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媽媽不要你了」是多少孩子的童年陰影,為什麼你還要用來「毒害」我孩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媽媽隊長

在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逗孩子」行為,本意上沒有惡意,但幼小的孩子並不能清楚分辨這種玩笑的真實性,就會信以為真,最後弄巧成拙。

「中國式逗娃」太可怕!或許你不經意間的一句玩笑,孩子會信以為真,並且會傷心、難過,甚至會深深烙印到TA的心中伴隨其一生。

這個代價太大了,我們當媽的絕不允許!

前兩天,我終於把來我家玩的親戚「請」回去了,原因是她竟跟我女兒開了個中國式玩笑——

我整個人炸了!憑什麼要我當媽的,要眼睜睜看著你把自己的快樂,建築在我孩子身上?

當天女兒一直抱著我不放手,怕我不要她。

為娘心碎了一地!

第二天,我果斷把親戚送走。

朋友們知道後,有的認為我做得對,為了孩子無須再顧及情面;也有的說我太小題大做了,提醒親戚下次不要這樣說就好了。

的確,有些大人以為這樣一句「你媽媽不要你了」只是玩笑話,不傷大雅。

但是在一個小小年紀的天真孩童心裡,卻會成為甩不掉的童年陰影。

1

在我們身邊,這樣的「熊親戚」還少嗎?他們只為圖一時的嘴上痛快,卻活生生地將傷害強加於稚嫩的孩子身上。

那些年,被傷害的孩子可真不少:

@兜兒媽:某天鄰居來我家玩,我恰好出差沒回來。

她跟女兒說「你媽不在家,是不是不要你啦?」,把女兒逗哭了後又說小孩小氣,連說都說不得。

真是夠了。

@天天媽:3歲的兒子剛上幼兒園。

那天,我因加班接孩子晚了,剛到幼兒園就看到他蹲在角落哭。

後來才知道他同班小夥伴的媽媽來接孩子,看到我兒子沒人接,就開玩笑說,「你媽還沒來接你,是不要你嘍。

」弄得兒子一個星期都不敢去幼兒園。

試想一下,一個大人經常被人開玩笑說「怎麼一個人?你老婆不要你了?」他都恨不得要揍人一頓並痛罵道「關你啥事!」

更何況是一個天真且還不會泄憤的孩子?一句玩笑話的殺傷力可不小。

2

除了「你媽不要你了」,中國式的逗娃語錄還有這幾種——

1、「不要媽媽,打你媽。

」——「你媽不要你了」的升級版

朋友曾跟媽隊「哭訴」過,某個中午飯,她孩子老叫嚷著要媽媽喂,否則不吃飯。

朋友說了一句「再不自己吃飯,媽媽不跟你玩了。

」旁邊的奶奶竟護著孩子說「別哭,奶奶餵。

不要媽媽,媽媽不好,打她。

孩子竟真的伸手要去打媽媽!

從「媽媽不要你了」到「打你媽」的轉變,這是在「慫恿」孩子向家人施暴、反抗。

自古以來,「百善孝為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如今,竟然有人教孩子打自己的媽媽,這樣做會讓孩子變得任性、驕橫,不尊重父母,對TA的成長是十分不利的。

2、「你喜歡媽媽還是爸爸?」——讓孩子在父母之間選擇

這似乎是大人們常用來"考"小孩的試題。

這個問題堪比「我和你媽掉水裡,你先救誰?」一樣難解。

大人都不願意回答這樣的千古難題,為何要為難孩子回答呢?

有專家表示,不要讓孩子回答更喜歡哪個家庭成員的問題。

如果孩子憑自己的感受說出喜歡其中某一個人,可能另一個人會不開心,孩子還可能會被批;

如果孩子違心地說喜歡另一個人,實際上就是間接「訓練」了孩子說假話,孩子就會認為說假話不但不被批評而且還會得到表揚甚至獎勵。

這就會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中埋下了一顆不誠實的種子。

3、「媽媽有了弟弟就不愛你了。

」——可能會引發二胎家庭的悲劇

過去就有不少關於這句魔咒引發「血淋淋」的教訓,比如5歲的女孩因為鄰居的一句玩笑「你媽媽不喜歡你了,只要你弟弟」,最後竟然將弟弟從5樓的陽台扔下導致弟弟當場死亡。

原本在二胎家庭里,大寶看著爸媽天天圍著小寶,感覺自己的愛被分割,或多或少會有些失落。

要是被這樣一句話「逗」過頭了,很可能當真,一旦情緒爆發,甚至會通過讓小寶「消失」以重獲父母的關注。

3

因此,我們作為父母,在所有可能會傷害孩子的語言暴力面前,要處理好「內外關係」,保護好他們——

1、和孩子:解決內憂,安全感UP

從孩子呱呱墜地開始,「父母」的這個身份在TA的心裡有著無比的信賴。

就像一位朋友分享的,面對「你爸爸不要你了」的挑逗時,安全感滿滿的孩子會機智地回答「爸爸最愛我了,肯定不會不要我的!」

這就是孩子對於父母的100%信任!

升級孩子的安全感,每天應堅持三件事:

① 多抱抱多親親:通過擁抱和親吻這樣的肌膚接觸,是增強信賴和提高安全感的最簡單方法。

國外朋友一見面就會抱一抱、親一親,以表達開心和信任,更何況是自己的孩子?那就更要把孩子常「掛」在身上啦!

② 實現高質量陪伴:良好的親子時光是培養父母和孩子感情的重要「催化劑」。

比如讀繪本、玩遊戲、唱歌等,都是孩子十分喜愛的親子項目。

不過,陪伴孩子時記得先把手機放下哦!

