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依附關係、復原力與自我認同之相關研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詳目顯示. Email地址: 轉寄. 展開. twitter. line · 電子全文 · 國圖紙本論文. 研究生: 張妙嬋. 研究生(外文):, CHANG, MIAO-CHAN. 論文名稱: 青少年依附關係、復原力 ...
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首頁|
關於本站|
聯絡我們|
國圖首頁|
常見問題|
操作說明
English
|FB專頁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註冊
功能切換導覽列
(167.99.71.17)您好!臺灣時間:2022/09/2618:13
字體大小: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1筆/
共1筆
/1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電子全文
紙本論文
QR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複製永久網址Twitter研究生:張妙嬋研究生(外文):CHANG,MIAO-CHAN論文名稱:青少年依附關係、復原力與自我認同之相關研究論文名稱(外文):AStudyontheRelationshipsamongAttachments,Resilience,andSelf-IdentityinBetweenofTeenagers指導教授:徐西森指導教授(外文):HSU,HSI-SEN口試委員:徐西森、連廷嘉、吳明隆口試委員(外文):HSU,HSI-SEN、LIEN,TING-CHIA、WU,MING-LUNG口試日期:2019-01-28學位類別:碩士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系所名稱:諮商心理與復健諮商研究所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學類:心理學類論文種類:學術論文論文出版年:2019畢業學年度:107語文別:中文論文頁數:167中文關鍵詞:青少年、依附關係、復原力、自我認同外文關鍵詞:teenagers、attachments、resilience、selfidentity相關次數:
被引用:9點閱:978評分:下載:186書目收藏:3
本研究旨在瞭解青少年依附關係、復原力與自我認同之相關。
採用問卷調查法,研究工具包含「關係結構問卷-中文版」、「青少年復原力量表」、「自我認同確定性量表」,以全國北、中、南、東四個區域的高中職生為研究對象,有效樣本為962份,依照問卷填答結果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以及簡單階層迴歸分析等方法進行統計分析,研究結果如下:一、青少年的父親依附焦慮與母親依附焦慮屬於低的程度,父親依附逃避屬於中等程度,母親依附逃避屬於中下程度;復原力與自我認同屬於中上程度。
二、男生在「母親依附逃避」上高於女生。
三、女生在復原力之「對他人正向感受」、自我認同之「社會認同」上高於男生。
四、高一在「母親依附逃避」、「父親依附逃避」上大於高二。
五、高三在復原力之「整體」、「面對挑戰的勇氣」、「對未來的目標感」、「對他人正向感受」與自我認同之「整體」、「個人認同」上大於高二。
六、只和媽媽同住的青少年在「父親依附逃避」上,高於與爸媽同住的青少年。
七、母親教育程度為專科的青少年在復原力之「整體」、「積極樂觀的態度」上高於母親教育程度為大學或學院的青少年。
八、父親教育程度為高中職的青少年在自我認同之「社會認同」上高於父親教育程度為國中的青少年。
九、青少年依附關係(依附逃避、依附焦慮)與自我認同呈現顯著低度負相關。
十、青少年復原力與自我認同呈現顯著正相關。
十一、青少年依附關係(依附逃避、依附焦慮)與復原力呈現顯著低度負相關。
十二、復原力在依附關係(母親依附逃避、母親依附焦慮、父親依附逃避、父親依附焦慮)影響自我認同的部分中介效果成立。
根據上述結果,本研究提出具體建議,提供相關人員以及未來研究者參考。
Themainpurposeofthisstudywastoinvestigatetherelationshipsamongattachment,resilience,andself-identityinbetween.QuestionnaireMethodandthreeresearchtools,including“RelationshipsStructuresQuestionnaire-Chinese,”“TheScaleofTeenagers’Resilience,”and“QuestionnaireofIdentityFirmness”wereadopted.Theparticipantsofthestudywere962highschoolandvocationalhighschoolstudentsintheeastern,western,southern,andnorthernpartsofTaiwan.Thecollecteddatawereanalyzedbydescriptivestatistics,t-test,one-wayANOVA,Pearsonproductmomentcorrelation,andsimplehierarchicalregressionanalysis.Themajorfindingsofthisresearchwereasfollows:1.Theattachmentanxiety-Fatherandattachmentanxiety-Motherofteenagersareinalowlevel,whiletheattachmentavoidance-Fatherisinthemiddle-levelandtheattachmentavoidance–Motherisbelowthemiddle-level.Andtheresilienceandself-identityisabovethemiddle-level.2.Boysscoredhigherthangirlson“attachmentavoidance-Mother.”3.Girlsscoredhigherthanboysontheaspect“positivefeelingstowardsothers”ofresilience,andtheaspect“social-identity”ofselfidentity.4.Thefreshmenstuedntsofseniorhighschoolsscoredhigherthanjunioroneson“attachmentavoidance-Mother”and“attachmentavoidance-Father.”5.Theseniorstuedntsofseniorhighschoolsscoredhigherthanjunioronesontheaspect“entity,”“courageoffacingchallenges,”“sensesofgoaltowardsthefuture,”“positivefeelingstowardsothers”ofresilience,andontheaspect“entity”and“personal-identity”ofselfidentity.6.Teenagerswholiveonlywiththeirmothersscoredhigherthanthosewholivetogetherwiththeirparentsontheaspect“attachmentavoidance-Father.”7.Teenagerswhosemothershadeducationalbackgroundsincollegesscoredhigherthanthosewhohadeducationalbackgroundsinuniversitiesontheaspect“entity”and“positiveandopmisticattitudes”ofresilience.8.Teenagerswhosefathershadeducationalbackgroundsinseniorhighschoolsscoredhigherthanthosewhohadeducationalbackgroundsinjuniorhighschooolsontheaspect“social-identity”ofselfidentity.9.Thereweresignificantlylownegativecorrelationsbetweentheattachments(attachmentavoidanceandattachmentanxiety)andself-identityamongteenagers.10.Therewereasignificantlypositivecorrelationsbetweentheresilienceandself-identityamongteenagers.11.Therewereasignificantlylownegativecorrelationsbetweentheattachments(attachmentavoidanceandattachmentanxiety)andtheresilienceamongteenagers.12.Thepartialmediationeffectoftheresilienceexistsinhowtheattachments(attachmentavoidance-Mother,attachmentanxiety-Mother,attachmentavoidance-Father,andattachmentanxiety-Father)haveinfluenceontheself-identity.Basedontheresultsmentionedabove,thisstudyistoprovidesomeconcretesuggestionsforpeopleinvolvinginsuchfieldsandfurtherresearches.
目次摘要IABSTRACTIII謝辭V目次VII表次IX圖次XI第一章緒論1第一節研究動機1第二節研究目的與問題5第三節名詞釋義6第二章文獻探討9第一節依附關係的理論與研究9第二節復原力的理論與研究20第三節自我認同的理論與研究31第四節依附關係、復原力、自我認同的相關研究46第三章研究方法53第一節研究架構與假設53第二節研究對象56第三節研究工具60第四節研究程序66第五節資料處理與分析68第四章研究結果與討論73第一節青少年依附關係、復原力與自我認同之現況73第二節不同背景變項的青少年在依附關係、復原力與自我認同之差異比較81第三節青少年依附關係、復原力與自我認同之相關分析114第四節青少年復原力中介模型之驗證分析120第五章結論與建議133第一節研究結論133第二節研究建議138參考文獻142附錄156附錄一依附關係量表使用同意書156附錄二青少年復原力量表使用同意書157附錄三自我認同確定性量表使用同意書158附錄四青少年生活經驗調查問卷159附錄五協助施測問卷說明167表次表3-2-1各區域母群高中職生學生數、實際抽樣學生數與有效樣本數之分配表57表3-2-2正式樣本背景變項人數摘要表59表4-1-1青少年依附關係現況摘要表(N=962)74表4-1-2青少年依附關係各層面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75表4-1-3青少年復原力現況摘要表(N=962)76表4-1-4青少年復原力各層面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76表4-1-5青少年自我認同現況摘要表(N=962)77表4-1-6青少年自我認同各層面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78表4-2-1不同性別之青少年在依附關係差異比較摘要表81表4-2-2不同年級之青少年在依附關係描述性統計摘要表82表4-2-3不同年級之青少年在依附關係差異比較摘要表83表4-2-4不同家庭結構之青少年在依附關係描述性統計摘要表84表4-2-5不同家庭結構之青少年在依附關係差異比較摘要表85表4-2-6不同父親教育程度之青少年在依附關係描述性統計摘要表86表4-2-7不同父親教育程度之青少年在依附關係差異比較摘要表87表4-2-8不同母親教育程度之青少年在依附關係描述性統計摘要表88表4-2-9不同母親教育程度之青少年在依附關係差異比較摘要表89表4-2-10不同性別之青少年在復原力差異比較摘要表90表4-2-11不同年級之青少年在復原力描述性統計摘要表91表4-2-12不同年級之青少年在復原力差異比較摘要表92表4-2-13不同家庭結構之青少年在復原力描述性統計摘要表93表4-2-14不同家庭結構之青少年在復原力差異比較摘要表94表4-2-15不同父親教育程度之青少年在復原力描述性統計摘要表95表4-2-16不同父親教育程度之青少年在復原力差異比較摘要表96表4-2-17不同母親教育程度之青少年在復原力描述性統計摘要表97表4-2-18不同母親教育程度之青少年在復原力差異比較摘要表98表4-2-19不同性別之青少年在自我認同差異比較摘要表99表4-2-20不同年級之青少年在自我認同描述性統計摘要表100表4-2-21不同年級之青少年在自我認同差異比較摘要表100表4-2-22不同家庭結構之青少年在自我認同描述性統計摘要表101表4-2-23不同家庭結構之青少年在自我認同差異比較摘要表102表4-2-24不同父親教育程度之青少年在自我認同描述性統計摘要表103表4-2-25不同父親教育程度之青少年在自我認同差異比較摘要表104表4-2-26不同母親教育程度之青少年在自我認同描述性統計摘要表104表4-2-27不同母親教育程度之青少年在自我認同差異比較摘要表105表4-2-28青少年不同背景變項在依附關係、復原力與自我認同各層面之差異摘要表106表4-3-1青少年依附關係與自我認同之相關分析摘要表(N=962)114表4-3-2青少年復原力與自我認同之相關分析摘要表(N=962)115表4-3-3青少年依附關係與復原力之相關分析摘要表(N=962)116表4-4-1母親依附逃避與復原力對自我認同的簡單階層迴歸分析摘要表121表4-4-2母親依附逃避對復原力的簡單迴歸分析摘要表122表4-4-3母親依附焦慮與復原力對自我認同的簡單階層迴歸分析摘要表123表4-4-4母親依附焦慮對復原力的簡單迴歸分析摘要表124表4-4-5父親依附逃避與復原力對自我認同的簡單階層迴歸分析摘要表125表4-4-6父親依附逃避對復原力的簡單迴歸分析摘要表126表4-4-7父親依附焦慮與復原力對自我認同的簡單階層迴歸分析摘要表127表4-4-8父親依附焦慮對復原力的簡單迴歸分析摘要表128圖次圖2-1-1成人依附模式11圖3-1-1青少年依附關係、復原力與自我認同之相關研究架構54圖3-5-1中介考驗模型169圖3-5-2中介考驗模型270圖3-5-3中介考驗模型370圖3-5-4中介考驗模型471圖4-4-1復原力在母親依附逃避與自我認同之間的部分中介模式路徑係數圖122圖4-4-2復原力在母親依附焦慮與自我認同之間的部分中介模式路徑係數圖124圖4-4-3復原力在父親依附逃避與自我認同之間的部分中介模式路徑係數圖126圖4-4-4復原力在父親依附焦慮與自我認同之間的部分中介模式路徑係數圖128
