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爾泰[法國啟蒙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 - 中文百科知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文名:弗朗索瓦-馬利·阿魯埃; 出生日期:1694年11月21日; 性別:男; 英文名:Voltaire; 外文名:François-Marie Arouet; 別名:伏爾泰; 籍貫:法國巴黎 ... 伏爾泰[法國啟蒙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伏爾泰[法國啟蒙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 更多義項▼ 收起列表▲ 伏爾泰[法國啟蒙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伏爾泰[2010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圖書] 伏爾泰(法文:Voltaire,生於公曆紀元1694年11月21日—逝於公曆紀元1778年5月30日,享年83歲),本名弗朗索瓦-馬利·阿魯埃(法文:François-MarieArouet),伏爾泰是他的筆名,法國啟蒙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著名學者、作家。

伏爾泰是十八世紀法國資產階級啟蒙運動的泰斗,被譽為“法蘭西思想之王”、“法蘭西最優秀的詩人”、“歐洲的良心”。

主張開明的君主政治,強調自由和平等。

代表作《哲學通信》《形上學論》《路易十四時代》《老實人》等。

基本信息中文名:弗朗索瓦-馬利·阿魯埃出生日期:1694年11月21日性別:男英文名:Voltaire外文名:François-MarieArouet別名:伏爾泰籍貫:法國巴黎出生地:法國巴黎民族:法蘭西人國籍:法國星座:射手座去世日期:1778年5月30日職業: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畢業院校:劍橋大學代表作品:《哲學通信》、《路易十四時代》、《老實人》主要成就:打破封建專制主義價值傳統,傳播啟蒙思想,為大革命做思想準備一生創作了50多部戲劇作品,大量哲理小說和歷史著作信仰:自然神論人物生平家庭背景伏爾泰伏爾泰出生在巴黎一個富裕的中產階級家庭,他是家裡五個孩子當中最年幼的孩子(最後只有三個孩子存活下來)。

父親弗朗索瓦‧阿魯埃是一位法律公證人,後任審計院司務。

母親瑪莉‧瑪格麗特‧杜馬來自普瓦圖省的一個貴族家庭。

伏爾泰先後在巴黎耶穌會和路易大帝高中接受教育。

伏爾泰中學畢業後,父親曾送他進了法科學校,希望他將來能成為一個法官。

但是,伏爾泰希望做個詩人,為捍衛真理而“面臨一切,對抗一切”。

因此,他很少上學聽課,卻經常寫一些諷刺即景詩。

他擅長於以機智的諷刺來抨擊社會醜惡。

他說:“笑,可以戰勝一切,這是最有力的武器。

”成長經歷在高中時代,伏爾泰便掌握了拉丁文和希臘文,後來更通曉義大利語、西班牙語和英語。

1711年至1713年間他攻讀法律。

投身文學之前,伏爾泰還為法國駐荷蘭大使當過秘書,並與一名法國女子墮入愛河。

兩人私奔的計畫被伏爾泰的父親發現,被迫回國。

1715年,伏爾泰因寫詩諷刺當時攝政王奧爾良公爵被流放到蘇里。

創作經歷1717年,他因寫諷刺詩影射宮廷的淫亂生活,被投入巴士底獄關押了11個月。

在獄中,伏爾泰完成了他的第一部劇本,關於路易十五的攝政王,菲利普二世(奧爾良公爵)的悲劇《俄狄浦斯王》(Œdipe)。

在這部作品中,他首次使用了“伏爾泰”作為筆名,這名字來自他法國南部故鄉一座城堡的名字。

1718年秋,《俄狄浦斯王》在巴黎上演引起轟動,伏爾泰贏得了“法蘭西最優秀詩人”的桂冠。

1726年,伏爾泰又遭貴族德·羅昂的污辱並遭誣告,又一次被投入巴士底獄達一年。

出獄後,伏爾泰被驅逐出境,流亡英國。

1726年-1728年,伏爾泰在英國流亡是他人生的一個新時期。

他在英國居住三年期間,詳細考察了君主立憲的政治制度和當地的社會習俗,深入研究了英國的唯物主義經驗論和牛頓的物理學新成果,形成了反對封建專制主義的政治主張和自然神論的哲學觀點。