③ 不要吝嗇表白:大多數的中國父母不常把「我愛你」掛在嘴邊,其實,這一句表白恰是力量的源泉。

我有個朋友說,他父母從來沒跟他說過「我愛你」這樣的話,使他常一度認為父母不愛他。

如今他常跟女兒說愛她。

有次朋友因工作耽誤了接女兒的時間,而女兒說了一句話讓他感動了:「我知道爸爸最愛我了,肯定會帶我回家的。

」一個大男人竟淚流滿面。

2、和「熊親戚」:軟硬兼施,孩子為先

逢年過節,親朋好友相聚一堂,免不了要找孩子取樂一番。

兩招護寶神技了解一下:

熟人→及時制止,說明原因

如果發現自己身邊親近的人「敲問」孩子「喜歡媽媽還是爸爸」甚至「恐嚇」孩子「媽媽不要你了」,媽媽要第一時間出來制止,並說清楚危害。

比如「請不要對我的孩子開這些玩笑,他還小,內心會受傷害的。

」如果只制止不說明原因,他們可能還會犯同樣的錯誤。

普通親戚→委婉拒絕,能躲則躲

如果只是普通親戚或朋友想和孩子「聊聊天」,你可以先感謝他們對孩子的喜歡,然後委婉拒絕,比如說「謝謝阿姨對寶寶的喜歡哦。

不過現在寶寶餓了要去吃奶,不能陪阿姨玩啦。

要是有些親戚平時基本沒啥交集,並且比較「固執」,屢說不聽,我們能做的就是能躲則躲,能不見就不見。

在孩子的健康面前,沒有抹不開的情面。

別說是普通人,就連明星媽媽在公眾面前應對「中國式玩笑」,最先想到的是要保護好孩子,而不是遵守所謂的「遊戲規則」。

蔡少芬在《不可思議媽媽》的節目中就用行動做了證明。

其中有個選玩具or媽媽陪伴卡的環節。

蔡少芬的兩個女兒按著本心選了玩具,但是工作人員反覆強調說「媽媽已經碎掉、沒了」,她們忍不住哭了。

蔡少芬馬上趕往現場保住她們並一個勁地安慰「媽媽沒死,不要怕」。

事後,蔡少芬說:「她們覺得陪伴不用卡我都陪。

就像蔡少芬這樣的公眾人物,在節目中為了女兒,能把規則拋之腦後,不顧一切地保護她們。

我們作為父母,在面對「熊親戚」的玩笑時,也要挺身而出,在第一時間拒絕對方繼續傷害孩子。

對於不認識的人挑逗孩子,可以轉身就走,不用理會;如果是熟人親戚挑逗,就有必要跟他們說清楚,讓他們意識到這是錯誤的行為。

「你媽不要你了」,對孩子來說,沒有「玩笑話」,他們會信以為真,會恐懼,會沒有安全感。

如果這句玩笑被強調重複時,「三人成虎」的後果就是會讓孩子的內心被恐懼填滿。

大人們,請停止中國式逗娃吧!

-END-

「中國式逗娃」

大人在笑,孩子在哭

保護孩子,從拒絕逗娃開始

如果你贊同媽隊的觀點

就點讚、分享出去吧!

畫啦啦招募兼職寫手啦!

職位要求:

1、負責親子、育兒、母嬰類原創文章撰寫。

2、喜歡文字,文字功底紮實,原創能力強,做一位走心的寫手。

3、在家就可以輕鬆完成。

加分項:

1、有原創文章經驗者優先考慮。

2、能夠長期、穩定地提供文章的優先考慮。

3、熟悉媽媽群體,對育兒資訊信手拈來。

4、媽媽們,我們無任歡迎。

有興趣者,可到留言區獲取媽隊聯繫方式!

期待你的作品!

趕緊聯繫我們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我寧願你不喜歡孩子,也不希望你這樣逗孩子!

逢年過節,串門聚會這種人多的場合,為了活躍氣氛,很多人就變身「逗娃狂魔」,超級喜歡逗弄孩子。搞得媽媽帶孩子出席之前都要提心弔膽。但是每次看到自己的小孩被七大姑八大姨逗得哇哇大哭,大人們咯咯直樂。...

玩笑猛於虎,孩子要保護

曾經看到一條新聞:這個鄰居剛生了二胎男孩2個多月,大寶是個女孩才7歲,一天中午家裡只有媽媽和兩個孩子。當媽媽要去廁所,讓小姐姐幫忙帶一下小寶寶時,沒多久聽到窗外「轟」的一聲,隨即聽見女兒的驚叫聲...

媽媽,我要怎麼引起你的注意

一位媽媽淚崩反省:總在孩子面前玩手機,給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傷害。媽媽,我要怎麼引起你的注意?難道要等到孩子變得性格孤僻、手機上癮的時候才能引起父母的注意和重視?許多父母把工作之餘的碎片時間交給手機...

這4種『逗』娃方式,不阻止後果很嚴重!

很多成年人身上的問題,其實都是在童年時期種下了隱患。大人們一句「無意」的玩笑捉弄,很可能給孩子留下揮之不去的陰影,毀掉整個童年。武志紅曾說:中國廣泛存在的『逗』小孩,就是把心靈仍然敞開而單純敏感...

媽媽,我是充話費送的嗎?

讀中班的點點是個開朗大方的小姑娘,小嘴巴特別甜,真是人見人愛。可是前一段時間,點點的許多行為出現倒退現象,她變得越來越粘著媽媽,已經獨睡的她要求媽媽陪睡,媽媽要是不同意她就不停地哭。有一次半夜說...