壹、中文部分內政部(2015)。
104年內政統計年報電子書。
取自http://statis.moi.gov.tw/micst/stmain.jsp?sys=100王慧豐(2008)。
國小高年級不同背景學童抗逆能力、因應策略與其學習適應表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
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王櫻芬(2012)。
情緒調節在青少年人際依附與心理困擾之中介角色分析研究。
教育心理學報,44(2),273-293。
王櫻芬、李欣潔、王玉珍、吳若慈(2016)。
依附、因應策略和青少年生活適應困擾之中介模式分析研究。
教育心理學報,48(1),15-35。
doi:10.6251/bep.20150508包康寧(2011)。
臺北市國中生依附關係、求助態度與復原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伍純慧(2013)。
國中單親學生父母教養態度、自我認同與學校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朱森楠(2001)。
一位國中中輟復學生的復原力及相關因素之探討研究。
新竹縣教育研究集刊,創刊號,171-202。
江南發(1991)。
青少年自我統合與教育。
高雄:復文。
余文軒(2013)。
客家籍國中生的自我認同、族群認同、生活適應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余羿萩(2014)。
高中高職學生的依附關係、同儕關係及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以高雄市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吳明純(2007)。
堅毅特質、社會支持對家庭不利條件兒童適應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吳明隆(2011)。
論文寫作與量化研究(三版)。
台北:五南。
吳若慈(2014)。
青少年依附關係、拒絕敏感度與友誼品質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台中市。
吳肇賢(2014)。
青少年自我統合、憂鬱傾向及生活適應關聯性之研究:模式建構與驗證(未出版博士論文)。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李育禪(2010)。
高中生的親子關係、同儕關係與自我統合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李佩珊(2015)。
青少年依附關係、憂鬱與網路成癮的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南大學,台南市。
李盈瑩(2011)。
父母管教方式、自我認同與青少年自我中心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李瑞熒(2013)。
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復原力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沈瓊桃(2010)。
暴力的童年、堅韌的青年:目睹婚暴暨受虐青年復原力之探討。
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27,115-160。
沙兆清(2008)。
台中地區高中生生活壓力、復原力與憂鬱傾向之關聯性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靜宜大學,台中市。
卓旻鋒(2013)。
餐旅職群高職生生涯不確定性與復原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基隆市。
林宏澤(2016)。
高職學生依附關係、社會興趣與網路成癮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南大學,台南市。
林秀慧(2010)。
青少年自我認同、心理分離–個體化與親子關係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林浥雰(2010)。
青少年情緒智能、復原力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林錚錚(2014)。
流動兒童心理資本、社會身分認同與學校適應性的關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福建師範大學,福建省。
邵惠玲(2008)。
青少年復原力量表編製與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侯安倫(2015)。
高中職學生自我統合發展狀態、學習動機與學業成就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施智元(2010)。
青少年依附、自我概念與網路成癮傾向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東大學,台東縣。
胡薰方(2010)。
青少年發展性資產與復原力對偏差行為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
大葉大學,彰化縣。
孫頌賢、修慧蘭(2007)。
成人依附的測量:成人世界中不同依附對象的測量差異與關連。
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0(1),31-51。
徐晉偉(2008)。
國小高年級兒童依附關係、樂觀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常欣怡(2012)。
在兒童安置機構中青少年復原力與憂鬱情緒之相關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常欣怡、宋麗玉(2007)。
青少年復原力概念與相關研究之探究。
東吳社會工作學報,17,171-192。
張育甄(2013)。
國小高年級學童樂觀信念、復原力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張東盟(2007)。
