,年齡最小,應該吃小的,大的還是讓給哥哥吃吧!」孔融小小年紀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禮讓、相互幫助、團結友愛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驚喜。

從此,孔融讓梨的故事也就流傳千載,成為團結友愛的典範。

6.關於文明禮儀的小故事 一、孔融讓梨孔融四歲時常常和哥哥一塊吃梨。

每次,孔融總是拿一個最小的梨子。

有一次,爹爹看見了,問道:「你為什麼總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說:「我是弟弟,年齡最小,應該吃小的,大的還是讓給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紀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禮讓、相互幫助、團結友愛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驚喜。

從此,孔融讓梨的故事也就流傳千載,成為團結友愛的典範。

二、嘗糞憂心庾黔婁,南齊高士,任孱陵縣令。

赴任不滿十天,忽然覺得心驚預汗,預感家中有事,當即辭官返鄉。

回到家中,知父親已病重兩日。

醫生囑咐說:「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嘗一嘗病人糞便的味道,味苦就好。

」黔婁於是就去嘗父親的糞便,發現味甜,內心十分憂慮,夜裡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

幾天後父親死去,黔婁安葬了父親,並守制三年。

三、曾子避席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邊侍坐,孔子就問他:「以前的聖賢之王有至高無上的德行,精要奧妙的理論,用來教導天下之人,人們就能和睦相處,君王和臣下之間也沒有不滿,你知道它們是什麼嗎?」曾子聽了,明白老師孔子是要指點他最深刻的道理,於是立刻從坐著的席子上站起來,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夠聰明,哪裡能知道,還請老師把這些道理教給我。

」曾子「避席」是一種非常禮貌的行為,當曾子聽到老師要向他傳授時,他站起身來,走到席子外向老師請教,是為了表示他對老師的尊重。

曾子懂禮貌的故事被後人傳誦,很多人都向他學習。

四、乳姑不怠崔山南,唐代博陵人,官至山南西道節度使。

當年,崔山南的曾祖母長孫夫人,年事已高,牙齒脫落,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順,每天盥洗後,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養婆婆。

如此數年,長孫夫人不再吃其他飯食,身體依然健康。

長孫夫人病重時,將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說:「我無以報答新婦之恩,但願新婦的子孫媳婦也像她孝敬我一樣孝敬她。

」後來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像長孫夫人所囑,孝敬祖母唐夫人。

五、卧冰求鯉王祥,琅琊人,生母早喪,繼母朱氏多次在他父親面前說他的壞話,使他失去父愛。

繼母患病,他衣不解帶侍候,繼母想吃活鯉魚,適值天寒地凍,他解開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躍出兩條鯉魚。

繼母食後,果然病癒。

王祥隱居二十餘年,後從溫縣縣令做到大司農、司空、太尉。

6.程門立雪相傳,一日楊時、游酢,來到嵩陽書院拜見程頤,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閉目養神,坐著假睡.這時候,外面開始下雪.這兩人求師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動,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頤才慢慢睜開眼睛,見楊時、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驚,說道:「啊,啊!他們兩位還在這兒沒走?」這時候,門外的雪已經積了一尺多厚了,而楊時和游酢並沒有一絲疲倦和不耐煩的神情.這個故事,就叫「程門立雪」,在宋代讀書人中流傳很廣.後來人們常用「程門立雪」的成語表示求學者尊敬師長和求學心誠意堅.7.張良拜師張良是西漢高祖劉邦的軍師,他的祖先是韓國人。

