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管理》組織決策、衝突、權力與政治 - 風雲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衝突管理的管理原則是:(1)盡力減少情感衝突,以免妨礙組織績效。
(2)增加適量的認知衝突以促進組織學習。
預防情感衝突與促進認知衝突的方法包括:(1 ...
組織管理》組織決策、衝突、權力與政治
Details
Category:組織管理/組織設計
Published:29June2021
Hits:2559
組織管理
組織時時刻刻都在做大大小小的決策,特別是當組織企圖轉型,包括組織學習、創新以及變革時,都會牽涉到重大的決策,有些決策由於牽涉的利害廣泛,常會引起單位間的衝突,繼而引發權力與政治運作。
組織決策的本質與類型「決策」(DecisionMaking)是從幾個備選方案中選擇其一的過程。
組織決策與個人決策不同之處包括:(1)多參與者;(2)模糊性;(3)序列性;(4)涉入誘因與生存問題;(5)規章制度會影響決策;(6)衝突與權力會涉入決策過程;(7)協調的性質。
若以決策事項的重複性與結構化程度區分,組織決策有「程式化」及「非程式化」決策兩種。
「程式化決策」(ProgrammedDecisions)是重複性或例行性,可以被結構化並制定出有效決策程序與準則的決策問題。
「非程式化決策」(Non-ProgrammedDecisions)是無前例可循,且無法加以結構化,而需要投入相當之心力分析的決策問題。
對組織而言,程式化決策應該依經驗制定標準化決策程序,以提升決策效率與效果;非程式化決策一方面依賴決策者的智慧,另一方面則需要採用更為有效的決策程序。
若以決策邏輯區分,組織決策可分為「結果邏輯」和「正當性邏輯」。
「結果邏輯」(LogicofConsequence)強調,針對決策目標,哪個方案有最佳的結果(即採取「理性模式」)。
「正當性邏輯」(LogicofAppropriateness)強調,在考量既存的規章制度、組織文化與組織認同下,哪個方案最恰當。
正當性邏輯的決策原則是符合體制規範,以及被組織成員共同認定為合理、自然、正確、適當的。
組織決策的情境與模式組織決策常會有多參與者,參與者經常對於某個決策究竟該達成哪些目標、哪個行動方案最能達成所設定的目標持不同的看法;除了利益衝突外,主要源自於許多決策問題本身就具有因果模糊性(CausalAmbiguity)。
因果模糊來自於環境的不確定性,進而影響「目標的模糊性」(GoalAmbiguity)與「行動方案模糊性」(ActionAmbiguity)。
如果以決策目標共識度和行動方案共識度高低為兩個構面來區分,組織決策可以分成四種情境,各對應其合適或常用的決策模式:(一)「低度模糊性問題」:指決策目標與達成目標的行動方案都容易有高度共識的決策問題。
屬於程式化決策,較常出現在中低階主管的決策。
解決低度模糊性問題應採取精確計算與追求最佳化的「理性模式」(RationalModel),包含三個連續的決策階段:(1)蒐集資料、定義問題,確認決策目標;(2)構思行動方案;(3)評估與選擇最佳方案。
(二)「目標模糊問題」:指該考量哪些決策目標以及目標間的優先順序是見仁見智的,但達成目標的行動是清楚,而可以精確評估優劣的決策問題。
目標模糊問題常會出現妥協與滿意策略的「卡內基模式」(CarnegieModel),強調有限理性、結盟與滿意原則。
「有限理性」(BoundedRationality)是指人們或組織蒐集與處理資訊的能力是有限的,因此不可能找到最佳方案,只可能符合「滿意原則」(Satisficing),亦即所選擇的方案只要令大部分人滿意即可。
而由於目標模糊,決策者間會彼此結盟,企圖成為能主導決策目標的團體。
「聯盟」(Coalitions)便是指在某個組織行動中的利益共同體。
(三)「行動模糊問題」:指決策目標清楚、有共識,但達成目標的行動是模糊的決策問題。
可採行逐步調整行動的「漸進模式」(IncrementalModel)。
(四)「高度模糊性問題」:指決策目標與行動都具有模糊性的決策問題。
決策參與者經常會各自依照自己的感覺提案,各說各話,呈現混亂而難以預料決策結果的現象,出現所謂的「垃圾桶模式」(GarbageCanModel)。
決策過程受到各種不確定因素的影響,結果變得不可預料。
組織應該積極的以組織學習的方法,設法改善此種問題的決策成效。
此外,還要避免某些組織決策的盲點。
不同的決策問題與其對應的決策模式 組織決策的盲點決策行為上常見的盲點包括:(一)「威脅─僵化現象」(Threat-Rigidity):是決策者在面對經營上的逆境時,出現僵化無法採取新作為的現象。