《哲學通信》就是他在英國的觀感和心得的總結,也是他第一部哲學和政治學的專著。

1729年,因得到法國國王路易十五的默許,伏爾泰回到法國。

以後一些年他陸續完成和發表了悲劇《布魯特》、《薩伊》、以及歷史著作《查理十二史》等。

1734年,伏爾泰正式發表了《哲學通信》,宣揚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成就,抨擊法國的專制政體。

書信集出版後即被查禁,巴黎法院下令逮捕作者。

他逃至情婦夏特萊侯爵夫人在西雷村的莊園,隱居15年。

這期間他一度被宮廷任命為史官,並分別於1743年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1746年當選為法蘭西學院院士。

隱居生活使得伏爾泰的才能得到發揮,他寫下許多史詩、悲劇及歷史、哲學著作。

如哲學和科學著作《形上學》、《牛頓哲學原理》,戲劇《凱撒之死》、《穆罕默德》、《放蕩的兒子》、《海羅普》,哲理小說《查第格》等。

這些作品的發表使得伏爾泰獲得了巨大聲譽。

70歲的伏爾泰畫像1749年,夏特萊侯爵夫人因難產逝世。

伏爾泰短暫地回到巴黎。

1750年,伏爾泰應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腓特烈大帝)邀請到柏林,得到宮廷文學侍從的職位待遇。

1753年,伏爾泰與另一位國王賞識的科學家莫佩爾蒂發生爭執,伏爾泰寫文章諷刺莫佩爾蒂的荒謬論文。

但後者得到國王的支持。

這一事件導致了伏爾泰與國王關係的破裂,並促使他離開普魯士。

他在居留柏林時期最重要的出版著作是《路易十四的世紀》(LESIECLEDELOUISXIV)。

離開普魯士後,伏爾泰在法國和瑞士邊境上一個叫凡爾納的地方置購房產定居下來。

此後他全心投入到火熱的啟蒙運動中。

一方面他用化名寫作和印發了大量小冊子,抨擊天主教會和新教的宗教迫害專制政府草菅人命等罪行;另一方面他支持年輕一代的啟蒙思想家特別是百科全書派的鬥爭,積極為他們撰寫條目,《哲學辭典》就是他為《百科全書》所寫的哲學條目的彙編。

同時,除了繼續創作戲劇作品外,他還完成了《彼得大帝治下的俄羅斯》、《議會史》等歷史著作和《老實人》、《天真漢》等哲理小說。

伏爾泰的不倦鬥爭,推動了啟蒙運動的發展,他本人也被人們尊稱為“凡爾納教長”。

與世長辭位於先賢祠的伏爾泰雕像和墓碑1778年2月10日,當84歲的伏爾泰回到闊別29年的巴黎時,他受到了人民熱烈的歡迎。

這時是伏爾泰人生髮展的最輝煌的頂點。

不久,他便病倒了,於同年與世長辭。

臨終前,伏爾泰對自己的後事做了囑咐:把棺材一半埋在教堂里,一半埋在教堂外。

意思是說,上帝讓他上天堂,他就從教堂這邊上天堂;上帝讓他下地獄,他可以從棺材的另一頭悄悄溜走。

伏爾泰死後,仍然受到教會的迫害,以致他的遺體不得不秘密地運到香檳省。

安放在一個小禮拜堂內。

直到1791年法國大革命期間,人民才把他的遺體運到首都,並在他的柩車上寫著:“他教導我們走向自由”。

他的骨灰從此長眠在巴黎先賢祠中,永遠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憑弔和瞻仰,人民親切地稱呼他為“精神王子”。

伏爾泰是啟蒙的鬥士,一生為思想和言論自由而戰,靠自己的筆過獨立的生活。

主要思想反社會學伏爾泰肖像伏爾泰是自然法學說的擁護者。

他從自然法論的立場出發來揭露和批判封建專制和教會的統治。

他認為:自然法就是符合人性或人的本能的,適用於所有人的,並且天下人都認為是公正的自然法律。

他把法律分為兩類,即自然法和制定法。

自然法,適用於所有的人,對所有人都有好處,不偷盜,不殺人,不淫亂,不撒謊,敬父母,重互助等,這些都是自然所頒布的法律。

制定法包括國家制定的法律和教會法。

法律是政治的法律,是任意制訂的、純粹民政的法律,時而設定五監察官,時而設定執政官,時而召開百人團會議或平民會議,時而成立雅典刑事法庭或元老院,實行貴族制、民主制或君主制。

