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偏寶貝該打疫苗時病了,得!這一針又要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寶寶生病了

耽誤了接種疫苗,咋辦?

不少醫生和護士姐姐,都會一口咬定:「寶寶生病就不許打疫苗了!不太安全!」這樣一來,接種表上的日子臨近時,天天提心弔膽,真怕寶寶病了。

生病後多久再打疫苗呢?會不會有什麼影響?心都操碎了……

醫生您好!我家寶寶三歲零兩個月,因檢查缺少B肝抗體,醫生建議疫苗三針。

8月15日第一針後,本應在9月中旬進行第二針,但因寶寶一直感冒後咳嗽至今未接種,請問現在能接種嗎?推遲這麼久打疫苗有影響嗎?期待您的回覆。

答:很多種疫苗之所以需間隔一定時間接種幾次是因上一次接種後在體內產生抗體高峰期時,繼續刺激抗體產生,達到更高的水平,獲得更長的保護期。

每種疫苗的接種和間隔時間都有臨床研究支持的。

不能按規定的間隔時間加強會達不到預期效果,但對孩子沒負面影響。

再有,輕症時可接種疫苗。


預定接種期間孩子身體不適怎麼辦?

由於疫苗是減毒或滅活的病毒或細菌,接種後會對人體造成微小「疾病」過程,所以接種前的兒童身體應該處於健康狀態

1.病癒多久可以打疫苗?

生病期間不能接種疫苗,可在病癒一周後再接種,否則疫苗接種後反應較大,接種後長遠效果也不夠強。

2.腹瀉需注意

腹瀉期間就不要接種疫苗,特別不要接種口服疫苗,比如口服脊髓灰質炎疫苗、輪狀病毒疫苗等。

3.輕症時可接種疫苗

4.免疫系統的建立,不能拖

還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太小,身體不結實,抵抗力太弱,所以希望孩子長大一點,抵抗力增強後再進行預防接種,這是非常不正確的想法。

嬰兒出生後,先天性免疫(皮膚屏障、體液抑菌等)與成人差別極小,而後天獲得性免疫才剛起步,需要通過預防接種等方式促進獲得性免疫發育,並使之逐漸成熟。

按時接種疫苗是促進嬰兒免疫發育的良好方法。

家長拖延接種,反而不利於孩子的免疫系統成熟。

5.接種後反應,是好事

另外,預防接種後出現一些局部或全身不適,家長不必驚慌。

疫苗就是減毒、滅活的細菌和病毒或其碎片。

進入人體後,刺激免疫系統成熟過程中,出現一些反應性症狀,應是好事,也是預防接種成功的標誌之一

家長不要因為心疼孩子,錯誤理解預防接種,延遲接種,增加嚴重傳染病感染的風險。

(詳細請參考《崔玉濤圖解家庭育兒6:小兒疫苗接種》)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疫苗皆禍害?!寶寶打疫苗,你需要知道這些

在醫學史上疫苗可是個大功臣。可是近幾十年,反對疫苗的聲音此起彼伏,認為疫苗會導致自閉症、腦炎等疾病,許多國家的科學家做了實驗,都沒發現這些病症和接種疫苗有必然聯繫。幾個月前一個」關注疫苗安全「的...

給寶寶打完疫苗別著急走,留觀30分鐘可救命

當您帶著孩子去打疫苗時,是否留意到了預防接種門診內「請留觀30分鐘」的告示牌?很多家長無視它的存在,更不知它存在的意義。預防接種單位提出的「留觀30分鐘」是有科學依據的,這30分鐘對寶寶生命健康...

寶寶接種完疫苗就發燒,這正常嗎?

隨著疫苗可預防疾病通過有效的預防接種而顯著減少或消滅(消除),人們對預防接種後不良反應就顯得越來越關注。疫苗同藥品一樣,也可能會有不適反應。例如:接種部位壓痛、紅腫以及輕度發熱。不少寶寶接種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