可能造成組織績效持續惡化。
(二)「對錯誤的持續承諾」(EscalationofCommitment):管理者持續對錯誤的決策展現支持,拒絕承認犯錯。
當決策者採取自我防衛的心態,或是自覺一切都在掌控之中,就可能在事實證明決策錯誤後,仍堅持投入更多資源,企圖挽回頹勢。
有時這將使情勢更加惡化。
(三)「團體迷思」(Groupthink):在高度重視人際和諧關係、領導者主導或面對壓力的團隊中,團隊成員為了維持彼此的關係,傾向壓抑自己的意見,盲目的服從團隊的意圖,不敢提出不同於團隊的觀點,而導致錯誤的決策。
團體迷思現象是導致團隊決策效能不彰的重要原因。
組織衝突組織部門間的衝突源自於組織的「專精化」。
專業分工後,在達成目標的過程中,由於單位間的「相互依賴」、「價值、目標與角色差異」以及「績效標準不相容」、「有限資源的競用」等因素,組織衝突隨時都可能發生。
「組織衝突」(OrganizationalConflict)是指某一團體在達成其目標的過程中阻礙其他團體目標的達成時,所形成之不協調狀態。
如果將衝突分為認知衝突與情感衝突,認知衝突對組織決策績效通常是正面的,情感衝突則是負面的。
「認知衝突」(CognitiveConflict)是任務導向的,是在達成任務過程中,為了得到最好的結果,因意見上不同而產生的衝突。
認知衝突會刺激大家對問題有更深入與完整的探討,刺激創造力與創新,提升組織的決策品質與績效;同時因促進彼此觀點的理解,對決策結果將更有承諾感與接受度,能提升各單位後續執行力與彼此的合作關係。
然而,過度的認知衝突,還是可能產生情感衝突的負面效果。
「情感衝突」(AffectiveConflict)是情緒導向的,是因為無法相互包容與彼此怨懟所產生之人際關係上的衝突。
情感衝突可能會因為憤怒、嘲諷或退縮而阻礙建設性互動,演變成輸贏的零和緊張關係,進而降低對決策結果的接受度與承諾,導致後續任務執行不力,與傷害往後的協調與合作關係。
組織中的情感衝突通常會歷經五個階段:(一)「潛伏衝突」:只有衝突的潛因,如單位間利益不相容,但外顯衝突並不存在。
(二)「知覺衝突」:一方知覺到自身的目標受到他方行動的阻礙。
(三)「感覺衝突」:衝突雙方已經有了負面情緒反應。
(四)「外顯衝突」:吃虧的一方開始報復,如暗中扯後腿或公開爭吵。
(五)「衝突結果」:通常經由高階主管出面協調解決。
若是衝突的根源未化解,相似的衝突事件會一再發生,且造成衝突雙方心中負面情緒的累積。
組織內的衝突是常態,必須得用心經營才能達到合作無間。
此外,組織需要藉由不同觀點與價值觀的摩擦,產生更好的方案,促進其學習與環境適應。
因此,衝突管理的目標不應該是消弭所有的衝突。
組織權力當組織中發生衝突時,通常都會請高階主管協調解決。
而主管的裁決,常會受衝突者權力高低的影響,權力大的部門主管通常會占上風。
當某甲可以令某乙去做他不願意做的事情時,便稱某甲對某乙擁有「權力」(Power)。
其中,甲或乙可以是個人、團體或組織等任何社會中的行動者,在組織中主要是指次級單位。
當某甲控制了某乙所珍視的東西,亦即某乙對某甲有所依賴時,某甲便能透過操弄被視為重要的報償或懲罰,去強迫、影響某乙的行為,因而對某乙產生權力。
但是,當某甲所控制的資源並非某乙意圖得到的,那麼他們之間的權力關係就不存在。
因此,權力需要有特定關係與情境才會發生。
就組織中的個人而言,通常職位愈高、掌握稀少性專業或資源、處於社會網絡中心位置、常施恩於他人以及說服力強等,都會使得他們有較高的權力。
「策略性情境理論」(StrategicContingenciesTheory)認為,組織中單位間權力大小受三個因素的影響:(1)「應付不確定性的能力」(ControlOverUncertainty)。
(2)「不可替代性」(Nonsubstitutability)。
(3)營運流程的「核心性」(Centrality)。
此外,從「資源依賴理論」的觀點來看,當某個部門或其主管「控制重要的資源」(如預算、人力)、「掌握重要的資訊」或者「位居某個關鍵地位」(如身為組織與重要顧客間的溝通橋樑),便可讓組織或其他部門對其產生依賴,或作為建立聯盟與號召他人支持的基礎,來提升自身的權力。
組織政治「組織政治」(OrganizationalPolitics)是指在面臨不確定的情境,或對決策缺乏共識的情形下,獲取、開展與運用權力及其他資源,以促成有利於己的結果之相關活動。
簡言之,當組織中的個人或團體不採取正式職權、規章制度或其他正式管道,而選擇在體制外使用權力以達成其目的時,即是一種政治行為。
組織政治的操作涉及兩個層面,首先是提升部門「控制策略性情境」的能力,和建立「聯盟」來壯大自己的影響力,以「獲取權力」。
再透過「控制議題」、「控制決策準則」以及「引進外部專家」支持自己的立場,以促使衝突或決策結果有利於自己。
