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傷了,燒燙傷的照顧::OK繃知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二度燒傷 · 1.將燒傷部位放在冷水中浸泡(不可用冰水),可泡至不痛為止。

· 2.用乾淨的布塊將孩子傷口處的水分吸乾,蓋上紗布包紮傷處。

· 3.不可挑破水泡或 ... 關於靖娟 認識靖娟 靖娟家族 臺北市福安兒童服務中心 南區辦事處 親子館及托嬰中心 臺北市士林親子館 臺北市士林托嬰中心 中壢五權親子館暨桃園市托育培力輔導中心 臺北市中山親子館 龜山大華親子館 高雄市三民陽明育兒資源中心暨公共托嬰中心 高雄市左營富民育兒資源中心 宜蘭縣冬山親子館 臺北市131Fun心玩親子館 非營利幼兒園 桃園文欣幼兒園 桃園文德幼兒園 宜蘭大湖幼兒園 宜蘭光復幼兒園 高雄鳳山幼兒園 臺北西中幼兒園 靖娟消息 媒體報導 靖娟活動 靖娟出版 兒童安全研究 宣導品專區 宣導單張 安全檢核表 宣導影音資料 宣導書籍 靖娟服務 事故預防 事故預防 居家安全 遊戲安全 戲水安全 交通安全 校園/人身安全 議題倡議 創傷療癒 事故預防 認識OK繃中心 OK繃知識+ OK繃小故事 參與靖娟 企業合作 友善連結 訂閱電子報 志工招募 志工團簡介 加入志工 聯絡靖娟 我要留言 捐款支持 立即捐款 專案捐款 其他捐款方式 捐款Q&A 成果報告 徵信 靖娟粉絲頁 首頁>靖娟服務>OK繃知識+>受傷了,燒燙傷的照顧 事故預防 議題倡議 創傷療癒 認識OK繃中心 OK繃知識+ OK繃小故事 2016/10/19 受傷了,燒燙傷的照顧   何謂燒燙傷? 定義: 1.身體因接觸到火焰、乾熱、電、日曬、化學藥品或放射線而受傷,稱為「燒傷」。

2.身體因接觸燙熱的液體、蒸氣而受傷,稱為「燙傷」。

原因: 1.熱液燙傷:如沸水、熱湯或熱油等。

2.火焰燒傷:如瓦斯爆炸、火災或酒精燃燒等。

3.化學灼傷:如強酸、強鹼等。

4.電灼傷:如高壓電、家庭電插頭等。

5.吸入性呼吸道傷害:如火場高溫濃煙、熱氣。

6.其他:接觸性燙傷(如熱鍋、電熨斗、機車排氣管燙傷)、曬傷、幅射線燒傷、蒸汽燙傷等。

而身體因接觸燙熱的液體、蒸氣而受傷,稱為「燙傷」。

依照受傷程度可分成 第一度(輕度):只有表皮外層損傷,造成皮膚發紅、腫脹及相當程度的疼痛。

第二度(中度):表皮和部分真皮損傷,皮膚發紅、表面潮濕、起水泡、腫脹和疼痛情形比第一度嚴重。

第三度(重度):整層皮膚及皮下組織受到破壞,皮膚呈白色、焦黑或乾硬,由於神經末梢被破壞,反而較不會感到劇痛,重度燒燙傷通常需要特殊醫療,在急救後需儘速送醫。

燒燙傷如何急救? 1.依各種燒燙傷類別說明如下: 熱液燙傷 應儘速遠離熱液,並依照「沖、脫、泡、蓋、送」原則緊急處理: 「沖」:沖冷水20-30分鐘,沖到不痛為止。

「脫」:小心脫掉衣服,不要弄破水泡。

「泡」:泡在冷水中10-30分鐘。

「蓋」:用乾淨或無菌的紗布或棉質衣物覆蓋於傷口上。

「送」:撥打119儘速送醫治療。

火焰燒燙 1.立即停止燒傷的延續,切忌到處奔跑,只會迎風而助長火勢。

2.依現場狀況選擇最適合的方式幫助孩子: 1以水撲滅 2以雙手掩住臉部,就地臥倒後左右翻滾到火熄滅。

3利用毛毯、床單將孩子的身體裹住,以阻隔空氣繼續助燃。

3.等火熄後再依上述各燒傷程度急救方式處理。

化學藥物灼傷 1.用大量的水沖洗化學藥物至少20-30分鐘,不可浸泡,並脫去受傷部位之衣物。

2.查看化學藥物容器上是否有急救指示,照著指示做。

3.用消毒敷料蓋在灼傷部位。

4.儘速送醫治療。

電灼傷 1.急救前應先切斷電源,或用絕緣體將附著的電線移開。

2.孩子發生呼吸或心跳停止時,應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及體外心臟按摩急救(CPR),同時儘速送醫進行進一步治療。

