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孩子中就有1個有「心病」,虐殺小動物到底是怎麼想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日前,網友「葉小葉麻麻」po出的一條微博引得網友們紛紛倒吸涼氣,驚呼這孩子「要逆天」。

該微博有圖有真相,圖片中,一個留著短髮的小女孩拿刀指向鏡頭,又指向前方,「炫耀」著自己的「戰利品」——一隻白色的小倉鼠已倒在血泊之中。

更令人髮指的是,小女孩的媽媽不僅曬出女兒的刺殺過程,還調侃道,「這是武則天轉世麼?因為不喜歡白色的,直接用這個刀,直接砍了,可憐的小倉鼠。

每一個看到此微博的人,除了憤怒,震驚,還是憤怒,震驚。

網友說:不是天使,是惡魔

@吖白菜Crazy:孩童時期是否有虐殺動物史不是一直是反社會人格和篩選殺人兇手的因素之一嗎?在女孩第一次虐待動物的時候,父母沒有嚴肅對待並嚴厲教育,掐死兔子和捅死倉鼠這兩件事情發生後,女孩媽媽還不以為然,到底什麼樣的人能笑著看孩子虐殺動物,還拍下發朋友圈,老實說,我覺得那媽媽更恐怖。


@亞_莉:我天,真是挨千刀的,這孩子這麼小就血腥暴力,都說小朋友是天使,這孩子惡魔啊,不教育早晚的完。


@中庸小道:幼年時期虐待動物是很嚴重的心理問題,及時干預可以預防發展並根治,如果熟視無睹以後會出現更嚴重的缺陷,孩子出現這種狀況父母一定要重視,及時去醫院諮詢!父母的態度更讓我震驚!

專家說:是病,得治

北京安定醫院兒科主任崔永華:一個病患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病患的家庭。

因為家庭教養方式的不當,以愛的名義傷害了孩子的情況並不鮮見,不管是虐待小動物,還是殺兔子等都是孩子非健全人格的體現,父母在其中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世界兒童和青少年精神醫學及相關學會副主席鄭毅:我國兒童心理精神障礙的發病率約為17%左右,與國際上的20%基本相當。

國際上有兩個「1/5」,即1/5的孩子有心理問題,僅1/5的孩子得到及時的診斷和治療,另外80%都沒有得到治療。

我國兒童的行為和精神問題頻發,很多導致了成年期的焦慮和抑鬱,甚至更嚴重的自傷和傷他後果。

性格決定命運,7歲以前是健全人格形成的重要時期,如果不及時治療,成年後將存在重大隱患。

Q&A

虐待小動物可能並不是「淘氣」的表現,或許已經是兒童心理疾病的徵兆,帶著諸多對孩子成長中的「問題」,頭條妞對北京安定醫院兒科主任崔永華進行了專訪:

Q:有網友說這種虐待動物的行為是反社會人格,您怎麼看?

A:不敢確定是反社會人格,但肯定是不好的行為,而且不是孩子出生的時候就有的。

很有可能是從捏死一隻蚊子,踩死一隻螞蟻,殺死一隻青蛙,逐步演變到了拿刀刺死倉鼠。


Q:除了虐待小動物以外,兒童行為問題還有哪些表現?

A:虐待小動物是最常見的,還有欺負小同學、輕易發生武裝衝突、說謊等。

有一個父親和我說,孩子的「情商」特別高,特別會說謊,殊不知說謊也是兒童心理和行為問題的一種體現,但可怕的是,很多家長不以為然,甚至以此為榮,覺得是孩子情商高、智商高。

不得不說的是,二胎政策放開後,隨著生育二胎的家庭增多,家中老大的心理問題也暴露出來,即同胞競爭障礙,有的大孩子揚言「要摔死弟弟(妹妹)」,家長感到很害怕,又很擔心,這半年時間裡,僅我們醫院就收治入院了3個這樣的孩子,門診接診的不下20例。

建議夫妻在生育二胎前,先和大娃做好心理上的鋪墊工作,避免出現同胞競爭障礙的情況。

Q:孩子有哪些症狀的時候,家長就應該考慮是心理問題了?

