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不注意這點,孩子只會怨恨你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孩子可以因為家境不好而抱怨家長無能嗎?

先不論這種言論的好壞,我們來分析下,孩子為什麼會有如此的想法和言論,和家長為什麼會教育出抱怨自己的孩子呢?

孩子看見別人有名牌包包,或者有個好爹可以坑,自己不平衡,埋怨自己生錯家庭,或者父母沒本事。

這種行為其實是把問題推給父母,自己痛苦讓父母承擔,骨子裡其實是依賴的心理。

覺得父母應該給自己鋪好路,而不願承擔生活的壓力和痛苦,不願獨立面對困境,這就像一個未長大的孩子。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隨著孩子的長大,家長越來越放手孩子的生活。

從剛開始,24小時無微不至的呵護,到後來離開家庭自己生活,家長會越來越少的為孩子的行為和生活承擔責任。

如果家長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習慣於過度保護孩子,過度為孩子負責而不自知,孩子就會變得依賴意識強,獨立性弱,過於依賴父母的庇護。

直到長大成人,也會與原生家庭過於黏連,或者成為媽寶男,或者媽寶女。

有玩笑說,貝克漢姆的小女兒小七生得好,是上輩子拯救了地球。

那些埋怨父母的人,只埋怨父母,為什麼不責怪自己上輩子沒有拯救地球的大公大德呢?我的意思是說,這類小孩沒有把看問題的角度放在自己身上。

為什麼會有這種事情發生呢?

孩子之所以遇事不順,喜歡埋怨父母,跟父母小時候包辦替代,太過溺愛有關。

父母事事為孩子代勞,無形中剝奪了孩子獨立自主意識的發展,孩子獨立做事的能力受到抑制。

家長不讓孩子做事,以為是對孩子好,但這恰恰是害了孩子,而且最終會遭到孩子的埋怨和怨恨,實在得不償失。

慈母多敗兒,說得就是這類情況。

如果孩子因為家境不好,埋怨父母,父母不要羞愧,反而應該反思下,自己是不是為孩子的生活承擔過多了。

父母會有寵溺孩子的行為,跟父母的心理狀態有關。

此類父母都有怎麼樣的心理狀態呢?

  1. 補償自己。

    有些家長,從小是孤兒,沒有受到過父母的疼愛,自己有了小孩,就想把自己不幸的童年補償給孩子。

    自己受的苦,不想讓孩子受。

    補償孩子就是補償自己內在的那個小孩。

    孩子吃好吃的,就跟自己小時候也吃到一樣。

    這樣的父母不是愛孩子,而是補償自己,所以愛孩子往往變成溺愛孩子。

    這種愛是缺乏理智的。

  2. 補償孩子。

    接觸很多的家長,特別是父親,常常自己因為忙工作錯過了孩子的成長,沒有更多的陪伴孩子身邊,所以心懷內疚,所以等一有機會,就想加倍補償孩子。

    這種補償有時候會過度,反而阻礙孩子獨立自主能力的發展。

孩子的行為和家長的行為是相輔相成的,家庭教育很重要。

家長的想法和行為會深深的影響孩子的想法和行為。

所以,家長需要了解更多的家庭教育的知識,學習如何做父母,才能更好的幫助孩子成長。

光有愛是遠遠不夠的!

新書上市,歡迎購買,噹噹,京東商城有售

書名:幼小銜接-陪孩子度過幼升小關鍵期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