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的引導孩子 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一、先傾聽再出主意
孩子會經歷很多「危急時刻」,並非我們想像中的那麼無憂無慮。
不僅要幫孩子走過這段時刻,而且幫助她消化理解害怕、生氣、失望、尷尬、傷心這些情緒,對於我們做父母的來說是很關鍵的。
首先是應該多傾聽孩子,確定孩子的感受,然後父母再充當軍師,這樣孩子會學會在困境中與他人溝通,更有自主性。
二、每天都跟孩子說一次「我愛你」,每天給孩子一個擁抱
父母間應約定好,每天都要跟孩子說一次「我愛你」,無論是什麼時候都行,有時候寶寶剛睡醒,有時候是晚上要睡覺的時候,有時候是去接她放幼兒園的路上。
這時候,孩子也會笑眯眯的跟我們說「我也愛你」。
我們總認為愛是應該用行動來表示的,但是,為了讓孩子知道怎樣去表達,我們還是應該要常常虛實結合一下。
三、避免批評和指責
過多的批評和指責對孩子的心理成長是沒有好處的。
特別是當已經有人對某件事向孩子提出批評的時候,再在旁邊橫加指責,我認為是非常錯誤的,那樣會很傷孩子的自尊,從而產生逆反心理。
這種時候,就應該心平氣和地、耐心地教育,先通過講故事的方式讓她自己對故事中的行為進行評判,然後將故事中的行為與他的行為進行對比,讓她知道自己的過錯,最後表揚一番她的長處,告訴她這件事雖然做錯了,但是沒關係,只要能改正你還是和以前一樣棒,是個大家都喜歡的好孩子。
那樣不僅使她找回自信,還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以後一定會改正的。
四、良好道德品質有培養
1、有的時候帶孩子外出在見到朋友的時候會讓孩子叫「叔叔、阿姨」和人家打招呼。
有的孩子聽話按照父母的要求做,父母很高興,對方也誇獎小孩真懂事;若孩子不願意,父母就感覺臉面無光,就會當著朋友的面前說是沒禮貌的小朋友,呵斥孩子。
其實這是孩子的正常反應,在2、3歲的時候,是自我意識的初期,是面向陌生人最原始的條件反射,是正常發育的表現,而父母往往感覺自己的小孩沒有禮貌而尷尬。
有時家長會因孩子所謂的「不禮貌」而讓家長尷尬,但是也不能當眾責備孩子。
五 以身作則、身體力行
一個家庭,父母是原件,孩子是複印件,原件沒有問題了,複印件自然會很好。
孩子就像是家長的一面鏡子,孩子身上有問題了,反射出來的就是家長的問題!改變從我們做起,幸福生活從父母做錯那一刻開始,水滴石穿不是水的力量,而是堅持的力量,斷斷續續的努力等於白努力,別讓孩子的成長耽誤在自己的手上!
十歲孩子5次離家出走,家長該如何面對犯錯的孩子?
做兒童心理諮詢師的學姐分享了一個很有趣的案例。周末,瑞瑞的媽媽帶著孩子來諮詢,說自家的孩子實在是太叛逆了,別看才10歲,可是已經有5次離家出走的經歷了。最嚴重的一次居然離家2天時間,家裡人問了所...
孩子一錯再錯,原來竟有80%的父母都用錯了批評的方式!
走在超市門口,一個4歲左右的小男孩吵著媽媽要玩,門口的遊樂機,媽媽看了自己手中提的大袋子,無奈的說道:「之前不是玩過了嗎?你怎麼這麼不聽話?快回家!你再不走,我自己就走了啊」,於是媽媽就轉了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