在秦滅韓後,張良立志為韓國報仇。

有一次,因刺殺秦始皇未遂,受到追捕而避居到下邳。

張良在下邳閑暇無事。

有一天他到下邳橋上散步,碰到一個老人,穿著粗布短衣,走到張良旁邊,故意把他的鞋子掉到橋下。

然後回過頭來沖著張良說:「孩子!下橋去給我把鞋子拾上來!」張良聽了一愣,很想打他一下,但一看他是個老人,就強忍著怒氣,到橋下把鞋拾了上來。

那老人竟又命令說:「把鞋子給我穿上!」張良一想,既然已經給他拾來了鞋子,不如就給他穿上吧,於是就跪在地上給他穿鞋。

那老人把腳伸著,讓張良給他穿好後,就笑嘻嘻地走了。

張良一直用驚奇的目光注視著他的去向。

那老人走了里把路,又折回身來,對張良說:「你這個孩子是能培養成才的。

5天以後的早上,天一亮,就到這里來同我會面!」張良跪下來說:「是。

」第五天天剛亮,張良到了下邳橋上。

不料那老人已經等在那裡了,見了張良就生氣地說:「和老人約會,怎麼遲到了?以後的第五天早上再來相會!」說完就離去了。

到第五天早上,雞一叫,張良就趕去,可是那老人又等在那裡了,見了張良又生氣地說:「怎麼又掉在我後面了?過了五天再早點來!」說完又走了。

到第五天,張良沒到半夜就趕到橋上,等了好久,那老人也來了,他高興地說:「這樣才好。

」然後他拿出一本書來,指著說道:「認真研讀這本書,就能做帝王的老師了!過十年,天下形勢有變,你就會發跡了。

以後13年,你就會在濟北郡谷城山下看到我,那兒有塊黃石就是我了。

」老人說完就走了。

早上天亮時,張良拿出那本書來一看,原來是《太公兵法》(輔佐周武王伐紂的姜太公的兵書)!張良十分珍愛它,經常熟讀,反復地學習、研究。

10年過去了,陳勝等人起兵反秦,張良也聚集了100多人響應。

沛公劉邦率領了幾千人馬,在下邳的西面攻佔了一些地方,張良就歸附於他,成為他的部屬。

從此張良根據《太公兵法》經常向沛公獻計獻策,沛公認為很好,常常採用他的計謀,後來成了劉邦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軍師。

劉邦稱帝後,封他為留侯。

張良始終不忘那個給他《太公兵法》的老人。

13年後,他隨從劉邦經過濟北時,果然在谷城山下看見有塊黃石,並把它取回,稱之為「黃石公」,作為珍寶供奉起來,按時祭祀。

張良死後,家屬把這塊黃石和他葬在一起。

8.總理道歉霍克就任澳大利亞總理期間,有一次在一家商場內與一位老人就養老金問題發生爭執。

霍克一時沖動,罵那位老人:「愚蠢的老傢伙。

」老人因此把他告到法院。

霍克舉行記者招待會,就自己不文明的語言,公開向這位老者道歉。

他說:「那天我非常煩惱,但這不能成為我使用那種措辭的理由。

如果我確實傷害了他的話,我願意就此向這位先生道歉,誠請寬容我的不遜。

」9.列寧讓路有一次,列寧下樓,在樓梯狹窄的過道上,正碰見一個女工端著一盆水上樓。

那女工一看是列寧,就要給列寧讓路,准備自己退回去。

列寧阻止她說:「不必這樣,你端著東西走了半截,而我現在空著手,請你先過去吧!」他把「請」字說得很響亮,很親切。

然後自己緊靠著牆,讓女工上樓了,他才下樓。

列寧毫無疑問是一位偉人,但他卻不因自己地位的高貴而無禮,這更顯出了他偉大的品質。

10.「忍氣吞聲」的林肯有一次,美國總統林肯和兒子羅伯特驅車上街,遇到一列軍隊在街上通過。

林肯隨口問一位路人:「這是什麼?」林肯原想問是哪個州的兵團,但沒有說清楚。

那人以為他不認識軍隊,便粗魯地回答:「這是聯邦軍隊,你真是個他媽的大笨蛋。

」林肯面對著一個普通路人對自己的斥責,只說了聲「謝謝」,毫無怒容。

11.委屈獎的來歷上海公交22路車售票員柯莉萍,曾獲得一個很特殊的獎項——「委屈獎」。

一天,一名男青年買車票時,故意將一口痰吐在一張伍角紙幣上,又扔在車廂的地上。

其他乘客在指責男青年的同時,也悄悄地注視著柯莉萍。

只見她彎下腰拾起紙幣,用餐巾擦去痰沫,隨後又禮貌地向男青年遞上車票。

柯莉萍的行為受到了乘客的贊揚,男青年更是自感慚愧,向柯莉萍道了歉。

事後,同事向車隊匯報了此事,車隊領導於是向柯莉萍特別頒發了「委屈獎」,以鼓勵全隊的售票員。

12.以尊重換尊重在南北朝時期的齊國,有一個叫陸曉慧的人,他才華橫溢,博聞強識,為人更是恭謹親切。

他曾在好幾個王的手下當過長史,可以說是一個高高在上的人了,然而他卻從來不把自己看得很高,前來拜見他的官員,不管官大官小,他都以禮相待,一點兒也不擺駕子。

如果客人離開,他更會站起身親自將對方送到門外。

有一個幕僚看到這種情景,很是難以理解,就對他說:「陸長史官居高位,不管對誰,哪怕對老百姓也是彬彬有禮,這樣實在有失身份,更什麼也得不到,長史何必這樣麻煩呢?」陸曉慧聽了不以為然地輕松一笑,說道:「欲先取之,必先與之。

