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叛逆期的表現,取決於家長們應對的方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孩子不是爸媽不想管你,而是爸媽感覺自己做錯了。
從小就不應該把我們所有的想法強加在你身上,導致了你現在這樣子。
文/彭老斜
孩子上初中了,噩夢開始了不知道為什麼?以前對我們言聽計從的孩子變成了這般的叛逆,開始了對我們一些反抗。
可能有些家長們開始了對孩子的強力打壓,越打壓孩子就越來勁。
你感覺這也正常嘛。
孩子嘛,叛逆期都是這樣的,等過了就沒事了。
你錯了。
知道為什麼會開始反抗嗎?深究自身問題,總結出以下幾點:
1、你從小就是對孩子監督嚴格,你從小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你要聽話 你將來要怎樣怎樣
很少去發展孩子的主動性,你喜歡吧自己認為正確的東西強加於孩子,孩子比較被動,從小想反抗你,卻不敢反抗,現在其實是對你真正的反抗的開始,什麼愛啊,和差生玩啊,等等都是被動的反抗的表現,馬上就要的公開反抗的階段了(初三,高一,一直到你投降,承認你對他無能為力為止,高二高三),當你和他說的時候你常常會發現好像那些道理他都懂啊,他為什麼就是不按照大人認為正確的選擇區做呢,為什麼就是想自己搞自己的那一套呢
這其實是孩子成長的正常表現,在從小監督型的家庭里正常的孩子在初二開始,膽小的孩子,女生可能要晚些,難道你希望孩子很聽話,長大之後沒有主見,不願承擔責任麼,放手是必須的,這其實是孩子內心開始獨立的一個必然要求,否則,這個孩子長大了會有很多問題的,除非你打算養著他到老,否則你一定要開始學會尊重他
2、你第一要採取溝通,通過溝通雙方取得一致意見,注意這種溝通不是單方面的你說他聽,相反,應該是他多說你少說,讓他充分表達,並且完全尊重他表達的權利,你可以不同意他的想法,但他表達的權利一定要尊重,讓他體會到你對他的尊重,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這樣他的反抗會少一些,甚至消失,
3、溝通的目的,是一致性,你可以把多方面的意見表達充分,讓他自己選擇,比如如果不上學,他準備幹什麼,還有,他將來準備幹什麼,可能會遇到什麼問題,你能給他提供什麼幫助,什麼問題是他自己要獨自面對的,如果上學,他上學的目的是什麼,達到這個目標會有什麼困難,你能給她什麼幫助,什麼問題是需要他獨自面對的,
4、重要的是你是幫助他決策的人 ,而不是主宰他人生的人,你是尊重他的人,朋友多於父母,沒有年輕人喜歡有個不可逾越的高山壓在自己人生的道路上,讓自己失去人生的控制感,因為那樣他會覺得一種無力感,遇到這種無力感,年輕人就會焦躁,本能的反抗,無論是上學,不上學一定要由他自己決定,決不要強加自己的意志給他
5、其他你可以參考我給其他人的回答 不要相信什麼代溝,什麼學校不好什麼的,其實所有的這些一切問題都是主要是因為父母教育的方式的問題,學校只是個次要因素,監督型的家庭都會遇到這個問題(一定的)
你可以回去給孩子說:「孩子 爸爸媽媽很多地方不了解你,我們有些地方錯了,我們對你的確不夠尊重,你已經長大了,儘管你現在表現得和原來大不一樣,但我們知道那個不是真正的你 ,不愛學習不是你自己,我們希望你能儘快把更多的精力
轉移到學習上,但怎麼做必須由你自己決定,爸爸媽媽不能代替你決定,如果你願意的話我們可以重新讀過初三,沒關係,我們願意陪你一年,我們自己呢也要多學習學習了,」
每一種教育方式都會有相應的問題,只有從查找自身的不足開始,你才會有改變,改變了自己、同時也改變了孩子。
不要把責任推給孩子,孩子不懂不可怕,父母不懂事才大
你真的想要一個聽話的孩子嗎?表面的健康不代表真正的健康!
從小時候起,我們的身邊就有一個讓人十分抓狂的對手,這個對手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小學時,媽媽總會說,隔壁鄰居家小孩考了一百分,你再看看你。初中了,媽媽說,隔壁鄰居家小孩上重點高中了,你呢?高中了,媽...
愛頂嘴的孩子這樣教育,長大肯定有出息!別不信
當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爸爸媽媽們是否會有這樣的感覺:無論你說什麼,孩子都要頂嘴!對於孩子們的這種「頂嘴」和「發犟」,家長們其實不妨先思考一下:孩子為什麼會變得愛「頂嘴」?1.孩子長大了,已經有了...
奉勸各位父母,不要再培育「乖」孩子
看了一篇關於「小時候越乖,長大越痛苦」的文章,也發表一下看法。乖孩子是八零年代左右農村父母培育孩子的比較廣泛的一個標準,作者是農村長大的,不知道城市中當時是如何的看法,當時在農村中,有的時候誇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