南投縣國中原住民學生自我認同與依附關係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南華大學,嘉義縣。
張芝鳳(2000)。
青少年與父母以及與同儕間的依附關係對其自我價值之影響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花蓮縣。
張春興(1996)。
教育心理學(修訂版)。
台北:東華。
張春興(2011)。
張氏心理學辭典(簡明版)。
台北:東華。
張秋香(2009)。
青少年家庭環境、社會支持與復原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大葉大學,彰化縣。
張美儀(2005)。
修訂學童復原力量表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台北護理學院,台北市。
張景嘉、陳畹蘭(2017)。
依附關係、情緒、與男性青少年無自殺意圖之自傷行為之關聯:以負向情緒及情緒調節困難為中介變項。
長庚人文社會學報,10(1),1-42。
教育部(2017)。
105學年度高級中等學校概況統計。
取自http://stats.moe.gov.tw/files/ebook/high/105highprint.pdf梁慈珊(2013)。
中學生自我統合狀態與正向思考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莊柏青(2015)。
青少年同儕關係、自我認同與生活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大葉大學,彰化縣。
莊惠宇(2015)。
大學生不同成人依附型態在認同發展之差異(未出版碩士論文)。
輔仁大學,新北市。
陳坤虎(2001)。
青少年自我認同與父母管教態度及自尊之關係(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大學,台北市。
陳坤虎(2007)。
認同重要性、認同確定性、及認同落差概念之生態效度:青少年自我認同介入方案之療效分析(未出版博士論文)。
國立臺灣大學,台北市。
陳坤虎、雷庚玲、吳英璋(2005)。
不同階段青少年之自我認同內容及危機探索之發展差異。
中華心理學刊,47(3),249-268。
doi:10.6129/CJP.2005.4703.04陳怡君(2012)。
青少年依附關係、心理資本與因應策略之相關研究—以新北市某國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陳金定(2006)。
復原性適應—復原性適應與各類相關因子之動力關係(一)。
輔導季刊,42(3),1-11。
陳金定(2007)。
青少年發展與適應問題-理論與實務。
台北:心理。
陳姵君(2008)。
青少年依附關係、自我認同、獨處能力與情緒調節之關係(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陳惠怡(2006)。
台北市高中生依附關係及自我概念影響生涯定向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曾文志(2006)。
復原力保護因子效果概化之統合分析。
諮商輔導學報,14,1-35。
doi:10.6308/jcg.14.01曾文志(2007)。
大一學生歷經創傷事件與復原力模式之研究。
教育心理學報,39(2),317-334。
doi:10.6251/bep.20070613曾怡雅(2010)。
大學生分離個體化、父母依附、及生涯自我認同狀態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曾柏齡(2016)。
青少年網路遊戲成癮、自我認同、真實與網路人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台中市。
曾婉君(2014)。
高中職生完美主義、自尊與復原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程鈺真(2012)。
高職學生自我認同與生活壓力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黃立立(2014)。
高中職學生依附關係、工作價值觀、生涯自我效能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黃素玉(2016)。
青少年父母依附關係、情緒智能與同儕人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黃淑滿、周麗端、葉明芬(2008)。
依附與其相關因素之後設分析-台灣近二十年文獻的研究。
教育心理學報,40(1),39-62。
黃淑滿、葉明芬(2007)。
二十年來台灣研究中子女對父親依附關係之後設分析。
幼教研究彙刊,1(1),130-146。
doi:10.6603/jece.2007.1.(1).7黃慬韻(2015)。
大學生生涯探索、自我認同狀態與心理幸福感之關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屏東大學,屏東縣。
黃靜宜(2008)。
青少年依附關係、父母教養方式與其異性交往態度之關係(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黃寶萱(2006)。
復原力對離異家庭高職學生生活適應之影響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楊宜璋(2013)。
高中學生倦怠感、復原力與心理健康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詹雨臻、葉玉珠、彭月茵、葉碧玲(2009)。
「青少年復原力量表」之發展。
測驗學刊,56(4),491-518。
廖小雯(2009)。
成年初顯期年輕人的自我認同狀態、自我定義記憶與心理幸福感之關係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榮彩君(2007)。
青少年社會化關係、自我認同與自尊之相關研究-以苗栗縣跨國婚配子女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
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
蔡麗燕(2016)。
中部三縣市國中學生失落經驗、依附關係與復原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蔣宜玫(2009)。
高中生家庭支持、親子依附與生涯自我效能之研究-以嘉南地區普通高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蕭文(1999)。
災變事件的前置因素對心理復健的影響—復原力的探討與建構。
測驗與輔導,156,3249-3253。
蕭金土、陳瑋婷(2014)。
臺灣學生依附關係、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
臺中教育大學學報,28(2),23-48。
戴詩珊(2012)。
青少年正向思考與自我認同預測變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謝維純(2014)。