A:家長要留意孩子的言行,一旦孩子有行為或言語上的不良改變就應該注意了,比如行為容易暴躁、愛發脾氣、沒有善良心和同情心,喜歡虐待動物等,就應該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

這些改變可能是很長時間積累下的心理問題的爆發,多與父親忙於工作,母親又格外溺愛孩子有關,這容易使得孩子沒有安全感,不能勇於擔當。

7至14歲是青少年行為和心理問題爆發的高峰,表現是不適應學校的環境,不能處理和同學的關係,厭學等情緒出現。


多數精神問題都不是先天的,家長應該找准原因,或者到醫院尋求幫助,而不是一味慣著孩子。

很多時候,兒童的「異常」行為是吸引關注、宣洩不滿的一種方式。

如果不加以重視,到12歲至18歲時容易形成反社會人格。

因此,家長應主動尋找原因,切忌溺愛導致孩子養成不良習慣。


如果家長或孩子對精神科醫院有恐懼,可以前往我們的心靈彩虹工作室進行諮詢,在明亮私密的環境裡,孩子更容易敞開心扉,也方便專業精神科醫生判斷症狀,了解病情。



Q:兒童行為問題的恢復需要多久?

A:一般心理行為問題的恢復在2個月左右,情緒行為問題恢復的快一些,但問題和家庭息息相關,父母不改變就不可能讓孩子有改變,很多發病情況與不正當的教養方式有關,如果想讓孩子好,父母也需要接受治療或者宣傳。


改變以往不合理的教養方式,過多溺愛,過度關注,要什麼就立即滿足,不懂得延時滿足,就把孩子慣壞了,這樣孩子發病的幾率就非常高。

Q:如何避免兒童心理和行為問題的發生?

A:1,均衡的愛: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愛和母愛缺一不可,及時爸爸沒有時間帶全家出去玩,但其實陪伴在孩子身邊也是一種愛;

2,身體力行:孩子學習時,父母不能在外屋打麻將,而應該或工作,或看書,給孩子起到示範作用;3,接納挫折: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很多家長錯誤的認為,成長道路上只應該有陽光和雨露,而抗拒挫折,這是剝奪了孩子獲得抗壓力和對抗挫折能力的機會,永遠被甜蜜包圍,孩子永遠長不大;

4,不找藉口:一旦發現孩子有異常的變化,應該及時就醫,而不應該拖延,不能以「孩子正在青春期」、「只是愛發脾氣」這樣的理由安慰自己,而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

咱們現在認為孩子的心理健康在其成長發育過程中是否健康,有2/3是和教育、環境、培養的作用,僅有1/3與遺傳有關。

父母教養的好,孩子就不生病,教養的不好,孩子就可能出現心理或者精神問題。

特比是情緒障礙的兒童,多數都因教養方式的不當所致。

如果孩子在虐待動物,試試這三招

如果孩子經常虐待小動物,並喜歡虐待小動物,可能對孩子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父母一旦發現,一定要及時的加以制止和教育。

比較有效的方法有:

  1. 通過童話、故事等生動形象的內容教育孩子,給孩子繪聲繪色地描述小動物的善良、可愛和可憐,講述它們被野獸捕捉、吞食時的悲慘情景,藉以引起孩子對小動物的同情或愛護。

  2. 創設條件,讓孩子自己飼養一些小動物,諸如金魚、小雞、小鳥、小兔、家蠶等,讓孩子在長期的飼養過程中,隨著時間的推移和這些小動物的成長,與這些小動物建立起深厚的情感。

    孩子就會逐步養成主動地關心動物,愛護小動物的習慣。

  3. 豐富孩子的生活內容,把孩子的剩餘精力引導到遊戲、勞動、學習等方面來。

每個孩子都是家庭的核心,是家庭的希望,與望子成龍相比,孩子健康茁壯成長是每個父母更為迫切的心愿,孩子的精神健康和人格健全自然也牽動著每一個爸爸媽媽的心。

頭條妞希望,每一個寶貝都能身心健康,快樂成長。

 

精華薈萃,大腕雲集,不看那麼多,只看精品嗒

微信號:jktoutiaohao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兒童心理健康影響日後職業路

專家表示,家長和老師,需要隨時經常注意學生心理的微妙變化,發現問題及時疏導。專家提醒,暫時性的心理障礙若得不到及時排除,便會產生不良反應,從而影響以後心理的健康發展,甚至會釀成日後難以挽救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