3.電傷程度通常較深,不同於皮膚表層較嚴重之燒傷或燙傷,可不必經過沖水,泡水等過程,而直接送醫治療。

眼睛灼傷 1.用大量的水沖洗至少5分鐘,水要由眼睛內角沖向外角,且受傷的眼睛在下方,確定化學物質沒有沖到另一隻眼睛。

2.用消毒敷料或乾淨布塊蓋著眼睛,包紮之。

3.防範孩子揉眼睛。

4.儘速送醫治療。

吸入性呼吸道傷害 吸入性呼吸道傷害易影響呼吸功能,死亡率相當高,通常需要安排住院,並以最短時間送到燒燙傷加護中心。

  2.一般的緊急處理五步驟為「沖、脫、泡、蓋、送」,依燒燙傷程度說明如下: 一度燒傷 1.將受傷部位放在自來水下輕輕沖洗,或泡在冷水中至少10分鐘,直到疼痛停止。

如無法沖洗或浸泡,可冷敷。

2.傷處未腫脹前,小心脫下孩子的皮帶、鞋子、手上飾物或其他貼身衣物。

3.必要時,可以使用紗布敷料並加以包紮孩子的傷口。

4.若沒有傷口可噴冷凍液。

二度燒傷 1.將燒傷部位放在冷水中浸泡(不可用冰水),可泡至不痛為止。

2.用乾淨的布塊將孩子傷口處的水分吸乾,蓋上紗布包紮傷處。

3.不可挑破水泡或在傷口處咳嗽、打噴嚏、呼氣,以免污染傷口。

4.不可自行在傷口塗抹藥劑、油膏、噴霧劑、及油質敷料。

5.若四肢受傷如手或腳,應該抬高傷處。

6.視情況送醫治療。

三度燒傷 1.將孩子的衣褲剪開,但不要清除沾黏在傷口處的衣物。

2.將消毒敷料厚厚的塗在傷口並用乾淨布塊蓋住,包紮以保護傷口。

3.若孩子四肢受傷如手或腳,抬高傷處(高於孩子的心臟部位)。

4.傷處在臉或手、腳部位,可用冷敷減輕疼痛,但受傷面積廣泛者則不可;如果一小時內無法送到醫院,但孩子意識清醒、無嘔吐現象,則可給孩子喝鹽水(3.5公克食鹽+1.8公克小蘇打11公升水)。

每15分鐘可飲用60c.c,一歲以下30c.c。

如有嘔吐現象立即停止供應。

5.不可塗抹任何藥劑及油膏。

6.儘速送醫治療。

燒燙傷傷口如何照顧? 1.保持傷口敷料及周圍皮膚清潔乾燥,傷口不可碰水,如淋浴時使用不透水之袋子覆蓋保護受傷部位或肢體。

2.燙傷傷口無完整皮膚保護,必須以敷料覆蓋,可吸收分泌物,減少感染機會;建議每天換藥直到分泌物減少,且無感染跡象時才停止換藥。

3.不可自行弄破水泡,若不慎破損且有發炎情形應回院處理。

4.勿自行用油類塗抹於傷處,以免造成或加重感染。

5.若皮膚發癢,可以用輕拍或冷敷來降低癢的感覺,注意修剪指甲,以防不慎抓傷皮膚。

6.疼痛厲害時,可依照醫師指示服用藥物。

7.保護皮膚,避免日曬,使皮膚不致受到陽光中之紫外線傷害,而使疤痕顏色變黑。

8.依照醫師指示進行復健,如:穿戴彈性衣(使疤痕受到加壓,避免疤痕增生)、穿戴支架(為避免關節之疤痕攣縮變形)。

9.傷口有發紅、腫脹、疼痛、分泌物有臭味、發燒等發炎症狀應立即返院檢查。

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2013)。

走出創傷~醫療照顧手冊。

台北市:靖娟兒童文教基金會。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