青少年依附關係、心理資本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貳、英文部分Abubakar,A.,Alonso-Arbiol,I.,VandeVijver,F.J.R.,Murugami,M.,Mazrui,L.,&Arasa,J.(2013).Attachmentandpsychologicalwell-beingamongadolescentswithandwithoutdisabilitiesinKenya:Themediatingroleofidentityformation.JournalofAdolescence,36(5),849-857.doi:10.1016/j.adolescence.2013.05.006Armsden,G.G.,&Greenberg,M.T.(1987).Theinventoryofparentandpeerattachment:Individualdifferencesandtheirrelationshiptopsychologicalwell-beinginadolescence.JournalofYouthandAdolescence,16(5),427-454.Bali,D.,&Sharma,A.(2018).Artoffosteringresilienceinadolescents.IndianJournalofHealthandWell-being,9(1),73-75.Baron,R.M.,&Kenny,D.A.(1986).Themoderator-mediatorvariabledistinctioninsocialpsychologicalresearch:Conceptual,strategic,andstatisticalconsiderations.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51(6),1173-1182.Bartholomew,K.,&Horowitz,L.M.(1991).Attachmentstylesamongyoungadults:Atestofafour-categorymodel.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61(2),226-244.Benard,B.(1995).FosteringResilienceinChildren.RetrievedfromERICdatabase.(ED386327)Bennion,L.D.,&Adams,G.R.(1986).Arevisionoftheextendedversionofthe ObjectiveMeasureofEgoIdentityStatus:Anidentityinstrumentforusewithlateadolescents.JournalofAdolescentResearch,1(2),183-198.doi:10.1177/074355488612005Berzonsky,M.D.,&Cieciuch,J.(2016).Mediationalroleofidentitycommitmentinrelationshipsbetweenidentityprocessingstyleandpsychologicalwell-being.JournalofHappinessStudies,17(1),145-162.doi:10.1007/s10902-014-9588-2Bowlby,J.(1969/1982).Attachmentandloss.Vol.I:Attachment(2nded.).NewYork,NY:BasicBooks.Bowlby,J.(1988).Asecurebase.NewYork,NY:BasicBooks.Brennan,K.A.,Clark,C.L.,&Shaver,P.R.(1998).Self-reportmeasurementofadultromanticattachment:Anintegrativeoverview.InJ.A.Simpson&W.S.Rholes(Eds.),Attachmenttheoryandcloserelationships(pp.46-76).NewYork,NY:GuilfordPress.Cheek,J.M.(1989).Identityorientationsandself-interpretation.InD.M.Buss&N.Cantor(Eds.),Personalitypsychology:recenttrendsandemergingdirections(pp.275-285).NewYork,NY:Springer-Verlag.Chen,K.-H.,Lay,K.-L.,Wu,Y.-C.,&Yao,G.(2007).Adolescentself-identityandmentalhealth:Thefunctionofidentityimportance,identityfirmness,andidentitydiscrepancy.ChineseJournalofPsychology,49(1),53-72.doi:10.6129/CJP.2007.4901.04Chen,K.-H.,Lay,K.-L.,&Wu,E.-C.(2013).Thepredictabilityofidentityimportanceandidentityfirmnesstodepression:Developmentalchangesacrossadolescence.ChineseJournalofPsychology,55(2),237-253.doi:10.6129/CJP.20130406Collins,N.L.,&Read,S.J.(1994).Cognitiverepresentationofattachment:Thestructureandfunctionofworkingmodels.InK.Bartholomew&D.Perlman(Eds.),Attachmentprocessesinadulthood(pp.53-90).London,England:Jessica-Kingsley.Connor,K.M.,&Davidson,J.R.(2003).Developmentofanewresiliencescale:TheConnorDavidsonResilienceScale(CD-RISC).DepressionandAnxiety,18(2),76–82.doi:10.1002/da.10113Curran,P.J.,West,S.G.,&Finch,J.F.(1996).TheRobustnessofTestStatisticstoNonnormalityandSpecificationErrorinConfirmatoryFactorAnalysis.PsychologicalMethods,1(1),16-29.Ducharme,J.,Doyle,A.B.,&Markiewicz,D.(2002).Attachmentsecuritywithmotherandfather:Associationswithadolescents’reportsofinterpersonalbehaviorwithparentsandpeers.JournalofSocialandPersonalRelationships,19(2),203-231.doi:10.1177/0265407502192003Erikson,E.H.