我想讓所有的人都尊重我,那我就必須尊重所有的人。

」陸曉慧一生都奉行這個准則,所以得到非常多的人的尊重和支持,他的政績也遠遠地超過別人。

13.文明禮儀的楷模孫中山先生是中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先行者,又是文明禮貌的楷模。

他認為:隨地吐痰、留長指甲、不刷牙等陋習,都是違反文明禮貌的行為,是與我們中華民族的文明傳統不相稱的。

他提倡「誠忠形外」,注意「一舉一動之微」的文明。

14.尊師一個春雨霏霏的日子,漫畫「三毛」的作者張樂平一手撐雨傘,一手提蛋糕,去看望50餘年沒有見過面的小學啟蒙老師陸寅生。

陸寅生曾經給張樂平出了個題目,指導他畫政治諷刺畫,這是張樂平學漫畫的開始。

此事雖已過去50多年,但張樂平記憶猶新。

80多歲的陸老師把張樂平打量了一下,問:「你是誰?找誰?」張樂平說:「我是張平啊,現在叫張樂平。

」陸老師興奮異常:「幾十年來難得你還想著我,真不容易啊!」張樂平說:「我的第一幅漫畫是您教我畫的,我一直沒有忘記您!」15.朱德尊師1957年初,朱德在雲南政治學校禮堂和大家一起看戲。

開演前,朱德同志和周圍的觀眾愉快地交流,這時,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在旁人的攙扶下走進禮堂,朱德見老人來了,急忙起身向前,立正行軍禮,禮畢又親切地叫了一聲「葉老師」,然後,朱德又請老人入座,待老人坐定後,自己才坐下。

原來,這位老人叫葉成林,是朱德早年在雲南陸軍講武堂學習時的教官。

16.傲慢的小老鼠從前有一隻小老鼠,總覺得自己了不起,對別人很不禮貌。

一次他去上學,一隻蝸牛迎面走了過來,擋住了他的去路。

小老鼠兇巴巴地說:「小不點兒,滾開,別擋我的路!」小老鼠說著一腳踢了過去,把蝸牛踢得滾出去很遠。

有一次,小老鼠到河邊喝水,覺得河裡的一條小魚妨礙了他,於是,撿起一塊石頭就扔了過去。

小魚受到襲擊,嚇了一跳,慌忙躲避。

小老鼠哈哈大笑說:「知道我的厲害了吧」。

一天晚上,小老鼠在回家的路上看見一隻小豬躺在路邊,就趾高氣揚地說:「誰給你這么大的膽子,竟敢擋住我的路」說著,一腳踢了過去。

「嘭」地一聲,小老鼠正好踢到小豬的腳上,小豬倒沒什麼事,小老鼠卻「唉呦,唉呦」地叫了起來,原來他的腳腫起了一個大包。

小豬站起來對小老鼠說:「你對別人傲慢無禮,不懂得尊重人,今天嘗到苦頭了吧!只有尊重別人,才能獲得別人的尊重。

」小老鼠看著受傷的腳,羞愧地低下了頭。

17.都是不文明惹的禍在一座神秘的大森林裡,住著一群可愛的小精靈,它們有著一雙透明的翅膀,尖尖的耳朵,小巧可愛。

而在森林的另一頭,住著他們的敵人,它生得醜陋,名為醜八怪。

他專抓不講文明的小精靈,上帝規定,只要小精靈有不禮貌的,就任憑醜八怪處置。

這下可美了醜八怪,每隔幾天,就會有小精靈被它抓進金鳥籠里。

小精靈們再也受不了這種日子了。

決心要改變這種命運。

它們堅持每天做文明的小事。

可總有懶惰的,懶懶是一個非常懶的小精靈,他懶得去做這些。

每天還是呼呼睡大覺。

見了長輩不禮貌,這可惹了大禍,醜八怪在魔球里發現了這個小東西,欣喜若狂,立刻派手下去抓它回來。

懶懶這時還在苔蘚上睡覺呢,醜八怪的手下輕而易舉的就將懶懶抓走了。

當懶懶睡醒時,先是伸了個懶腰,然後長舒一口氣,剛要起來就撞倒了,醜八怪尖笑著:「啊哈,小東西,我可真幸運,我已經好久沒抓到過小精靈了,一會兒,我要把你做成點心,填飽我這肚子。

