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病患術後照護及營養守則 - 台灣癌症基金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部分胃癌患者手術後會出現腹瀉,尤其是迷走神經主支切除者,發生率最高,約為20%。
但腹瀉的發生是偶發性,且症狀輕微,並可隨著時間而改善,大約術後一年即不再發作。
首頁
台灣常見癌症
腦瘤
喉癌
鼻咽癌
口腔癌
食道癌
甲狀腺癌
肺癌
乳癌
胃癌
腸胃道間質瘤
肝癌
膽囊膽管癌
胰臟癌
大腸直腸癌
攝護腺癌
卵巢癌
輸卵管癌
子宮內膜癌
子宮頸癌
陰道癌
腎臟癌
膀胱癌
皮膚癌
多發性骨髓瘤
淋巴癌
血癌
骨癌
癌症預防
蔬果彩虹579
規律運動
體重控制
遠離菸檳
定期篩檢
防癌小博士
預防活動資訊
防癌小常識
癌症e學苑(癌友服務)
癌症的認識
台灣十大癌症
其他癌症
自我照護管理
醫療新知
癌症照護
癌症營養
心理支持
復健運動
免疫治療
身心靈康復課程
北部課程
南部課程
跨院際講座
病友支持團體
肺腑之癌
腸相挺
笑顏逐開
悅聲合唱團
愛care之友
午茶話療
抗癌鬥士
癌症病友補助
營養品補助
經濟補助
交通補助
居家喘息
心理諮商
癌症保險諮詢
假髮租借
專業諮詢服務
線上諮詢
數位教學平台
直播小教室
台灣藥物臨床試驗資訊
癌友關懷教育中心
癌友權益促進
最新消息
捐款與支持
捐款方式
線上捐款
捐款芳名錄
勸募專區
愛心義賣
志工招募
企業參與
台癌圖書館
圖書出版
其他出版
會訊下載
各項專業調查
衛教手冊&懶人包
關於基金會
基金會緣起
宗旨與目標
服務項目
組織架構
最新消息
媒體報導
榮耀共享
年度報告
會員專區
站內搜尋
首頁
胃癌
胃癌病患術後照護及營養守則
收藏文章
友善列印
收藏文章
胃癌病患術後照護及營養守則
文/台北榮總191合作病房護士梁文娟
外科手術是胃癌的主要治療方式,手術後病人體力的喪失、傷口的疼痛以及復原的過程均會影響到病人的日常生活,因此以下就手術後可能會發生在身體上及飲食上的照顧注意事項提供給大家參考:
一、身體方面 一般術後常見之併發症有傷口發炎、腹內膿瘍、術後出血、膽囊炎、腸道黏連阻塞與胃腸吻合口洩漏等,少數嚴重者可能導致死亡。
此外與手術無直接相關併發症有肺炎、尿路發炎與心臟病突發等。
1.傷口方面:手術後傷口通常會有一至數條引流管留置以利傷口血水引流,傷口外以乾淨的紗布覆蓋,此時您需留意的是如果傷口滲液染濕了紗布,請告知護理人員予以換藥。
2.引流管方面:a.鼻胃管:主要目的為抽吸胃液,減少胃液對縫合處的浸潤;如果因為管子引起不適,可以漱口藥水清潔口腔,請勿自行拔管。
b.傷口引流管:主要目的為傷口血水引流;活動時請小心管路的固定以免滑脫。
c.導尿管:主要目的為當您於臥床期間方便尿液排出;請勿將尿袋置於高於膀胱處,以避免發生逆行性膀胱炎。
3.體液及抗生素的給予:手術後至排氣前為禁食期間,此時絕對不能吃任何食物,以免胃部傷口受到損害及腹脹不適;此時覺得口乾不適,可以棉籤沾開水潤口。
禁食期間醫師會由靜脈以點滴注射補充體液,並依醫囑予抗生素注射以預防傷口感染。
4.手術後的休息與活動:傷口癒合需要休息,休息時腹部肌肉鬆弛,減輕傷口疼痛及胃液反流的問題,手術後1~2天內,由於疼痛導致許多人不敢下床,此時請在床上自行活動,如足踝、膝蓋等關節處,或以手扶床欄移動身體及翻身。
手術後第二天,可以下床活動,請以漸進式下床法下床活動,並注意在下床前先以束腹帶固定傷口以免牽扯,造成疼痛及傷口損傷。
5.進食:排氣後,依醫師指示開始進食,採漸進式方法開始進食,水→流質→半流質→軟食→固體,並遵從少量多餐的原則。
二、營養方面 胃切除病人依切除部位及胃腸道重建方式的不同,會有不同的營養問題,因此應根據手術方式制定飲食。
術後營養問題的發生,有些是於進食後迅速發生,另外有些問題是長期胃功能失調所造成,手術後體重減輕是普遍而又難以克服的問題。
1.傾食症候群:手術後病人攝食高糖類食物快速進入小腸造成進食後約30~60分鐘,出現上腹部不適、腹部脹痛、噁心、嘔吐、腹瀉等腸胃道不適的症狀,稱之為傾食症候群。
因此手術後初期嚴禁醣類食物,如甜食及含糖飲料,爾後可隨病人接受程度,逐漸增加醣類的攝取;而選擇高蛋白、適量脂肪、低醣的食物,可採用少量多餐的方式,以減輕胃部的負荷,並增加營養的吸收率。
為了減緩胃排空速率,進餐時,可採半坐臥的姿勢,餐後向左側平躺三十分鐘;液體食物如湯或飲料宜在餐後一小時或兩餐間飲用。