(1968).Identity:Youthandcrisis.NewYork,NY:W.W.NortonandCompany.Fraley,R.C.(2007).Aconnectionistapproachtotheorganizationandcontinuityofworkingmodelsofattachment.JournalofPersonality,75(6),1157-1180.doi:10.1111/j.1467-6494.2007.00471.xFraley,R.C.,&Waller,N.G.(1998).Adultattachmentpatterns:Atestofthetypologicalmodel.InJ.A.Simpson&W.S.Rholes(Eds.),Attachmenttheoryandcloserelationships(pp.77-114).NewYork,NY:Guilfordpress.Galatzer-Levy,I.R.,&Bonanno,G.A.(2013).Heterogeneouspatternsofstressoverthefouryearsofcollege:Associationswithanxiousattachmentandego-resiliency.JournalofPersonality,81(5),476-486.doi:10.1111/jopy.12010Gentzler,A.L.,Kerns,K.A.,&Keener,E.(2010).Emotionalreactionsandregulatoryresponsestonegativeandpositiveevents:Associationswithattachmentandgender.MotivationandEmotion,34(1),78-92.doi:10.1007/s11031-009-9149-xGrossman,F.K.,Beinashowitz,J.,Anderson,L.,Sakurai,M.,Finnin,L.,&Flaherty,M.(1992).RiskandResilienceinYoungAdolescents.JournalofYouthandAdolescence,21(5),529-550.Grotberg,E.H.(1995).Theinternationalresilienceproject:Promotingresilienceinchildren.RetrievedfromERICdatabase.(ED383424)Grotevant,H.D.(1987).Towardaprocessmodelofidentityformation.JournalofAdolescentResearch,2(3),203-222.doi:10.1177/074355488723003Hamilton,C.E.(2000).Continuityanddiscontinuityofattachmentfrominfancythroughadolescence.ChildDenelopment,71(3),690-694.Hatano,K.,&Sugimura,K.(2017).Isadolescenceaperiodofidentityformationforallyouth?Insightsfromafour-wavelongitudinalstudyofidentitydynamicsinJapan.DevelopmentalPsychology,53(11),2113-2126.doi:10.1037/dev0000354Holmes,J.(2014).JohnBowlbyandattachmenttheory.NewYork,NY:Routledge.Johnson,L.N.,Ketring,S.A.,&Abshire,C.(2003).Therevisedinventoryofparentattachment:Measuringattachmentinfamilies.ContemporaryFamilyTherapy,25(3),333-349.doi:10.1023/A:1024563422543Karreman,A.,&Vingerhoets,A.J.J.M.(2012).Attachmentandwell-being:Themediatingroleofemotionregulationandresilience.PersonalityandIndividualDifferences,53(7),821-826.doi:10.1016/j.paid.2012.06.014Kidd,S.,&Shahar,G.(2008).Resilienceinhomelessyouth:Thekeyroleofself-esteem.AmericanJournalofOrthopsychiatry,78(2),163-172.doi:10.1037/0002-9432.78.2.163Liu,Y.-L.(2008).Anexaminationofthreemodelsoftherelationshipsbetweenparentalattachmentsandadolescents’socialfunctioninganddepressivesymptoms.JournalofYouthandAdolescence,37,941-952.doi:10.1007/s10964-006-9147-1Luthar,S.S.,Cicchetti,D.,&Becker,B.(2000).Theconstructofresilience:Acriticalevaluationandguidelinesforfuturework.ChildDevelopment,71(3),543–562.Marcia,J.E.(1966).Developmentandvalidationofegoidentitystatus.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3(5),551-558.Marcia,J.E.(1980).Identityinadolescence.InJ.Adelson(Ed.),Handbookofadolescentpsychology(pp.159-187).NewYork,NK:Wiley.Masten,A.S.(2001).Ordinarymagic:Resilienceprocessesindevelopment.AmericanPsychologist,56(3),227-238.Masten,A.S.(2011).Resilienceinchildrenthreatenedbyextremeadversity:Frameworksforresearch,practice,andtranslationalsynergy.DevelopmentandPsychopathology,23(2),493-506.doi:10.1017/S0954579411000198Masten,A.,&Tellegen,A.(2012).Resilienceindevelopmentalpsychopathology:ContributionsoftheProjectCompetenceLongitudinalStudy.DevelopmentandPsychopathology,24(2),345-361.doi:10.1017/S095457941200003XMcElhaney,K.B.,Allen,J.P.,Stephenson,J.C.,&Hare,A.L.