」懶懶嚇得又哭又叫,他可真後悔當初自己太懶,為什麼自己的名字叫「懶懶」,就在這時,同伴來救它了,咪咪和精精用魔法將醜八怪困住,偷出鑰匙打開了籠門,又使用瞬間飛移回到了精靈城堡。

懶懶不好意思的低下了頭,精靈長老安慰它說:「孩子,不必擔心,只要你以後禮貌待人,就會幸福快樂的。

」懶懶聽後發誓,今後一定要做一個文明的小精靈。

17.問路禮儀牛皋向一位老者問路,他在馬路上吼道:「哎,老頭兒!爺問你,農場怎麼走?」老人說「往前走1500丈」。

牛皋奇怪地說「怎麼是丈不是里呢」。

老人說「我們這兒說丈不說理」,牛皋紅著臉走了。

過了一會兒,岳飛也來到這里,他先下馬,然後上前施禮,「請問老丈,方才可曾見一個騎黑馬的?他往哪條路上去了?」老人見岳飛頗有禮貌,便耐心的給他指路。

這正如俗話所說:「禮到人心暖,無禮討人嫌」。

18.僅僅因為一口痰嗎這是一場艱難的談判。

一天下來,美國約瑟先生對於對手——中國某醫療機械的范廠長,既惱火又欽佩。

這個范廠長對即將引進的「大輸液管」生產線行情非常熟悉。

不僅對設備的技術指數要求高,而且價格壓的很低。

在中國,約瑟似乎沒有遇到過這樣難纏而有實力的談判對手。

他斷定,今後和務實的范廠長合作,事業是能順利的。

於是信服地接受了范廠長那個偏低的報價。

「ok!」雙方約定第二天正式簽定協議。

天色尚早,范廠長邀請約瑟到車間看一看。

車間井然有序,約瑟邊看邊贊許的點頭。

走著走著,突然,范廠長覺得嗓子里有條小蟲在爬,不由得咳了一聲,便急急的向車間一角奔去。

約瑟詫異地盯著范廠長,只見他在牆角吐了一口痰,然後用鞋底擦了擦,油漆的地面留下了一片痰漬。

約瑟快步走出車間,不顧范廠長的竭力挽留,堅決要回賓館。

第二天一早,翻譯敲開范廠長的門,遞給他一封約瑟的信:「尊敬的范先生,我十分欽佩您的才智與精明,但車間里你吐痰的一幕使我一夜難眠。

恕我直言,一個廠長的衛生習慣,可以反映一個工廠的管理素質。

況且,我們今後生產的是用來治病的輸液管。

貴國有句諺語:人命關天!請原諒我的不辭而別,否則,上帝會懲罰我的……」范廠長覺得頭「轟」的一聲,像要炸了。

19.垃圾回家記我國是個文明古國,以「禮儀之邦」著稱於世。

古今中外,許多知禮謙讓的故事流傳至今。

比如:眾所周知的「孔融讓梨」,說的是孔融七歲時,便懂得禮讓;「張良拾鞋」講的是張良尊敬老人,主動拾鞋,並恭恭敬敬地給老人穿上的故事。

國家主席毛澤東,雖然身居高位,卻平易近人,謙恭禮讓。

我們敬愛的周總理,待客熱情周到,是世界公認的最有風度的領導和外交家。

從這些故事中,我們得到啟示:我們從小就要養成講文明懂禮貌的好習慣。

說起文明禮貌,我想起一件發生在我身邊的事。

有一天,我和往常一樣走在回家的路上,到了樓梯口,我發現牆角有一袋垃圾,這時候樓上的胡奶奶正好走下來,一開始,她沒有注意到牆角的垃圾,因為她的眼睛不太好,這時又迎面走來了一位叔叔,胡奶奶回頭瞄了他一眼,這才發現了牆角的垃圾,於是轉身走回到原地,撿起那袋垃圾,走到垃圾桶面前,「撲通」扔了進去。

這袋垃圾回到了應該屬於它的地方,胡奶奶也悄然離去。

看著胡奶奶離去的身影,我的心裡十分後悔,為什麼我沒有去撿那袋垃圾呢?雖然這是一樁不起眼的小事情,但她卻是保護環境的意義所在。

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吧,人人爭做環境保護的小衛士,人人爭做合格的文明禮儀小公民!20.讓座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裡,我和媽媽12路去愛特購物。