每個組織的政治氛圍強烈程度不同,可以透過對「組織政治知覺」(PerceptionsofOrganizationalPolitics)的衡量來了解。
分為三個構面,包括:「一般的政治行為」(GeneralPoliticalBehavior)、「組織中的生存之道」(GoAlongtoGoAhead)及「薪資與升遷政策」(PayandPromotionPolicy)。
組織政治氛圍不利於員工士氣、組織創新和組織績效,應盡可能消除。
根本之道是解決負面的衝突,以及建立組織共同的願景與目標,讓個人目標和組織目標結合,以減少從個人利益出發的政治行為。
組織決策與衝突管理組織決策的管理上,最重要的是盡量以理性的決策過程改善決策品質,也可以因此減少負面的衝突與政治行為。
例如,以魔鬼擁護法與辯證探詢法,透過促進良性的認知衝突改善決策品質。
「魔鬼擁護法」(Devil'sAdvocacy)是在決策過程中,指定「魔鬼擁護者」(Devil'sAdvocate)的角色,專門對決策團體的意見挑毛病。
例如,針對問題分析與定義以及備選方案提出質疑,讓決策團隊針對缺失重新討論,一直到無法挑出毛病為止。
「辯證探詢法」(DialecticalInquiry)是在擬定方案時,將決策團隊分成兩組人,各自擬訂一個方案,接著相互詰問與辯論方案,以便將兩個方案的缺點挑出來,讓方案更加周延。
衝突管理的管理原則是:(1)盡力減少情感衝突,以免妨礙組織績效。
(2)增加適量的認知衝突以促進組織學習。
預防情感衝突與促進認知衝突的方法包括:(1)以組織重設計減少衝突;(2)從互動與改變態度減少衝突;(3)建立良性衝突的組織文化。
※以上整理自:楊仁壽、卓秀足(2017),組織理論與管理:個案、衡量與產業應用,三版一刷,臺北:雙葉書廊。
(學習筆記/葉瑞其2021.06.29)
Prev
Next
RelatedArticles
2021-01-04- 行銷管理》行銷組織與行銷控制
2021-06-28- 組織管理》資源依賴與交易成本理論
2021-06-28- 組織管理》組織生態理論與體制理論
2021-06-27- 組織管理》組織設計的權變管理
2021-06-26- 組織管理》組織的永續性:治理、倫理及社會責任
2021-06-26- 組織管理》組織文化的塑造與管理
2021-06-25- 組織管理》組織結構與設計
2020-09-30- 行銷管理》組織市場的購買行為
2021-06-25- 組織管理》認識組織:組織管理的三種觀點
2021-06-21- 作業管理》競爭力、策略與生產力
Search
臺灣小瑞士
清境社區營造
行銷管理
策略管理
管理學
清境社區
雲南
生產作業管理
社區總體營造
組織管理
雲南文化
清境火把節
雲南少數民族
NPO
節慶活動
人力資源管理
簡報
紀錄片
質性研究
口述歷史
組織管理》組織結構與設計
組織管理》策略聯盟與社會網絡觀點
組織管理》資源依賴與交易成本理論
組織管理》組織學習與知識管理
組織管理》組織的永續性:治理、倫理及社會責任
組織管理》組織競爭力:資源基礎、競能基礎與動態能力觀點
組織管理》組織創新與組織設計
組織管理》組織變革與管理
組織管理》組織設計的權變管理
組織管理》組織生態理論與體制理論
組織管理》組織文化的塑造與管理
組織管理》認識組織:組織管理的三種觀點
延伸文章資訊
- 1組織衝突對圖書館管理之啟發
文從組織衝突案例,解析衝突的形成原因及過程,並綜合各家看法及作者個人的親身觀察與. 體驗,提出圖書館組織的衝突管理策略,供行政運作的參考。 關鍵詞:組織衝突、衝突 ...
- 2衝突管理(Conflict Management)-知識百科-三民輔考
人與人之間的衝突。 (四) 組織衝突. 團體之間的衝突。 四、衝突的程序. 管理學者龐帝(Pondy) 認為團體衝突,通常會經過五個階段:. (一) 潛伏期(latent stage).
- 3組織管理》組織決策、衝突、權力與政治 - 風雲集
衝突管理的管理原則是:(1)盡力減少情感衝突,以免妨礙組織績效。(2)增加適量的認知衝突以促進組織學習。預防情感衝突與促進認知衝突的方法包括:(1 ...
- 4衝突管理
衝突管理. Conflict Management-. Team Establishment and Encouragement. 小組成員: ... 衝突管理是組織行為學的一門課 ... 管理...
- 5第十一章衝突管理Conflict Management
第十一章衝突管理Conflict Management 在任何一個組織或是企業,合作、競爭和衝突,這三者都可能是同時並存的。 衝突管理的重點,就是如何將這三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