(2009).Attachmentandautonomyduringadolescence.InR.M.Lerner&L.Steinberg(Eds.),Handbookofadolescentpsychology(pp.358-403).Hoboken,NJ:JohnWiley&Sons,Inc.Preacher,K.J.,&Hayes,A.F.(2004).SPSSandSASproceduresforestimatingindirecteffectsinsimplemediationmodels.BehaviorResearchMethods,36(4),717-731.Ratner,K.(2013).TheRoleofParentingandAttachmentinIdentityStyleDevelopment.UniversityofCentralFloridaUndergraduateResearchJournal,7(1),15-26.Reich,W.A.,&Siegel,H.I.(2002).Attachment,egodevelopment,andexploratoryinterestinuniversitystudents.AsianJournalofSocialPsychology,5(2),125-134.Ries,F.,Hein,V.,Pihu,M.,&Armenta,J.M.S.(2012).Self-identityasacomponentofthetheoryofplannedbehaviourinpredictingphysicalactivity.EuropeaPhysicalEducationReview,18(3),322-334.doi:10.1177/1356336X12450792Shibue,Y.,&Kasai,M.(2014).Relationsbetweenattachment,resilience,andearnedsecurityinJapaneseuniversitystudents.PsychologicalReports,115(1),279-295.doi:10.2466/21.02.PR0.115c14z7Shin,Y.J.,&Kelly,K.R.(2013).Cross-culturalcomparisonoftheeffectsofoptimism,intrinsicmotivation,andfamilyrelationsonvocationalidentity.CareerDevelopmentQuarterly,61(2),141-160.Tugade,M.M.,&Fredrickson,B.L.(2004).Resilientindividualsusepositiveemotionstobouncebackfromnegativeemotionalexperiences.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86(2),320-333.Tusaie,K.,&Dyer,J.(2004).Resilience:Ahistoricalreviewoftheconstruct.HolisticNursingPractice,18(1),3-8.Wambua,G.N.,Obondo,A.,Bifulco,A.,&Kumar,M.(2018).Theroleofattachmentrelationshipinadolescents’problembehaviordevelopment:across-sectionalstudyofKenyanadolescentsinNairobicity.ChildandAdolescentPsychiatryandMentalHealth,12(27),1-8.doi:10.1186/s13034-018-0237-0Wang,Y.-F.,&Neville,H.A.(2006,August).TestingthereliabilityandvalidityoftherelationshipsstructuresquestionnaireamongTaiwaneseadolescents.PosterpresentedattheAnnualMeetingoftheAmericanPsychologicalAssociation,NewOrleans,LA.Waterman,A.S.(1988).IdentitystatustheoryandErikson’stheory:Commonaltiesanddifferences.DevelopmentalReview,8(2),185-208.doi:10.1016/0273-2297(88)90003-2Waters,E.,Merrick,S.,Treboux,D.,Crowell,J.,&Albersheim,L.(2000).Securityininfancyandearlyadulthood:atwenty-yearlongitudinalstudy.ChildDevelopment,71(3),684-689.Werner,E.E.(1995).Resilienceindevelopment.CurrentDirectionsinPsychologicalScience,4(3),81-85.doi:10.1111/1467-8721.ep10772327Wolin,S.(2003).Whatisastrength?ReclaimingChildrenandYouth,12(1),18-21.Wright,M.O’D.,Masten,A.S.,&Narayan,A.J.(2013).Resilienceprocessesindevelopment:Fourwavesofresearchonpositiveadaptationinthecontextofadversity.InS.Goldstein&R.B.Brooks(Eds.),HandbookofResilienceinChildren(2nded.,pp.15-37).NewYork,NY:Springer.doi:10.1007/978-1-4614-3661-4_2Zimmermann,P.,&Becker-Stoll,F.(2002).Stabilityofattachmentrepresentationsduringadolescence:theinfluenceofego-identitystatus.JournalofAdolescence,25(1),107-124.doi:10.1006/jado.2001.0452Zolkoski,S.M.,&Bullock,L.M.(2012).Resilienceinchildrenandyouth:Areview.ChildrenandYouthServicesReview,34(12),2295-2303.doi:10.1016/j.childyouth.2012.08.009
電子全文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網路書籤
推薦
評分
引用網址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青少年與父母以及與同儕間的依附關係對其自我價值之影響研究
2.