若以為一個世俗的立法者有可能不是出於自己的利益,而是代表神明制訂出哪怕一條這樣的政治性法律,那就是不了解人類的心意。

人都是為了一己的私利才欺騙別人的。

伏爾泰認為,自然法是制定法的基礎,就是在公正的觀念上奠定法律基礎。

理性主義史學伏爾泰開創了理性主義史學,把對封建專制和維護其存在的上層建築和意識形態的批判,作為其理性主義史學的題中之意。

伏爾泰認為理性是歷史前進的動力,即“人依其理性以認識自然,也依其理性以改造社會。

發揚理性,就是推動歷史;蒙蔽理性,就是阻礙進步”。

他認為人類歷史發展到今天,只有四個時代是理性彰顯和值得讚美的時代:希臘時代藝術和科學的第一次繁榮;凱撒和奧古斯都的羅馬時代;文藝復興時期學問、科學和美術重新發展;路易十四時代,“人類理性已臻成熟”。

至於其他時代,世界呻吟在愚昧、野蠻和迷信的統治之下。

伏爾泰在對人的理性備加推崇的同時,批判和否定壓抑人的理性的封建專制和基督教神意史觀。

伏爾泰在《路易十四時代》一書中深刻剖析了君主專斷的種種弊端,認識到“君主使人感到枷鎖的分量”,主張以法治國,反對君主專斷。

他斷言,人只有在自己的人格與自由得到尊重與保障的前提下,才能發揮自己的理性,推動社會繁榮。

伏爾泰還否定了上帝在人類歷史領域中的主宰地位。

在他的兩部史著《路易十四時代》和《風俗論》中,伏爾泰不遺餘力地揭露和批判了宗教的虛偽、教士的兇殘貪婪,以及信徒的宗教狂熱和不寬容造成的荒誕悲劇。

“宗教狂熱使科學本身也變成了它的同謀者,並扼殺理性”。

伏爾泰還揚起理性主義的大旗,猛烈抨擊了包括作為神學時代最後一部重要著作《世界史》的作者博絮埃在內的神意史觀,肯定了作為歷史主體的人,在歷史進程中的主導地位,從而把理性主義史學擺在了應有的位置上。

政治主張伏爾泰反對君主專制制度,提倡自然神論,批判天主教會,主張言論自由。

他被廣泛傳頌的一句話是(為後人杜撰,非伏爾泰本人所說):“我並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是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法文:Jenesuispasd'accordaveccequevousdites,maisjemebattraijusqu'àlamortpourquevousayezledroitdeledire。

英文:Idisapproveofwhatyousay,butIwilldefendtothedeathyourrighttosayit。

)”這句話代表了他對於言論自由的主張(伏爾泰並沒有說過這句話,這句話是EvelynBeatriceHall在1906年出版的傳記《伏爾泰的朋友們》中,為表達伏爾泰的觀點整理杜撰出的)。

伏爾泰尖刻地抨擊天主教會的黑暗統治。

他把教皇比作“兩足禽獸”,把教士稱作“文明惡棍”,說天主教是“一些狡猾的人布置的一個最可恥的騙人羅網”。

他號召“每個人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同駭人聽聞的宗教狂熱作鬥爭,一些人咬住他的耳朵,另一些人踩住他的肚子,還有一些人從遠處痛罵他。

”伏爾泰是一個自然神論者,提倡對不同的宗教信仰採取寬容的態度,他終生與宗教偏見作鬥爭,但又認為宗教作為抑制人類情慾和惡習的手段是必不可少的。

他認為要統治人民,宗教是不可缺少的。

他說“即使沒有上帝;也要造出一個上帝來”。

伏爾泰信奉自然權利說,認為“人們本質上是平等的”,要求人人享有“自然權利”。

他主張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但又認為財產權利的不平等是不可避免的。

他把英國的君主立憲制理想化了,認為最理想的是由“開明”的君主按哲學家的意見來治理國家。

伏爾泰在啟蒙運動的思想家中,反映上層資產階級的利益,主張開明君主制。

社會影響18世紀法國啟蒙運動是人類歷史上一個光輝燦爛的時代。

在當時眾多的思想家中,伏爾泰是公認的領袖和導師。

他博學多識,才華橫溢,著述宏富,在戲劇、詩歌、小說、政論、歷史和哲學諸多領域均有卓越貢獻。

他一生反對專制主義和封建特權,追求自由平等和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並在最終導致法國大革命的輿論變化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伏爾泰的影響不只限於法國,他的思想代表了整個啟蒙運動的思想,啟迪了民眾的心智,影響了整整一代人。

伏爾泰是法國啟蒙運動的泰斗和靈魂,被啟蒙思想家們公認為導師。

他漫長的一生幾乎跨越了整個啟蒙時代,他崇高的威望、廣泛的社會影響和大無畏的鬥爭精神,推動著法國啟蒙運動的發展並使其影響擴展到整個歐洲。

創作風格伏爾泰作品集伏爾泰的文學觀點和趣味,基本上承襲了17世紀古典主義的餘風,這主要表現在他的詩歌和悲劇創作上。

他的史詩《亨利亞德》(1728年),以法國16世紀宗教戰爭為題材,寫波旁王朝亨利四世在內戰中取得勝利後登基為王,頒布南特赦令以保障新教徒的信仰自由。

史詩中的亨利四世被當做開明君主的榜樣來歌頌。

伏爾泰的哲理詩說理透徹,諷刺詩機智冷雋,有獨到之處。

伏爾泰畢生主要從事戲劇創作,先後寫了50多部劇本,其中大部分是悲劇。

他的文學作品中最有價值的是哲理小說。

這是他開創的一種新體裁,用戲謔的筆調講述荒誕不經的故事,影射和諷刺現實,闡明深刻的哲理。

名言警句時間最長的莫過於時間,因為它永遠無窮盡;最短的也莫過於時間,因為我們所有的計畫都來不及完成。

事業不是事業為了思想,而是思想為了事業。

堅持意志偉大的事業需要始終不渝的精神。

不經巨大的困難,不會有偉大的事業。

思想說出一個人真實的思想是人生極大的安慰。

思想像鬍鬚,不成熟就不可能長出來。

思想寓於軀體,但儘管如此,身體最健壯的人不一定就是傑出的思想家。

幸福一般而論,各個不相同的不幸造就幸福。

因此,越是一次次不幸的頻繁發生,就越是好事一樁。

讀書書讀得越多而不加思考,你就會覺得你知道得很多。

而當你讀書並思考得更多的時候,你就會越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還很少。

當我們第一遍讀一本好書的時候,我們仿佛覺得找到了一個朋友。

當我們再一次讀這本好書的時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

讀書使人心明眼亮。

人生沒有所謂命運這個東西,一切無非是考驗、懲罰或補償。

教育教育的力量大於天賦的力量。

成功要在這個世界上獲得成功,就必須堅持到底,劍至死都不能離手。

勞動勞動是快活的根源。

友誼友誼是心靈的結合。

友誼是靈魂的結合,這個結合是可以離異的,這是兩個敏感、正直的人之間,心照不宣的契約。

真理真理好比水果,只有熟透時才能採摘。

道德美德與過惡,道德上的善與惡,都是對社會有利或有害的行為。

在任何地點,在任何時代,為公益作出最大犧牲的人,都是人們稱為最道德的人。

國家人類第一個國王乃是一名成功的士兵,國家的功臣無需有榮耀的祖先。

理想在理想的最美好世界中,一切都是為最美好的目的而設。

社會我很清楚,人家已經“榨過桔子”了,現在必須設法保住“桔子皮”。

為了自警,我準備編一本適用於國王的小詞典。

愛情愛情之中高尚的成分不亞於溫柔的成分,使人向上的力量不亞於使人萎靡的力量,有時還能激發別的美德。

運動生命在於運動。

個人作品創作時間作品名稱外文原名1731查理十二史HistoryofCharlesXII,KingofSweden1732薩伊Zaïre1733哲學通信LettresphilosophiquessurlesAnglais1736俗世之人LeMondain1747札第格或命運ZadigoulaDestinée1751路易十四時代LESIECLEDELOUISXIV1752微型巨人Micromégas1755中國孤兒L'OrphelindelaChine1756風俗論EssayontheMannersofNations1759老實人或樂觀主義Candideoul'Optimisme1764哲學辭典Dictionnairephilosophique1767天真漢L’Ingénus——蘇格拉底Socrates——穆罕默德Mahomet——梅羅珀Mérope史上10大最著名的單身2011。