上車的人真多,我和媽媽上車後趕緊找了兩個座位坐了下來,很快車上就沒座位了。

不一會兒,汽車開到了電影院站頭。

這時,上來一個大約七十多歲的老奶奶,她步履蹣跚地上了車,不等老奶奶站穩,車子又啟動了,差點把那位老奶奶給摔倒了,大家都好像沒有看見似的。

而我呢,坐在一旁想:如果我把座位讓給她,那我自己離到站還那麼遠……我真是又想讓座,又不想讓座。

這時彷彿有一個聲音在對我說:「你是一名少先隊員,應該講文明,講禮儀,要樂於助人。

」我想了想,就不由自主地站了起來。

就在我准備讓座的時候,忽然有一位七八歲的小女孩站起來了,她聲音甜甜地對那位老奶奶說:「老奶奶,您坐我的座位吧!」「謝謝你,你真是個好孩子!」老奶奶感激地誇獎這位小女孩。

望著這位大眼睛、圓臉蛋的小女孩,我忽然有一陣愧疚感:我最初為什麼猶猶豫豫,不想讓座呢?小女孩的一舉一動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里,讓我永遠難以忘記。

21.「會」說話大作家夏衍老人臨終前感到身體十分難受,秘書就說:「我去叫大夫。

」不料老人極其困難的說了一句:「不是『叫』,是『請』。

」公共汽車上,一中年婦女提著魚上車,蹭臟了中學生小剛的新衣服。

中年婦女:「衣服臟了沒關系,回家洗洗就行了。

」小剛笑了:「阿姨,我該說的話都讓您說了。

我只有說『對不起了!』」眾人向小剛投來贊許的目光,中年婦女被這幽默的批評羞紅了臉。

22.文明從小事做起我國是世界是著名的文明古國、禮儀之邦,有著悠久的禮儀傳統。

從古到今,代代相傳。

隨著社會的發展,禮儀也不斷發展,並加入新的內涵,能給人以啟迪和力量。

事情發生在前年冬天,天氣已經非常冷了。

北京的冬天寒風凜冽,我們全家乘車外出看電影。

因為奧運會官員到北京考查,北京的街頭到處都擺著各色塑料花卉,冬日裡讓人感到了一絲暖意。

我們在車里吃著零食,聽著音樂,愜意極了。

快到東直門時,媽媽將裝有廢物的垃圾袋順著車窗就投向外面,我急忙制止已來不及。

我要求爸爸把車開回去撿起垃圾,可媽媽說車已經無法返回,再說路上車那麼多,如果回去的話撞車怎麼辦?媽媽甚至說下次改掉也就罷了。

可我堅決不幹,最後爸爸終於把車開了回來。

媽媽找回了扔掉的垃圾。

雖然耽誤了好多時間,但全家都認為我這樣的做法是對的。

回家的路上,機場高速路兩邊的樹上掛著好多不同顏色的垃圾袋,全家人都進行了深刻的反省。

從此以後,我們全家人都以實際行動成為「講文明、護環境」的大使。

上周,我們全家去爬香山,賞紅葉,帶了好多食物去野餐。

野餐之後,大家分別將垃圾收好,背著下山,到有垃圾桶的地方才扔掉。

這樣的事情,在我們家裡再也不用我監督,都會自覺所為。

媽媽更是用實際行動讓我感動。

她經常會在公共場所將地上的垃圾撿起,扔進垃圾桶。

7.古代關於禮儀的小故事(要簡短的) 中國自古以來就被稱為「禮儀之邦」,在我國歷史發展進程中,禮儀文化源遠流長,在我國有著極為深厚而豐富的底蘊背景。

有關禮儀的故事,可謂斗量車載。

由此可見,重視禮儀,無論對於個人或者國家,都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閱讀全文 與禮儀之邦的禮儀故事相關的資訊 音樂小毛驢故事 因為在乎你經典小故事 因為標准不同的故事 因所寓言的故事在線 因背上的小鳥的故事 意志頑強的名人故事 軼事小故事 羿的故事100字 議論文成長的故事800字作文 議論文成長的故事800字高中作文大全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21:33:28 瀏覽:238 ©Designwww.lssyyey.net2015-2020 本站內容源自於網路,如遇問題可聯系相關處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