青少年自我認同與父母管教態度及自尊之關係
3.
青少年依附關係.自我認同.獨處能力與情緒調節之關係
4.
青少年依附關係、父母教養方式與其異性交往態度之關係
5.
國小高年級不同背景學童抗逆能力、因應策略與其學習適應表現關係之研究
6.
台北市高中生依附關係及自我概念影響生涯定向之相關研究
7.
臺北市國中生依附關係、求助態度與復原力之相關研究
8.
青少年情緒智能、復原力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
9.
修訂學童復原力量表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
10.
青少年家庭環境、社會支持與復原力之相關研究
11.
高中生家庭支持、親子依附與生涯自我效能之研究-以嘉南地區普通高中為例
12.
成年初顯期年輕人的自我認同狀態、自我定義記憶與心理幸福感之關係探討
13.
國小高年級兒童依附關係、樂觀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
14.
堅毅特質、社會支持對家庭不利條件兒童適應之影響
15.
青少年復原力量表編製與相關研究
無相關期刊
1.
大學生情緒困擾與因應方式之關係:以復原力為中介變項
2.
青少年依附關係.自我認同.獨處能力與情緒調節之關係
3.
青少年依附關係、社交技巧與攻擊行為之相關研究
4.
青少年人際自我定義記憶、人際自我認同狀態與社會認同重要性之關係探討
5.
社會資本與青少年復原力之關係探究
6.
以復原力觀點看寄養兒少的寄養家庭生命經驗
7.
社會支持、自我概念與復原力對臺灣弱勢青少年主觀幸福感之影響
8.
臺東縣國民中學學生自我認同、親子關係與幸福感之關係研究
9.
青少年次文化與自我認同之相關研究
10.
青少年之童年情感忽視與復原力相關因素之研究
11.
青少年生涯發展與自我認同狀態關係之探討─學術類與職業類高三生的比較
12.
探討青少年參與陣頭活動之自我認同與情緒調適經驗之初探
13.
青少年網路遊戲成癮、自我認同、真實與網路人際關係之研究
14.
自我認同的尋求:大學生的自我探索
15.
國中生心理堅韌性、復原力與課業表現相關之研究-以體育班及非體育班學生為例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
延伸文章資訊
- 1青少年依附關係、自我尊重與生涯發展之相關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 A Study of Relationship Among Attachment Relationships, Self- Esteem and Career Develo...
- 2青少年與父母以及與同儕間的依附關係對其自我價值之影響研究
論文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討青少年早期(early adolescence)的母親、父親以及同儕依附關係對青少年自我價值之影響,而主要研究目的在於:一、瞭解青少年的三種依附關係( ...
- 3青少年依附關係.自我認同.獨處能力與情緒調節之關係
論文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討青少年依附關係、自我認同、獨處能力與情緒調節之關係,並針對(1)不同性別、與家人居住狀況、父母親教育程度在各研究變項的差異情形(2)自我 ...
- 4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大學生的父母依附與愛情關係 ...
碩士論文. 大學生的父母依附與愛情關係中的. 情緒表達衝突:信任的中介效果. 指導教授:方紫薇博士. 研究生:蘇芳儀. 中華民國一○ 一年一月 ...
- 5依附關係和我概念之關聯性研究
依附關係 ; 自我概念 ; 臺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 ; Attachment ; Self-concept ; Taiwan ... 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班學位論文。2015。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