都說今年是光棍年,那么,站在這個難以啟齒的話題上,不妨讓我們看一下那些光棍偉人前輩們——同學們,你不是一個人在光棍!柏拉圖|達·芬奇|伊莉莎白一世|牛頓|伏爾泰|貝多芬|簡·奧斯汀|阿爾弗雷德·諾貝爾|金岳霖|文森特·梵谷[單身]相關詞條 《伏爾泰》 《伏爾泰》是丹東的作品。

雕像中的伏爾泰沉穩地端坐在扶手椅子上,轉頭側視前方,兩眼閃爍著智慧與狡黠的光芒,好像古代傳說中的聖哲賢人。

他那寬大的長袍以流動的... 概述   作者風格   伏爾泰 伏爾泰精選集 伏爾泰精選集——外國文學名家精選書系,作者伏爾泰,由丁世忠編選,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奶奶4月出版發行。

內容提要   作者簡介   目錄 伏爾泰像 《伏爾泰像》陶土像,作者是法國雕塑家烏東,創作於1778--1780年,現藏於法國法布博物館。

作者 伏爾泰時代 《伏爾泰時代》本書源於威爾·杜蘭名作《世界文明史》之第11卷《伏爾泰時代》。

杜蘭,美國著名史學家及哲學史家,一流通俗作家,曾畢生之力,與夫人一起,撰成巨... 內容簡介   社會影響   作者簡介 伏爾泰坐像 大理石雕像(一七八二。

烏東創作。

為了塑造伏爾泰的形象,烏東先後為他作了很多件頭像、胸像。

這件坐像開始創作於伏爾泰去世前一年,真實地記錄了這位八十歲高齡的... 基本內容   作者生平 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說 雨果在伏爾泰逝世一百周年紀念會上發表的演講。

1878年的法國,拿破崙三世王朝已經推翻,建立了共和政府。

作者也早已結束了19年的流亡生活。

但是,德國對法的... 原文欣賞   作者簡介   背景資料   整體把握   段落層次 伏爾泰[法國啟蒙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 伏爾泰(法文:Voltaire,生於公曆紀元1694年11月21日—逝於公曆紀元1778年5月30日,享年83歲),本名弗朗索瓦-馬利·阿魯埃(法文:F... 人物生平   主要思想   政治主張   社會影響   創作風格 伏爾泰哲理美文集 論美論宗教論中國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目錄 相關搜尋伏爾泰政治著作選故宮曹煒伏爾泰諷刺小說老實人寶馬雙色球伏爾泰與孔子伏爾泰中短篇小說集頤和園圓明園暹羅貓伏爾泰時代/世界文明史伏爾泰完全寫生手冊梅里雪山伏爾泰法拉利伏爾泰小說選布達拉宮伏爾泰石膏像素描·色彩熱門詞條ABUafteranniversaryboobsICphotoscape乳蛋白部分水解配方奶粉二氧化碳吊床大富翁8修改器徐靜蕾得勝微風廣場放牛班的春天翎臺中捷運綠線莎士比亞的故事落地窗豪門軍少寵妻無度逆向工程電容飛機模型鬥牛黑珍珠FormatFactorykirklandRGFRockNRoll三立新聞臺中國歷史人物地板清潔劑寶詠琴小額信貸我們都傻支那泛音瀧澤百度MP3艾瑪史東萬寶龍親子鑑定貨幣銀行學陳巧明香蕉牛奶jo保溫箱動次台灣娛樂1971大明望族李芳雯粗點心戰爭蘋果新聞伏爾泰[法國啟蒙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百科知識中文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