2.脂肪痢:接受胃空腸吻合術的病人大約10%會有脂肪痢的狀況,可能是因胃切除後,迷走神經破壞或因胃空腸吻合術使胃內容物直接進入空腸,致膽汁及胰液的分泌減少,直接影響脂肪消化而造成脂肪痢。
所以建議吃少油飲食,如果擔心熱量攝取不足,可選用高蛋白食物如各類瘦肉、魚、蛋、脫脂奶等。
3.腹瀉:部分胃癌患者手術後會出現腹瀉,尤其是迷走神經主支切除者,發生率最高,約為20%。
但腹瀉的發生是偶發性,且症狀輕微,並可隨著時間而改善,大約術後一年即不再發作。
只要在餐間不飲用液體、不進食含乳糖的食物、少量多餐、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取,就可改善腹瀉的症狀。
如果術後腹瀉嚴重且持續不止、內科治療無效者,應考慮手術治療。
4.貧血:胃切除後因鐵質、維生素B12、和葉酸的吸收不良,而容易出現貧血(一般發生在術後數年)。
因此平時就應多攝取富含鐵質的食物,如肝及內臟類、蛋黃、瘦肉、貝類、海藻類、豆類、全穀類、葡萄乾、綠葉蔬菜等。
攝取富含維他命C的食物(深綠及黃紅色蔬菜、水果如青辣椒、番石榴、柑橘類、番茄、檸檬等),可促進鐵的吸收。
減少含草酸的食物,以避免與鐵形成不溶性複合物,而降低鐵的吸收。
進餐時不要同時飲用茶與咖啡,因為茶中的鞣酸會與鐵形成不溶性之鞣酸鹽,而影響鐵的吸收。
必要時由醫師決定定期注射維他命B12。
此外,葉酸不會貯存在體內,所以必須每天攝取足量新鮮的綠色蔬菜、肝、腎、瘦肉及部分水果如檸檬、香蕉、甜瓜等都是葉酸的最佳來源。
5.代謝性骨病變(軟骨症或骨質疏鬆):大約有1~15%胃切除患者因長期脂肪或脂溶性維生素吸收不良、攝食不夠、鈣攝取不足或吸收不良而發生代謝性骨病變,而全胃切除者骨質的流失又比部份胃切除者嚴重。
在營養照顧上必需要攝取足夠的維生素D,如魚肝油、蛋黃、乳酪、魚類、肝、添加維生素D之牛奶與富含鈣質的食物如奶類、魚類(連骨進食)、紅綠色蔬菜、豆類及豆類製品。
結論 胃癌患者行胃切除手術後,其胃容積減少及其消化吸收亦會受影響,再加上體重減輕、胃傾倒症候群、脂肪痢等等的副作用,因此更須加強注意飲食的調理,並重新建立新的飲食習慣,〝少量多餐〞將會是胃切除病人預後所需學習的重點,如有任何飲食上或身體上的問題,請詢問醫護人員以得到正確的資訊。
目錄
台灣常見癌症
腦瘤
喉癌
鼻咽癌
口腔癌
食道癌
肺癌
乳癌
胃癌
腸胃道間質瘤
肝癌
膽囊膽管癌
胰臟癌
大腸直腸癌
攝護腺癌
卵巢癌
輸卵管癌
子宮內膜癌
子宮頸癌
陰道癌
腎臟癌
膀胱癌
皮膚癌
多發性骨髓瘤
淋巴瘤
血癌
骨癌
最新消息
【活動訊息】2022第十六屆十大抗癌鬥士徵選報名開始即日起至8/31止
最新消息
【活動公告】癌友關懷講座-癌友夫妻/伴侶間該如何面對親密關係
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罹癌後經濟慘遭治療費用壓垮TmCDF期盼為癌友闢建更廣的路
最新消息
熱門活動
APP隨身服務
台癌e照護
下載專屬你的抗癌服務,提供營養師、護理師及社工線上諮詢與更多會員功能。
在FACEBOOK上追蹤
延伸文章資訊
- 1嘉義長庚醫院一般外科-胃癌手術
並藉此確定腫瘤形態及病理診斷,並可作為隨後輔助性治療(如:化學藥物治療、放射線治療、等)之依據。胃癌的手術治療一般需切除部分(或全部)胃部、周邊被侵犯的組織或器官 ...
- 2胃癌的治療主要方式不外有三種:外科手術
外科手術治療:. 胃癌的基本治療方法是以外科手術為主力,將腫瘤及其周圍組織及淋巴腺切除,是達到完全根治之唯一 ...
- 3胃腫瘤手術治療-一般外科 - 三軍總醫院
胃癌手術後的腸胃道重建有多種方式,各有其優缺點,一般做次全胃切除病人,做B-I吻合(胃十二指腸吻合)或B-II吻合(胃空腸吻合)。B-I吻合較符合生理狀況,但需要考慮吻合 ...
- 4胃腺癌手術治療 - 臺北榮民總醫院
因此對於上半部的胃癌, 全胃切除是主要的手術方式. 手術的執行方式包括傳統開腹手術, 傳統腹腔鏡手術, 3D腹腔鏡手術, 達文西機械手臂輔助手術.
- 5談胃癌手術的治療及進展 - 台灣癌症防治網
傳統胃癌手術方式必須剖腹進行,傷口位於上腹部,約二十幾公分。而腹腔鏡手術只需要在腹部開幾個小孔或加上約3~5公分的小傷口,透過高解析度畫面與精細的器械,就能將腫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